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展商 杀回中国
2022年10月14日
港资香港发展商,
再现雄风!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中国房地产发展商蓬勃崛起之际,一些老牌的港资发展商在10年前转为守势,包括长实集团、太古、新鸿基、恒隆、新世界等都曾撤资或收缩中国事业版图,被外界认为已是“步履蹒跚”。
但当中国发展商接连倒下或转为防守、努力守住现金流时,李嘉诚等香港发展商却豪掷近千亿人民币,重新“杀回”中国房市,力证他们雄风还在!
李嘉诚领头?
根据华尔街见闻报道,这波“港资重出江湖“的风潮,最早引起注意的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在5月初现身广州土地拍卖,是时隔10年来再次现身,和其他11家房企一起争夺广州白云区空港大道的土地。虽然最终没有拿下,但“李嘉诚重回内地”的新闻赚尽眼球。7月时,长江实业集团还竞投恒大的香港总部大楼。

然后是太古地产,行政总裁兼常务董事彭国邦年初时就提出,未来10年拨出1000亿港元(约596亿令吉)投资核心市场,其中50%就投资在中国。而后就在短短几个月斥资超过200亿人民币(约131亿令吉),接连在多地开发太古里。
最早进入中国的港资企业新世界,在去年初于广州设立了新世界中国总部后,连续拿下深圳龙岗、光明、广州海珠等旧改项目。
另一家老牌港资恒隆集团,也表示今年将会扩大在中国的地库。
靠“稳“度过危机
据华尔街见闻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来,港资地产商在内地的投资已近千亿人民币。
报道指出,总体来看,这些重新杀回来的老牌港资地产商,投资的项目多在一线或强二线城市,并以商业、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为主。
港资发展商主要于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起步,由于香港市场的经济发达比中国快速,因此这些发展商经历了数个经济周期,渐渐形成稳健风格,大部分都将净负债率控制在30%以内。
保守的作风,让港资发展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房市大爆发时期,渐渐失去光芒和关注度,反而变成恒大、融创、阳光城等以高杠杆、高周转知名的黑马杀出重围。

擅长中高端项目
不过,老牌的“稳”带来了出色的经营表现,因为中国目前知名的商业IP大多数来自港资,包括太古汇、太古里、新天地、恒隆集团、K11等,都处于热门城市黄金地段,称为“网红地标“。
依靠稳健的风格和充沛的运营现金流,老牌港资地产商积累了大量财富。李嘉诚多年来都是香港首富,新世界的郑氏家族、恒隆的陈启宗家族、新鸿基的郭炳联家族,也都是香港最知名的老钱家族代表。
如今这些大人物杀回中国,主要看好一些地区已经见底,是时候投资,同时也是看好中国长期的房市,随着投资环境更加稳定,擅长经营中高端项目的老牌港资,也能发挥长处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