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滥竽充数” 如计时弹
2023年06月18日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kenteo.my@gmail.com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物管业者专业不足
就别指望素质服务了
继上篇文章提到了,我国物管服务业面临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
尽管官方透过2018年的速成申请,让拥有营业执照的物管经理人数增至2776位,物业管理企业也达514家,确实应对了服务商稀缺的燃眉之急。
然而,物业管理服务商却面对另一个需要克服的人力资源难题,那就是中层干部严重稀缺。
物管服务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业内需要的管理人才日益迅速扩大,但入行的就职人却显现了萎缩的趋势。
套一句前辈的话:“物管服务业的工作强度,是房产服务业里最高的,但薪酬配套却是房地产专业里最低的。”这导致许多入行的新人,是带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投入物管服务业,一旦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就会选择离开。
还有,高度负面情绪的物管前线人员,也是导致人力大量流失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基层的前线服务人员更闹“人力荒”。此外,物管领域在新法令推动下蓬勃发展,物管业者供不应求,因无法舍弃利益,导致很多物管企业都会抱着“有人就好,先顶着用”的心态,还没有时间好好培训就送上岗位。这就是为何市场对物管企业口碑不佳,那是因为太多层出不穷的例子,物管业者专业不足,就更加不用指望有素质的服务。
除了因为供不应求造成物管企业“滥竽充数”,业主本身也要负起责任,切莫为了省小钱而失“群益”,典当了自身的权益以后,什么也得不到,唯一有的就是麻烦不断的物管过程。
“出租执照”出事没人理
高需求下衍生的 “执照出租”文化,也是难题之一。
聘请来历不明物管人员,犹如一颗计时炸弹。物管人员素质上不去的另一原因,在于有些物业经理把辛苦得来的执照,出租给第三者抽成,这些租牌公司根本没有经过BOVAEP 的审核,没有实在的营运经验,更没有提供员工培训,最重要的就是执照不是自家的,根本就无需为专业负责。出事了,再向另一个持牌人租就是了。
委任了这样来历不明的物管企业,等同把生命和身家财产都托付给“计时炸弹”,业主们能否安枕无忧呢?
业主委任物业经理,就是希望把管理住宅大楼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还有自己的生命安全及身家财产都交给他,自然马虎不得。
居民委员得谨慎筛选物管企业,才能保障自己。只有再三确认,才能把不必要的麻烦减至最低点。

物业管理应纳入技职教育
笔者发现,国家推动的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应是物管目前急需的专业技职教育计划。
技职教育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简称,是一种以职场模拟培训或让学生实际操作中学习的教育模式(一般上课模式,操作占70%,理论占30%)。
简单来说,是一门让你学“会”而不只是“懂”的教育方式,适合重视实际运作多于学习理论的学问。
笔者也留意到,2023年财政预算案就拨款67亿令吉给7个涉及技职教育与培训课程(TVET)的相关政府部门,作为发展及推动技职教育的用途。
其中1亿8000万作为TVET培训基金,2000万继续国家双培训课程,同时还鼓励年轻人自我提升及加强技能,政府推出微证书培训计划,为参与者支付高达4000令吉的培训费用,同时还提供为期3个月的300令吉津贴,让国家青年与时并进,掌握最新趋势与技能。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可惜的是,物业管理服务业的培训,并没有包含在这个拨款里。
当笔者向人力资源发展机构(HRDCorp)申请物业管理培训课程时,更被该机构中区的专员告知,该机构的众多培训项目里,并没有物业管理这门培训课程在系统里。
希望人力资源部、地方政府发展部,还有各州地方政府阅读了小弟这篇拙作后,能拨出一些资源,关注物管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因改善物管的人力资源,将能改善物管人力资源短缺难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