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
房子滞销,
未必是价格因素。
滞销屋,是发展商心中的痛。
为何会滞销?需求不足?价格太高?建太多了?
但是可负担价位的房产,未必就会大卖!
根据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最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82%受访的发展商回馈,今年上半年,滞销房屋单位少过30%,但当中有43%的售价是介于25万至70万令吉。
REHDA主席拿督孙兴存在记者会上也说出发展商的难处,“58%受访者表示,尽管在过去3年内已完成房屋项目,但却基于购屋者房贷被拒、没有开放土著单位,以及房屋定价错配,导致发展商本身须承担房屋滞销的问题。
“88%受访者面对终端融资贷款(end financing loan)问题,主要是因为购屋者的收入不符合贷款资格。“
此外,孙兴存指REHDA将深入探讨有关房产的地点及滞销其他原因。
对于外界建议政府收购滞销房屋,他说,建议本不错,惟政府是使用纳税人的钱,因此须三思。
至于高端房产过剩的问题,将无法“降级”使用。
此外,若过剩的房屋单位减少,可能推高房价。

莎阿南巴生房子好卖
房产销售方面,孙兴存汇报,销售表现下跌至39%,比去年下半年的45%少了6%。
表现最佳的房屋类型为双层或三层排屋(2312单位),其次是单层排屋(601单位),以及公寓/共管式公寓(503单位);大部分位于莎阿南及巴生。
“大部分购屋者是首购族,购屋作为自住用途,其次是为家人购买,以及投资目的。 ”
上半年销售下跌
针对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前景调查结果,180名受访者表示,不论推介的产业项目及销售表现都下跌。
大部分受访者指出,这期间的整体经商成本增加17%,受到高度和严重影响的发展商增至55%。建筑材料及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发展商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合规成本(compliance cost)及融资成本。
孙兴存指出,受冠病疫情影响,发展商减少推介及促销发展项目,今年上半年共推介1万1601单位产业,比2020年下半年的1万2640单位减少8%。
“1万1601个单位中,98.5%或1万1422单位为房屋,当中大部分(3955单位)为公寓(Apartment)和共管式公寓(Condominium),主要位于蒲种及巴生。
“至于双层或3层排屋则是排名第二(3142单位),以及服务式公寓(1156单位)。
“大部分的单位介于25万至50万令吉。”
看衰下半年展望明年
此外,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者不看好今年下半年的产业前景,惟对明年上半年的市场前景抱持希望。
受访者希望群体免疫加速房业的复苏,同时期待政府延长拥屋计划(HOC),以协助购屋者完成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下半年推出单位 公寓占多
发展商打算在今年下半年推出1万5076个单位,包括9319为分层住宅,5549为有地房屋。
孙兴存指出,“89%受访者预测他们在首6个月的销售表现为50%或以下。”
登嘉楼、霹雳、吉打、玻璃市及森美兰计划推出售价介于25万至50万令吉的房屋,至于雪兰莪、吉隆坡及槟城则推出介于50万至70万令吉的房屋。
HOC 发展商平均折扣17.5%
署理主席拿督童银坤则透露, HOC房屋在过去16个月售出了7万3503个单位。
“折扣前总值为569亿6000万令吉,发展商给予折扣后,总值为473亿8000万令吉。
“发展商在这期间给予的平均折扣为17.5%。”
建材若续涨 或推高房价
孙兴存指出,若建筑材料成本持续上扬,可能会推高房价。
他说,由于冠病疫情干扰全球供应链,导致建材原料价格攀升。
“用来制造铁支和铜线的的铁矿石。价格上扬70%,从原本的2000令吉攀升至3400令吉。
他说,尽管建材价格上升,至今,发展商是在吸纳额外成本,“若现象延续,发展商别无选择,只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人。”
无论如何,孙兴存指难以估计房地产的涨幅,并指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将持续监督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