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
独家报道:李治宏
走过慌乱的2020、辛苦的2021年,
明年,将有不少购物商场开张迎客!
零售业是冠病疫情下最受影响的领域之一,零售销售去年就按年萎缩16.3%,是19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糟的表现(1998年按年萎缩20%)。
跨国产业顾问公司莱坊就指出,尽管疫情下有些零售业者不支倒闭,也有业者削减分店数目,但也有善于把握商机的零售业者已物色策略性的地点,准备在零售业被压抑需求释出市场时获利。

大马莱坊产业管理董事袁美珠说,巴生谷自今年10月中进入国家复苏计划第四阶段,更多经济领域重启,对零售领域的逐步复苏有利。
她说,除了日前开张的武吉加里尔柏威年广场,IOI城市广场第二期也预计于今年12月新张,明年巴生谷将有更多新的购物广场投入市场,这包括武吉免登城市中心、三井购物公园啦啦宝都、Ecohill Walk Mall、巴生KSL Esplanade商场、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吉隆坡118大楼、Permata Sapura、8 Conlay和白沙罗高原柏威年。

她说,在大马和新加坡的陆路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简称VTL)计划开跑后,购物、休闲与社交活动的被压抑需求料将释出市场。
柔佛尤其是新山一带向来高度依赖新加坡游客,大马南部国门在VTL计划下重新开放后,新加坡人重返柔南消费,加上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客工,料将令疫情期间犹如“一滩死水”的柔南经济包括零售领域“枯木逢春”。
事实上,疫情期间并非所有零售业者陷入困境,尽管Dunkin Donuts、巴迪尼、Brands Outlet和时尚品牌优衣库等纷纷关掉表现低于预期的分店,但Mr. DIY却持续扩张,在柔南多个地区开设新分店。
在槟城,星巴克、麦当劳、Krispy Kreme、香啡缤、全家便利店,以及2元商店如Mr DIY旗下的Mr Dollar和Eco Shop等,在严峻的零售市场中逆流而上,开设更多的分店。
2022年零售产业市场亮点
1.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重点发展零售市场。一旦国门重开放,旅游业恢复到疫前水平,整体增长潜力将会高得多。
2.疫情和长期封锁,迫使许多零售商和购物中心重新检视其内部营运效率和成本结构,以降低在MCO期间继续求存所需的成本。
3.餐饮与相关零售的新概念。疫情催生新型零售企业家,尤其是餐饮业,将有更多新业者涌现。
4.零售空间业主和零售商及不同零售商之间,在产品与服务上进行更多合作——零售空间业主和零售租户之间进行更富有创意和合作的商业条款,这将有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鉴于客户的便利性和满意度是终极目标,零售商借此机会合作,增加针对相同客户群但互补的服务和产品,以提供更完善的“一条龙”服务。

3热点复苏速度不同
国内3大产业热点的零售领域复苏速度大不同!
该公司零售服务主管穆里梅农指出,无论是零售销售业绩或是零售空间新的租约,槟城和柔佛都比巴生谷地区来得慢热,主因是两地都高度依赖游客带动经济活动。
他说,从零售业目前的反弹走势看来,只要政府的大方向和行动方略稳定不变,2022年展望会更好。
这是因为还有许多零售空间空置着,未来也还有新的供应投入市场,因此业主们预料仍会提供吸引人的租约配套,在招揽新的租户之余,也要留住原有租户。
他认为,本区域尤其是大马的零售领域需要一个冲击来敲醒警钟,而此次疫情正是变通求存的催化剂。
只要零售商(以及业主们)继续关注营运绩效,并采用新科技——无论是数据分析、社交媒体还是营运效率,善用所有管道来推动品牌与业务,未来仍有立足之地。

商场租用率料复苏
槟城零售领域的复苏,将取决于疫情的管控,以及国家复苏计划下,从大流行转入地方病的措施是否成功推行。
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数据,槟州购物广场的整体租用率于今年上半年下跌至72.2%,相较于去年同期是73.3%。
苏继良指出,槟岛购物广场的租用率今年上半年下滑至76.8%,去年同期为82%。
“随着今年10月解除跨州禁令,购物人潮将逐步回升,零售领域今年第四季或有望出现一些反弹。”
他强调,2021年零售业的惨况史无前例,那些渡过难关的零售业者必须回顾当初是如何存活下来,并善用创新的方式来推动业务增长。

无现金交易大势所趋
放眼未来,无现金交易及线上付款是大势所趋,有效结合实体和线上业务将是所有零售业者存亡的关键。
袁美珠指出,尽管购物商场仍是许多人热爱光顾的场所,但事实证明,商场为到访者提供难忘的体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穆里梅农则表示,事实已证明,不管未来怎么变,实体零售店仍将继续存在。
“无论是线上或线下业务,业者们必须善用每个接触点来了解和因应客户的需求,这对零售业的增长和生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