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1日
半价拍卖仍难以脱手
中国法拍房市场冷淡:低成交、高流拍,投资者态度转变!
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最近的数据显示,房价下滑和问题房源的增加导致法拍屋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成交率低且溢价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一些豪华房产的拍卖价甚至已经下调了数千万元,却仍然无人问津。
以北京为例,一处位于通州区的独栋别墅,建筑面积为505.76平方米(约5444平方尺),还有约2000平方米(约半公顷)的独立院子,曾被评估为人民币2.46亿元(约1亿5650万令吉)。
经过两次拍卖,其价格已降至1.38亿元(约8778万令吉),砍价近50%,但依然流拍。此类法拍房的成交价普遍跌破评估价,而且流拍率居高不下。最大法拍屋平台“阿里拍卖”的数据显示,在成交的90间住宅中,只有7间房屋成交价超过评估价,占比仅为7.8%;4间房屋平价成交,占比4.4%;而79间房屋成交价低于评估价,占比高达87.78%。同样,流拍率也非常高,其中阿里拍卖平台7月住宅用房的流拍率达到40.79%。

分析人士指出,流拍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贬值趋势。豪宅项目不再具有特别吸引力,加之法拍房需要一次性全款支付,这进一步压缩了潜在购房者的范围。随着中古屋价格下降,法拍房的价格差异也在缩小,这进一步减少了投资者的兴趣。
不仅流拍率高,法拍屋市场的挂牌量也在逐年攀升。以住宅为例,2023年上半年住宅的挂牌量比2022年上半年增加了近4万间,达到17.9万间,占总体的59%。随着挂牌量的增加,价格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导致法拍房的价值进一步下降。
尽管法拍房市场一度被看作是”捡漏”的机会,但随着市场逐渐透明化,以及投资法拍房的不稳定性增加,投资者的兴趣也在减少。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虽然多数人参与法拍屋市场是为了寻找低价房源,但目前这一机会正在减少。随着市场动荡和投资不稳定性的增加,许多投资者被拦住,导致法拍房市场的活跃度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