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每部升降机每年须更新合格证书。
楼宇内部的垂直运输设备,简称“升降机”,它是共管楼宇内部的其中一项永久运输设备,也是业主住户使用率最高的机械设备之一。
自1845年第一代升降机诞生以来,它让楼宇建筑克服了向上发展的难度,同时也成了现今高楼建筑内的必备设施。每天24小时,每周7日,为高楼提供客运、货运服务。
升降机只要在常规使用下,技工定时定点地维修维护,它是相当安全的垂直运输工具, 马来西亚更是设立了专属部门审核与监督国内的升降机,以确保其安全。
然而,高楼居民却都对升降机又爱又恨。
随着互联网的便利,许多人都是社交媒体的用户,有关升降机事故讯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便利。
有关升降机事故的短视频是热搜榜常客,不免让使用者对它存有恐惧,或因不了解它,而对升降机的安全性存有认知误区也不出奇。
升降机都有健康证书
根据马来西亚1967年工厂及机械法令 (139号法令)与马来西亚1994年职业安全及卫生法令 (514号法令),职业安全与卫生局(DOSH)更是硬性规定,每一部升降机都必须每年更新合格证书, 以确保它能安全的服务用户。
而且,该机构也规定,升降机须有安全防护系统。每一部升降机至少有5条电缆。
若其中一条电缆断开,其余4条起重电缆将确保升降机安全运作。因此,升降机电缆突然断裂,导致升降机包厢急坠的事故,不应该发生。
这让消费者疑惑,为何会发生起重电缆同时断开的情况呢?
因为每一部升降机都是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正确地安装、校正和校准,以便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升降机主导轨上的机械制动器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是在起重电缆断开的情况下,升降机机厢会在自由坠落的过程中,经过主导轨上的机械制动器。
该机械制动器会在升降机机厢仍未撞入缓冲坑以前,停下升降机机厢。令人费解的是,在升降机事故中,所有的这些安全措施没能发挥作用。
那我们不禁要问,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
根据笔者的观察,升降机事故,通常离不开升降机的维护工作不善,甚至是从没保养这事实。
鉴定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如果要对症下药,笔者建议先从问题根本分析,鉴定问题出在哪里。以下是问题的几个可能根源:
1)管理处滥权饱私囊
管理委员利用法律授予的行政权谋私,以私人利益为出发点,用人唯亲,“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控制整个维修保养工程,以不当手法,趁机牟取暴利。他们提供变相的“一条龙”服务,串通顾问与承包商,控制整个维修承包过程,合谋抬高维修中标价,中饱私囊。
2)技术人员渎职
按照标准流程,每栋共管楼宇都需与获得DOSH营运执照的升降机维护供应商签订外包服务合约,并委派那些可以胜任、符合资格的人员,负责定期维护工作。
按照这逻辑:
a)该维护承包商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升降机维修服务,其质量是否低于标准。
b)该维修服务是否由熟练技术人员进行?
c)当中使用的是原装配件吗?
基于第一与第二难题,须看职业安全及卫生局这个监管机构是否有恪尽职守,以确保只有获得授权认可的升降机供应商,方可以注册为升降机的维修单位。进行升降机维护工作的同时,委派那些可以胜任、符合资格的人员维修,并确认现场的维修工作呢?
3)囊中羞涩,难办
笔者也提醒业主,高楼升降机经常发生故障,是困扰高楼住宅住户的噩梦。
但他们可能没有仔细的想到,若寻根究底,住户本身拖欠物业管理费的态度,也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
笔者呼吁业主们准时缴付管理费,因拖欠物业管理费,势必会导致物业管理方没有足够资金,维护、维修和清理建筑和相关设施,包括升降机在内。
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阐明,违反仲裁庭裁决,如没在规定期限内缴清拖欠费用,一旦定罪,最高可罚款5000令吉或监禁最高3年。
最后,机械设备是否能长期以良好的状态为民服务,除了钱要到位,管理者也扮演管家监督的重担,审核维修服务承包商,邀请监管机构定时的审核也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