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半架冷气超小房间 月租RM250

2023年05月1日

共用冷气机,
由谁控制遥控器?

月租250令吉还附带半架冷气,是租还是不租呢?

这间房间只放得下一张单人床,连衣橱的空间都没有,惨况堪比坐牢啊!难道屋主以为作为打工一族的不需要享受有质量的个人时间?

或许生活成本高涨,导致很难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可是生活基本需求不能退而求其次,打工一族还是有权享有优质的生活环境,而且更有权利享有应得的一切。

附带半架冷气的小房间,月租250令吉。
房间小到只能放一张床。

然而,我国亦有不少屋主为了获取更多租金而将房子间隔成多个房间,一名青年日前就将本身到莎阿南区看房遇到无良心屋主的经历分享到社交媒体上。

根据青年所发出的帖文,有关屋主除了推荐250令吉半架冷气的房间外,也推荐了数款,但每一款房间都“一款不如一款”,用惨不忍睹都不为过,房间的“惨况”夸张程度令人咋舌。

现在,就以文字来看看屋主“精心推荐”的其余房间究竟是何等模样吧!

  • 可容下一张单人床但无冷气,租金200令吉
  • 房子长度稍微长点一样无冷气,月租280令吉
  • 房子长度稍长附带冷气,租350令吉

作为租客的你,会怎么选择?

然而这名青年就清楚了解到自己应享有的权益及需求,表明了自己绝对不会将就租下这样的压迫人心的房间,即使租金不贵,但根本不适合居住,空间窄小到连个衣柜也放不进。但青年还是礼貌回复屋主指本身会考虑。

有网民看了帖文后指出,这样的房间住了会让原本开朗乐观的人变得忧郁。

也有网民开玩笑说,这是在提早体验睡棺材吗?

此外,青年也在帖子中感叹,屋主应该要具备良心,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屋主的良心或许都被金钱蒙蔽了。

Categories趋势

香港“劏房”也在大马上演?

2023年04月30日

“劏房”代价大
丰厚利润引人以身试法

独家报道:何燕羚

百物涨价使国人生活备感压力,消费力和经济条件都减弱,更多无能力购屋或租下整间屋子者,逐渐趋向与陌生人分租被业主间隔的房间,以减轻租房负担。

但与此同时,社会新鲜人的住宿需求非常大,有数据显示,每月在互联网上询问租房的人次达到80万,相较3年前激增超过1倍。

正因如此,国内开始出现涉及大肆改动房屋内部格局, 以分隔出更多房间(分隔房间,或香港俗称的“劏房”)的形式出租,且租金高昂。

且不说“劏房”可能获取的丰厚利润,即使是合法的房间分租,租金回酬动辄可比出租整个单位高出50%或以上。

但也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没有根据条例改造屋子或划分屋内间隔,可能会抵触两条现有法令,即1984年统一建筑物法和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若罪成,将面临轻则罚款最高2000令吉,重则可能坐牢不超过6个月的惩罚。

简陋的房间却征收昂贵租金。

勿以身试法
非法改造屋子代价大

大家想必在香港连续剧看过所谓的棺材房、笼屋、劏房等“另类”住宅,房间没有窗户,一丝阳光、一口新鲜流通的空气也不能透进房,居住条件极差。

一些屋主为了赚取更多租金,改变原来的房屋结构,空间原本只能住一户人,通过分隔租给几户甚至十多户人家,人满为患。

这种情景也开始在大马上演。早前就有名屋主将屋子分隔成“劏房”出租,甚至连阳台也被“装潢”成房间出租,且租金高达600令吉。这或许会令许多业主感到心动,而想要依样画葫芦;殊不知,这已引起政府的关注,而违法改造房屋者更可能付出坐牢6个月的惨痛代价。

但为何仍有不少人以身试法?原因很简单,“劏房”可获得的丰厚利润实在太诱人了!

且不说“劏房”可能获取的丰厚利润,即使是合法的房间分租,租金回酬动辄可比出租整个单位高出50%或以上。

手上管理超过500间分租房的房间分租商Sublet Doc创办人邝国智,向《南洋商报》读者分享如何通过合法分租,获取高租金收入的案例。

每月80万人次询问

邝国智接受本报专访时说,疫情过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已从过去的买房自住,转变为以租房为主的导向。

根据线上房屋出租平台iBilik.com数据,目前每月租房询问人次达到80万,相较3年前的30万人次激增超过1倍,预计未来5年租房趋势将持续高涨。

“加上我国人均收入偏低,仅2%大学毕业生取得5000令吉的月收入,20到34岁的平均收入只有2600令吉,一般收入的30%用作房租,这样一来,这族群根本难以负担承租一整间屋子。”

与此同时,租房需求的上涨,却令国内开始出现部分屋主及“包租公”没有遵守房屋建筑法令,改造屋子或划分屋内间隔,以香港“劏房”(分隔房间)的形式出租,且开出天价般的租金。

邝国智

更改结构须3方同意

尽管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并不像国外般,拥有住宅租赁法令(Residential Tenancy Act,简称RTA),规定房间是否可以分租,但事实上,改动屋内结构不仅要先问过3个单位,“包租公”或“包租婆”要分隔房间也须先获得屋主同意。

更甚的是,根据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屋主或分租者须合法及合理地改建房子内部,尤其不能过度拥挤,危害住户的健康或造成生命危险,否则屋主或二房东会被提控,一旦定罪,可被罚款不超过2000令吉或监禁不超过6个月或两者兼施。

换句话说,擅自分割房间的屋主或“包租公”,分分钟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被罚款之余还可能要坐牢。

法令阐明,如果触犯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被定罪后仍重犯,将须缴付更多罚款,即每天罚款不超过100令吉。

Sublet Doc管理超过500间分租房。

2法令对付“超租”

邝国智坦言,房间分租在大马非新鲜事,可惜至今仍未有相关的租赁法令约束或管制,而许多屋主也不了解1976地方政府法令及违反该法令的后果,导致一些分租商放肆地改建房屋内部,甚至罔顾租客的安全,出现“超租”的恶劣情况。

事实上,国内开始出现“劏房”的现象已引起有关当局的关注,而涉及的人士随时可能被当局援引法律对付。

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早前就促请民众,一旦发现有“劏房”的情况,必须向地政部举报,该部即会派官员调查及采取进一步行动。

他指任何人要在现有建筑物修建或增加建筑,须根据现有房屋建筑法令,向地方政府、即县议会、市议会或市政厅申请。

邝国智说,我国仍在草拟住宅租赁法案,目前处于咨询意见阶段,一旦在国会通过成为法令,即能通过法律管制分租市场,揪出不守法的害群之马,让住宅租用市场恢复正常运作。

而在RTA生效前,房东和房客之间的租用合约(Tenancy Agreement)就是一切的依据。

邝国智(左)与李崇珲

违规分租属僭建

邝国智解释,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下,过度拥挤的定义,是指每350立方英尺的空间,拥有超过1个成年人的比例。

“例如,我们的住宅单位面积500平方尺 x 10平方尺高度= 5000 立方英尺的空间,除于 350 立方英尺,就是最多只能容纳14名成人。”

他补充,根据1984年统一建筑物条例(Uniform Building By-Laws 1984),也有清楚列明房间的面积规定和消防规范,不符合规格的分租房,即属僭建,不要以身试法。

房间面积规定和消防规范

· 第42条文阐明,房间面积不能小于6.5平方公尺(70平方尺),房间阔度须至少2米(6.5尺)。

· 第39条文阐明,每间房一定要有窗户,或者要有冷气或抽风机(条文41)。

· 走廊和出口保持畅通无阻,宽度至少为1.2米(4尺)。

· 大门进出两侧1米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物品。

· 逃生路线上的门,必须朝逃生方向打开。

· 通往阳台或外部空间的通道须有足够宽度,发生紧急事故时,消防人员和救火设备可轻易进入。

· 阳台必须保持整洁,1 米范围内不得存放物品。

· 阳台要有栏杆,且必须坚固,能支撑成人的重量。

邝国智(左)与李崇珲

分租前需咨询3单位
1 公寓或建筑经理或物业管理公司

虽然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第28和29条文未阐明,房间可以或不可以加间隔,但第27条文阐明,进行间隔前,须获得管理处的批准。

2 住宿条规或共同契约书 

共同契约书是一份有关业主的权利及责任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清楚列明业主、住客、租客及物业管理公司,就公寓的私人地方、公用地方及设施等的监管、行政、维修保养和管理方面的权益及责任。

若共同契约书里没写到不能加间隔,则表示业主可做间隔进行分租。

3 共管机构 

根据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第32条文,共管机构亦有权干预房屋装修,必须仔细查询内文是否说明不能做间隔。

共管机构是在发展商交屋给屋主后的12个月内,举行第一届常年大会时成立,以接管公寓的管理工作。

共管机构是屋主成立管理机构(Management Corporation)前的管理单位,委员包括发展商代表和屋主。一旦屋主拿到分层地契和成立管理机构,共管机构将解散。

李崇珲表示,如果以上3个单位都放行,业主可开始向公寓的管理处申请装修批准,完成间隔后,再让管理处做房屋检验。

包租再分租须屋主点头

包租房屋再分租,须得到屋主同意,否则可被起诉不尊重租用合约精神!

分租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各租客直接与屋主签订租约;另一种是由一位租客包租,再代为分租,由该租客与各分租户签订租约,意指二房东。

二房东可以是分租单位住户之一,亦可以另有居所,纯粹是为屋主代管物业。

坊间大部分租约皆没有明确条款,禁止租客分租,若原租客在未征得屋主同意即擅自分租,是否可行?

答案是:不行。

李崇珲

李崇珲说:“即使租用合约内容没有限制分租的条款,原租客也无权随意分租,或为单位进行间隔等其他改动,原租客须获得屋主同意,不能隐瞒分租,否则屋主可以起诉要原租客马上拆除间隔。”

他指出,作为分租客,为求自保,须了解二房东是否确实有分租权,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屋主、二房东、分租客三方都了解各自的合约责任,以免屋主日后突然发现单位用作分租,与二房东起争执,影响分租客起居,破坏整个居住和谐。

他续称,分租客决定分租前,可要求二房东出示主租约,以了解主租约的年限、分租权等条款,最重要是屋主姓名和物业注册上相同,确保自己是在合法情况下分租,以及分租约的有效性。

举例,如果原租约期限仅1年,但二房东与分租客却签订两年的分租约,有关分租约将无效,也可能失去法律效用。

李崇珲说,但二房东也有权拒绝出示原租约,若对方一再坚持不公开相关内容,分租客有必要加以谨慎,避免跌入分租陷阱。

配置独立智能电表可减少各种烦恼。

设独立电表避纠纷

房间分租到底是纠纷的根源,抑或住宿的解决方案,值得人们深思。

电费是分租客之间最容易引起纷争的事宜,屋主须配置独立智能电表,以减少日后的各种烦恼。

李崇珲说,该公司拥有完善的租客过滤系统,筛选好的租客,包括分租客之间的观念、价值观是否一致,同时把所有事项详细列明在租约和住宿条规,包括清理服务、维修服务、家具配置、可否养宠物、可否提早退租等,日后就可以合约和住宿规定来保障双方利益。

“当中,电费如何公平分摊,是分租业务里最容易引起的纷争,建议屋主须在各别房间配置独立智能电表,电费缴付根据租客的用电量,双方无需为电费太贵或不够透明等问题争执不下。”

他指出,智能电表并不会干扰总用电量,屋主私下安装不算违法,成本也不高,每个约150令吉。

倡设协会监督规范

通过提供价格低廉且租期灵活的租约,令分租商机应运而生,同时也带来诸多纠纷,在RTA未生效前,业者间自发组织马来西亚转租经营者协会(MASO),互相监督,规范市场秩序,让市场健康发展。

由于分租经营的门槛不高,过去几年房产领域各类推广投资课程非常活跃,吸引许多房产投资者入场经营分租,导致市场出现大量的分租房源,素质良莠不齐,衍生出各类的投诉和纠纷。

为了让分租市场能在正轨上持续发展,分租商自发性成立马来西亚转租经营者协会,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

马来西亚转租经营者协会是政府认可的第一个房间转租协会,会员包括分租商和业主,有超过500名会员,专为分租相关的冲突提供解决方案。

Categories趋势

发现非法劏房请速举报

2023年04月21日

非法劏房
害人害己

我国房东请注意了!别想着非法改造屋子或划分屋内间隔,以香港“劏房”的形式出租,以便从中获利更多。

只怕到时候,偷鸡不着蚀把米,遭受政府当局对付,所以屋主切勿以身试法,而是应该遵守法律行事。

早前发生有个屋主连阳台也“装潢”成房间出租。

早前有个屋主将屋子分隔成“劏房”出租,甚至连阳台也被“装潢”成房间出租,并且租金高达600令吉之多的报导,或许会令众多的业主感到心动而想要依样画葫芦,但其实这已经引起政府的关注。

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指出,任何人要在现有建筑物修建或增加建筑,须根据现有房屋建筑法令,且必须向地方政府、即县议会、市议会或市政厅申请。

他说,一旦发现有劏房情况,民众受促向地政部做出投报,该部即会派官员调查及采取进一步行动。

他说,若有投诉,该部的立场很明确,一切必须依法行事。奉公守法、遵从法治是大马立国的五大原则。屋主必须遵循法律,希望不要以身试法。

“走廊或阳台也充作房间出租,存有其危险性,也不符合消防及消拯局的防火措施,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十分严重。”

非法扩建屋子的业主无以身试法,任何违规将屋子改建或以“劏房”形式出租,都会受到对付。

资料来源:中国报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狮城”劏房”月租千8犯众怒

2023年01月30日

劏房的威力
实在太可怕

港式”劏房“惊现在新加坡房屋租赁市场,并且要价每月租金555新币(约1828令吉)!

新加坡一名房东于6日在“新加坡最大租房群”脸书专页发帖,指在宏茂桥有房要出租。

根据房东所发布的照片,这房间只能摆放一张单人床,墙上有安装一台冷气,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家具,估计空间不到6.6平方公尺。

不过,这间类似香港“劏房”的单位,每月租金却高达1828令吉。此贴文一发出后,便累积超过200则留言,留言区几乎一面倒都在责骂房东,“活生生把新加坡变香港”、“我有兴趣,但是是给我家的狗可以吗”、“烂床,这样也要招租”、“新加坡租屋越来越像香港劏房,恶房东不但拉低国民住屋的品质,也让外界对新加坡租屋品质观感不佳”。

新加坡一名房东出租一间只有单人床和冷气机的小房间,但月租竟高达555新元。

也有网友指出,这件出租房是不合法的,“隔间也敢放出来招租?没政府了吗”、“这是杂物房,可以报警”、“我觉得政府应该处理一下,太多隔间房了”、“去举报抓他,肯定超过人数的”。

小编有点担心,会不会有朝一日,我国的租赁市场也会变成这样?

Categories趋势

李家超推“简约公屋”

2022年11月4日

解决劏房问题,
当务之急!

想到香港“住”的问题,很多人脑海中闪过的经常是居住环境极为恶劣的“劏房”。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中,勾画了香港未来5年的发展愿景和政策措施,当中就特别强调了“住“的民生问题。

在这份以“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为题的《施政报告》中,李家超计划解决“劏房“的不适切居所,承诺突破性地增加房屋供应,打破房屋短缺的长期困局。

为此,他宣布推出全新的“简约公屋”,在未来4年内兴建约3万个单位,缩短香港人苦苦等待公屋轮候的时间。目标是在“简约公屋”居住5年后就可以住上公屋,传统公屋的轮候时间就能从6年减至4年半。

李家超

组装合成方式 更快建好

这也意味着,“简约公屋”和传统公屋在未来5年内的供应将达15.8万个单位,比上个5年期大幅提高五成。

这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是以组装合成方式兴建,素质可能比现在的传统公屋差,但质量绝对比劏房好,而且能更快建成。

政府承诺每单位不少于280平方尺,但市场人士对标公屋的面积,相信也不会超过280平方尺太多。

助青年解决住房需求

李家超表示,预料未来10年“熟地”的供应量达3280公顷,相等于两个将军澳,预计可提供约49.3万个公私营单位。

推算未来10年私营房屋需求为12.9万个单位,特区政府为此会在未来5年准备好可兴建不少于7.2万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

同时,特区政府还计划推出措施来支援青年的住屋需求,包括扩大青年宿舍计划等。

至于事先备受关注的取消外地人置业双倍印花税则落空,政府认为楼价仍有回落空间,未到时候取消。

但李家超强调“不希望楼价大上大落”,希望楼价稳定,因此在施政报告当中,也看不到有压抑楼价的“辣招”政策。在李家超的第一任期内,恐怕仍看不到有大动作。

资料来源:亚洲周刊、新浪财经

相关新闻:

 

Categories品味

香港水管屋 解决住房危机?

2022年04月3日

香港难买楼,
只能一辈子住蜗居?

众所周知,寸土寸金的香港地价高,买房难,能供得起房贷的人不少,但付不起的人也很多。

已蝉联12年 “全球十大最难买房地区” 冠军的香港,负担买楼的能力每况愈下,最新数据显示还得不吃不喝23年才能买到一间房子!

人们开始寻求各式各样的栖身之所,有窄小的“纳米屋”、楼宇单位分割出多个间格的“劏房”,甚至还有围着波纹网的“笼屋”、“棺材房”。

即便是小小一个床位,租金也居高不下,空间逼仄,不通风,卫生环境恶劣也只能咬紧牙根,一家几口就在有限的空间生活。

香港建筑师罗发礼(James Law)因此萌生大胆念头,设计了一物多用的工业风居住空间 – “水管屋”(OPod),希望能应对香港严重的住房问题。

看似迷你的圆柱形住宿空间,实质约有165平方英尺,适合1至2人居住。

每户运用2管巨大的混凝土水管连接而成,起居室、厨房、浴室一应俱全,可自行定制。

水管屋配置了一面大玻璃,不仅能欣赏户外风景,还能确保采光充足,搭配抢眼的黄色做点缀,整体空间充满生气。

为了节省空间 ,床架收起后能变成沙发,底下的空间可用来收纳,还能连接智能手机线上操控门锁。

混凝土水管隔热和隔音效果佳,抗压性也高。本身圆滚滚的厚重材质能在闲置的城市空间层层堆叠,如天桥下、大楼之间的空隙等等,建设快捷新颖的公寓楼,亦是建筑设计宗旨之一。

堆叠成楼的水管屋能以楼梯连接楼层,还能分别建设花园、会客室等共用设施空间。

虽然水管屋暂未实际落实推行,但这类可持续发展建筑引起业界热议,经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分享创意理念。

即使单凭水管屋并无法根治香港的房屋问题,但无疑比环境杂乱、“厨厕一室”的劏房和笼屋来得舒心。

更甚的是,建筑材料源自于承包商生产过剩的排水设施,以低价成本建设,可循环使用,有助住户少花冤枉钱,拥有舒适的“家”。

资料和图片来源:James Law Cybertecture

 

Categories趋势

香港疫情控不住,因劏房?

2022年03月13日

居住环境,
也是控制疫情的一大要素。

《明报》投资及地产版主编陆振球近日在其的专栏中提到,中原老板施永青认为,疫情大爆发恐怕和当地“挤逼“的居住环境有一定关系。

施永青提到,香港的居住环境普遍比外地还要窄小,还有些人住在劏房或奈米楼,也不是每个家庭成员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缺乏居家隔离的条件。

“现实是很多家庭,只要其中一个成员被感染,没多久就变成全家都确诊,这导致病毒传播时以家庭作为单位,当然比个人为单位还要传得快。“

他还认为,香港的情况不适宜做居家隔离,如果政府不能快速兴建更多隔离营,那难以清零。

陆振球也在文中指出,希望政府在疫情过去后,检讨如何增加房屋供应,或者提高每个家庭的居住面积,不管是收购农地、推进北部发展等方式,都一定要尽全力提升人民的居住环境。

Categories趋势

香港勒令 不得再建纳米楼!

2022年01月6日

“纳米楼”如“蜗居”,
让港人太压抑了!

作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可谓是寸土寸金,天价般的房屋价格更是让港人在“住”的品质上越来越差,即便不住“劏房”,近几年发展商兴建的房子也越来越小,让人压抑。

由于房价太高,发展商这几年只能建较小的单位,借此来降低房价,让年轻人也买得起。

这样的屋子虽然具备所有所需基本建设,如房间、客厅、浴室和厨房,但却因为面积太小,许多家具都需要特别定做,走路的空间都没有,因此被港人戏称“纳米楼”。

为此,香港政府提出新规,新建的房子不得再小于280平方尺。

基本设施齐全,但空间狭窄。

最少要500万令吉

据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所说,政府下一季卖地的时候,会把最低单位面积的要求列入条款中。

香港的所有土地基本上属于政府,官方定期拍卖,由发展商竞标后再兴建住宅。

房子一眼便能看完。

据了解,香港过去5年新建的住房中,有30%的单位面积小于280平方尺。从市价来看,当前一间280平方尺的高级新屋,售价在800万港元(约429.02万令吉)。

资料来源:ETToday房产云、香港电台

 

 

Categories问诊室

我家隔壁是“劏房”?

2021年12月7日

物管专家:张惟越
物业管理人
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问: 

张先生,您好!

自从隔壁公寓单位转卖他人后,却发现新屋主私自将单位间隔多几间房间再分租出去, 而且一个单位内住了好多人,是否会有卫生和安全隐忧问题?身为邻居该如何是好?

Harlem


答:

Harlem,您好!

确实有安全隐患,如果觉得对方没有按照规格进行内部装修,请向市议会提出投诉,让市议会介入调查。如果违法,市议会就指示拆除。

你也有关于房地产的问题?不管是融资、法律、物管、装修、验屋……都欢迎你电邮到prop@eNanyang.my,由驻站专家为你解答。

Categories趋势

港议员怼北京没出手解决劏房

2021年11月19日

“北京提出问题,
但没帮助香港政府解决问题。”

今年7月间,中国政府指示,在2049年前,香港必须告别劏房。

劏房,是把原本的住宅单位,分割成数个小单位再出租,已经成为香港的代名词之一。

根据资料,香港有21万人生活在9万多个环境恶劣的劏房单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对于中国政府的指示,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随后数次宣布,香港会有数项解决方案,包括预期在20至25年内,建逾100万个单位应市,以稳定当地楼市;过渡性房屋的供应量将增至2万个。

石礼谦

连任多届香港地产及建造界议员的石礼谦,日前在专访中总结议会生涯时,指名全国政协副主席夏宝龙,没有具体帮助香港解决劏房问题

“他们提出问题,但有没有考虑到政府怎样解决问题?有没有去了解为何解决不到问题呢?有没有帮助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香港政府去解决问题?只告诉你有问题、有问题、有问题。”

石礼谦在本月初宣布退下火线,不竞逐连任。

现年 76岁的石礼谦(原名Razack Ebrahim Abdul),1945年于澳门出生,于香港长大及接受教育,亦曾于澳洲短期深造及工作。1970年回港工作,2000年起出任立法会议员,为建制派政党香港经济民生联盟创会成员之一,其后四届均以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当选连任。

他是建制派议员中少有可与民主派议员沟通者,被部分强硬左派视为“不听话”

石礼谦补充说,除了房屋问题,香港亦有福利、医疗、教育等议题须一并处理。

这并不是石礼谦首次吐槽中国政府的言行。在2019年6月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初期,他率领其他5名高银金融的董事,在8人董事会中以多数票投票通过放弃当年5月以111亿港元(约60亿令吉)投得的九龙市区启德商业用地,原因是近期发生的“社会矛盾”和经济不稳定可能不利香港商业地产市场,但真实原因引起多方猜测。

相关报道:

中国要香港“告别劏房”
解决劏房?香港政府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