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房政部推6万元人民居所

2024年03月11日

为人民打造宜居住宅区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透露,房政部将推出崭新的公共房屋新模式——人民居所计划(PRR),把建筑成本30万令吉的单位,以6万令吉出售给人民,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低价优质住房。

“人民居所计划”将成为一个综合、可持续和宜居的住宅区,具有优质的商业活力、绿色空间、社区中心等功能。

他说,新的人民居所计划售价为6万令吉,其中约1万至1万5000令吉将拨作维修和储备金。

倪可敏(中)与出席亚洲房地产领袖合影。

10年内不能出售单位

“这个计划将有一个延缓期,即10年内不能出售单位,因为政府不希望另有企图者牟利。”

倪可敏日前出席亚洲房地产领袖 (AREL) 香港及深圳考察团时,接受马新社和The Edge的访问时,这么说。

这个考察团由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研究院(REHDA Institute)举办,逾50名代表参观当地许多独特的地点,涵盖城市重建、公共住房政策和分层法。代表们包括建筑师、测量师、估价师、研究人员、发展商、城市规划师、律师、银行家和政府当局。

“人民居所计划”的最小面积为750平方英尺,有三间卧室和两间浴室。

倪可敏说,房政部也重视以交通为导向的发展,实现互联互通,预计这将减少车辆和停车场的数量。

他表示希望能够获得额外拨款,与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比较,每年拨款为300亿新元(1056亿令吉),而马来西亚的人民房屋计划(PPR)只有5亿5000万令吉,数额太少。

Categories趋势

香港土地面临拍卖滑坡

2023年12月1日

香港土地市场
掀流标风暴

香港今年土地拍卖流标数创纪录,由于行业整体下行,地块出售收入跌向低点。

据高力国际集团11月30日的报告,香港今年前11个月在公开招标中,只卖出了三分之一的地块,创出香港最高流标纪录。

该公司驻香港的估值与咨询服务主管汉娜郑(译音)表示,融资和建设成本上升,是阻碍房地产公司拿地的因素。

她说,与此同时,地产商不确定5年以后住宅价格是否会上涨足以令他们赚取到利润,这也是为何开放商当前信心不足的原因。

剩下的6幅未售地块大多是住宅用地。汉娜郑补充说,开发项目的融资利率约为8%。

现在普通住宅的建筑成本约为每平方英尺5000港元(约3125令吉),几年前这是豪宅项目的成本水平。

香港的土地供应方包括政府、港铁公司以及市区重建局。

土地出让一直是香港得以维持低税制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

住宅价格6年新低

土拍市场的低迷态势,令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冲击。截至3月的当前财政年度,香港土地收入仅为121亿港元(约75.6亿令吉),相当于政府目标的14%。

长期以来,土地出让一直是香港得以维持低税制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在顶峰时期,2017财年香港土地出让收入达到1650亿港元(约1031亿令吉)。

高利率令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承压,住宅价格已跌至6年低点,而开发商为吸引买家纷纷在打折销售新房。

香港地产商股价今年以来一直落后于基准股指。新鸿基地产和恒基地产的股价,自年初以来都已下跌逾20%。新世界发展股价跌去了46%。

Categories趋势

建筑成本涨 明年房价蠢蠢欲动

2023年08月17日

成本增加
转嫁购屋者

明年房价料将调涨!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预测,随着建筑成本持续走高,加上充满挑战的经商环境,发展商或将转嫁成本,调涨房价。

该会主席拿督童银坤表示,发展商的使命是及时建造可负担的优质住房,因此在面对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必须将其转嫁以继续经营。

童银坤

他在2023上半年产业行业调查及下半年和2024年市场展望媒体简报上指出,大部分的发展商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成本将平均再增长15%。

“四分之三的发展商在上半年就感受到成本走高,增长了约15%,当中87%为建材涨价,特别是洋灰、混凝土和沙的价格,分别录得21%、13%和11%的双位数增长。”

而应对建筑材料成本增加的措施,51%的受访发展商认为,可通过上调房产售价来转嫁成本。

何汉生

不过,REHDA副主席拿督何汉生补充,发展商不能任意涨价,除了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还有就是售价会受到银行左右。

“融资审批是非常严格的,房屋价格不能随意提高,需要有利于银行对购屋者提供贷款支持。”

根据调查,导致已竣工产业的未售出主要原因就包括了房价太高、贷款申请失败,以及未开放土著保留单位。

Categories趋势

91.5%可负担屋采IBS科技建造

2023年08月9日

高效节省房屋兴建成本

截至去年,高达91.5%或1913个由政府房屋发展商兴建的可负担房屋项目,采用了工业化建筑系统科技(IBS)。

工程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南达林奇表示,该数字显示,使用该技术的可负担房屋项目显著增加,2021年它只占84%或1180个项目。

“政府的目标是在2018年至2028年期间,达到100万个单位采用上述建设技术,而如今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

他指出,政府致力于采用上述科技,以提高建筑的生产力,从而减少该领域对外籍劳工的依赖,以及带来更高效的房屋兴建成本。

他日前为IBS家园及IBS房屋项目主持推介礼后向媒体说,该部也鼓励拥有私人土地的地主采用上述科技建造房子,以此减少劳动力及节省施工时间。

亚历山大南达林奇(前者)在马来西亚建筑工业发展局会展中心,参观IBS房屋的示范模型。

早前,亚历山大在致词时指出,在支持和实施上述住房倡议上,有关科技标准设计是源自于公共工程局在政府项目中成功使用的预先批准计划 (PAP)的灵感所制定。

“马来西亚建筑工业发展局(CIDB)也已将此概念应用在私人和商业的项目。”

他说,最初是专注于可负担房屋项目,由4个概念组成,即MyIOS(开放概念系统)、DeLIGHT Homes、IHSAN Homes和D3,有关设计符合地方政府发展部的可负担房屋政策及国家住房标准或CIS 26:201的要求。

这项为期2天活动,主题为“以数字商业化实现IBS”,由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和CIDB IBS有限公司主办。

Categories趋势

劳力足成本降 房市活力重启

2023年07月19日

房市春天回来了

我国房地产在劳动力短缺问题获得全面解决下,有望可在今年恢复元气,并预计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带动建筑工程进度,因此分析员维持领域乐观展望。

房地产作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动脉,能够快速复苏,不仅振兴该领域,还可带动与房地产相关的领域发展。

然而,劳动力短缺一直都是全球各行业面对的棘手问题,各国政府都致力想要解决的挑战之一,因此推出各种举措如鼓励企业家走向数字化或是引进更多外籍劳工。

因此,一旦劳动力短缺问题获得解决即能为企业及国家经济带来显著的成长。

建筑成本及利率趋缓

随着我国劳动力短缺在今年次季获得全面解决,建筑成本及利率的稳定加上国内通胀压力趋缓,有助稳定购屋需求。

根据丰隆研究分析员报告指出,国内发展商去年遭遇的大部分挑战,今年已开始消退,尤其是早前频频引起关注的劳动力短缺课题,已经在今年次季获得全面解决,而建材成本高涨课题也已开始放缓。

翻阅发展商今年首季度的财务表现,8家产业公司中共有5家符合及超出预期,其余3家则逊于预期,但这3家表现逊色,低于预期并非受到国内市场因素冲击,而是因海外项目所致。

如:实达集团及森产业受到伦敦巴特西项目亏损所导致,而IOI置业则受到中国业务拖累。

该行披露,今年首季马股大部分上市公司表现令人失望,不过产业领域则别有另一种面貌。

随着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减缓,且发展商加大力度推介新项目。

去年,基于外籍劳工供应严重失衡,仅是建筑劳工成本激增,但踏入今年后劳工短缺情况获得改善,劳工成本自然显著走缓。

以月薪为例,去年高峰期每名劳工月薪超过2000令吉,而如今已回跌至1500令吉最低薪金水平,相比其他领域,产业领域在电费成本攀升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根据分析员向发展商了解,大部分在今年次季获得需要的劳工,随着劳力短缺得以解决,相信发展商将能加大工程进度,从次季开始贡献净利。

除了劳力短缺和建材成本不再成为难题,丰隆研究认为,我国利率稳定,且相比其他国家也来得低,因此有助发展商规划并推出新项目。

发展商专注可负担及中价位项目

另一方面,分析员指出,我国产业领域去年经历了盘整期,在劳动力短缺及建材成本高涨的双重打击下,发展商放慢推出新项目的速度,但适逢我国正从疫情中复苏,国内购物需求仍强劲,促使购屋者转向购置已建筑的未售单位及二手房产。

而这亦缓和产业滞销的压力,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初估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度的滞销单位较2021年末季高峰期大减24.5%,不过房价增长略微放缓。

初估数据亦显示,今年首季房价按季微跌1.4%。而分析员认为,主要因为发展商近年来专注于可负担及中价位房产项目,以及近期数个季度的产业交易都集中在二手房产,相比新项目,自然价格较低。

分析员相信,随着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减缓,且发展商加大力度推介新项目,房价在接下来的季度可重拾动力。

在此乐观展望下,并且今年已有许多土地交易,足以说明产业领域正恢复元气。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REHDA:政府应承建可负担屋

2023年06月6日

交叉补贴政策
导致发展商须调高屋价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支持政府检讨可负担房屋政策,但坚持政府应全权发展可负担房屋的立场,认为此举可解除交叉补贴,导致屋价扬升的连锁问题。

会长拿督童银坤认为,提供全民可负担的房屋,应由政府全权负责,因全球许多国家已在50年前推行此政策。

“这将有助于减少目前交叉补贴,导致成本推升屋价,M40人口难以负担的况状。”

童银坤

童银坤今日发文告,针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指示地方政府发展部,检讨强制大型房屋发展商承建可负担房屋的条件,重申该会的这个立场。

他说,目前发展商因必须符合发展计划所需的可负担房屋条件,而面临许多挑战。

“交叉补贴政策导致发展商须调高开放单位的屋价,以用于兴建价格低于建筑成本的可负担房屋。然而,调高屋价却令M40群体无法负担,令那些吸引不到买家的发展项目,有更大的风险沦为严重延工项目或搁置项目(俗称烂尾楼)。”

他指出,这个状况已在业界敲响警钟,尤其是那些缺乏财务缓冲,以应对挑战的中小型发展商。

“这是我们希望兴建,可负担房屋的责任应回到政府手中的其中一个原因。”

督童银坤认为,提供全民可负担的房屋,应由政府全权负责。

另一个原因是,交叉补贴引起的高屋价,导致已完成但未售房产增加。

他说,该会认同政府为缓解房产领域,在应对原料上涨所作的努力,比如近期推介的‘慈悯洋灰’计划(Skim Simen Rahmah)。

但他认为,政府还有很多要做,以确保领域的复苏及永续性,让居者有其屋。

“我们已准备好与政府和其他领域业者一起探讨,让大马人,尤其是B40群体,享有更亲民的永续性购屋方案。”

Categories趋势

数字中心崛起 柔房产投资热

2023年05月17日

下半年经济活动料加速
房市将更具吸引力

大马PropertyGuru发布的《大马2023年第二季度房产市场报告》显示,随着国家银行升息,房市需求也可能受到影响。

根据这份以PropertyGuru的市场数据与分析平台DataSense的资讯编制的报告,房产咨询下降了5.6%。虽然预计通货膨胀在未来数月将会放缓,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确实影响了大马买家对于大件商品的购买欲,因此供应销售指数略微下降了0.6%。

PropertyGuru.com.my、iProperty.com.my大马区经理谢尔顿分享道:“随着国行将隔夜政策利率(OPR)提高0.25%至目前的3%,房产需求将很难上升。”

《大马2023年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报告》追踪了在PropertyGuru.com.my上的房产售价,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价格指数增长了1.6%。在经济前景未知的背景下,卖家可能不太愿意降价。

全球建筑成本上涨,加上近期劳动力短缺,发展商被迫提高售价,以弥补增加的成本。

虽然预计大马今年的经济增长将会略为放缓,但随着下半年经济活动的加速,也许可以见到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房产市场。

中国1700亿投资承诺创就业机会

随着特斯拉、AWS等企业的投资增加,以及来自中国1700亿令吉的投资承诺,这一切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创作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大马的基础设施发展。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租赁市场的指数反映了房产市场的趋势,租赁需求下降了6.3%。这可能是由于租金大幅上涨,报告显示,租金指数上涨了4.7%。租金上涨的现象并没有受到忽视,雪兰莪州政府已经宣布计划研究其智能租赁计划扩大到低成本房屋的可行性。

谢尔顿

谢尔顿表示:“正如我们在报告中所强调的,租赁需求下降反映出大马人民变得更谨慎,他们可能偏向选择与家人同住,再通勤到城市上班,而不是独自在外租房。同样的,观望的态度仍在持续,但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许会更进一步地加剧这种情况。”

2023年开端,柔佛的住宅房产成为了2023年第一季度房产买家搜索量最高的州属。大马房产买家搜索量最高的4个公寓项目都落在柔佛州,同时另有4个有地房产项目也排名领先。

去年,柔佛成功获得高达511亿令吉的数据中心投资额,该州的经济发展预计将持续升温。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数字中心,柔佛正吸引着投资者对其房地产市场的关注。

随着数码经济的蓬勃发展,柔佛市场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将可能吸引更多大马人搬迁到半岛南部地区。

Categories趋势

高建材成本 房价又要涨了

2023年02月27日

建材价大飙涨
发展商吃不消

建筑成本预计将会继续高涨,本地发展商在别无选择之下,只有转嫁给购屋者,今年购屋者或将继续买贵房。

大马房地产发展商公会(REHDA)主席拿督童银坤指出,4大建材洋灰、钢铁、铝和砖,平均价格增涨逾20%,高劳动力成本使得建筑成本平均增加17%。为应对建筑材料成本增加,大部分发展商会选择提高房产售价(63%)、其次是减少赚幅(55%),以及采用更有效率的材料(53%)等。

童银坤

他表示,6个月前的预测是双位数涨幅,不过有些建材的价格稍缓和,或房产价格上涨幅度或减少,但无法告知具体涨幅。

“通胀继续增加,为了弥补高昂的成本,发展商别无选择,唯有考虑涨价。即使有些发展商愿意吸纳成本,但成本过于昂贵,可吸纳幅度也不多。“

乐观看待下半年房市前景

参与REHDA房产调查的发展商有136名,在有关调查发现,即使房地产行业仍面临挑战,但他们乐观看待下半年的房市前景。

童银坤提及,经济开放后,房市不会像餐馆和旅游行业那般快速复苏,因为购屋者需要时间消化,对大环境有信心后才会考虑买房。

”团结政府去年刚刚组成,所以相信在首6个月内,买家暂时会暂时保持观望。”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成本涨 发展商难建10万元房屋

2023年02月11日

房子可以建
但亏本卖就不可能了

相信不少读者都有留意到近期有多则有关可负担房屋价格上涨的新闻,无论是城市还是城郊,主打“平靓正”的可负担房屋,真的再也令人负担不起吗?

根据大马房屋承包商协会(PKPM),鉴于建筑材料、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上涨,可负担房屋的价格上涨,实属无可避免。

《马来西亚前锋报》报导,该会主席哈斯尼洛指出,随着建材价格和1500令吉最低薪金制的落实,促使成本上涨了20%。

“影响最大的是建筑和劳动力成本,假设一名每天领取80令吉工资的工人,现在必须获支付100令吉。位于巴生谷、西海岸或东海岸的房屋公司员工的薪水也有所增长,水泥和铁等建筑材料成本也是。”

他举例,一般800平方尺的项目毛利至少要20%,但如今成本增加了20%,房价肯定也要跟着上涨,否则成本上升但利润却变相的减少了。

若被要求建设12万令吉配有设施的排屋,承包商料无法以此价格完成。(示意图)

他表示,可负担房屋的价格通常是根据政府的意愿和所提供的规定来制定,但仍有不确定的成本。

“承包商会依据所准备的预算建设项目,例如,若被要求建设12万令吉配有设施的排屋,就无法以此价格完成,因为业内情况也会影响价格。”

换句话说,房屋发展商及承包商并不排斥建设更多的可负担房屋,但不愿以低于10万令吉的价格售出,尤其是城市地区。

通过建筑科技减缓涨价

哈斯尼洛表明,政府不能只是为了满足可负担房屋市场的要求,而简单地订下低价。

“不过,发展商和承包商可在节省建设成本的同时,又不影响房屋的质量下,合作处理涨价问题。

“政府可通过各种建筑科技来减缓涨价,了解业内情况,以便能找到以经济的成本建造可负担房屋的方法。”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购屋者最怕水灾及土崩

2022年12月16日

2023年产业市场展望线上研讨会(三)

未来业主或考虑支付更高保费
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PropertyGuru预测,2023年将有4大趋势,会影响大马产业市场的走势。

这4大趋势,分别是(一)环境问题将影响购房者的偏好、(二)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行动将刺激产业市场、(三)经济前景的恶化可能影响销量,以及(四)经济数字化有助于产业增长。

随着2021年底和2022年初的洪水造成高达61亿令吉的损失和破坏,目前有更多大马人关注洪水灾害。

2022年的消费者情绪研究显示,92%的受访者强调住宅被淹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83%的受访者则担忧山体滑坡。

由于购屋者都倾向于寻找地势较高的地点,洪水易发地区的房产价格可能会大幅下跌。未来业主或将考虑支付更高的保费来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前朝大马一家政府推出的大马高级签证计划(PVIP),旨在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以刺激经济并提高国内就业机会。根据政府发布的数据,此签证的申请程序于2022年10月1日开始,首周就收到了2万份申请。

尽管我国的生产力有所提高,2023年财政预算案也预计大马经济明年将增长4至5%,但俄乌冲突和中国经济放缓使购屋者处于不太理想的境地。虽然预期增长放缓,但要价可能会偏高,买卖双方的价格差距预计会扩大。

另外,大马数字经济是主要的经济支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2.6%,预计到了2025年将提高至25.5%。随着政府支持数字化、运用科技和创新的举措,国内企业和个体将能从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就业机会和财富创造中受益,进而支持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价格的长期增长。

合适地点建屋免滞销

王秀凤强调,未来须关注的是房产供应量,建议政府不要批准发展商在不合适的地点,如无大道、交通不便利、没有就业机会和学校等的地区兴建房产,因为这只会导致更多的房屋滞销。

李乃佳则认为,政府欲解决滞销问题,或许可为首购族提供奖掖,同时应鉴定合适的供应数量。

他说,其研究发现,滞销房产似乎均匀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而且绝大部分的滞销房产,都是售价50万令吉以上的单位。

符志恒说,滞销是不健康的现象,但须知滞销问题是累积而来的,有些房产滞销甚至10或20年。出现滞销现象,主要是突然增加许多房产计划,以致有许多房产不能及时卖出。

谢尔顿(右 下 图 )主持线上研讨。上排左起李乃佳 、王秀凤及符志恒。

高档房产减少 难吸外国买家

“有不少新加坡人想在大马投资,但今年却未有太多的高级住宅。”

王秀凤相信,明年不会有太多的外国投资者来马置产,因为今年国内推出的高档房产项目似乎寥寥无几,也许是因为发展商意识到市场还未做好准备,因此暂时搁置高档房产项目。

她说,事实上莱坊有接获不少来自韩国、新加坡及香港产业代理的询问,尤其是新加坡的房产税增加,导致房产价格提高不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