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迪拜十大疯狂建筑 惊世传奇

2023年10月12日

只要你有好创意
在迪拜就能实现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除首府迪拜市外,还有杰拜勒•阿里自由区和哈塔镇等。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哈利法塔)等建筑,简单来说,迪拜是世界摩天大楼的指标城市。

众所周知,迪拜是中亚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先进国,先天条件特殊情况下,让迪拜成为世界顶尖建筑设计师的天堂,在这个国度里,各项奇形怪状、创新风格的建筑得以在这个中东地区顶尖的经济与金融中心耸立,煞是好看。

下面带你见识这些疯狂大厦的由来:

一、迪拜风中烛火大厦 (Candles in the wind)

迪拜风中烛火大厦是疯狂建筑艺术的代表,灵感来自于火焰,从54层到97层不等,汇集在一起构成一座舞蹈般的雕塑形象,四座塔的形态和晃动的烛光十分的相像,也有人觉得它像是女人的身姿,妖娆的模样让人惊叹。

二、迪拜anara大楼 (Anara Tower)

迪拜anara大楼一共拥有125层,每隔25层便有一个供人休息观赏的天台,楼顶设计像扇叶,类似风力发电机,实际是一个大餐厅。大楼的形状像超大规模的风力涡轮机,里面商住两用,将住宅、办公室、零售场所、酒店和世界顶级的艺术画廊全部集中在一起。

三、迪拜新月塔 (The Crescent Towers)

新月塔不是空有其表,它实际上是个复合商业空间,里面包含图书馆、会议厅、餐厅等,是一个完美的商业综合中心。

四、迪拜水下酒店 (Underwater Suites )

迪拜海底酒店属于十星级酒店,在世界范围并不多见。海底酒店位于迪拜阿拉伯湾,在水下60英尺处,不会潜水者可充分领略到了海底世界的风采。一半的建筑在水上,一半在水下,入住酒店的客人会住在水下十米深的有透明落地玻璃房间里,并能清晰的看见海底世界。

五、迪拜钻戒旅馆 (Diamond Ring Hotel)

迪拜钻戒旅馆的外形有如钻戒,钻戒上的每一颗钻石都代表着一间房间。这个房间就像摩天轮,房间只有转到与主体建筑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你才可以出来,能让你从不同角度和高度欣赏当地的风景。

六、迪拜达芬奇塔 (DaVinci Tower)

这座塔被称为舞动的大楼,每层楼都能独立的旋转,每90分钟就能转完一整圈,无时无刻变换着的外形,有一种立体美的存在。旋转大楼不仅能利用太阳能、风能为自己提供能量,还能向周围5栋建筑提供电能,设计师用心之工巧,让人匪夷所思。

七、棕榈岛 (Palm Jumeirah)

耗资140亿美元(660亿令吉)的棕榈岛,是用沙子和岩石填海搭建而成的。岛上建有1.2万栋私人住宅和1万多所公寓,此外还有一个水下酒店、移动世界最高摩天大楼、一处室内滑雪场和一个与迪拜城市大小相当的主题公园。

八、迪拜雪穹 (SNOWDOME)

据说,当地人为了让孩子的童年更完整,斥巨资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它是超级旅游项目迪拜主题公园的一部分,是一个颠覆人类三观的建筑。

九、迪拜漫步 (Dubai City Walk)

开发商在迪拜海岸线附近的一座人工岛上,建筑了一座充满未来色彩的迪拜漫步轮行建筑,是人类思维的又一次新逾越。

十、艺术表演中心 (Abu Dhabi Performing Arts Centre)

艺术表演中心的外观运用了超前的科技感,设计美观而不失实用性,网状的玻璃窗结构让观众在表演厅里面坐着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波斯湾大海,可以说,它的外观甚至比表演还要精彩。

Categories品味

500年历史古村 千户相连!

2022年11月17日

房子层层叠加又相通,
像迷宫探险!

在中国云南,有个距今至少5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仍被完美保存着。

坐落在飞凤坡上的“城子古村”,依山而建,面水而居。

从高处往下看就能发现村里的房子层层交叠,就像台阶一样,顺应地形自然分布,十分壮丽,因而获得 “泸西布达拉宫”另一美称。

层层交叠的古村房子,宛如世外桃源般纯朴又神奇。

虽然房子外观极简陋,但全是原地取材而造的土掌房,用料很讲究。

尤其这村落的房子户户相连,自家屋顶就是别人家的户外平台,亦称为“晒台”,平时用作晾晒粮食之处。

但特别的是,只要进入一家,就能通过晒台走入另一家,犹如迷宫极具特色。

像台阶般的房子分布很壮观。
原地取材建构房子,便宜又耐用。

土掌房屋顶会先以木板或木条在底部支撑,再铺上松针以及黄泥,稳固又不会漏水。而房内为了通风与采光,通常都设有天井,建材便宜但工程丝毫不马虎!

晒台,也就是“楼下”住户的屋顶,建筑风格极具特色。
晒台处有个木制圆筒是储存粮食的地方。
就算屋顶漏水,或用作支撑的木板坏了,也能立即换上新的。

历史悠久的城子古村,相传由彝族人相中此地后,自行开发土掌房长住下来。后来大批汉族人迁入,至此形成了府城格局,一户挨一户,错落有序,互不设防。

户户相连的房子设计,始于彝族人爱群居的特性,也能防盗贼。

据当地人分享,此村原先有八九百户人家,生活简朴,村民和睦相处。但随着时代变迁,目前仅剩十几户仍然驻守原地。

由于通往古村的山路不好走,长期与外界隔绝,才得以将历史建筑和质朴气息永存,不被商业气息所侵占,可谓当代稀奇又珍贵的历史建筑奇迹。

原地取材建造的土掌房,是村民最好的避风港。
独一无二的建房工艺,是建筑史上的“活化石”!
原理尘世喧嚣的城子古村,在山水环绕下美丽超然。
从远处看更是世外桃源般独特且神圣。

资料&图片来源:中视新闻网、QQ、搜狐、头条

 

Categories品味

田野中的闺蜜养老别墅

2022年10月19日

你可曾想象,
余生会怎么过?

相信不少人都曾想过,最好是暴富后置产,买栋房子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自居,三不五时邀亲朋好友来聚会,悠闲过活。

而在中国广州南坑村,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田野间,就有一栋将美梦付诸现实的“养老房”。

由一大片青葱稻田和山林围绕的三层半别墅,粉墙黛瓦,淳朴典雅,在一片老房子中惊艳四方。

殊不知这栋漂亮的别墅,前身只是个毛坯房,而让它起死回生的是一群充满理想又不失行动力的7人闺蜜团!

从各小城镇来到大城市打拼的闺蜜们,相识十几年感情不变,还相约老了要找个好山好水的地方,住在一起养老。

但生活繁忙的都市人,常常说着说着就将美梦淡忘。

正处于三四十岁年纪的她们,志趣相投,决定趁年轻有精力时实现理想,打造20年后共同养老的居所。

其中一位闺蜜因此来到了南坑村,在雨后升起的薄薄雾气中,欣赏着一望无际的绿景,和闺蜜们一拍即合定下了落脚处。

她们租下这栋面积占700余平方米的别墅后,花了400万人民币(约258万令吉),历时8个月完成改造。

为了呈现复古感,别墅的老榆木门更是从山西运送过来,连屋檐瓦片都精心设计过。

别墅采用了大量的玻璃落地窗,在屋内就能一眼看到稻田和山景,欣赏落日和晨曦。

一楼的起居室配置了榻榻米和长桌,整体空间以自然的纯木色为主,搭配闺蜜们从各国搜集回来的摆设品做点缀,非常吸睛。


无论是从摩洛哥带回的彩色地毯,还是从跳蚤市场选购的老物件等等,更显“家”的味道。

空间宽敞的开放式厨房和饭厅,容纳7个闺蜜一起做饭都绰绰有余。时逢佳节还能带着各自的家人过来共享天伦乐。

别墅二楼的玻璃茶屋是热点之一,向外延伸的设计犹如置身在稻海中央,让人心旷神怡,难怪闺蜜们都爱聚集在此处喝茶聊天。

郊外的乡村很宁静,但挂在玻璃茶屋中间的暖色吊灯,从屋外村头远处便能看到,瞬间让人暖了心窝。

别墅内共有10间房,分别以“去拙、趁早、朴定、少言、未满、小住、未迟、无二、陇上、参差”命名,室内装潢各有特色,也代表了主人对待世界的10个态度。

不变的是,各个房间都能欣赏百看不厌的秀丽景色,远离城市喧嚣。

追求生活质感的闺蜜们,甚至在别墅前方的稻田中央设置了茶席,放眼望去是一片清新的田园风光,日子好写意。

茶席以毛竹铺成一条栈道连接主屋,走在竹道上的塔塔声响,既是岁月静好的最佳伴奏曲。

虽然闺蜜们仍在各自忙碌,无法常驻别墅,但为了实现“共同养老梦”亦不敢怠慢。

早前已将别墅充当民宿出租,筹点养老金,也让身处水泥森林中忙碌的人们,得以走入稻田,听看风雨,夜观繁星,享受既是民宿,又是家的美好。

资料 & 图片来源:宛若故里、搜狐、简书、一条

 

Categories品味

布萊德彼特 百年古堡新主人

2022年09月22日

演戏只是职业,
建筑设计才是真爱!

“全球最性感的男人”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以出众外貌和演技实力闻名国际,在影视界奋斗近35年名利双收,在自家豪宅内翘脚等退休都绰绰有余。

但原来“不老男神”布萊德彼特,真正热爱的是建筑设计!

男神在追求兴趣的路上不遗余力,和建筑界大咖交流晒图是常见的事,甚至还报读麻省理工(MIT)建筑系,创立家居品牌及基金会,亲自设计兼推动建造绿色住宅,获各大建筑设计事务所、环保组织等支持。

然而,对于不缺财力的男神,最直截了当的方式,莫过于将喜爱的建筑占为己有吧!

布萊德彼特相中的新豪宅,据悉是斥资4000万美元(约1亿7956万令吉)购置的神秘古堡“Seaward”,在业界被称为“建筑奇迹”!

它位于美国加州卡梅尔小镇(Carmel-by-the-Sea)的靠海山崖边,在1918年由建筑师查尔斯格林(Charles Sumner Greene)沿着陡峭山石,为在当地经商的丹尼尔詹姆斯(Daniel Lewis James)耗时5年一砖一瓦亲手打造,至今已流传百年!

在满是崎岖不平的山石建房子,还能长年屹立不倒,除了几十年来维护得好之外,也全靠建筑师亲自选用当地的砂岩和花岗岩打造而成。

这座面积约为3000平方英尺的百年豪宅,精致的石雕外观看起来错乱有序,宛如山间长出来似的,隐秘又别具风情。


土色瓦屋和拱形石墙充满了古典美,室内也大量采用拱形门窗等元素,极具中世纪欧洲建筑特色,正中布萊德彼特的取向!


豪宅内以卡其和泛黄木质调为主,精致的吊灯、壁炉和摆设,庄严又不失华丽,悬挂多幅的复古油画,可能还是原屋主生前的艺术收藏呢!

坐落在山崖边就能尽享加利福尼亚的无敌海景,而书房就是豪宅内最佳的观景位置之一!

满墙的书籍搭配古色古香的家具,阅读之余还能欣赏辽阔海景放松心情。

坐在客厅里,一边看浪花拍打礁石,一边聆听海浪治愈的声音。

看腻了海景?那就在庄园古堡内的幽静石板小路散步吧!

这满墙仔细堆叠的一砖一瓦,可看出当年建造古堡时蕴含的热情和细腻。

虽然卫浴空间没有浮夸的惊人面积,却有着别致的地中海风格,与内部其他区域的氛围做出明显区隔。

对建筑设计饱含热情的布萊德彼特来说,建筑就如巨大的艺术品,而住宅则是他的艺术品收藏之一。


这座隐秘的奇迹古堡,在原屋主DL James过世之后便由知名作家儿子接管,也是美国经典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的友人。

随后兜兜转转几十年,便来到了布萊德彼特的眼前,成为该区最贵的交易之一!

资料 & 图片源自:Alexander Vertikoff、维基百科

 

Categories品味

移动迷你宅,开到哪住到哪!

2022年07月19日

【创意小蜗居】系列5

谁说住宅不能移动?

在欧洲,除了把大型交通工具改造成经商的门面,更多人是改造成居所,主因就是一间固定的房子负担太重。

先是屋价负担不来,还有一堆税金、水电费等等。

住在这种可以移动的房子,车子晚上开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夜,也可开到自己喜欢的景点过一晚。

停靠园区 供应完善

欧美还有专为这些移动房子打造的停靠园区,付点小钱就可以停那裡头过一晚,还有刷洗设备和水电供应。

这种生活方式适合那些生活简约又爱自由的人,还可以随时搬家到不同城市或景区,不断更换生活环境。

只是,考量到安全和天气酷热,还有法规和停靠问题,国人并不太热衷住在轮子上的房子。

我国各地方政府法规不一,即使是货柜屋很多地方只能拿到暂时住用证;地方政府根本不会建相关和支援的硬体和基本建设。

你今天如想弄一架可以居住的货门或巴士,要找人改装也不是容易的事。

欧美银行愿意批贷

相对下,国外的移动居所商业生态完善,设计和改装的公司多,想住得小而豪,还可以另外找室内设计公司特别设计和添购家具。

更设想周到的是,欧美更有银行愿意提供贷款给这类房子,改造移动小宅的公司协助申请,当地还有一些慈善团体提供一些奖掖。

也能感受“中奢”生活

美国的Tru Form Tiny,在推动和设计小宅超过半世纪,至今推出多种不同设计路线、适合移动或固定的小宅。

这裡只挑了中奢型的小而美的Urban Kootenay,看看比一般400尺studio 更小一点的空间如何变成安乐窝。

宽8.6尺,可选22、24和28尺长,不到300平方尺方空间,有客厅、厨房、浴室,卧室还是一个阁楼格局。

内部设计简约,採用白色为主色,搭配温暖的木质壁板,其他部份和家具则以深浅不一的灰和黑来衬托,鲜明对比而和谐。

生活空间一应俱全

Tru Form Tiny特地把门开在侧面,入门就是开放式生活空间,客厅併连半岛设计厨房,还有橱柜和架子。

带沙发的休息区旁还有一个靠牆的办公空间;房子另一端是舖上瓷砖的浴室,上方就是阁楼卧室。

攀上阁楼的楼梯还特别内置了储物柜和衣橱,善用每一寸空间。

图片来源:truformtiny 

相关新闻:

 

Categories品味

自建林间小木屋过极简生活

2022年07月15日

【创意小蜗居】系列4

在林间打造小木屋,
尽享me time!

当然,住迷你房子未必一定要用货柜改造,沙巴亚庇美女Sonnia Yee,就用回收来的旧木板,自己设计并建了一间才140平方尺的小房子。

在澳洲深造时,她看到很多人住在小小的房子,过著简单的生活,让她爱上小而美的村屋,也渐渐爱上极简minimalist生活方式。

26岁从澳洲深造回国,她就萌起了要财务独立和拥有自己的房子的念头。

于是就开始涂涂画画设计房子,家人对她要建一间房子独居的想法大力支持。

绿意盎然的小木屋

之后,她在原本和家人同住的房子毗邻,盖了这间小木屋,自己搬进去独享me time,如今已过了快2年。

Sonnia Yee花了3万令吉建筑费,但盖房子的木板,是她通过社媒找到的二手木板,她将已脱漆的陈旧板子复新后,搭建了目前的蜗居。

小木屋被绿意盎然的植被和树林包围,屋外有个平台可以聚餐和休息,内有客厅和厨房,卧室安置在阁楼。

闲暇时泡在菜田和花园

这个幸福蜗居内外都是一片白,对追祟极简生活的她来说,窝在小小的居所是幸福;快乐不是拥有更多东西,而是在有限的东西内寻乐趣。

她认为,居住环境很重要,但无谓的物质都可以放弃,所以小小的雅居没有多余的东西,并在大门前开垦出一大片有机菜田和花园。

闲时,Sonnia Yee也会栽培一些小植物,或装饰美美的盘栽出售。

图片来源:Sonnia Yee面簿

相关新闻:

 

 

Categories品味

从洋房,住进铁皮屋!

2022年07月12日

远离喧嚣的城市,
走入林间的“铁皮屋”

当房价越来越贵,当工资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想拥有栖身之所变得越来越困难。

越来越多人奉行极简生活方式,多余的人事物统统都断舍离。

加上在城市拼事业,身心疲累,更加响往在乡区可随时随地亲近大自然的宁静生活。

一对原本住在雪州八打灵再也的夫妇,在事业上拼博并闯出一番成就后,觉得该调整生活步伐和方式,最后决定回归到自己喜爱的大自然怀抱中。

亲手打造小而美宅,回归大自然。

用货柜打造蜗居

于是他们和家人告别了喧嚣的城市,搬到森美兰州的郊区,从洋灰房住进了铁皮屋。

他们在瓜拉庇劳Kg Dioh的林间,用货柜搭配木料和红砖,砌出室内空间300平方尺的小小房子居住。

竖立在林间300平方尺小房子,红砖配上木地板,带点欧洲农庄feel,很难想像这个的前身是退役货柜吧?

夫妻俩一位原本是创意总监,一位是化妆师,两人为这个安乐窝下了很多心血,从概念、设计、装修风格和家具搭配统统都是亲力亲为。

大门故意开在侧面,户外连接一个用原木搭建的平台,可以乘凉、聚餐。

成本8.5万元

设计完成后再找承包商来施工,前后花了8万5000令吉,大概6到8个星期就建好。

幸福小宅特意挑高加盖的阁楼,是2个儿子的卧室,也是一家大小常聚在一起的快乐空间。

回归乡间田园,还是可以生活得很现代,把屏布用绳子绑在树上,餐桌用来放投影机,就是户外看戏的好娱乐。

货柜屋楼下有2间卧室,户外的平台可以休息乘凉看星星,也是他们的用餐区,让树木包围,可闻到植物清幽的气息和花香,还有虫鸣鸟叫伴奏。

因为热爱大自然和绿林,这户人家也从中找到赚钱的灵感,他们之后买进帐篷架起露营屋,出租给想轻鬆露营的人。

小雅居渗出昏黄色的灯光,融入晚霞和林间雾气,像极富人在郊区的度假屋。
家中採用自然色系家具,简约带著欧陆风情。
卧室特意另开玻璃窗户,利于採光,也可观赏林间景色。
室内浴室兼卫生间,舖有木地板,浴具和设计都用落落大方的白色。
露天冲浴泡澡,一边洗涤身心的尘垢,一边让最真的自己融入大自然。
宛如度假村的美宅全是夫妻俩的精心杰作。

图片来自:LaHilir Tiny House

相关新闻:

 

 

Categories品味

在大马,也能买货柜屋!

2022年07月10日

【创意小蜗居】系列2

货柜改建成温暖的家,
你向往吗?

在雪隆区要买一间约800平方尺的公寓,30万令吉超难找,现在新楼盘比较多定价在40万令吉;这已经算是可负担价位,但事实上并非真的如此容易负担。

货柜屋相对下更便宜,基础版居所可能10万令吉内就能解决。

根据建筑和设计资讯网ATAP,一个二手标准20尺货柜,大概要价2000到8000令吉,淘宝售价1000美元起跳,主要看大小和货柜的状况而定。

该网上一篇文章指出,改装成家居的基本建筑费,大概在4万令吉左右;在郊外的2000平方尺土地,估算约4万令吉。

货柜铁皮屋侧面装上全玻璃门,原本的门还可以打开,大大增加採光和自然通风。

4万令吉买到400平方尺

根据一些提供组和改造货柜屋的业者在Tiny House Malaysia面簿专页分享,20尺x20尺的标准货柜,改装成一房一浴,有厨房和客厅的400平方尺的生活空间,收费4万令吉以下。

当然,这只限模组式的标准单位,只有基本格局和设备,如门窗、电线等。

这样的400平方尺货柜屋,基本的一房一浴,有厨房和客厅,装修费4万令吉就可以解决。

对外观或内部设计有要求的,若要找专业设计师操刀,打造独一无二的安乐窝,就得预算另一笔费用。

货柜改造家居,从内到外的工序,如强化、上漆、切割、组装等等,大概数个月就可完成,而传统的房子建筑期大概都是超过1年。

用两个40尺x 10尺货柜合併成有点T形房,一个柜改装约2万令吉,落地玻璃窗和铁门等不包括在内。
把家安置在这片林地,对可以远距办公的人完全没问题。
小小的货柜屋,侧面开一个大门,另一边是偌大的窗户,抗疫功能加分。
对照前后,铁皮屋变身安乐窝,好像不太难。

相关新闻:

 

Categories品味

红砖建筑的自然艺术

2021年12月17日

罗美意建筑师:Ar. Loh Mei Ee
MEI EE ARCHITECT
www.meiee-architect.com
mei@meiee-architect.com
FB page: Mei Ee Architect

由红砖撑起的艺术,
与大自然交织的现代美!

此建筑物坐落在大自然山区,提供露营者个人卫生设施,里面备有公共盥洗室,洗手盆及厕所。

考虑到该设施坐落在大自然间,不适合大型建筑物。建筑的占地面积和高矮都控制在小型面积,因此与自然更为和谐。此外,为了减少实地施工时对大自然的影响,建筑物采用了易于施工和组装结构。

红砖很早就被当做建筑材料之一,它本身具备了独特的气质。建筑师运用大量红砖、通风空心砖和铁结构以凸显自然魅力,整个设计具有通透感又紧邻大自然,第一眼就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风关系到整个卫生间的干燥与舒适度,如果空气不流通,臭味便无法消散,屋顶与墙体之间的开口削弱了建筑的厚重感,通过宽阔的开口距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厕所通风问题。

红砖不止能砌墙,还能拿来铺地,防滑耐脏。比起混凝土浇筑的水泥地,更加让人感觉清新又自然。

卫生设施采光非常重要,有自然光照射进室内最为理想。当然,若室内情况不允许,就需要安装照明效果好的灯具。使用一种半透明的屋顶,允许光线通过。照明设备光谱宜接近自然光,光线均匀、不炫目、照度过渡合理。

砖墙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用作表面材料。加入清水混凝土、与钢等元素,洒入的光影打造现代感的空间。

混水泥洗手盆,设计呼应大自然的原初色调。

隔间门使用了和屋顶一样的波纹板, 设计风格简约独特。

正等轴测图。

图中标识为:

1. 波纹铝板
2. 钢铁屋顶结构
3. 红砖墙
4. 通风空心砖
5. 红砖隔墙

建筑包裹在一大片美丽的木林中,呈现出一个环境友好及和谐的交织。

 


18-02-10, Gembira Parade, Lorong Delima 1,
11600 Jelutong, Pulau Pinang, Malaysia.
FB page: Mei Ee Architect

Categories品味

杨忠礼大厦 高大上艺术殿堂

2021年11月23日

在犹如艺术馆的办公楼上班,
会是什么体验?

用水晶打造的外墙饰面,你以为这是一座时尚塔楼。

设计感十足大门,宛如一座时尚塔楼。

迈入接待大厅,高达20米的空间捕捉着阳光的自然光线,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艺术装置,犹如云朵般盘旋在壁龛上,你以为这是一座艺术馆。

阳光透过云朵照射在接待大堂。

但出乎意料地,这是一座办公楼。

那是国外哪家大企业呢?非也!这犹如艺术馆的建筑物,就在马来西亚,是家喻户晓的杨忠礼集团(YTL Group)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总部。

杨忠礼集团前几年将旗下12个业务聚集在一起,在同一个办公大楼呈现统一的品牌形象,同时和世界一流的顾问合作精心设计一个能容纳1000名员工的“高尚大“总部,以展现杨忠礼集团的企业专业精神价值和拥抱变化的未来态度。

先说外观,这是由美国建筑公司 KPF Associates设计,巧妙折叠玻璃来创造出宝石般的效果,让整个外墙仿佛就是一个“水晶”时尚塔楼。

折叠玻璃营造的水晶外墙饰面。

而内部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于日本“木漏れ日”(Komorebi),意思是“从树叶间倾泻而下的阳光”,著名的Studio Sawada Design,利用闪闪发光的动态雕塑填满了七层高的中庭,给踏入大厦的人难忘的第一印象。

Komorebi设计灵感,从树叶间倾泻而下的阳光。

接待大堂在白天可以捕捉自然光线,晚上就能像灯笼一样发光,光线控制和使用材料的空间都经过严格且仔细的推敲。

这座大厦共有2个公共区域,除了接待大堂,上面楼层还有一系列集体会议区,包括一个咖啡厅和花园露台。其中两层通过一个中空的特色旋螺楼梯垂直整合,用精致的色调营造出温暖的空间,扶手还是雅致的皮革制作,优雅感瞬间升级。

踏入公共区域,映入眼帘的一定是搭配条条柱子的螺旋楼梯。

设计师的巧思连柱子都不放过,柱子用大理石包覆,底部设计密集,但越往上越轻,带来一种上升的轻盈感。而在Bugatsa大理石的连续图中,使用铜色装饰插入条纹,让视觉更加舒缓。

设计感十足的公共区域。

为了提升访客的体验感,亭子的座位区放置了标志性的巴塞罗那沙发,访客坐在上面就能欣赏雄伟的洞天设计。

坐在巴塞罗那沙发,仰望着绝美的洞天设计。

灰色花岗岩咖啡吧台,又是另一个吸睛的设计,青铜架子和橡木木质天花板与墙壁,柜台采用粗边的裂纹花岗岩,水平面则是光滑的黑色抛光花岗岩,和新鲜出炉的甜点和香浓的咖啡,不谋而合。

稳重时尚感的吧台,悠闲地喝杯特浓咖啡,扫走疲劳。

在8、9、10三层,有多种会议空间类型,以适应各种小型到大型聚会,私人到非私人的聚会。

各式会议空间,满足各种会面需求。

 

资料 & 图片来源:杨忠礼集团、Ministry of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