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劳力足成本降 房市活力重启

2023年07月19日

房市春天回来了

我国房地产在劳动力短缺问题获得全面解决下,有望可在今年恢复元气,并预计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带动建筑工程进度,因此分析员维持领域乐观展望。

房地产作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动脉,能够快速复苏,不仅振兴该领域,还可带动与房地产相关的领域发展。

然而,劳动力短缺一直都是全球各行业面对的棘手问题,各国政府都致力想要解决的挑战之一,因此推出各种举措如鼓励企业家走向数字化或是引进更多外籍劳工。

因此,一旦劳动力短缺问题获得解决即能为企业及国家经济带来显著的成长。

建筑成本及利率趋缓

随着我国劳动力短缺在今年次季获得全面解决,建筑成本及利率的稳定加上国内通胀压力趋缓,有助稳定购屋需求。

根据丰隆研究分析员报告指出,国内发展商去年遭遇的大部分挑战,今年已开始消退,尤其是早前频频引起关注的劳动力短缺课题,已经在今年次季获得全面解决,而建材成本高涨课题也已开始放缓。

翻阅发展商今年首季度的财务表现,8家产业公司中共有5家符合及超出预期,其余3家则逊于预期,但这3家表现逊色,低于预期并非受到国内市场因素冲击,而是因海外项目所致。

如:实达集团及森产业受到伦敦巴特西项目亏损所导致,而IOI置业则受到中国业务拖累。

该行披露,今年首季马股大部分上市公司表现令人失望,不过产业领域则别有另一种面貌。

随着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减缓,且发展商加大力度推介新项目。

去年,基于外籍劳工供应严重失衡,仅是建筑劳工成本激增,但踏入今年后劳工短缺情况获得改善,劳工成本自然显著走缓。

以月薪为例,去年高峰期每名劳工月薪超过2000令吉,而如今已回跌至1500令吉最低薪金水平,相比其他领域,产业领域在电费成本攀升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根据分析员向发展商了解,大部分在今年次季获得需要的劳工,随着劳力短缺得以解决,相信发展商将能加大工程进度,从次季开始贡献净利。

除了劳力短缺和建材成本不再成为难题,丰隆研究认为,我国利率稳定,且相比其他国家也来得低,因此有助发展商规划并推出新项目。

发展商专注可负担及中价位项目

另一方面,分析员指出,我国产业领域去年经历了盘整期,在劳动力短缺及建材成本高涨的双重打击下,发展商放慢推出新项目的速度,但适逢我国正从疫情中复苏,国内购物需求仍强劲,促使购屋者转向购置已建筑的未售单位及二手房产。

而这亦缓和产业滞销的压力,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初估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度的滞销单位较2021年末季高峰期大减24.5%,不过房价增长略微放缓。

初估数据亦显示,今年首季房价按季微跌1.4%。而分析员认为,主要因为发展商近年来专注于可负担及中价位房产项目,以及近期数个季度的产业交易都集中在二手房产,相比新项目,自然价格较低。

分析员相信,随着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减缓,且发展商加大力度推介新项目,房价在接下来的季度可重拾动力。

在此乐观展望下,并且今年已有许多土地交易,足以说明产业领域正恢复元气。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

相关新闻:

Categories意见

政局影响审批 建筑业面临停顿

2023年07月2日


丹斯里林景清
怡克伟士董事经理
依斯干达海滨控股董事
林上海资本非执行主席

政府部门缺乏施政方向
审批工作停顿

随着6州议会解散,国内6州选举已经正式拉开帷幕。

这次的州选不仅将选出吉打、槟城、雪州、森美兰、吉兰丹和登嘉楼的新届州政府,同时也是一场大马半岛的大型民意调查。

虽然在选举期间的政治造势和宣传在所难免,但我注意到有些言论似乎过了火,并有可能会影响国民和谐,更会冲击外资信心和影响经济。

比如有些言论认为,中央政府会在州选之后垮台,首相也将被撤换等。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趁机煽动民情的政治炒作。因为在如今反跳槽法令已生效和团结政府已签署合作协议的情况下,国会议员不能跳槽到其他政党,提出不信任动议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

6州选举无碍长期稳定

所以,这次的6州选举,影响的只是有关州属的政权,并不会对中央政府的长期稳定造成太大影响。

对此,我希望选民和政治人物都能理智和成熟地对待此次的选举,停止散播那些会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炒作言论。

要知道,政治不稳定在过去几年,一直是阻碍大马前进的一大绊脚石。在如今颓靡的经济环境中,这一问题更是对企业和人民带来沉重的打击。

因为政治的不稳定,很多政府部门都缺乏明确的发展方针和施政方向,而且许多官员都害怕日后被追究责任,导致很多工程和项目的准证,迟迟没有审批。

以可负担房屋为例,市场上很多项目已经陆续完成,但新项目的发展准证一直没有发出,导致很多发展商和建筑商面临业务停顿的困境。

另一方面,很多政府承诺推出的捷运第三路线等大型基建项目,也因为程序繁杂而迟迟没有推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大型项目要经历环境评估、制定蓝图、申请准证和征收土地等前期作业,预计需时一年半到两年才会进入动工阶段。

如此一来,很多行业都陷入了放缓,很多人的生计也连带受到影响。

市场上的工程数量可能只有正常时期的40%左右。

劳力供应恢复疫前70%
就业市场僧多粥少

建筑业如今面临的情况,与去年“工多人少”的情况完全相反。

在如今这段期间,市场上的工程数量可能只有正常时期的40%左右,而劳工供应却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因此僧多粥少的问题相当严重,导致了很多建筑承包商裁员和缩减规模的事情发生。

特斯拉(Tesla)最近在大马获得3000人争相应聘5个职位的情况,就是大马就业市场“工少人多”的最佳写照。

如果这个情况没有获得改善,我相信会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命运,从而酝酿严重的经济危机。

所以,我呼吁政府加速工程和项目的审批效率,为市场注入活力。同时也希望大马能够摆脱政治不稳定的阴霾,让外资重拾对我国的信心,到此投资和制造就业机会。

周全规划补贴改革

为了解决国内无限制补贴的可持续与公平问题,政府近期已着手对补贴机制进行改革,实施针对性的补贴。

在我看来,这些改革是迟早都是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水电费方面,很多人因为能够享有补贴,所以就一直在毫无节制地浪费这些资源。

只是从现在的经济环境来看,在此时改革各种补贴会对人民带来更多冲击。

因此,政府在执行之前最好确保有着周全的规划,避免物价突然大幅攀高对商家和人民带来过重的负担。

同时,我们也应尽全力杜绝漏洞或滥用,防止有人通过行贿和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补贴,使得补贴机制变成用于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无法真正将补贴提供给最需要的领域或群体。

电子化统一管理交付

在落实针对性补贴政策的机制和流程之前,政府也应该先通过科技,将各个重要的过程节点进行电子化并统一管理,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追踪到政策成效和实际情况。

大马政府的交付系统普遍都有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如果无法找到一个高效和透明的执行方法,相信这只会加重政府工作负担,而且太多不同的系统也容易造成混乱。

比如在可负担房屋方面,有些地方的这类项目能获得洋灰的补贴,但在核实有关项目是否属于可负担房屋类别方面,却有着很多的争论点。

我认为,与其纠结于可负担房屋在不同地点的定义,倒不如从买家的收入水平着手,也就是根据他们的收入水平来划分高中低收入阶层,为需要的群体提供买房头期等优惠,补贴他们买房的费用。

如此一来,我相信能更有效地将补贴提供给需要帮助的中低收入群体。

Categories趋势

麦田长出10层高楼 被令停工

2022年12月24日

麦田中大楼拔地而起,
画面十分突兀

麦田里突然“长”出了大楼?

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芒种桥乡的一处麦田里,确实有幢大楼林立在麦田中。这建筑在辽阔的麦田中,显得十分突兀。

据了解,该大楼虽为建案,但未取得相关手续,属违规建设范畴,目前已全面停工处理。

根据中国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报道,芒种桥乡村民告诉记者,这座楼高10层的建筑,每平方售价1078人民币,但不知是否有其他的手续费。

麦田里一栋高楼建筑拔地而起,十分突兀。

记者前往探视时,发现该幢大楼以绿色布遮盖外围,似乎还未完工。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有关建筑属于芒种桥滨和景苑项目。被命名为“回迁安置房”,但实际上确实确却是商品房开发,而且没有取得城乡规划许可证和其他手续,是属于违规建设的项目。

记者曾在网上以“芒种桥滨和景苑”为关键词作搜索,但未能找到任何相关的楼盘信息。记者在联系芒种桥乡乡党委书记高相彬后,对方证实确实有这楼盘的存在,但并未透露开发商的消息。当记者再进一步询问楼盘占地面积和是否有相关批复手续时,对方以身体不适为由,要求记者联系工作人员。

随后,当记者联系陈姓工作人员时,对方仅表示楼房所在区域是一片建筑用地,并未占用耕地。

Categories趋势

隔壁工地打桩 2屋子塌了!

2022年05月23日

隔壁建高楼,
房屋却塌了……

蕉赖第一花园士郎雅巷(Lorong Selangat)住户们的霉运还没结束……

由于这地区隔壁的工地正在兴建一栋服务式公寓,并进行打桩工作,住户们的屋子却开始出现龟裂,在上月分别向蕉赖区国会议员陈国伟服务中心和马华蕉赖区会投诉,发展商也因此被要求停工调查。

陈国伟(白色衬衫者) 到坍塌房屋现场了解情况。

投诉才1个月,最靠近工地的两间房屋竟然坍塌,两层楼完全倒下,同排9间房屋也有明显裂痕而被列为危房,居民已受促紧急疏散!

这起坍塌事故发生在5月22日凌晨约3时,当局已经在现场拉起警戒线,吉隆坡市长拿督马哈迪和陈国伟也到场了解情况。

第一花园已有40年的历史,居民们是从去年底开始发现屋子墙壁出现龟裂,近期更是越来越严重。

士郎雅巷最尾端的住家严重坍塌,两层楼已完全倒下,当局已在坍塌单位现场放置帆布。
坍塌当儿单位的住户已迁出,因此未有人命伤亡事件。

发展商停工

据陈国伟所说,地底有水管破裂,怀疑也是导致坍塌的因素之一,但还需要全面调查找出因素。担心未来几天遇上大雨,会加剧坍塌情况。

马哈迪也已即刻指示无限期暂停毗邻屋业发展工程,大马公共工程研究院的总工程师也要求发展商、承包商和顾问公司等提交所有建筑图测和文件及调查报告。

陈国伟指出,早前发现一些单位的破坏情况出现恶化,因此与隆市政厅等相关单位实地勘察后,当局也鉴定至少2个单位需清空,外租费用则由发展商承担。

陈国伟(左)和马哈迪赶到事发现场了解坍塌情况。

打桩系统不符规格?

“发展商也必须通过过顾问咨询公司进行堪察,鉴定整个建筑工程问题所在,因已造成附近住家单位出现龟裂情况,相关调查报告上周已出炉,也发现数个可疑的地方。”

他说,一些专家反映,认为建筑工程所采用的打桩系统未必符合高度标准规格,也怀疑工地属于沙地为多的土质。

“在未进行打桩工程前,就必须展开土壤检测,以鉴定土质的类别。目前问题出在哪里仍是一个疑问,报告显示很多地方需进一步了解。”

各单位已在事发现场随时待命。

隆市太多超高楼住宅

另外,陈国伟也向隆市长反映,吉隆坡目前正面对高度及超高度发展的问题!

他指出,士郎雅巷坍塌事件是属于在平地发生,然而,目前却有许多在山坡处兴建的新屋业计划也酝酿类似问题,包括一些已正申请建筑准证。

相关新闻:
隔壁工地打桩-屋子竟龟裂下沉

Categories趋势

中国浙江要求 盖楼不能太快!

2022年01月7日

有时候,
速度太快不是件好事……

前些年,湖南长沙有一幢57层的摩天大楼仅用19天就建成,“中国速度”震惊了全世界,让网友们纷纷感叹中国“基建狂魔”名不虚传。

这主要是许多中国房企在建楼方面速度之快,有些甚至5天或3天就可以盖一层,但在这样的新闻背后,是许多人质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隐患。

根据《钱江晚报》,对此,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新规,明确规定从2约1日开始,“压缩工期超过定额30%以上、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周期少于7天/层的建设项目,加大对相应建设项目检查频次和力度”。

这也就是说,每一层楼,都至少要有7天的施工期。

过去,发展商为了“高周转”,而推崇快速施工,一些业者甚至可以做到拿地当天就出规划图,拿地3、4个月即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现金流回正,也因此要求建筑商赶工,快速盖楼。

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在商品住宅开发过程中,一些房产开发企业出于“快开发、快销售”的目的,存在压缩开发周期、减少工程成本的现象。“房企热衷于按照周期低限安排施工周期,容易出现质量通病。”

业界人士指出,一般来说,首层和顶层会比较费时,而中间标准层的整套流程需要7天,而且还是在施工水平较高的情况,常见也要10至11天。

若是少于7天,结构强度不达标,上端的楼层可能会导致后期出现混凝土开缝、渗漏水、掉块、炸模、外观缺陷等问题,从而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

Categories趋势

住房需求受抑 但难爆炸复苏

2021年07月22日

一些人是没心情没财力买房,
但有人是因为疫情无法买房。

大马莱坊(Knight Frank)最新的《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报告》中指出,巴生谷、槟城、新山和亚庇的房市,因需求减弱,犹如被迫按下“重启键”。

沙古南苏巴马廉

大马莱坊董事经理沙古南苏巴马廉点出,各类管控政策、防疫措施,造成今年上半年只有少数建筑工程完工、项目交付和完成房地产交易。

同时,今年6月起禁止看房和实地勘察,也冲击房市。

“住宅房市的需求几乎被压抑,短期内未必能有爆发性的复苏现象,只能在解封管控令后,房市才能逐渐复苏。”

对于未来买家们偏好的住房类型,该公司认为生活和工作模式已经跟随疫情转变,尤其是越来越多人习惯居家作业,

沙古南苏巴马廉表示,住宅房市在疫情冲击下面对挑战,实施各类行动管控令甚至是全面封锁管控令等防疫措施,有财力的潜在购屋者和投资者会有意买房自住、升级房屋和投资等。

报告显示,经历了冠病疫情,购屋者更向往和注重居家环境的舒适感和功能性,而且购屋者和租户在面对各种开支压力下,也偏爱选购二手房屋或在特定地区租房。

黄详耀

大马莱坊副董事经理黄详耀指出,疫情刺激了人们对住宅物业的需求,尤其是已建竣或即将建竣,同时坐落在城区以外的有地房产,只要这些地方的交通能保持连贯性,那么可负担型房价就能保持竞争力。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模式,转向混合式的远程上班制,购屋者会更向往舒适和功能性的理想生活空间。”

他也指出,目前的经济仍处于承压阶段,购屋者和金融家保持谨慎乐观心态,预计要等到明年初,市场才会逐步恢复信心。

沙古南苏巴马廉预期,随着国家复苏计划逐步开放更多经济领域,恢复和启动新的大型开放项目,加上拥屋计划(HOC)等措施,将有助房市复苏和促进经济活动。

Categories问诊室

发展商拖延交屋怎么办?

2021年04月15日

法律专家:陈佐彬
亿达法务办事处创办人

 

 

问:

我3年前签署买卖协议买了屋子,但发展商却一直拖延发展项目,迟迟没能交屋。

而我们必须不断支付银行利息的同时,还要承担原本正在租房子的租金。

陈律师,请问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


答:

如果该发展项目是属于房屋用途,那么根据1966年房屋发展(管制与执照)法令(HDA)第8(a)条款,在发展商签署了买卖合约后连续6个月延迟或停止建筑工程,买家是有权力要求终止合约。

但条件是买家必须得到买家银行的同意,以及房屋局的证明书,证明发展商连续6个月延迟或停止建筑工程。

如果成功终止合约,发展商必须在30天内把之前收的买卖价钱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