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
潘荣德硕士
大马房地产推广大使
Ronaldpua19@gmail.com
外企纷纷“看上”大马,
设立厂房生产线!
笔者在前几期的本栏中曾提及,我国工业产业2021年全年的总交易量达5595单位,比起2020年的4758单位,按年增长17.6%;交易额则录得169亿6000万令吉,比2020年的127亿6000万令吉激增32.9%。
来到今年第二季,工业产业总交易量达2006单位,相较于首季的1824单位,按季上扬10%;交易额则录得75亿9000万令吉,比起首季的51亿1000万令吉激增48.5%。
以今年两个季度表现而言,工业产业的强劲增长更是令人喜出望外。
据笔者所了解,陆陆续续会有更多的跨国企业分散投资,而大马则是潜在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接下来更是有望加速我国整体的工业产业交易额及交易量。
大马工业备受看好
不得不提的是,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和东盟-香港自由贸易协定的落实,多项关税减免机制有望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各国需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若进一步分析,目前全球高通胀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的战争,从而打乱国际供应链。而在危机也是商机的前提下,这也促使美国和欧洲的跨国企业转移生产基地,纷纷聚焦东盟地区设立新厂房或扩建现有的生产设施,以缓解运输成本不断上涨和物流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本区域投资热点之一的大马备受看好可从中受惠。
中企生产线转移东南亚
与此同时,随着中美贸易战加剧,不少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中国企业更是面临巨大打击及压力。在此背景下,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中国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国家,这种情况将有利于出口及策略上的需要。
重中之重的是,欧盟和美国目前对东南亚部分国家也有一些贸易优惠政策,包括在东南亚生产的很多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都享有零关税或较低关税等优惠,这对出口企业更是很大的吸引力,而我国的出口领域更有望从中分一杯羹。
全球关注中国二十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这两年多以来在防控冠病疫情上所采取的清零政策,导致很多中国本土和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说法不胫而走。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劳动力成本扬升,许多企业逐步撤出中国,前往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而大马是其中一个热门的目的地。更甚的是,一些外企不仅是工厂撤离中国,甚至连分公司都直接撤离。
据笔者所了解,中国目前正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着重于对环境的保护,因此也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然而,笔者认为全球仍会聚焦在即将举行的中国二十大,究竟中国是否会全面开放,从而有望恢复昔日的经济活力,抑或是持续清零政策,而后者的持续实施,恐会加速外企工业从中国外移。
期待绿色能源税务奖掖
诚如前阵子笔者接受《南洋商报》产业专区专访时所提及,目前海外投资者除了询问在大马开设工厂、货仓和物流中心外,对于绿色能源、制造业、电子电器和食品加工业的询问度更是创新高。
不难发现,近年投资者不断加大对绿色能源的投资,投资者把新能源或再生能源作为核心投资布局,以逐步打造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维持企业的永续发展。
据悉,即将于10月7日提呈国会的2023财政预算案中,也会针对这一类的领域给予更多的奖掖及税务的减免,这也许更加会加速更多海外投资者进军这些领域。
毋庸置疑的是,以上种种的内外在因素,令我国在工业产业领域的交易量及交易额前景进一步看俏。
下一期,笔者将与读者们分析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有关产业领域方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