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雅居乐3.7亿亏卖住宅地

2023年11月13日

3.1亿卖地
亏损3.7亿

中国产业发展商雅居乐(Agile)3亿1000万令吉卖出Agile Property Development私人有限公司,由“钢铁大王”丹斯里刘天成接盘。

雅居乐日前向香港交易所报备,已经通过子公司Agil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AREDSB)及Duta Hicon公司(DHSB)签署买卖协议,脱售上述公司所有股权予大马Law Developments私人有限公司。

雅居乐集团宣布以3亿1000万令吉,脱售吉隆坡地皮给丹斯里刘天成旗下公司。

Agile Property Development私人有限公司在吉隆坡拥有一块面积达1.12万平方公尺的住宅土地。

雅居乐预计完成脱售交易后,估计将录得大约3亿7100万令吉的亏损,而脱售资产所得的款项净额,将充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与未来业务资金需求。出售计划也可以帮助公司简化现有业务的架构和营运。

雅居乐在文告中指出,鉴于我国房产市场情况以及日益严峻的经验环境,脱售资产将能够立即为公司带来现金流入和改善公司的流动资金,同时满足其他房产项目发展的经营资金需求。

该公司透露,买方为一家于2000年1月21日在我国成立的有限公司,主要的业务包括物业开发与相关活动。买方的最终实益拥有人为丹斯里刘天成与潘斯里苏美娥。

Categories问诊室

交付快一年 房屋瑕疵未修复

2023年11月8日

法律专家:张玮真律师
VALERIE CHONG & CO
vc@valeriechong.com

 

问:

张律师您好,

发展商于二月交付房屋,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仍未解决任何房屋瑕疵。原本承诺房屋为“即可入住和全装修”(move-in condition and fully furnished),但实际情况是直到五月才完成装修。

此外,冷气设施从二月起至今仍未修复,而预定的三层保安监控系统(3 tiers security)从未实施,导致从外面可以轻易进入并直接使用电梯进入大门口。

在6月,我已经向物业管理方发送了电子邮件反映所有问题,但得到的回复相当敷衍,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我想知道是否有法律行动可以采取,向发展商或物业管理方要求赔偿?

明宏


答:

你好

发展商有义务在defects liability period 完成房屋瑕疵。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把它带上Housing Tribunal 要求赔赏。

建议你不要超过expiry date 的一年后带上Housing Tribunal。 如果超过了,就得去法庭。

你可以在 www.kpkt.gov.my 了解Housing Tribunal 的procedure。

你也有关于房地产的问题?不管是融资、法律、物管、装修、验屋……都欢迎你电邮到prop@eNanyang.my,由驻站专家为你解答。

Categories趋势

槟交通大蓝图 发展商受益大

2023年11月7日

交通大蓝图
鼓舞槟城发展商

槟城交通大蓝图(PTMP)被视为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对建筑领域和地产开发商。达证券发布的报告强调了这一机会,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投资观点。

1.槟城建筑领域潜在受益者:

槟城交通大蓝图将创造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这将有望使建筑领域重新估值。金务大和KERJAYA集团等公司被认为是主要受益者,因为它们在槟城市场有良好的业务记录,并涉足了槟城的建设项目。其他上市建筑公司,如怡保工程、WCT控股和双威建筑,也将从铁路和城镇发展等土木工程方面获益。

2.地产开发商和土地价值增值:

槟城交通大蓝图将提高土地价值,刺激经济活动,增加住房需求。拥有槟岛地库的产业开发商将从改善的道路和公共交通连通性中受益。一些可能的受益者包括东家、宏升集团、玮力产业和马星集团,以及绿盛世、百乐园、恒大置地和实达集团。

3.乐观的住宅产业市场:

槟城的住宅产业市场前景乐观,这主要得益于医疗和旅游业的复苏,以及工业领域的增长。这为产业和产托领域带来了机会。

该报告还提到,槟城发展机构(PDC)在推动槟城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战略工业和综合发展举措以及桂花城的规划和发展方面。

Categories趋势

发展商降价卖屋 业主群起抵制

2023年11月7日

发展商被指扰乱市场……

为刺激销量,中国发展商降价卖房,岂料引起同小区业主强烈反对。

近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因此政府允许发展商降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以重振销售。

其中惠州保利阳光城的公寓就以低于2020及2021年同区公寓售价一半的价格发售,随即引发其他业主抵制。

这些业主向当地政府官员投诉,指责该发展商扰乱市场,并要求赔偿他们的损失。

惠州保利阳光城的公寓。

据中国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迫于压力,当地房管部门下令该发展商停止降价行为,并将按照上述降价签署的所有合同作废。该发展商是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保利未有回应置评请求。

据了解,类似的事件也在中国其他地区发生,至于中国政府要如何取得平衡,无疑是个难题。

Categories意见

先建后售有助望解决烂尾项目

2023年11月5日

潘荣德博士
大马房地产推广大使
Ronaldpua19@gmail.com

 

先建后售概念仍处于“只闻楼梯响”

前阵子,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提出为了鼓励发展商先建后售,该部门甚至可以批准发展商将房屋发展账户(HDA)中的押金减少至20万令吉。

虽然对笔者而言,这笔押金减少的数额并不多,但此建议可谓在后疫情时代迟来的“及时雨”,毕竟目前市场出现房屋项目属于延误 (Project Lewat)和严重延工(Project Sakit),比起疫前来得更严重,受害者更是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从而衍生更多的社会及民生问题。

需知,这些深受其害的购屋者不仅是本地人,也不乏外国投资者。

这些外国投资者甚至向笔者投诉,发展商并没有兑现买卖合约里的协议,而且还对交屋情况毫无下文,种种的货不对办,令人感人揪心。

严重延工司空见惯

据悉,早在约20年前,政府已有提出先建后售的概念,但基于种种因素,这项计划至今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今时今日,国内房屋项目的延误及严重延工情况早已是司空见惯,有者情况更令人咋舌,受影响的购屋者只能自叹倒霉。

进一步分析,当中一些的延误主要是受疫情的影响,但也有一些发展项目早在疫情前已岌岌可危,包括出现财务危机及总承包商停工等因素,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听闻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地政部特工队(严重延工项目和废弃房屋项目工作组(TFST))的报告中,截至今年8月31日,共有112项共2万3912个单位的私人房屋计划陷入延工状态,涉及的发展总值为129亿8000万令吉。这些官方数据是令人震惊的。

现阶段投资房产,是以“谁是发展商”为前提,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谁是发展商”更重要

不得不提的是,就以笔者的观察看来,目前很多购屋者都不敢贸贸然去买房或投资新建的项目,毕竟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

当中,无论是产业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多么的优越,但笔者认为,发展商的口碑及形象更关键,千万不能因为是可负担房价、地点好,就掉以轻心,没做好审核发展商及其团队背景的“功课”。

早期我们所认知投资房产不二法则,就是以“地点、地点、地点”为首要条件。

但笔者认为,现阶段投资房产,却是以“谁是发展商”为前提,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坠入万劫不复的陷阱。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旦房产项目出现货不对办、资金出现问题,甚至直接搁置(俗称烂尾楼),那购屋者们只能欲哭无泪。

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些发展商更是持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对购屋者的不满及申诉充耳不闻,要么就诉诸法律行动,真是令人不敢恭维。

买房“功课”不能马虎

我们常说“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对于那些早期已是劣迹斑斑的发展商所承建的新项目,更须做足“功课”,特别针对一些换汤不换药的项目管理及承建团队,都须去深入了解。

笔者最近给予一些投资者建议,即若不急于购屋自住,或纯粹买房投资的话,应稍为耐心的对于发展商的背景作出尽职调查(Due Dilligence),毕竟,这类先售后建模式存有一定的风险。

当然,笔者也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笔者所强调的是,发展商的背景须令人信服,而承建及团队能力也须得到认可的。

总的来说,一旦政府落实先建后售模式,将可完全避免“烂尾楼”问题。

笔者认为,若只是规定那些先售后建的发展商,须支付3%建筑成本,是无法取得遏制的作用,而且只会治标不治本。

因此,笔者认为,若团结政府的“先建后售”方案能落实,那我国产业领域将是掀起一篇新页章,前所未有的一大新突破!

Categories意见

“劏房”文化为何如此严重?

2023年11月5日


丹斯里林景清
怡克伟士董事经理
依斯干达海滨控股董事
林上海资本非执行主席

可负担房屋供应
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最近,雪隆地区频频传出市区房子非法改建和隔间,然后再将狭窄“劏房”出租,牟取丰厚利润的报道。

有者甚至在一间只有3层楼的店屋内,隔出78间“劏房”让人租住,其脏乱和危险程度令人咋舌。

事实上,这种在一间房子内分隔出不同小房间来出租的方式,在大马市区早已行之有年,但这种“劏房”文化到底为什么会在如今演变得如此严重?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作为西马经济重镇的雪隆地区多年来不断涌入新的人口,但市区的可负担房屋供应却跟不上这些人口增长的速度,就造成了中下阶层买不起房,并只能租得起小房的情况。

据我观察,不管是政府或私人界项目,雪隆地区近几年来的可负担房屋发展都很少。

审批效率低拖慢建屋

而促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的审批效率太低,导致很多发展商都无法拿到准证,从而拖慢了这些房屋的兴建速度。

同时,长时间的等待也让发展商须承担更多的土地贷款利息等开销,促使他们只能调高房价,将额外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奖掖公仆杜绝小拿破仑

对于政府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为可负担房屋进行拨款和建造的计划,我是非常赞成的。因为在市区等地方,消费者对这类房屋项目的需求十分强劲,往往是一开售就很快售罄。

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将拨款接近20亿令吉,用来拯救全马各地的停滞项目,同时继续推动现有的可负担房屋项目的建设。

另一方面,政府也宣布本身将接手大马城发展计划,根据人民的需要来打造可负担房屋、绿肺和公园等。

这些都是相当务实的政策,因此,从这次预算案的规划来看,我认为政府是有听取人民的意见,并有决心要解决这方面的民生问题。

然而,在执行这些政策与计划方面,政府须得到公务员的积极配合,才能如实执行和取得成效。

所以,为防别有心思的“小拿破仑”作祟,并争取所有公务员的支持,我认为,政府应设法制定一套奖掖制度用于激励他们,这样才能让关键的政策和计划如期落实。

否则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界的项目,冗长且缺乏透明度的审批程序,将衍生出更多问题,导致事倍功半和适得其反。

可负担屋往往一开售就很快售罄。

租赁政府地
建可负担屋

在兴建可负担房屋方面,与其继续让政府作为共同建造这些房子的参与者之一,不如让政府扮演协调和促成者的角色,通过政府与私人界合作的方式,来推动这方面的议程。

举例来说,各州政府可以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将本身的土地以99年租赁期限的方式,低价交给私人发展商建造可负担房屋。这样就能减轻发展商的土地成本,将房价维持在廉宜的水平,同时也有助增加市区的可负担房屋供应。

政府也可探讨与私人发展商进行共享盈利的合作,在规定建造一定数量的可负担房屋单位的前提下,允许发展商在同一片土地上兴建公开发售的房子,并与政府共享这些房子的销售盈利。

在我看来,除了让官联发展机构亲自去参与和建造房屋,政府也应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本身的土地资源,为可负担房屋的议程,找出更有效的实现方法。

重整产业链
少依赖进口

在如今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压力沉重和令吉贬值的环境中,尽管大马面临众多挑战,但我相信,我国也可以趁机重整本地的产业链,打造更强韧的本地经济生态系统。

以建筑材料为例,我国的许多业者在过去都非常依赖国外进口,尤其是价格廉宜的中国产品。但现在随着令吉走势疲弱,从外国进口已不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因此,我希望政府和商界能在这个时候投资在机械设备和培养本地人才,在大马支持和打造本地建筑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这样就能减少令吉贬值的冲击,也可以提振经济的发展。

在消费者方面,我呼吁人民在这个时刻多支持本地生产的产品,本地商家也应该尽量争取出口的业务,借助汇率差额赚取更多的收入,然后再投资国内的生产。

只要各界同心协力,再配合明确且以结果为导向的政策方针,我有信心,我国能在如今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Categories趋势

地政部拟策降发展商经商难度

2023年10月30日

地政部将与REHDA
联办MAPEX展览

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称,国家房屋局正在进行可“极大”改善发展商现金流的实验性先导(pilot)项目,若进展顺利,最迟在2024年首季将公布相关措施。

倪可敏日前为“2023年大马产业展(MAPEX 2023)”进行开幕致辞时表示,这些实验性先导项目,可允许发展商更改付款时间表,进而改善现金流,降低经商难度。

“我们有听到你们的声音。只要这些先导项目确定可行,我们最迟会在明年首季,公布有关措施。”

倪可敏同时称,他也正与其部门秘书长讨论,思考为商界推出新的指南以降低经商难度,包括减少经商成本等等,以寻求有效方式来为人民提供足够且有品质的可负担房屋。

另外,他指出,其部门成立了特别行动小组来拯救烂尾发展项目,至今已有价值237.3亿令吉的256个烂尾项目被挽救。

为了避免烂尾楼问题,他认为,发展商与其采用“先售后建”方式,不如采用更好的“先建后售”模式。

倪可敏(左起)在何汉生、M诺阿兹曼、童银坤与陈金明等人的陪同下,参观2023年MAPEX。

鼓励先建后售

倪可敏透露,其部门有意在明年正式向发展商推广先建后售概念,但之前会先与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商讨,需要为发展商提供什么样的优惠,以鼓励他们采用先建后售模式。

“我们在下个月会与REHDA商谈,看看发展商们需要什么样的优惠,来采用先建后售模式。”

为了展现政商合作,以在国内推动更多人民拥有房屋,尤其是可负担房屋的决心,倪可敏也宣布,明年地政部将会与REHDA一同联办MAPEX展览。

“政府不止是关注人民福祉,我们也一样关心商界,一视同仁。通过与REHDA合作,我们期望确保每一位大马人都有自己的家,正如我们的口号:Rumahku,Syurgaku(我的家,我的天堂)。”

童银坤:盼政府解决高房价

REHDA会长拿督童银坤则在开幕仪式上指出,对国内中产(M40)和低收入(B40)群体来说,房屋价格依然是可望不可及,而人民无法负担房价的问题,需要去尽快解决。

“我们相信,在对抗房价上涨的问题上,政府出手干预是必须的,无论是降低人民买房的难度,还是减少发展房产的成本。”

他表示,REHDA正面看待政府数个月前推出的“慈悯洋灰方案”,但洋灰只是其中一种建材,因此政府应该将类似方案扩大至其他高消耗量的建材,如钢铁和混凝土。

“同时,发展商也需要为了合规,向地方议会付出高成本,如发展费和土地转让费等。这加上上述的建材成本,将会转化为更高的房价,以抵消发展商不应承担的成本。”

另外,MAPEX筹委会主席拿督陈金明(音译)指出,有近30家发展商参加本次展会,同时还有3家金融机构,以及8家政府机构参与。

他表示,各家发展商将在展览中,为消费者带来多种产业选择,并且提供各种促销优惠来吸引买家。

“至于我们,REHDA将向符合资格的买家,提供全场总共5万令吉的现金回扣,以鼓励人们在MAPEX里购买产业。”

MAPEX在10月27至29日间,于吉隆坡谷中城展览中心(MVEC)举办。

地方政府发展部秘书长拿督M诺阿兹曼,与雪州REHDA主席拿督何汉生也出席开幕仪式。

Categories趋势

20病态工程HDA户头被冻结

2023年10月27日

政府出招,
烂尾楼有救了!

政府为尽最大程度帮助购屋者,提出10亿令吉的抵押债券,在评估停工的房屋计划或病态工程项目后,在营救这些项目的同时,也对相关发展商提出警告!

地方政府发展部副部长阿克马指出,该举是为了保护买家利益,而有关抵押债券是用于帮助30万令吉以下的可负担房屋。

阿克马

目前,地政部已经采取行动冻结20个病态工程的房屋发展账户(HDA),以调查发展商涉及玩忽职守的行为。

阿克玛也说,政府也在2024年财政预算中提出10亿令吉的抵押债券评估“烂尾”房屋计划或病态工程项目,尽最大程度帮助购屋者。 (档案照)

倘若任何发展商抵触1966年房屋发展(控制与执照)法令(118法令),他们可被罚款最高5万令吉。

地政部将通过国家房屋局进行监督,以确保发展商遵守HDA规定,包括采取有序和系统的方式监督他们的账户管理。

当局也会审查发展商提交的季度财务报告,并向发展商发出提醒和警告。

阿克马表示,如果发展商抵触118法令的规定,他们将无法从HDA账户中提款。

Categories趋势

港4大发展商 两年蒸发1430亿

2023年10月25日

“减辣”措施于事无补?

香港房市持续低迷,有传香港特首李家超即将释出的《市政报告》中,回应商界为楼市“减辣”,放宽非本地买家的印花税。

此等利好消息本应提振香港发展商,然而,香港4大发展商的股价却未见起色,甚至逐步下滑,以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为例,10月17日的收报40.40港元,短短一周后就已在38.99元左右徘徊,下滑约2.96%。

若是回看最新业绩,主要业务的基本因素都有所改变,业务状况大不如前,加上部分发展商减少派息,因此有专家呼吁散户切勿趁低“捞底”。

香港楼市持续转弱,办公楼空置率持续走高。

如今,香港楼价持续下跌,成交淡静,发展商用“成本价”卖楼来吸引顾客,就连代理商都要出手,为二手市场提供“减辣”,刺激市场。

自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始后,香港楼市持续转弱,加上经济未见起色,办公楼空置率持续走高,即使政府推广减印花税政策“减辣”,也无法催动4大发展商股价上扬。

自2022年3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后,4大发展商股价已分别下跌27%至52%,两年多的加息周期内,总共蒸发2338亿港元(约1427.82亿令吉)。其中,新世界市值已缩水一半。

Categories趋势

买到烂尾楼 购屋者可有保障?

2023年10月23日

专家吁业者和政府
积极行动应对

置产一直都是个人的终身追求目标,很多人省吃俭用甚至掏空储蓄,只为了买下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然而有时却因为买到“烂尾楼”或不知何时完工的房产,而成为一部分人的“噩梦”。

无论是购屋者、还是发展商甚至是国家经济都会因为“烂尾楼”或拖延工程的房产而受到重大的冲击。

其中,我国的“病态项目”(Sick Project)问题就成为了国家一级威胁,急需认真处理,更有专家呼吁业者和政府机构采取积极行动应对。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10个延误项目、435个病态项目及112个搁置项目,而且这些数字已开始出现增长的趋势。

病态项目指的是,与预期进展相比延迟超过30%或买卖协议已到期的项目;搁置项目则是无法在买卖合约期限内完成,且建筑工程已连续半年没有显著活动,或是发展商登记清盘申请的项目。

当不幸遇到上述情况,其实发展商可向政府申请延长交屋期(EOT),缓解被列为病态项目的风险,而购屋者就可申请逾期交屋赔偿(LAD)。

Jeeva Partnership Advocates & Solicitors律师楼合伙人拿督沙梅申通过文告指出,发展商可根据1966年房屋发展法令第12条文,申请延长交屋期限,但必须先与相关部门沟通所面对的挑战。

他说,涉及延工项目索赔时,法律在保护买家权益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的“病态项目”(Sick Project)问题就成为了国家一级威胁,急需认真处理。(档案照)

而从法律层面探讨,沙梅申就认为,政府有必要加强国家规划监管。

通过提升建筑规范和标准,将有助减少低标准施工的相关风险,并提升整体房产项目的吸引力。再者,必须对发展商展开评估,以确保他们可靠且有能力完成项目。

“透过实施这些举措,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从而减少病态项目的发生,促进负责任发展实践,最终让建筑业和经济稳定增长。”

沙梅申称,我国的病态项目问题已成为国家一级威胁。

他亦建议,透过以绩效为基准的融资机制,鼓励发展商在规定时间内交付房屋,并确保品质。这些机制不仅局限特定银行,而是能被金融机构、发展商银行或政府机构作为发展项目的融资方案。

“这种方式可促进问责,并培养建筑业准时交付项目的卓越文化。”

另外,发展商也可选择与购屋者重新签订新协议,并由双方拟定新竣工日期,而这就意味着购屋者愿意放弃之前的合同,让发展商更灵活履行义务,同时也减轻购屋者的财务负担。

沙梅申就认为,为了更好保护购屋者,有必要强制使用托管(Escrow Account)或履约保证金,一旦出现延工或搁置项目,这可带来财务保障。

托管指的是,将资金存放在第三方管理的储蓄账户,并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如项目工程达到特定进展,有关资金才会发放予发展商。

资料来源: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