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意见

断舍离 优化楼宇财务开销

2024年04月14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搞懂财政 管好楼宇

《断离舍》是日本山下英子于2009年所出版的一本家庭生活管理书籍,她本身是一位杂物管理咨询师,书中山下英子推出新的管理概念:“断、舍、离”。

《断离舍》是日本山下英子于2009年所出版的一本家庭生活管理书籍,她本身是一位杂物管理咨询师,书中山下英子推出新的管理概念:“断、舍、离”。

“断”,即不买,断绝收取不需要的物品,停止购买想要,实际上却不需要的物品;

“舍”,即及时处理堆放在家里不常用,或破烂陈旧的物品,清空空间;

“离”,即顾名思义,舍弃对物质的执念,回归心灵上的富足。

透过理解断舍离,领悟断舍离,执行断舍离,来达到管理家的目标。

共管楼宇的财政规划也是如此,只不过其中最大的分别,就是它是公款开支,每一分每一毫都是来自每一位业主荷包的公摊开销。

出任共管楼宇的管理委员,属于自愿的回馈性服务,无收入、时间长,还有应对众多业主住户们的压力,些微的不当,更得面对群众的声音,一般人都不热心出任管理委员这吃力不讨好的义务工作,所以参与竞选的居民寥寥无几,很多时候候选人都自动当选委员。

这也是为何共管楼宇的管理委员素质很难提升起来,加上许多出任委员的街坊不一定懂得楼宇管理,可想而知,每每楼宇的庞大维修工程都是由无楼管经验、无专业楼管知识、无领导经验的组合来作决策,出错的机会非常高,这也是为何共管楼宇的居住成本因此逐年上涨,虽然部分是因为官方措施,比如:

居住成本上涨原因

1)2022年推行的最低薪金制;

2)2022年国能公司提高成本转嫁机制(ICPT)收费;

3)2022年水费每平方米调涨58仙。

透过理解断舍离,来达到管理家的目标。

改变共管居住环境
按需要 功能 合适转换开销

笔者建议,刚出任管理委员的新人,可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不断重新审视自己与物业管理关系,致力于将楼管开销里所有“不适合、不需要、无功能”的开销,替换为的“有需要、有功能、合适的”开销,借此改变共管居住环境,改善同一个屋檐下的共活面貌。

同时,建立属于您楼宇的财务报表,建议如下:

1)合约性的开销

2)非合约性的开销

3)能源开销(水供电源)

4)一次性大项目规划

5)行政开销

1)合约性开销概况项目:

A)保安费用

B)保洁费用

C)机械配备的维护费用(升降梯、冷水系统、空调系统、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泳池系统等等)

D)物业管理公司费用 (物业经理费、执勤人员的薪资配套)

E)园艺费用

F)会计系统费、会计师费用、会计审计费

2)非合约性开销

A)配件的替换费用

B)器具的修复费用

C)楼宇结构的维修维护费

D)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

3)能源于官方指定开销

A)电费

B)水费

C)机械配备的审核费

D)官方的税务开销

E)官方的指定的检测费用

4)一次性大项目规划

(通常都是短则几年一次,长则10年一次的费用,并由储备金支付)

A)楼宇的建筑结构维修费

B)楼宇外墙的粉刷费用

C)机械配备报废时,购买新配备

D)楼宇进行泳池翻新、防水层翻新、屋檐翻新等等大项目。

5)行政开销

A)办公室的行政费用,比如印刷机费用、电讯费、文具费等

B)办年会的开销,

C)每月的会议开销

D)其它杂费

梳理过去几年开销

管理委员,可以把每月的开销,按照以上分类后,就能看到清清楚楚的会计报表了,请记得不要把财报作为一个孤立的点去解读,接下来您还得把楼宇过去3至5年的开销同样的按照以上的格式梳理出来,这样过去3至5年的开销动向将明明白白的显露出来。

因为,“财报很难长期作假”尤其在现代财务准则下,要长期地、严重地做假账而不被发现,可能性趋近于零。

造假账目均有异常

任何造假的账目,其财务报表的一个或多个重要科目均会出现异常——有时横向对比的异常,有时是与历史对比的异常。所以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能辨别造假,管理委员就可善用这数据来检测楼宇的营运开支,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

如果资源上方便,管理委员还可以把自己楼宇的财报于相近的楼宇财报进行比较,同类型的楼宇财报,结合起来解读,将成为对比的参考点,来评估自家楼宇的开销是否合理,来规划“断离舍”。

最后,共管楼宇的财政预算规划,属于公众资产规划行为,请记得唯有账目清清楚楚,委员才能明明白白,领导街坊邻居才有公信力。

Categories意见

财报如“照妖镜” 看清楚才投票!

2024年03月25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了解财务报表
保护你的家园

笔者发现,许多业主自理的共管楼宇,因为预算不多,大多数选择不雇佣合规且有足够经验的会计师梳理楼宇的账目,就是为了节省每月的会计费,却因为自己不是会计专业而导致账目的记录不清不楚,最严重影响年终的会计审计工作,这时候就真的哑巴吃黄连,有苦难申。

管理层也因长年无法向众多业主呈报会计报告,而导致业主们抱团讨说法,出席年会时,更是带着怒气而来,爆粗口、拍桌子、踢椅子,甚至出手打人,把庄严的年会搞到气氛很僵,负能量弥漫的场景。

交不出清清楚楚的会计报告的管理委员,这时个个口里都塞满了黄连,有苦难申。

管理费属非营利收入

管理委员请记得,共管楼宇收取的管理费,属于非营利收入,它乃来自个别单位业主因楼宇年度维护、维修、保养与行政管理所需的资金,透过每年的年会宣读预算案,在获得表决通过后,由个别单位业主共同分摊的公摊收入。

所以,收取的管理费是公款的一种,而管理委员则是被居民(在达到法定人数的会议上由有投票资格的业主)所委任的民选代表。

需委合格特许会计

这也是为何法令规定需要委任合格的特许会计师,进行会计查证,并提呈经审计帐目及审计师报告。

这措施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第三者(专业人士)以中立的角度审核该公寓的开销,来确保居民委员在使用公款是保持诚信。

先有了,清清楚楚的会计报表,才能有让业主信服的公信力。

同时,笔者呼吁每一位公寓业主都有必要认真学习解读“财务报表”这门基本功,而分析财务报表,更是管理委员必需掌握的基础能力。

看不到会计报表的管理委员,当了管理委员就如同瞎子摸象,管理公款的管理委员如果不具备深厚的财务报表分析经验,就不可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开支研究结论,更谈不上把维修维护的工作做好,妥当的管理大家共有的家。

唯有账目清清楚楚,委员,才能明明白白。

财报很难长期作假

财报很难长期作假,尤其在现代财务准则下,要长期地、严重地做假账而不被发现,可能性趋近于零。

任何造假的账目,其财务报表的一个或多个重要科目均会出现异常——有时横向对比的异常,有时是与历史对比的异常。所以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能辨别造假,还能发现楼宇的运营开支是否在合理的范围。

还有,业主们请记得,不要把财报作为一个孤立的点去解读。

单一的解读财报,通常只能看到大约三分一的重要信息,故业主需同时多看其它共管楼宇的财务报表,尽可能收集同类型的楼宇财报,结合起来解读,这样您就有了对比的参考点,来评估自家楼宇的开销是否合理。

每一位公寓业主都有必要认真学习解读“财务报表”这门基本功。

评估楼宇财政状况

虽然财报的分析无法让我们获得百分百的真相,但它足以无限的贴近真相。

让您可以评估楼宇的财务健康水平,心平气和的看待每一年的预算案,并理性的投出您圣神的一票。请记得态度上正确了,思想上重视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为何我这么说呢 ?

从事共管楼宇的第三方管理者,每年我们都办不低于50场年会,每每到了预算案环节,许多不知道是看不懂,还是选择不看财报的业主们,都打着管理委员吃钱的反对口号,要推翻管理委员。

涨价是可恶的,管理委员亏空公款,管理委员朋党利益输送等等口号,兴师动众的来到年会投反对票。

虽然,财报已经明明白白的显示过去5年都年年赤字,应急的储备金,也都被挪用来支付日常开销,2022年国家通过了最低薪金制,水费和电费调高都是事实,预算吃紧也是因为开销增加了。

管理费涨价是势在必行的,却因为无法公布有公信力的财报而夭折是很可悲的,故为了避免误会,还有业主们的误解,须做到以下两点:

2方法看清管理委员

1)请雇佣合格且有充足经验的会计师来梳理账目,提呈透明化的财报;

2)身为业主也要学习正规解读财报的基础知识。

这样您才能明辨是非,才能了解,管理委员是干干净净的为民服务,还是中饱私囊的“吸血鬼”?

Categories趋势

物管专业 张惟越分享实践经验

2024年03月20日

专业化管理成就优质楼宇生活

张惟越原本是个化学师,因买了一间漏水房,在申诉的过程中促使他投身物业管理行业,从中发现很多楼宇业主面对相同的问题,却因没有专业能力、有用知识和合适管道去解决。

他入行之后发现不明白物业管理的人不计其数,大多是单纯地买了一个单位自住,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我国有900万人居住在楼宇,因法律不完善,人与楼宇的问题层出不穷,交流会的目的是灌输物管知识和经验,同时向与会者搜集更多楼管讯息,好传达给官方,冀望官方部门能为民解决难题。

现在的社交媒体越来越方便,也流传广泛,有些人遇到楼宇问题时,没有与业主沟通或查验虚实,就把问题贴在社媒抱怨。有真实个案显示,有潜在租户要租房,事前在社媒检查出租单位的资料,结果发现业主曾被人贴上网抱怨,最终影响到有关单位无法出租。

楼宇问题勿放上社媒

因此不要把楼宇问题放上社媒,虚拟世界有许多吃瓜群众等看笑话,不过受影响的终究是业主。

张惟越说,共管楼宇和管理委员会主要面对的问题来自七大差异,即宗教、教育、文化、族群、人口分布、职业及背景。

这些差异使各方面处理楼宇问题时,对物管抱着不一样的角度,难以决策,最后导致负能量满满,服务质量参差,纠纷矛盾切不断理还乱。

常见的共管楼宇问题:

1.在共管楼宇养宠物
2.噪音
3.停车位不足
4.维修费
5.垃圾、修理及维修
6.楼层之间漏水/邻近单位漏水
7.从发展商移交管理事务给联合管理机构(JMB)/管理机构(MC)
8.年会出席率
9.延迟发出分层地契

张惟越

管理委会“只懂收钱”?

管理委员会常被人唾骂指责“只懂收钱”,许多业主对缴付管理费的态度不正确,以为交管理费就“完成任务,此后不闻不问”,直到有事情发生才发声指责。

张惟越说,收管理费是必要的,这笔钱用来聘请和支付各类服务供应商,如保安公司、清洁公司、水费等,因此良好的物业管理对楼宇生活至关重要。

管理委员会常见的问题如储备金不足、缺乏有效方法对付违约者、业主缺乏意识及不合作、预算之外的维修和毁坏、账目不清、物管职员低薪、欠缺有资格与经验的职员、台底交易、营收难增长、营运成本难降低。

年轻人不入行缺专才

种种问题导致年轻人不入行,从中无法培训专才来提供优秀服务。

管理委员会在开年会的时候,必须在有效的时间里做出建设性的决策,维持可控制的透明度。

此外,开年会集纳各方意见是不可少的,让人开诚布公说问题、拟对策,共创和谐融洽楼宇生态,而不是让业主发泄不满及谩骂的地方。

业主出席年会关系到楼宇、业主与居民租户的福祉,应积极参与。

2376注册物管员
每人须管10栋楼

土地局是以共管小区(strata scheme)来定位大楼,一个共管小区可以有好几千间单位(petak)。

土地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西马半岛有2万1254栋共管楼宇,2022年增加1644栋至2万2898栋。

目前,合法登记的物业管理公司只有514家,假设每一家物管公司都能正常营运,一家公司要平均服务44个客户。

除了物业管理公司,我国目前只有2376名注册的物业管理人员,意味着每名物管人员平均分担管理10栋楼宇,才足以应付已建好的高楼住宅产业。

进入模拟火场之前,工作人员仔细地讲解里头的情形。

模拟火场体验逃生

“第一届中文物业管理交流会”上演了一分钟火场逃生计!

由张声雄带来现场的模拟火场,掀起紧张刺激的体验。在面积不大的充气设备里释放无害烟雾,人们进入“火场”,得在又矮又窄、黑暗闷热、几近窒息的空间逃生,限时一分钟。

蹲着摸黑寻出路,看不见前路又撞到障碍物,巨大恐慌引起的心理压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

虽有人逃出“生天”,但更多人忍受不住呛鼻浓烟,从原路而回。

须有防火意识

这样的体验震撼了每一个人,模拟火场尚如此难受,遑论真实火场,滚滚浓烟仿若吞噬人的黑洞,让人生畏。

因此防火意识不能无,防火设备是必备,可在火警初期起着关键作用。

Categories趋势

朝阳行业 物业管理成新蓝海

2024年03月6日

报道|郑美励   摄影|陈奕龙 

你的共管公寓是否面对电梯长期损坏、设备年久失修、建筑物顶漏水、高空抛物砸坏汽车、泳池生青苔、私人用品占用公共走道、占用他人停车位、管理费使用方式缺透明度……各式各样的问题?

种种的问题影响生活品质,令共管公寓居民烦不胜烦却又无可奈何,这些问题背后不仅折射出居民素质、拥有优秀物业管理的重要性,更隐藏着一个少为人知的商机!

大城市寸土寸金,可向天空无限伸展的分层地契房产(以下均以共管公寓为例)便成了城市人相对经济实惠的居住方案,而负责管理和营运的重责大任,便经由公寓管理委员会交托至物业管理公司手上。

然而,许多共管公寓物业管理服务差强人意,令公寓居民怨声载道甚至投诉无门,情况严重的民生纠纷甚至可能爆发肢体冲突,闹上社会新闻版面。

为何许多共管公寓物管工作令居民诟病?撇开外来因素(居民素质、居民对业权益与物业管理的知识与经验不足造成的误会)不谈,专注探讨行业本身,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张惟越认为,这与物业管理这一行仍在起步中(有学者形容为婴儿阶段)以及人力资源短缺有关。

“物管在大马仍然是很年轻的行业,代表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多未知数。”

凡事总是一体两面,当物业管理这一行面临困境其实也携带新机遇、新蓝海,端看谁能及时发现。

张惟越透露西马共管楼宇已达2万2898个且在持续增加,但执牌照物业管理经理仅为2776人,物管公司仅有514间。

物业管理新商机知多少?

1.朝阳行业

城市地区土地有限,共管公寓已成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主力,有新楼宇(不论是单一业主的楼宇或者众多业主的分层楼宇如共管公寓)启用,就得有物业管理团队随行。

这个商机有多大?张惟越引述国家土地局2022年的数据指出,西马共管楼宇已达2万2898个且在持续增加当中。以2021至2022年一年为例,就增加了1644个共管楼宇项目。但持有牌照可开设物管公司的物业管理经理(Property Manager)仅为2776人,市场上的物管公司仅有514间,经济蛋糕足以让更多业者共享。

从投资者转行物管

张惟越是其中一名洞察先机者。身为房产投资者的他留意到《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在宪报上颁布生效并意识到新法令将推动物管领域蓬勃发展,干脆转换跑道,入行从基层开始边学边做,过后顺利取得物业管理经理执照,开设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

“市场上所有的房地产大师都教你怎么买房并没有教你怎么管理。房地产真正给你带来收入是管理。管理得好的房子才有价值、才会有人要租、收到好租金、卖到好价钱,所以我就发现到管理很重要。”

成立物管公司4年,他的营业额从200万涨至700万令吉,手上管理40多个楼宇,新客户不断增加,印证了物业管理市场成长空间很大。

不过,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发展商并不会停下兴建新楼宇的脚步,连带的对物管的需求只升不降。

2.刚需行业

张惟越打趣的说,只有遇上世界大战、楼宇被毁,物业管理才会停止服务,即使是遇上疫情爆发带来行动管控令也继续提供服务,不愁商机与就业机会。

下一个黄金职业?

物业管理领域对人才亦是机遇处处的蓝海市场,但许多人尚未察觉到“它”的潜力。

1.需求庞大但供需失衡

张惟越指出,物业管理是劳力密集的行业,每个共管公寓至少需要一名楼宇经理(building manager适用于单一业主/strata manager适用于众多业主)、行政主管,维修技术人员、行政与会计员、收纳员来维持正常运作。

2万2898个共管楼宇就需要2万2898组物管团队,但这行业普遍面对中层和基层人力不足的困扰,从区域经理、楼宇经理、行政主管、行政人员……都有职缺待填补。

此外,人才速度赶不上房地产项目开发进度,每年增加的楼宇可以逾千但相关科系大专毕业生人数却不满800人,而且物管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就业首选。

在他看来,未来10年是物管行业人才的黄金时代。

“你不需要特别厉害就可以入行,等到市场开始稳定下来,你能力差一点就会被刷掉,所以现在是入行尝试的好时机。这个行业有有前景,它不是爆发型的行业,却是稳中求快的行业,而且常做常有。”

2.晋升机会多且快

一般入行5至7年内可以从最基本的行政人员晋升至楼宇经理,能力出众者可在3、5年内当上经理,如果在某些高级地段的共管公寓里任职楼宇经理,月薪甚至突破1万令吉。

“大学毕业要拿到5000令吉基薪可能要5年到7年,我们的行业3年可以做到,因为市场缺人。”

3.创业机会

张惟越说:“这个行业可以当一门生意来学习创业,前几年他可能是学怎么去管理营运一个建筑,中期学管理数个建筑,等到他能够管理几个建筑时,基本上公司愿意吸纳他成为股东,”

他说,或者也可向大马估值师、估价师及地产代理和物管经理局(BOVAEP)考取营业执照,届时便可像张惟越般“升级”成为物业管理经理,设立物业管理公司。

《南洋商报》专栏作者张惟越(笔名三眼)的新书《我是业主,该怎么办?》分享针对业主权益与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需更多新血加入

张惟越不讳言,物管领域闹人力荒的原因之一是该行业工作强度是房产4大专业里里最高,工作性质包括经常“受气”、收入却不是最高但胜在稳定,只要继续获得公寓管理委员会委托,收入便会稳步上扬,不像房地产经纪般大起大落。

此外,官方通过2018年的速成申请,让拥有营业执照的物管经理人数增至2776位,物业管理企业也达514家,虽然应对了服务商稀缺的燃眉之急,但也导致中层干部严重稀缺(中层干部纷纷申请执照,自行创业去了),培训尚未到位的基层顺势被摺升以补人手不足,一些服务效率欠佳便导致市场对物管企业口碑不佳。

在他看来栽培有能力的物管人员,有助于提升物管服务质量与专业性。他期许有更多新生代投身这一行,呼吁家长研究该领域是否适合栽培子女加入,鼓励尚未确定是否要往这行发展的年轻人不妨先入行尝试,如果确定意愿再继续进修相关的专业文凭也不迟。

技术人员也很重要

他指出,物管不仅需要行政人才(文职)也需要技术人才,尤其如今的分层地契楼宇把住宅、商场、酒店结合,技术人才的角色更为吃重,同样不缺升迁机会。

为了让人们对物管行业有所了解,张惟越找了培训公司以及国内大学联手,举办为期6天的物管相关课程(可自费或从人力资源发展基金(HRDF)税捐(levy)中扣除),预计每个季度开班一次,第1期已在2月底开班,第2次期预计5月在砂拉越开班。

同时,有感于不少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职责范围有很多认识误区,他推出新书《我是业主,该怎么办?》,从物业管理的问题根源出发,分享针对业主权益与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新书已上市可在各大书局购买。

同场加映:

汤淑仪

汤淑仪:蹲下才能跳得更高

约莫10年前,汤淑仪从新加坡返马发展开始找工作。朋友一句话:“反正你在酒店做管理不如尝试一下物业管理?”

原本她以为这是当房产经纪卖房子,面试之后才发现是另一回事,觉得自己感兴趣便加入了。作为一个零经验的新人,当时的公司要求她必须由基础学起,她当行政人员的薪水只有1400令吉,“我不能够接受,可是没有办法,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起薪的确是低,但有能力的人很快就会被看见而且过往的工作经验对她加持很大,几个月后汤淑仪便有机会升职加薪,数年内已是经理级,过后更注册成为物业管理经理,创办物管公司。

她表示,这一行业欢迎喜欢接受挑战、反应灵敏、抗压力、具良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的人才加入。

张赐财

张赐财:蓬勃行业前景广阔

对于物管,张赐财并不陌生。

曾经在房地产发展公司任职电器及机器工程师的他,获上司提拨被指派负责公司新楼宇项目的物业管理负责人,确保新楼宇顺利交接至管理委员会,一做就是18年。

后来他更在老板的鼓励之下,考取物管经理人牌照,2020年开始创业当老板。

靠着亲力亲为监督员工、提供良好的服务素质,他在这一行逐渐建立口碑与累积客户。

“只要你诚心诚意去做得好,客户会来找你的,目前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人手。”

对于寻找就业机会或转换跑道的上班族,他说:“这个行业不存在夕阳市场,是永久存在的行在,不管什么情况每个建筑都需要维护管理,只要坚持走下去,会找出春天的。”

Categories趋势

管理缺专业 物管问题谁担责?

2024年03月5日

专才缺口、制度缺陷待解决

随着越来越多人入住共管楼宇,物业管理被看好将崛起成为我国“刚需朝阳服务业”,惟业界需要引入更多专才,并制定出更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满足高楼住户需求。

佳德楼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张惟越说,物业管理在中国被视为“刚需朝阳服务业”;同样的,我国对物管服务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投入这个领域,以制定出更完善的管理制度。

张惟越在“第一届中文物业管理交流会”的第一场“物业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主题讲座上,剖析出目前楼宇联合管理机构(JMB)和管理机构(MC)所面对的挑战,引起与会者共鸣。

这项由佳德楼宇管理有限公司主办,EricleeGenY房产理财投资平台及The Fifth Academy协办,《南洋商报》为合作媒体的交流会,日前在《南洋商报》总社视听室举行,吸引超过200人报名参与。

张惟越

管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

我国约有900万人居住在高楼住宅,但楼宇管理专才稀缺,导致服务水平参差,民生问题多不胜数。

张惟越认为,分层楼宇的问题已不再只是介于发展商、业主和管理委员会之间的问题,迫切需要更完善的制度来管理。

“我国的楼管还未建立出明确的标准,以鉴定出合格的物业经理或物管代理,管理缺乏专业,往往都是在发生建筑物或公共设施被破坏后,住户或业主才意识到良好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他说,管理委员基本上都是义务服务,他们每个月也需缴付管理费,只不过是因花了上百万令吉买房,不忍心楼宇未获妥善管理,才挺身当委员。反观,有些业主则是交了管理费后,便不闻不问,一旦发生问题,便追究责任。

1物管公司须服务44楼宇

根据土地局数据显示,西马半岛的共管楼宇数量已从2021年的2万1254栋,增加至2022年的2万2898栋。

张惟越说,然而,目前我国只有514家合法登记的物业管理公司,意味着每家物管公司平均须服务44名客户,方能概括2万2898栋楼宇;至于一家物管公司能否服务44栋楼宇,则另当别论。

自政府修订1981年估价师、估值师、房地产代理和物业管理法令(242法令)后,物业管理正式迈入专业服务领域。

2018年,我国共有2776名合格物业管理人员;但在2022年8月及2023年4月,各有264人和136人遭除牌。

“这也代表着每名注册物业管理人员平均须分担10栋楼宇,才足以应付我国落成楼宇的需求,而我国主修资产管理的大学毕业生却不到800人。”

Categories意见

物管服务差 缺人还是缺才?

2024年02月18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共管楼宇管理何以难觅春天?

任何一栋被妥善管理与维护的楼宇,它不但能确保可提供与业主与住户所设计与建设的功能,让业主可遮风挡雨,可安家立业,还间接为业主提供资产增值的空间,让业主享资产增值带来的财务便利。

物业管理人也喜欢用“宁静的享受”(Quite Enjoyment )来形容妥善管理的共管楼宇,而这个结果不是自然而来的,更多时候,它是由一群管理委员、物业管理人与下游服务商煞费苦心下,定时定点踏实执行楼宇的维护工作下,所带来的良好结果。

因此,一栋楼宇是否能被妥善的料理,并让它提供该有的功能的同时,延长楼宇的经济寿命,对每一位业主来说是需要被认认真真重视的,它很需要4大基柱同时发挥功能才行。

4大基柱就是:

1)楼宇的单位业主们;

2)民意票选出任的管理委员;

3)被委任的物业管理经理;

4)被委任的下游服务商。

欲成物管经理须注册

其中,物业管理经理更受到2018年1月生效的大马估值师、估价师及地产代理和房产管理经理法令所管制。

在此法令底下,任何想要成为物管经理的人,都必须向大马估值师、估价师及地产代理和物管经理局(BOVAEP)注册,获得营业执照后,才可持牌营业。

许多在职的楼宇经理相应了官方措施,纷纷投入申请书,并获得批准成为了合格合规的物管经理后,却换来了基层干部严重稀缺的困境。

法令的修改让许多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荣升拥有营业执照的物业管理人,纷纷离开旧东家,自立门户升级当老板。

同时,根据笔者观察,6年过去了,共管楼宇并没有迎来春天,反而投诉不断增加。

仲裁庭去年处理1万案件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上月30日表示,分层管理仲裁庭去年共处理了1万零30宗案件,创历史新高。

这可不是值得开心的数据,因数据明示了纠纷不断增加。

这是为何呢 ?

1)国内单位业主还未能全然的接受共管生活?

2)管理委员还没掌握管理共管楼宇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还是

3)物管经理还没能胜任242法令所授予的专业资格呢 ?

马来西亚物管服务水平差,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即缺人,更缺才。

物业管理服务非个人秀
须发挥团队精神

笔者个人的观点是物业管理服务不是个人秀,它是建立在团队是否能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该有的最大化执行力才能达到的工作效率,所以物业管理团队是融合派系的服务行业,融合派系强调的是个人能力强,综合性有所欠缺的部分,可让团队补上 。因个人很难什么都会,什么都精,全能型,但是,团队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团队。 而马来西亚物管服务水平差,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即缺人,更缺才。笔者本身就遇到好几家在合格登记物管经理把共管楼宇的年会搞砸了。

消费者需要理解一家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其物管服务水平是该物管企业的组织、流程和系统能力的体现,要改善的话,需要在人员和产能等方面有相应的成本投资,而国内目前有许多微型物业管理服务公司,规模小得很,流动资金储备额十分吃紧,过着“月光族”的苦日子。

这类微型物业管理公司连每月官方指定的公积金、社会保险、就业保险(EIS)、 人力资源发展金(HRDCorp Levy )都无法准时缴付,有些跟更面对准时发薪水都做不到的困境。

与新加坡相比
大马服务素质参差不齐

到底问题在哪里呢?是物业管理行业的创业门槛过低?还是物管需求过大,物管公司供不应求所致?加上物管经理职能落差太大了,唯有先最终还是要回到行业之基本面:

1)客户的期望是什么?
2)竞争对手表现如何?
3)我们做到了哪一步?

唯有上述三者综合平衡,才能推出让企业收益最大化的服务水平,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我国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水平与邻国新加坡相比,素质显得参差不齐。

新加坡早在1964年就开始投入资源建设共管楼宇,几十年下来,该国已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透过物业经理协会“Association of strata managers”所提供的物业管理证书 “certificate in Strata Property Management”,一步一脚印的把基层地勤工作人员栽培出来,填补职场空缺。

这就是马来西亚共管楼宇目前还未开发的关键点。

请记得,国家土地局2022年的数据显示,西马共管楼宇已达2万2898个,单是2021至2022年短短一年内,就增加了1644个共管楼宇项目。

如果人力资源部长、房政部长及青年与体育部长都还未看到这难题,笔者建议3位部长好好的坐下来规划。

毕竟,2万2898个共管项目的就职稀缺有待填补,我国急需一套培训就职方案,即可为青年提供就职机会,为本国人提供在职培训,同时改善共管楼宇逐年增加的纠纷事件。

Categories意见

良性沟通与培训 提升物管服务

2024年01月20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物管公司如何留住聪明的员工

根据马来西亚土地局2022年公布的数据,大马半岛共管楼宇总数多达2万2898个,与2021年2万1254相比,足足增加了1644项共管楼宇,促使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激增。

科普一下,什么是物业管理服务,它属于房地产行业里的一种增值服务,日常除了提供建筑物内外的维修维护工作,也需要经营住户,带有监督规范业主在合规合理的情况下使用共有设备与资产,同时也需要时时规范家规,来约束违规违法的住户。

故在马来西亚,物业管理服务被规范成为专业服务,而有心经营物业管理服务的人,需向马来西亚估值师、估价师、房地产代理及物业管理局(Board of Valuers, Appraisers, Estate Agents and Property Managers” ,简称BOVAEP)考取营业执照后,才能执业提供服务。

可是,从2018年242法令修正,并在国会三读通过并生效后,到目前为止,国内物业管理服务却没有一套可广泛应用的服务级别目标( Service Level Objectives,简称SLO)。

尽管马来西亚物业管理标准(Malaysia Property Management Standard,简称MPMS)提供了11项标准来规范执业物管经理( Registered Property Manager,简称RPM),但现实中,又有几位合规的执业物管经理了解,并遵守马来西亚物业管理标准呢?

物业管理服务的服务指标也相当复杂多变,加上楼宇本身属于异质(Heterogeneous)的性质,每一座共管楼宇都相对的不一样。

管理拟11标准

马来西亚管理标准才拟定了 11个个别标准来管理执业物管经理:

1) 物管经理(The Property Manager)

2) 委任物管经理(Appointment of Property Manager)

3) 移交、接管(Handing Over / Taking Over. Of Property)

4)楼宇管理(Building Management)

5维护管理(Maintenance Management)

6)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7)行政管理(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8)保险管理 (Insurance Management)

9) 健康、安全、应急管理(Health, Safety & Emergency Management)

10)租户租约管理(Tenancy / Lease Management)

11)设施管理(Facilities Management)

所有一份完整的服务级别目标,可缺不了以上11项的细节。

物业管理服务的员工挑战,如何留住聪明的员工成关键。

据级别指数委物管

消费者(管理委员)委任物业管理公司时,所秉持的服务级别指数(Service Level Indicators,简称SLI)又是什么呢?

当雇主们都还没搞清楚什么是服务级别目标(SLO),又该如何衡量雇佣的物业管理公司是否提供了合理的服务水平呢?还有,因为缺乏清晰的服务级别目标,用户又能如何管理物管服务级别呢?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简称 SLM)

每一份SLM都是根据服务水平协议所制定的目标进行符合度预测、评价、展现和告示,实现企业级服务水平的分解和综合评价。

随着国内的共管楼宇数目持续增加,人多口杂的情况下,管理者该如何拟定评估指标,以便进行考核呢?

请记得,全国仅68个地方政府设建筑委员会(COB),并管理着2万2898个共管楼宇(高楼建筑物),笔者也发现,到目前为止,许多管理委员与物管服务业者都认为,建筑专员的服务效率低,以及缺乏法律背景和充足训练,使到共管楼宇的纷争及堆积如山的投诉无法获得妥善调解及处理。

如果连官方指标都还未到位,私人界的水平更是本难念的经。笔者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为“物管服务定标”,类似航空业那样按照服务水平定价。

个人认为,物管服务这蓝海商机中须一样得面对红海厮杀,因蓝海,故吸引众多眼球,而多数人惯性采用薄利多销这营销策略来换取委任状,但物管服务可行吗?笔者个人认为此路行不通!

凡是透过挤压人力劳力付出的薄利多销,就是工与酬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物管服务如果都是挤压雇员才能获得微薄有盈利,此路将坎坷曲折,最终还是业主买单。

上班族看重工酬

工酬虽不是企业唯一的择员竞争力,但上班族谁不要良好工酬待遇呢?

而且,客户都希望获得受过训练的雇员,但是却排斥物管企业聘请社会新手,谁说新手就不好呢?笔者个人的经验教训,与旧人比较新手反而比较容易按照指示做事。因为旧人很惯性的把“旧习”带来新公司!

旧习不一定不好,但就免不了要经历磨合阶段,而这阶段需要的时间,却因人而异,如何衡量合理的指标呢?

笔者也发现,管人的关键在于良性沟通而不是恶性批判,每每用词带有批判性,雇员就很容易进入自我维护状态,而不再是就事论事,往往就发展成对人不对事的恶性循环。

加上,物管服务水平期望( Expectation of Service Level)目前还没有市场定位,大众也无认知,更是加剧恶性循环肿瘤细胞的扩散比率。

物管合约套上责任枷锁

购买廉价舱的消费者清楚知道,抵达目的地才是是核心目标,过程不重要。

而对旅途过程有讲究的消费者,不会考虑廉价舱,他们可因自身条件,选择最高配套的头等舱或商务舱。预算不是太高,但又不希望旅程太委屈的,可选择经济舱。

可是物管服务呢?物管这类社会服务,经常被套上责任枷锁,仿佛一旦签订合约,协议开始生效后,就绑定一世人,这不是直接吓跑新手吗?

服务水平参考分舱级?

问:物管的服务水平认知是否能参考航空业那样分舱级呢?

物管服务公司应当锁定专属的战略,明智地避免与各大物管公司正面交锋,而另辟蹊径去占领别人不屑去争取,但却是潜力巨大的潜在用户。

如何开拓与众不同的物管服务竞争力? 试问能有有几家物管公司乐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雇用、培训和保留那些聪慧的员工。当物管公司的利润空间偏低,但不向员工队伍提供良好的福利方案,如何留人呢?

这时,管理委员需要思考,“想要” Vs “需要”:“需要”的,一定要纳入预算;“想要” 的,可公开让业主们参与选择,才能按照您可负担的预算,可接受的服务级别水平来管理您的家。

Categories意见

包容与和谐 是楼宇生活的默契

2023年12月17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规矩不是束缚
是包容与和谐

很多时候,人不是瞎了眼,只不过是被傲慢与偏见蒙蔽了双眼,让视觉中出现盲点,会视野过于狭窄。

共管楼宇的共享生活里,居民与管理者直接的傲慢与偏见,恰恰就是阻止和谐相处的障碍,这屏障让共有的权益受损。

这种情形下,轻则激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摩擦,重则埋下仇恨与偏激的这个人性祸根。

共管楼宇这种新型“同居”方式,虽在同一个屋檐下,人们却各自生活,但由于使用共用的设备与设施,有许多接触和互动,同时也呈现社会结构的变化,还凸显不同阶层之间的观念冲突和价值观碰撞。

引发冲突和争执

这类“同居”方式,把一群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宗教信仰、语言,甚至学术水平大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所产生的社会结构变化正是都市化效应,人口大量从乡下转移市区的现象。各自的独立文化,逐渐汇集成为人多口杂的大杂烩。

有些人自视甚高,不屑于与条件低于自己的人交往。

有些人唯我独尊,不懂得体谅人,也缺乏同理心,说话做事时经常扎人心肺。

有些人惹事生非,是典型的是非人,出口不是流言蜚语,就是冷言酸语,以伤害别人为乐。

有些人左右逢源,典型的墙头草,西瓜偎大边,毫无立场与主见。

世间万物皆有规矩

笔者发现,共管生活触及了社会问题和人性探索这个大课题。所以,共管楼宇独特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是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学习的课。这也是为何家规变得更加重要!

规矩其实不是设定来绑手绑脚,更多时候就像孟子言:“无规矩,不成方圆。”

世间万物,皆有规矩,规矩,是一种准则,更是一种分寸。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离不开规矩。

人若没有规矩,容易走入困境;家若没有规矩,容易支离破碎;国若没有规矩,容易走向败亡。

规矩,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一个人想要成功,需遵守规矩,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发达,更需有规有矩。

条例可依需求修改

在共管楼宇,所谓的规矩,就是家规,是属于楼宇大家一起守护和遵守的。

为了更和谐相处的环境,以及为了更良好的管理共管楼宇,国会2013年立法三读通过了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Strata Management Act 2013),接着更在2015年完善了分层管理(维持及管理)条例(Strata Management Regulation 2015)中的第三列表内明列住屋条例(House Rules/ By-laws),是一份受到官方认可的房屋条例。

共管楼宇,所谓的规矩,就是家规,是属于楼宇大家一起守护和遵守的。

保障业主共同权益

2015年6月1日,地方政府发展部(当时为房屋及地方政府发展部)公布了一套蛮完整的房屋条例,里面包含了30份条例来统一化及正规化个人单位和共管产业的控制、管理、行政、使用及享用的房屋条例,来确保业主们的共同权利与利益。

房屋条例是可以依据楼宇的需求来拟定、修改或增新的住屋条例。

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在第70(2)条文更是授权给予管理层(居民委员)有拟定,修改或增新的住屋条例的职权。

管理层需要通过年会(AGM)或是召开特别会议(EGM)提呈特别决议案,并召集单位业主出席会议投票表决。

只要出席者构成的法定人数拥有超过75%,投票表决通过该房屋条例,它将是该共管楼宇合法的住屋条例,拥有法律效益,并受到宪法的保护。该楼宇的每位业主、租户、受益人及住户都得遵守该住屋条例,并受到该条例的约束。

国家立法就是希望业主可以通过房屋条例,了解自己身为业主的权力与职责,了解管理委员的职权所在,因它将影响整个共管社区的日常运行。

共管楼宇除了是你的家,同时也是你购买的资产,共管设施的维修与保养水平,将大大左右该楼宇的市价。

难在包容  贵在和谐

共管楼宇的生活,难在包容,贵在和谐,凡事打破砂锅问到底,得了答案,伤了和气。一味的行家法并无法改善犯规违规行为,它只会激发反抗的动力。

堵——阻止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放——宽松政策将让人视家法无为;导——才是从根本出发。

家法本无过,得失一心间,同一个屋檐下生活“难在包容,贵在和谐”。

笔者提醒公寓业主立规矩的目的不是为了为难人,它的精神就像大家族里的家法:

规矩,是一种原则,是一种界限。

规矩,更是一种修养,用来修为德行。

规矩,其实是一种行为准则,用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控制我们的欲望,进而避免傲慢与偏见。

Categories问诊室

房东欠管理费 租户只能走楼梯

2023年11月28日

物管专家:张惟越
物业管理人
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问:

您好,

我租了一间公寓单位,签了为期两年的租赁合同。但只住了几个月,由于房东未支付管理费导致我们这些租户的门禁卡被停用,无法使用电梯进出楼宇。已经有两个月了,我们只能爬楼梯上下15层。

我们多次与房东交涉,但他总是以个人原因拖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提前终止租赁合同。尽管租约还未到期,房东却拒绝退还我们的押金,也不同意将我们已经居住的两个月租金用于抵消押金。

我们并不是想违约,每月我们都按时支付租金和水电费,但无法使用电梯对我们来说非常困难。

我们想请教律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措施或步骤?谢谢。

小梅


答:

小梅,你好,这是租约纠纷的课题了,

首先,我不是律师,我是物业管理经理,所有我将针对物管相关的条例来提供方案。

共管楼宇的管理层是可有透过 Stata Management Regulation 2015 3rd Schedule, By-law Paragraph 6. Defaulter 的条例。禁止拖欠管理费的单位的通行卡。这是合法的程序。

但是,Stata Management Regulation 2015 3rd Schedule, By-law Paragraph 6. Defaulter 的条例也提供了,管理层可直接向租户收拖欠的管理费的条例,简单来说:租户是可用租金来支付业主所拖欠的管理费。

请向管理层反映您是否愿意用租金来偿还拖欠的管理费,并让管理层发文告告知业主。

你也有关于房地产的问题?不管是融资、法律、物管、装修、验屋……都欢迎你电邮到prop@eNanyang.my,由驻站专家为你解答。

Categories意见

10年飙涨 蓝领们只能住“劏房”

2023年11月19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都市化效应
扩大贫富悬殊差距

“劏房”都错了吗?请对正焦点,好吗?

2010年9月25日,政府公布经济转型计划(ETP),要把吉隆坡直辖区和雪兰莪州打造成总面积达2793平方公里的“大吉隆坡”。

当时,该计划希望创造33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但其中一项指标就是把当时约500万人口的区域,推向一个拥有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13年过去,根据大马统计局今年7月31日所发布的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3340万,其中大吉隆坡地区的人口有920万。

都市化效应,促进了经济活动,虽然带来了繁荣,却也扩大了贫富悬殊的差距。

大城市里不缺时髦的购物商城,也不缺高收入的高技能工作岗位,但别忘了,社会还是很需要靠劳力劳作的基层劳力。偏偏,靠劳动力赚钱的蓝领阶层,往往是高度资本主义下的牺牲品。

大量人口因都市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纷纷离乡背井,入驻都市。

然而,城市地区土地的稀缺,引发一系列的房价上涨。

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数据显示,我国房价过去10年(2012年至2021年)平均升值了60.2%。房子越来越贵,居住成本越来越高。

收入追不上房价

不过,觅职网站就业坊(JobStreet)发布的本年度薪资指南报告却显示,过去10年,约97%招聘工作岗位的薪资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社会新鲜人、蓝领阶层及B40群体的收入,远远追不上过去10年房价的60%涨幅,可负担房屋顿时需求殷切,但这类住宿却供不应求,“房中房”更逐渐变成了首选。

“劏房”租金低廉受青睐

“房中房”最原本的意思,是指住家的“房间”中有另一個“房间”,形成“房中有房”。

“劏房”这词出自香港,“劏”是指房子被分割成许多个别的小房间,如同宰杀“劏猪”分件,故“劏”带有贬义。

多数“劏房”就是把一间房子划分,间隔成多个独立的房间,再转租多名租户,从中获利。

“劏房”内部空间不大,没独立的厕所与厨房,安置卧床与桌面后,几乎就到顶了。

然而,因为租金低廉,“劏房”成为草根阶层或低收入群体在都市的居住选项,需求很大。

这类房源普遍的密集区域,都是离不开外劳集中区、高等学府密集区域,或通勤便利(地铁)的区域。

“劏房”出现的主要原因,离不开房屋售价和租金都偏高,导致供需不平衡。

租金低廉,“劏房”成为草根阶层或低收入群体在都市的居住选项。

“劏房”的租户类型:

第一类:社会新鲜人和学生。他们需要居住空间,但口袋“羞涩”。

第二类:蓝领阶层。他们是社会基层,收入微薄,贷款违约率高,难以获得房贷,加上都市生活费高,是长期的“租”户。

第三类:外劳。他们收入偏低,加上短期工作签证,一般上集中蜗居在城市中的城市贫民窟。

84%租客是年轻人

上月15日,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突击雪隆区域的“劏房”,并向业主发出严厉警告,促请业主尽快将房子恢复原状,不然该部将依法采取行动对付。

“劏房”不符合消拯局防火措施,空间拥挤,缺乏通风排气口,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正因为一般房间租金太贵,城市中收入偏低的群体退而求其次,转为租住在“劏房”。

iBilik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房间租客当中,高达84.2%是年龄介于20至34岁者,尤其是从外地来到城市生活的打工族,很多时候根本无法负担整间屋子的租金。

其中,83.7%房客寻求租金低于600令吉的房间,因此,“劏房”就成了优先选择。

笔者写这篇文章,不是支持“劏房”,而是要呼吁官方机构,特别是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基于安全隐患,禁止“劏房”确实势在必行,但我更希望,官方可正视房源供需失衡的问题。

请把心思用在:

1)如何有效的管制或监管;

2)如何平衡市场的房源供需;

3)如何协助市场平衡房价。

如果有得选择,没有人会喜欢蜗居在通风差、高密度(异常拥挤)的“房中房”。

如果当局没有很好的替代方案,强行禁止(虽然合法)将衍生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也离不开地政部的管辖范围,请尽快成立专案小组,并草拟可行的解决方案。

法令限每350立方尺住一人

根据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171法令)第79条文,“拥挤房屋”的定义是房屋或房间的限制为每350立方尺住有一名成人,10岁以上或是2名10岁以下的孩童即当作一名成人计算。

该法令第78条文也阐明,一旦罪成,罚款不超过2000令吉或监禁不超过6个月,或两者兼施,以及在罪成后罪行持续的每天额外罚款不超过1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