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中国房贷停供潮,扩大了……

2022年09月21日

中国极力挽救房市,
却依旧挡不住购屋者停供。

中国房地产危机不断加深,除了发展商陷入财困,全国性的房贷停供更是引发动荡。

尽管当局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遏制危机扩大,但有数据显示,中国的房贷停供数量不断提高。

彭博社报道,在GitHub平台有一个民委“WeNeedHome”的清单显示,目前在中国119个城市的342个项目,有购屋者停止偿还供款。

GitHub是一个颇受欢迎的编码员文件共享网站,可以让人们发布文档。这个网站上还有文档为全球投资者和银行提供一个可以评估停供房贷规模的指标。

这个数量高于8月时的数据,当时有100个城市的约320个项目停供房贷。

中国政府积极振市

其中,河南省中部和湖南省的房贷提供比较多。

中国政府正积极提振房市,包括降低利率、要求银行满足发展商的合理融资需求,以及提供专项贷款来“保交楼”。

据了解,政府已经设立了一个规模高达440亿美元(约2009.70亿令吉)的救助基金,为未完成项目提供特别贷款,以恢复信心。

发展商财困难纾解?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曾指出,如果所有未完成的项目都面临停供,那么共有价值2.3兆人民币(约1.49兆令吉)的贷款收到威胁,占中国总抵押贷款的6%。

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徐天辰之前接受BBC中文访问时指出,停供潮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远离房地产预售制度,导致中国发展商的融资和流行性压力更深。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政府已经设立了一个价值高达440亿美元的救助基金,为未完成项目提供290亿美元特别贷款,以恢复信心。

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Gary Ng)表示,政府的支持力度还不足以重建购房者的信心,他认为停贷潮还将持续上涨,但速度会放缓。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中国多地烂尾楼 业主集体停贷

2022年07月15日

遇上烂尾楼还得还贷,
“再给,就没法生活了……”

当你申请房贷买下一间屋子,却碰上无良发展商,“梦想之屋”变成了“烂尾楼”,你在想方设法讨回公道的同时,房贷却始终得继续缴。

但最近在中国,多地的烂尾楼业主集体抗争,一起停止还贷,以逼发展商解决问题。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近期在郑州、商丘、新乡、南阳、周口、山西、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西、陕西等城市,出现烂尾楼业主发布声明,强制停止偿还贷款,直至烂尾项目完全复工为止。

这些业主们并非不清楚,这么做可能会导致银行起诉、直接拍卖房子、信贷分数也会受影响,但未来生活,他们走投无路。

业主无奈说:“但我没办法,如果再继续往里扔钱,就没法生活了……“

郑州的名门翠园已经逾期交房1000多日。

郑州:网红楼盘烂尾

在郑州的名门翠园,据称开盘以来累积上百亿人民币的销售额,但已经逾期交房1000多日,并且严重拖欠工程款、进展严重滞后,据悉仅完成了60%工程。

这个在2018年开盘的名门翠园,是郑州楼市的“销售冠军“,但如今却落得烂尾下场。业主已联合发声明通知,若8月8日前没有复工,将会一起停止偿贷。

时代新城的业主,会在近期联系业主签字停贷。

武汉:多个楼盘停工

在武汉,也有多个停工楼盘的业主,想要“停贷“。

比如说时代新城的业主,据了解业主代表已经在完善告知书,会在近期联系业主签字,之后将告知书寄给相关政府、企业和银行。

一些业主表示,当时购买这楼盘,看中的就是发展商的品牌影响力。但本应在今年3月30日拿到钥匙,但至今却尚无定期。

时代新城也是武汉的热销楼盘,共有5032个单位,在2019年9月中旬开盘后,一年就售出了3264个单位,在2020年更是成为武汉上半年销售面积、销售套数的“双料冠军”。

业主得承担法律风险

这些业主的诉求非常清晰,那就是要求发展商们限期复工,否则在班里不动产权证前拒绝还贷,由相关部门和机构自行承担相关损失。

但此举,有用吗?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从具体反映情况来看,这些停工的楼盘面积较大,部分虽然已经复工了,但是属于“表演式”复工,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完全施工的阶段。

在他看来,此类项目的预售资金流向不清晰,且资金监管不到位,导致购房款不能进入到施工和工程阶段。从这点看,相关银行或负有一定的责任。

但也有业界人士和律师提醒业主“谨慎行事”,建诚晟业总经理苑承建表示,能够理解这种做法,但是不提倡也不受保护。

“房地产发展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挪用预售资金现象有对应的处理规定和责任,房地产项目停工烂尾也通常不属于终止房贷合同的条件,因为向业主按期交付房子是发展商的义务,而不是银行的(义务)。”

“虽然对业主充满了同情,但从法律关系和合同规定看,建议业主们谨慎理智考虑,不要随随便便就停贷了。”

可能被起诉

成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表示:“贸然停贷很可能就违约了,届时不仅征信会受影响,还可能被诉到法院,得不偿失。”

无论如何,买房人的集体“停贷”诉求,也是一个鲜明的信号:过去那种房产发展和银行高度绑定,把风险全留给期房业主的积弊,必须改改了。

这也是把压力从银行传导向发展商,倒逼着房子重新开工。

资料来源:腾讯新闻、北京商报、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