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商业地产崩跌 韩投资者受重创

2023年10月12日

利率飙升引发项目贷款出现违约

说到商业地产市场崩裂造成的冲击,全球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投资者会像韩国投资者这样受创沉重。

就在新冠疫情导致商业地产价值暴跌不久前,韩国的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刚刚在全球市场布局,向这个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资金。

不过,从亏损数据来看,韩国的券商——尤其是小型券商——在首尔引发的担忧最为强烈。行业监管机构金融监督院一位官员表示,该机构在关注事态发展,对证券公司的监控尤其密切。因谈论非公开事宜,这位知情官员要求匿名。

韩国的券商——尤其是小型券商——在首尔引发的担忧最为强烈。

金融体系稳健

该官员称,金融监督院进行的压力测试显示金融体系整体稳健,但券商目前引发的担忧最多,因为他们近几年建立的风险敞口最大。

一位因探讨敏感话题而要求匿名的国际银行家表示,这些公司似乎没有完全了解他们对房地产买家发放的高风险贷款所隐藏的危险,他们的重点放在了尽可能多地获得交易上。

这些券商的资产负债表受损迹象已经浮现。信用评级公司NICE投资者服务公司估计,券商行业规模14.1兆韩元(约489.5亿令吉)海外地产敞口中有超过20%面临违约风险——随着开始到期的贷款和投资数量增多,这个数字势必会攀升。

虽然银行家和分析师普遍认为,大型券商有足够的资本来消化潜在损失,但对小型券商健康状况的质疑声日渐升高。小型券商尤其易受冲击,因为他们已遭受过来自国内的房地产危机冲击,利率飙升引发与所有类型项目相关的贷款出现违约。

“证券公司寻求更高收益”,而且“房地产通常被认为是中等风险”,曾研究韩国金融体系的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朴辛扬表示。

朴辛扬认为一些券商面临着“流动性问题”,因为他们寻求以更高的利率为到期贷款再融资。她说,“可能问题更大的将是那些规模较小的机构”以及一些散户投资者。

这一问题引起了专注于不良资产的外国投资者注意。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表示,他们在观察流动性紧张的迹象,以便可以找机会抄底。

麻烦迹象多

这是在通胀与利率“齐飞”之后,全球大型经济体出现的金融动荡最新迹象。在此之前,先有美国地区银行业危机,之后不久瑞信轰然倒下,这让监管机构对潜藏的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韩国金融业动荡的第一个重大迹象是在一年前,当时韩国乐高乐园违约引发了信贷吃紧局面。到了今年7月,韩国央行在金融体系加强流动性支持,因此前不良房地产贷款飙升导致一家信用合作社遭挤兑。同月,金融监督院公开敦促券商为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下跌做准备,并提高自身资本缓冲。

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券商净利润较前三个月骤减73%,部分原因是海外投资亏损。据韩国投资者服务的数据,离岸风险敞口相当于他们股权的18%,真正的风险在于只有在他们所作的这些投资临近到期日时,全面影响才能够明朗起来。

虽然在低利率时代加码押注的并不只有韩国投资者,但他们对房地产的热衷构成了巨大的风险。据MSCI实业,去年在美国商业地产市场,韩国投资者是第三大海外投资群体,远超韩国在全球经济体中第13位排名所匹配的影响力。

“他们的海外收购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写字楼领域,”MSCI的亚洲房地产研究主管本杰明周(译音)表示。他说,新冠疫情导致远程办公需求激增,全球大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和租金纷纷承压,再加上此后利率攀升,这对于再融资大限日逼近的这类资产来说不是个好兆头。

 

大型业者也亏

即使是财务状况最稳定的公司——那些被认为规模太大、资本充足而不会面临任何风险的公司——也出现了项目亏损。

2018年,韩亚证券和IGIS以6.7亿欧元(约33.5亿令吉)收购法兰克福Trianon大厦,据React News报道,如今挂牌售价约为3.5亿欧元(约17.5亿令吉)。

Hana是2019年12月以近10亿欧元(约50亿令吉)收购德国The Squaire的财团中的一员。

标普分析师今年早些时候估计,该地产回收价值仅略高于5.7亿欧元(约28.5亿令吉)。Hana发言人表示在等待The Squaire到期,而资产管理公司IGIS证实正在寻求出售Trianon。

“全球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目前仍将持续,”韩国最大券商之一未来资产证券的董事长崔贤万(译音)表示。“对于这个市场来说,需要有一到两年的容忍度,”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在伦敦的一个论坛上援引他的话说。”

韩国央行在本周的金融稳定报告中表示,那些有在一年内到期贷款和投资的券商,应协商条款以尽量减少对本地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来源:彭博社

Categories趋势

美商用产业暂无望解困

2023年10月4日

美国商业地产
还藏着多少颗“雷”

彭博社专栏

根据彭博最新的Markets Live Pulse调查,美国办公楼价格将面临崩盘,商业房地产市场至少还将下跌9个月。

在参与彭博调查的919名受访者中,约三分之二认为,美国办公楼市场只有经历严重崩溃之后才会复苏。

甚至更多受访者认为,商业房地产价格要到2024年下半年或更晚才会触底。

这对商业房地产债务是个坏消息,根据摩根史丹利的数据,2025年底前到期债务额将高达1.5兆美元(约7兆令吉)。再融资不容易,尤其是考虑到商业物业中大约25%是办公大楼。一项商业物业价格指数,已经从2022年3月的峰值下跌了16%。

美联储的激进紧缩政策,对商业房地产价值造成严重冲击,提高了持有物业的一项关键成本,即融资费用。

但希望削减风险敞口的贷方发现,目前鲜有其他合适选择,因为没有多少买家确信市场已接近底部。

巴克莱分析师莉亚·奥弗比表示,没人愿意割肉甩卖,这些是长时间不需要出售的物业,意味着持有者可能会尽量推迟出售。

纽约曼哈顿高楼大厦林立。

地区银行有压力

另一个麻烦因素是地区银行的压力。根据高盛3月份的报告,截至2022年,这些银行持有约30%的办公楼债权。

根据美联储数据,硅谷银行和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倒闭后,美国规模较小的银行,在截至8月的12个月内存款减少了近2%,这意味着银行可投放的资金变少,放贷能力减弱。

加息带来的痛苦,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会传导给商业房地产的业主。举例而言,办公楼投资者通常采用的是长期固定利率融资,而租户签的也是长期租约。摩根史丹利估计,这些物业总价值可能在11兆美元(约51.7兆令吉)。

根据穆迪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当前的租赁合同,要到2027年才会在续签时反映收入预期下降。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下去,到那时收入将比现在低10%。

吸纳消化过程缓慢

巴克莱的莉亚·奥弗比表示,当利率变动时,美国房地产有一个缓慢的吸收消化过程,办公楼市场正处于严重困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

除了高利率,办公楼还面临租户搬出或要求降租的问题,尤其在美国,这一趋势特别明显,因为比起欧洲或亚洲,美国的企业员工不太愿意回到办公室,部分可能与通勤麻烦有关。

超过40%的MLIV Pulse受访者表示,如果公共交通更快或更可靠,他们会愿意更经常去办公室。

约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疫情期把家搬到离办公室更远的地方,只有3%的人后悔这么做。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与疫情前相比,他们现在的通勤时间更长,可能是因为他们搬家或疫情期的交通服务被削减。

Categories趋势

北京办公楼空置率创13年新高

2023年08月24日

北京办公楼空置率
成“下一颗雷”?

中国经济复甦放缓,一线城市办公楼空置率加剧,北京第二季空置率上升至18.3%,创下近13年新高,租金倒退至2012年水平。

财经网引用第一太平戴维斯、高力国际、仲量联行等机构数据指出,北京次季办公楼的淨吸纳量为5.3万平方米,租户不断流失,平均月租为每平方米人民币316元(约202令吉),按月下滑1.5%。

一名行业资深经理人向财经网透露,今年北京出租市场很艰难,每月只有两三组客户,几乎都是降价成交。

作为北京高新科技企业集中地的中关村,办公楼空置率达到16.9%,写下近10年高位,平均租金跌幅更大,按季下跌了7.6%。

疫情三年,北京办公楼市场也生了一场病。

住在附近的居民钱雨晨透露,2020年前后,中关村附近的办公楼到晚上9时依旧灯火通明,打车软件上至少要排队20分钟。而现在,几乎再没有整片亮起灯光的大楼。

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米阳比喻说:“疫情三年,办公楼市场也生了一场病,本以为今年第二季可康复再跑马拉松,但走到小区门口发现身体还是不舒服,只能打道回府。”

但他提到,北京的抗跌其实已比其他地方好,其余一线城市也同样面对出租困境,上海、广州、深圳上半年的甲级办公楼空置率,分别升至18.6%、18%及24.5%。

Categories趋势

黑石重启收购日本商业地产

2023年08月22日

黑石在日本已进行多次竞标

房地产领域是国家的龙头经济,因此各国政府都极力发展自家的房地产,在为人民提供优质房产的时候,也推动国内的发展商开拓国际版图,吸引更多的外资入驻。

在各国房地产领域逐步复苏之际,日本地产备受关注,根据MSCI Real Assets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已经成为亚洲最活跃的商业地产投资市场,交易额高达163亿美元(约757亿令吉)。

且,还获得一向热衷于地产投资的全球最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 Inc.)的青睐,近期对投资日本商业地产项目重燃兴趣。

这是因为随着国际投资者对日本房产的兴趣浓厚,促使黑石重回日本房产市场。

黑石正在日本寻找合适的资产,且开展更多收购活动,并已进行多次竞标。据了解,收购目标包括酒店和数据中心等资产。

疫情期间,黑石花费了约75亿美元(约348亿令吉)购买日本的商业资产,并在2022年中期开始陆续出售。据悉,去年黑石集团共抛售了价值45亿美元(约209亿令吉)的日本房产,且为黑石带来不菲的利润。

黑石日本房地产主管基田大辅(Daisuke Kitta)指出,公司正进行更多的收购,且有数个竞标结果已出炉,且酒店和数据中心等物业项目亦着手筹备中。自春季以来,公司的投资规模有所增加,收购团队也重新开始工作。

他说,恢复收购的动力是有迹象显示美联储将放缓加息速度,这将影响全球战略。

但是基田大辅指出,日本最近一波公司治理压力,也意味着许多公司正在剥离非核心房地产资产,而这将提供丰富的收购来源。

根据黑石集团最新财报,该集团承诺向其第三只亚洲房地产基金提供82亿美元(约381亿令吉)资本。对此,外媒计算,这意味着黑石可能在未来的5年内,在日本房地产部署至少20亿美元(约93亿令吉)。

旅游业强劲反弹大亮点

另外,基田大辅认为,日本疫情开放的时间晚于其他国家,这意味着与复苏相关的增长仍有扩大空间,旅游业的强劲反弹是一大亮点,因此,酒店可能是黑石的首选。

黑石持有的日本商业地产资产已吸引了日本的小型基金和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兴趣,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再出售价值10亿美元的资产。因此,基田大辅认为,在这种类型的市场中,拥有抛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各国债务成本上升,融资空间受到挤压,白领人士群体相继居家办公,但日本房地产市场却一枝独秀,而这得益于日本的旅游业复苏、日元疲软及低利率水平,促使海外投资者自今年来,正以近十年来从未见过的规模收购日本酒店。

而依然处于超低的利率使日本成为全球少数房地产资产收益仍超过借贷成本的市场。

另外,根据MSCI Real Assets所发出的数据指出,截至5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内完成的4943亿日元(约合37亿美元)酒店交易中,海外买家占47%,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Categories趋势

“5级飓风”冲击美国商业地产

2023年07月24日

美国商业地产
空置率屡创新高

美国地产大亨、喜达屋资本集团(Starwood Capital Group)创始人兼总执行长巴里·斯特恩利希特(Barry Sternlicht)表示,美国商业房地产行业正处于美联储加息的“5级飓风”中。

他在本周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表示:“在形势有所缓解或我们对美联储的长期行动有所了解之前,整个行业都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斯特恩利特长期以来一直批评美联储在过去一年中激进的加息,警告称这可能引发美国经济硬着陆。

美联储在过去一年中激进的加息,或引发商业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巨震。

在实施了一年多的紧缩货币政策后,由于对商业房地产和银行业的担忧日益加剧,美联储在6月份暂停了加息周期。

斯特恩利希特说:“但毫无疑问,美联储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反应,试图减缓经济增长,但明显晚了,这已经影响了房地产价值。”

“你可能会看到400或500家银行倒闭,这些银行将不得不出售(持有的房地产)。这也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认为,商业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巨震,届时将会是入市时机。

高利率、信贷紧缩和远程办公趋势的结合正在挤压商业房地产行业。斯特恩利特自己也陷入了困境,因为他的公司拖欠了一笔2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这笔贷款是用亚特兰大一座办公大楼作抵押的。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马斯克警告 美商业地产现危机

2023年06月6日

美国楼市崩盘在劫难逃?

特斯拉总执行长马斯克再次就美国商业地产和更大范围的房地产市场正在酝酿的危机发出警告。

马斯克不仅频频敲响美国经济警钟,对美国房地产市场也非常悲观。在他看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一场可能走向崩盘的危机。

马斯克好友、PayPal前总营运长大卫萨克斯转发了一条有关洛杉矶商业地产危机的推文,该推文写道:” 洛杉矶的办公大楼平均每英尺(0.3048公尺)负债230美元(约1053令吉),今年唯一售出的大楼以每英尺154美元(约705令吉)的价格出售。亏了很多钱。洛杉矶最大的房东,加拿大巨头布鲁克菲尔德今年已拖欠了超过10亿美元(约45亿7788令吉)的贷款。”

萨克斯评论称,洛杉矶办公大楼的售价比其背负的债务还低。旧金山和其它大城市也如此。

马斯克回应说,商业地产正迅速崩溃,接下来是(住宅)房价。

商业地产或成为美国经济的“定时炸弹”。

上个月,马斯克指出,居家上班趋势大幅减少了全球办公大楼的使用,对商业地产不是好兆头,几乎所有城市的商业地产空屋率都创下历史新高,银行业可能因此陷入危机。

美联储的数据显示,美国房价仍处于历史高位,库存仍然很低,抵押贷款利率在过去几年里翻了一倍多。

根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最近的一项分析,2022年美国银行业在抵押贷款上首次出现了亏损。去年独立抵押贷款银行和特许银行的抵押贷款子公司每笔贷款平均亏损301美元(约1378令吉),而2021年每笔贷款平均盈利2339美元(约1万708令吉)。

另一方面,据相关报道称,许多专家和投资者预计美国可能还有更多银行倒闭,“股神”巴菲特就是其中持类似观点的人。

不少华尔街分析师也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在危机发出警告,认为商业地产将成为美国经济的“定时炸弹”。

美国抵押贷款巨头的首席经济学家道格邓肯早前则警告称,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发出放缓信号,将美国逐步推向衰退。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商业地产成银行爆雷关键!

2023年05月7日

房市走疲华尔街惶恐
美国银行呆帐准备金暴冲

美国商业地产会让银行业第二次爆雷吗?

随着银行业危机的爆发,市场对美国商业地产面临信贷紧缩的担忧情绪日益加剧,多家华尔街投行警告称,美国商业地产可能会成为继银行业之后再出现“爆雷”的行业。

富国银行(WELLS FARGO)自爆,去年12月以来,该行不良房贷暴冲近50%,导致美国金融业担心商业不动产价值下降,恐对资产负债表构成风险,纷纷晴天储粮,大幅提高不动产备抵呆帐提存规模。

金融时报报导,商业不动产贷款约佔美国小型银行总贷款的40%,而大型银行约佔13%,自冠病疫情大流行以来,利率上升和员工在家工作,商办受到重创,让银行业有点担忧。

美国保管银行(Custody Bank)执行长奥汉利表示,商业不动产,尤其是商办会发生什么是道富银行最关心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房产都受到同样打击。

保德信投資管理公司(PGIM)房地产融资业务负责人麦克唐纳则认为,所有人的问题是传染病是否会从商办蔓延开来。

有迹象表明,第一季银行获利压力正在上升,富国银行报告称,自去年12月以来,其不良房贷增长近50%,达到15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也将商办和不断恶化的经济前景,列为其准备金大幅增加的原因,总执行长戋曼强调,“在我看来,我们没有陷入银行业危机,但金融业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风险。”

阿肯色州区域银行欧扎克银行(Bank OZK)第一季将不动产呆帐准备金提高10%,来到3600万美元,年增10倍。

美国第二大公共养老金(CalSTRS,加州教师退休系统)管理著3600亿美元资产,投资长艾尔曼估计商办的价值已经下跌了约20%,他正在为该基金520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巨额亏损做准备。

相关报道:

美国银行动荡 商业地产或爆雷

美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最糟糕

Categories趋势

美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最糟糕

2023年05月4日

保险公司对商业地产
空置率上升感不安

美国商业地产情况恶化,一直是商业地产重要融资可靠渠道的保险公司也开始暂停向商业地产提供资金。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商业地产抵押贷款今年可能会成为表现最差的资产之一。

保险公司暂停或放缓商业地产融资

人寿保险公司一直是美国商业地产开发商的可靠融资来源。随着商业地产行情不断恶化,以及数百亿美元的商业地产贷款即将在今年到期,保险公司正在放缓或暂停向商业地产发放新的贷款融资。

穆迪的数据显示,由商业地产支持的4.5万亿美元未偿债券中,人寿保险公司占比约15%。实际上,保险公司特别适合填补银行对商业地产贷款的资金缺口,因为保险公司的资本来源是客户的保费,而不是客户存款。一些抵押贷款经纪人和保险公司高管表示,这使保险公司不太容易受银行挤兑影响。

但保险公司对商业地产空置率上升和租金下降感到不安。这背后是冠病疫情期间流行的远程办公,以及目前员工返回办公楼工作的比率只有疫情前的一半水平。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今年稍早时的一项调查发现,15%受访的拥有商业地产贷款业务的保险公司表示,他们计划在今年缩减业务,比例为去年同期调查的三倍多。

总部位于爱荷华州的大型保险公司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 Inc.在3月初的一次电话会议上告诉投资者,公司正在“暂停”将任何重要的新资本投入商业抵押贷款。公司旗下的资管公司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总执行长哈尔特表示,在公司确信商业地产市场已经理清估值问题前,不想对商业地产投入新资金。

不过,商业房地产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Eastdil Secured总裁肯恩博格表示,人寿保险公司仍然继续向仓库和公寓楼等表现好的商业房地产业主提供贷款,空置率较低的办公楼也可能获得新贷款。

保险公司暂停对商业地产贷款,对商业地产商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大量商业地产抵押债券今年到期

在其他贷款来源几乎枯竭之际,保险公司又暂停对商业地产贷款,对商业地产商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自2022年夏天以来,最大的商业地产贷款机构,也就是银行,一直在撤资。业内人士表示,在美国银行危机后,他们对商业地产的风险厌恶情绪进一步加剧。同时,大量商业地产抵押债券也将在今年到期,缺乏融资尤为令市场担忧。

数据公司Trepp Inc.表示,美国银行持有的创纪录2700亿美元规模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将于今年到期,其中约800亿美元由办公楼作为抵押品。

全球金融危机后,保险公司对商业地产的抵押贷款激增。超低利率压低了企业债的收益率,而企业债又是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核心,因此保险公司越来越愿意持有对办公楼、公寓、仓库和其他商业地产作为抵押的贷款,以此获得相对更高的收益。

标普全球评级公司的人寿保险部门负责人马格利特表示,总的来说,人寿保险公司的承保标准比那些将贷款重新包装为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贷款人更严格,因此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低。

Principal今年也有10笔办公楼贷款即将到期,总价值约4.8亿美元。哈尔特表示,其中大约有4笔可能需要延期,因为目前办公室再融资市场的流动性有点短缺,面临挑战。不过,他预计这4笔贷款最终不至于会录得损失。

然而,在高盛近期的一项调查中,343名保险行业财务和投资主管仍预测,今年,商业地产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将成为调查涉及的25种资产类别中,表现最差的类别之一。

在5年前的同一项调查中,上述受访者都认为商业抵押贷款在他们最希望在投资组合中增加的资产类别中,位居前三。

美国股票投资寿险公司总执行长博拉指出,他的公司不会在其500亿美元规模的整体投资组合中新增办公房地产。因为在后疫情时代,很难评估出办公楼市场的正常情况会是如何的。今天商业地产投资面临的大问题是,一栋办公楼的价值到底值多少?

资料来源:证券时报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美国空置办公楼低价贱卖

2023年05月2日

美国商业地产
正遭受多重冲击

高价买进却被迫低价卖出,空置旧办公楼的价值一跌再跌,为了脱手,业主低价贱卖也在所不惜。

近日美国黑石集团以36%的大幅折价,出售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奥兰治县的两栋甲级办公楼Griffin Towers。

黑石集团是于2014年以1亿2900万美元(约5亿7527万令吉)购入Griffin Towers,最终却以8200万美元(约3亿6580万令吉)将其售予Barker Pacific Group和Kingsbarn Realty Capital合资企业。

建于1987年的Griffin Towers空置率达24%,虽然折价36%脱手,但黑石集团对这项交易感到幸运。

根据数据,2007年在CRE泡沫达到顶峰之前,Griffin Towers以1亿8380万美元易手。2010年再度以8990万美元转手。

全球领先房地产服务商Savills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奥兰治县的办公楼空置率破纪录录得23.1%。-

黑石集团持续抛售办公楼

另外,根据《叮当邮件》(Jingle Mail),黑石集团持续抛售所持有的办公楼。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年前大动作卖掉曼哈顿中城百老汇1740号基本上空置的26层办公楼,让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持有人承担余下损失。

黑石集团是于2014年以6亿500万美元购得这座占地62万1000平方尺,1950年代的复古商业房地产,并借贷了3亿800万美元(约13亿7430万令吉),然而在2022年3月,该大楼的市值已降至远低于贷款价值,黑石选择放弃,并让CMBS持有人承担剩余的损失。

与此同时,根据Savills,休斯顿的甲级办公楼空置率多年来均处于30%左右,2023年首季更达到32.3%,主要是因为2015年开始的石油泡沫破灭,以及居家工作和随之而来的房地产裁员。

其他大幅折价的空置旧办公楼项目:

不仅如此,办公楼的法拍情况更为糟糕,如在休斯顿能源走廊Westlake Park,建于1980年代的两栋办公大楼,贷方CMBS就分别面临82%及88%的亏损。

旧金山“迎头赶上”

另,位于圣路易斯市中心,建于1985年的One AT&T Center,2007年时市值2亿730万美元(约9亿2508万令吉),但2022年4月在法拍中仅以410万美元(约1830万令吉)售出。

休斯顿曾经是美国最糟糕的主要办公楼市场,空置率多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

但如今,旧金山“迎头赶上”,第一季度的空置率接近 33%,并且还在上升中。目前为止,2022和 2023年仍然没有任何销售或法拍销售。

然而,这两个城市仍在不停建造新的办公大楼,而当租约期满时,租客就会搬出再搬到更好更新的大楼,不断上演同样的循环。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美国银行动荡 商业地产或爆雷

2023年04月11日

再爆的话
真的不堪设想

美国银行业再出现动荡,加剧市场对商业地产面临信贷紧缩的担忧情绪。多个华尔街投资银行发出警告,美国商业地产,可能成为继银行领域之后出现爆雷的行业。

据美国银行和高盛分析,中小地区银行承担了美国多达68%至80%的商业地产贷款业务。一旦中小银行被迫提高流动性储备而收紧贷款,美国商业地产将面对信贷紧缩的冲击。

目前,居家办公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美国商业地产的办公楼使用率尚不足50%,意即大量商业地产的租金收入水平不高,接着可能会面临借贷成本上升的难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