2022年08月23日
【远古黑科技】系列1
这座奇塔,
会与比萨斜塔一样命运吗?
很多人想说一生总要去看看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又称巴黎铁塔),除了这两个,你知道世界其实有三大奇塔?另一奇塔就在中国。
这栋全球最高的全纯木结构塔,没下一根钢筋,没用一颗铆一口钉,遭受风霜雨雪千年,甚至是火灾、雷击和战火肆虐,十多次强烈地震 ,应县木塔还是坚定屹立著。
应县木塔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位于太原往北200多公里,公元1056年建竣,当时是辽代清宁二年,至今966年。

“低调”了千年的古塔
根据专家研究,这栋木塔重约3000吨,木料用量3000立方米。
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有67.31米高,相当于20多层高楼,直径达到7个篮球场。
木质不耐气候温差干湿的折腾,而且远比不上石头坚固,但应县木塔经历多次大地震,甚至战火硝烟,也仅是受了一点皮毛。
这座惊世之作,并非千年来都受注目,而是约百年年,建筑学大师梁思成从日本学者文章知道应县木塔后,才开启了研究大门。


斗拱技术搭建逾10万红松木件
能够千年巍然不动,秘密就藏在组成全塔的10万多块红松木件。
根据应县木塔文保所的资料显示,此塔用了59种中国建筑独有的斗栱技术,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神奇结构,不用一根钉,就能巧妙的将木质的梁、枋、柱紧密结合成一体,并支撑整个建筑体。


巨型LEGO?
工匠像搭积木一样,把这些融合了斗栱技术的木件,一一拼接并组装成这座无钉无铆的木塔。
“一块像盛米的斗,一块像挽起的弓,却可以成就千变万化的造型。”
山西应县文物局木塔文保所所长方国一早前接受央视採访时说整个木塔全用榫卯结构,很明显古人早就掌握现代结构力学的原理。
方国一解释说,木塔中的斗拱之间以榫卯结合,这样纵横交错的组合,就像在梁架与柱间增设了一层弹簧,有效地抗御地震。
当建筑遭受巨大外力时,组成斗拱的木材之间,就会产生移动和摩擦,只会变形,但不会倒塌。


犹如耸立的竹子
时光溜走了千年,应县木塔还是巍然不动,创造这个奇迹的还有古人摸仿大自然的巧思:竹节的仿生。
外观看似5层,实际上裡面还有4层暗层,整体共有9层高,也就是模仿竹子,一层空间一层竹节,巧妙地加强防震功能。
另外,应县木塔建在一个4米高的地基上,八角造形,由塔基、塔身、塔刹3部份组成;塔基由粘土和砂石填成,非常牢固坚实。

不断倾斜 无法再登塔
塔身由内外两个八角形组成,内层供奉佛像,外层是行人活动区;两层构造如同双层套桶,更牢不可摧。
毕竟是木质所搭建,应县木塔遭遇风雨侵蚀,木材老化,塔身出现向东北倾斜;根据央视报道,古塔目前每年倾斜2至3度。
木塔的斗拱有很多层,榫卯结构非常複杂,要完全了解就得把拆下,但没有原图测,谁也没把握一定能复原,所以保修工作也是有限度的进行中。
木塔原本可同时容纳1500人登上,但为了减轻木塔负荷,现在只开放第一层,游客已不能再登塔参观。


【题外话】应县木塔经历了哪些灾难?
- 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
- 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7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巍然屹立;
- 350年前明王朝时,山西灵丘一带发生9级强震,房屋倒坍,数千人死,而木塔无损;
- 1926年,山西军阀混战,塔身中弹200余发,还多次击中后燃烧起火,可是很快“自行”熄灭“;
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都波及应县,木塔摆动厉害,风铃全部震响,但木塔却屹然不动。
【题外话】谁发明榫卯?
世界多地都发现过远古时代的榫卯,埃及法老的太阳船有,德国、北欧和日本有不少古代木建筑,甚至是维京人的奥丁神庙也有不少使用铁钉。
到底榫卯是谁发明的呢?
现在是有点众说纷云,但埃及最早的榫卯大概只有4500年,但中国考古队1973 年在浙江河姆渡挖出的榫卯,却可追溯到7000年前。
资料显示,考古队在河姆渡遗址也发现大量疑似用来拼接使用的野兽骨骼,推断古人是依据动物骨骼仿生学,而发明的榫卯技术。
但之后,德国人也挖出一批远古的榫卯,年份大概是7000年左右,追平了河姆渡。
资料来源:综合媒体&网上资料
相关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