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去年雪州水灾 逾万住宅受累

2022年03月15日

逾万间住宅惨遇水灾,
多数损失少于1.5万令吉。

雪州房屋、城市和谐及企业发展常务委员会主席罗芝雅透露,去年底突如其来的水灾,共有1万783户住宅受到冲击,巴生县、瓜拉冷岳县、八打灵县和乌鲁雪兰莪县的受灾户最多。

州政府将受灾户区分为3个组别,第一组是不超过5000令吉的轻微损失,第二组是不超过1.5万令吉的中度损失,最后则是不超过5.6万令吉的全面损失。

她在视察雪兰莪受灾区的修复和重建工作时向记者透露,大部分受灾户损失低于1.5万令吉,损坏范围包括门窗、小型结构物、格栅、遮阳篷等。

不过,共有44户住宅损失惨重,被列入第三组别。

在重建方面,房政部主要为城市地区的房屋拨款,而乡村地区的房屋重建拨款来自乡村发展部,预计能在开斋节完成所有工作。

 

Categories趋势

罗芝雅: 只淹两天 不影响雪房价

2022年02月9日

雪州水灾,
到底会不会拉低房价?

掌管房屋及城市和谐、企业发展事务的雪州行政议员罗芝雅的答案是:“不会!”

在她看来,去年12月的大水灾只发生2天,而州政府也快速启动灾后管理,在10天内完成善后工作,因此房价不会受到影响。

“只淹水2天,我认为不会影响产业值与需求,无论如何,我欢迎那些对此事进行研究的人分享他们的看法,但产业价值基本没有减值。”

她是出席莎阿南格琳玛丽高尔夫球场为绿色发展迈向城市和谐活动推介礼时,发表上述谈话。

罗芝雅(右)见证雪州房地产局与Synergy ESCO(马)有限公司代表在推介绿色发展迈向城市和谐活动后,交换签署了解备忘录。(当今雪州照片)

雪州损失31亿令吉

较早前,大马统计局指出,去年底的水灾为全国带来61亿令吉的损失,而单是雪州的损失就达31亿令吉。

其中,巴生县损失最高达12亿令吉、八打灵县11亿令吉,以及乌鲁冷岳县4亿令吉。

罗芝雅也指出,州政府会维持雪州房屋与地产局(LPHS)管辖下的房价,尤其是可负担房屋,最高才25万令吉,低于一马房屋(PR1MA)的价格。

 

Categories趋势

水灾泡坏地契 竟罚400令吉!

2022年01月14日

法律不外乎人情,
天灾造成的损坏让灾民怎么办?

巴生县去年12月发生开埠百年大水灾,事发突然让灾民们措手不及。

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刚清理完家园,灾民们现在却面对另一项打击:因水灾中而浸坏的地契,更新需要缴付400令吉的罚款。

班达马兰州议员梁德志接获3户灾民的投诉后向媒体指出,这些灾民们是到巴生县土地局搬离更新手续时,才被告知必须支付罚款才可以领取新地契。

已向政府反映

此举无疑在灾民伤口上撒盐,政府才给灾民1000令吉援助金,更新地契就得花掉40%。更何况,天灾事故损毁的文件,原本就应豁免费用。

他透露,已经向州政府反映此事,希望政府能豁免相关收费,避免加重灾民负担。

据了解,目前因水灾而需要更新地契的灾民不多,他建议如果不是急于出售房子,就暂时等一等,先报警备案,直到州政府做出宣布。

 

Categories趋势

电商催热物流厂房需求

2021年08月30日

疫情洗礼下,
2017年起处于上升周期的巴生谷工业产业市场于去年放缓,
成交量和总值分别下跌28.6%和13.4%。

成交量从2019年的2361项下跌至1686项,总值则从86亿5409万令吉缩减至74亿9020万令吉。

但仔细分析,平均每宗交易的总值却从2019年的367万令吉,增至444万令吉,显示工业产业价格非但没有下跌,反而持续增长。

事实上,到了今年首季,巴生谷工业产业交易价量齐升,成交量从去年首季的445项增至518项,总值则从19亿1929万令吉稍增至19亿4992万令吉,显示市场已开始回温。

今年首季,雪兰莪州两大工业重镇八打灵县(涵盖八打灵再也、莎阿南和梳邦等)和巴生县工业产业交投保持活跃,各占巴生谷工业产业交易量的25.3%及22.4%。两县的成熟工业市场继续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驻。

跨国产业公司莱坊指出,截至今年首季,巴生谷的累计工业产业库存为4万6154单位。此外,兴建中的厂房和货仓为1420单位,策划中的单位则约有1717个。

多达1万4378个单位或约31.2%的库存坐落于八打灵县,接着是巴生县,占18.3%或8465单位。

然而,谈到未来新增供应,无论是施工中或策划中的工业产业,巴生县都高居榜首。巴生县兴建中和策划中的单位分别为486和924单位。灵县施工中的工业产业为324单位,而瓜拉雪兰莪县策划中的工业产业为301单位。

电商推高物流需求

大马莱坊在《2021上半年产业重点》报告中指出,电子商务在疫情中的蓬勃发展,彰显了物流最后一里路交递的重要,推高了物流和配送中心的需求。

巴生谷新落成的货仓及配送中心,包括坐落于武吉拉惹的新兴电器配送中心(建筑面积约24万8000平方尺)及Leschaco物流中心(约13万7000平方尺)、位于巴生英达岛的Tri-Mode货仓(9万2000平方尺),以及哥打白沙罗的EmHub(约66万9000平方尺)。

莱坊认为,整体工业产业市场渐入佳境的走势料将持续,但高度取决于疫苗接种计划的进度,进度越快,就越有助于各类经济活动重启。

随着更多领域将分阶段重新开放,工业产业交投活动将在今年底之前逐步升温。

放眼未来,巴生谷发展成熟地区,包括莎阿南/格林玛丽工业区、梳邦、八打灵再也和巴生工业设施的平均月租料将保持稳定。

莎阿南巴生厂房月租持稳

莎阿南和巴生特定厂房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平均月租持稳,其中莎阿南有关产业今年首季的平均月租介于每平方尺1令吉80仙至2令吉20仙,巴生则介于每平方尺1令吉30仙至1令吉60仙。

巴生谷特定发展项目独立厂房/工业设施的售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地点、土地面积及使用期限、产业类别及建筑物特点、建筑面积及其他因素。

总的来说,去年杪至今年上半年期间,巴生谷可圈可点的重大产业交易屈指可数。

事实上,我国今年以来随着疫情恶化而先后实行行动管控2.0(MCO 2.0)、行动管控3.0(MCO 3.0)、全面封锁(FMCO)及国家复苏计划,收紧各项防疫标准作业程序,造成外资却步。

在前景不明朗下,发展商、投资者和本地潜在买家都暂时按兵不动,纷纷采取观望态度,宁可先把钱握在手中。

无论如何,在亚洲,大马仍是对高价值制造业和全球服务业者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这可归功于大马卓越的基础建设、电信服务、银行与金融服务、强大的周边支援工业和熟练的人力资源等利好因素,从而营造有利的投资环境。

今年首季,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批准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原产品领域投资额达806亿令吉,比去年同期的412亿令吉,飙升95.6%。其中,高达68.1%是外来直接投资,其余31.9%是国内直接投资。上述投资额涉及993个项目,料将合共创造3万2557个就业机会。

结语:发展商应把握商机
策略区推工业产业

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增长,刺激最后一里路物流递交活动之余,也推高了物流和货仓的需求,再加上制造业活动的强劲增长,为巴生谷工业产业领域提供强有力支撑,令该领域保持强韧。

顺应这股趋势,发展商们也探讨如何把握工业产业市场的各种商机,包括在莎阿南和英达岛等策略地点推介各类工业用途产业,以迎合不同工业领域的不同需求。

短期内,由于工业发展成熟且交通四通八达的地区土地有限,发展商的其中一个焦点是发展多层楼的工业设施。

这类设施可迎合不同租户的需求,并促进其产品物流的有效性。

一些企业则可能选择在这个不明朗时期巩固业务,脱售现有工业设施,搬迁到成本较低、规模较小的厂房继续营运。

Categories趋势

吉胆岛等3渔村 竟然没地契?

2021年08月24日

旅游胜地吉胆岛,
竟然没有地契?!

你可知道,有千多户居民在拥有政府学校、庙宇、商店等住上百年的渔岛,竟然没有地契,连年产亿元的养鱼场也是“非法经营”。

雪兰莪政府宣布,巴生县内3渔村——吉胆岛、五条港和海南渔村的村民,可以申请为期3年的土地临时使用准证(TOL),也有人称之为临时地契。

黄思汉(前左三)到访海南渔村,宣布申请土地临时使用准证事宜,左起陈水清、陈绍栋;李富豪(右起)及蔡全智。

掌管地方政府、公共交通、新村发展事务的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向媒体指出,这是州政府在5月5日拍板定案,临时地契从2022年直至2024年,以助改善和解决渔村目前面临的土地使用问题。

这三个渔村都是已有百年历史的村庄,极具保留价值。但因为没有地契,一直面对许多发展阻碍,比如说没办法申请水供和电供等。而且,居民还算是“非法使用“这些土地,要发展规划也没有保障。

不建土地上 难题多

州政府早就想要解决地契问题,但因为这3个渔村不是建在“土地上“,所以有许多问题待解决。

长远而言,州政府也正在考虑更多解决方案,比如说租借方式,以便居民可以更长时间合法地使用这些地段。

吉胆渔村能申请临时地契的土地面积247.2英亩、五条港渔村166.5英亩,以及海南渔村21.06英亩。

出席者包括巴生和八打灵县新村协调官张绍栋、吉胆岛村长蔡全智、五条港村长陈水清、海南村村长吕清文及市议员李富豪等。

3项费用须支付

申请者可以请村长、市议员或协调官帮忙,需要缴付370令吉的土地测量费、4年的象征式非法使用地段罚款(每年200令吉,供800令吉),以及每年土地临时使用准证更新费。

每年准证更新费分为民宅和商业地段,民宅收费固定100令吉,后者则将按商业地段计算,即30% x一年12个月的地段租借价值x地点面积大小。

不过,吉胆岛之前已经完成测量土地,就无需再支付37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