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全球楼市 泡沫不破

2021年11月2日

全球房市泡沫破灭?
没有的事~

今年全球不少地方的楼市房价飞涨,市场一直有房地产泡沫恐破灭的忧虑;但外媒分析后认为,这轮涨潮不太可能构成大麻烦,波动幅度有限。

《财富》杂志(Fortune)报道,不会让美国房市泡沫破灭的一大原因,是绝大多数千禧一代(1989年至1993年出生)在最近5年将进入30岁,大部分人在这个年龄段会开始买房。

不过,在经历2010年的金融危机后,建商并没有大肆增加新屋,据房利美统计,这导致美国存在约400万套房屋缺口。

再来,冠病疫情依然在提振房市,例如经济衰退导致的低抵押贷款利率、居家办公趋势等影响仍未消失,并使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

雷曼兄弟不会重演

虽然房屋库存再次增加,但依旧远低于疫情之前的水平,并且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这意味着房价会继续上涨。

报道指出,此轮全球楼市上涨潮规模前所未有,离不开超低利率、货币宽松及许多国家大规模政府刺激措施的影响。

迄今公布住房统计数据的全球56个市场中,有43个市场的实际房价上升,而且并非外来热钱推动,而是内部因素居多。

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正处于一个房价过高但泡沫有限的时期,还没有出现过度借贷,房地产泡沫出现的风险不高,这与2018年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不同。当时借贷率为10%,目前没有出现个人借贷猛增的现象。

多国出招抑制泡沫

面对持续高企的房价,许多国家政府都在未雨绸缪,防范泡沫膨胀过大或者破裂。

比如说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竞选宣言之一就是限制海外买家;在韩国,央行3年来首次升息,抑制家庭负债带来的通胀压力。

全球房产咨询公司莱坊的数据现实,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一些市场的房屋需求已经开始出现疲软迹象。

在美国,抵押贷款申请已经下降,认为现在是购买好时机的家庭比例在6月份达到了10年低点。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 (FHFA)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住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了1%,低于市场预期的1.3%和7月份的1.4%。

越来越多观望情绪的出现有助于市场回归理性。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Categories趋势

1英镑买1房子

2021年10月27日

房子分为2房、3房、
4房,非常适合小康之家。

自去年夏天以来,英国的房市一直蓬勃发展,这有赖英国的减税政策和疫情之下人们对远离市中心、有办公空间的大房子的需求推动。

高需求,自然会推高房价。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今年9月份,英国的房价就按年上涨了7.4%。

房价高企,平民百姓要买房,难上加难。

中时新闻网报道,体恤到人民的困苦,英国西米德兰兹郡(West Midlands)的伍尔弗汉普顿(Wolverhampton)就斥资2400万英镑(1.37亿令吉),开发项目建造约100套房产,只要满足条件,人民即可买房。

条件非常简单:只要住满25年!

而房价却非常吸引人:只要1英镑(5.72令吉)!

《BBC》报道,这项名为“Help to Own”的计划是由伍尔弗汉普顿市议会、西米德兰兹郡当局、基金管理公司Frontier Development Capital Ltd所共同开发,其中市议会投入约570万英镑(3260万令吉)的资金、西米德兰兹郡当局斥资470万英镑(2689万令吉),主要是为劳工、受薪家庭,实现买房的梦想。

佩芮(Tim Perry)和帕森斯(Aaron Parsons)为第一批搬进1英镑房产的住户。

从事作业员的佩芮至今仍满脸兴奋地说,这一切都非常奇怪,但很幸运。过去他都是在友人家中借宿,如今有了住处,感到十分幸福。

根据负责这计划的人士透露,房子分为2房、3房、4房,目前已有86组人申请成功,由于计划也有国民健保署(NHS)的工作人员保障名额,其中有逾41%的房屋保留给重要职位。

照片:City of Wolverhampton Council

 

Categories趋势

《鱿鱼游戏》下的韩国房市

2021年10月27日

“借贷好比买咖啡“,
辛苦了,韩国人。

时下当红的韩剧《鱿鱼游戏》,受到不少剧迷的追捧,短短17天就有1.11亿户捧场,周边商品更是卖得满堂红。

叫好又叫座的背后,也在在反映了韩国社会现实中的多个现状。

一群债台高筑、走投无路的人,为了赢取丰厚的奖金,不惜赌上性命,参与连串的生死游戏。

现实中,对于剧情中所指的借贷在韩国有多普遍?

韩媒报道显示,过去几年,韩国平民负债率不断攀升,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许多人在猝不及防中就陷入了债务危机,“而借贷就好比普通人每天买一杯咖啡那样随处可见。”

今年前三季首尔楼房住宅均价累计上涨6.24%,已超过去年全年涨幅的两倍。

首尔房价4年涨50%

与此同时,韩国房价也在飞速上涨,尤其是首尔以及首尔周边的都市圈。自文在寅2017年就任韩国总统以来,首尔的房价上涨超过50%,虽然文在寅先后对韩国房地产出台了二十多轮调控政策,却收效甚微。

环球时报报道,韩国不动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首尔楼房住宅均价累计上涨6.24%,已超过去年全年涨幅的两倍。

韩联社报道称,地产专家依此推测,今年首尔楼房住宅价涨幅可能超过2018年的8.03%,为文在寅政府任内最高纪录。

落实家庭限贷及房产税

为遏制惊人的房价涨势,韩国政府即将在本月底出台更严格的家庭限贷政策,同时征收综合不动产税,即房产税。

这税务是在2005年实施,主要针对拥有一定数量房产的业主。

税率最初是1%至3%,2009年则降低到0.5%至2%,同时调整缴纳房产税的房产价格下限。文在寅政府掌权后,在2018年将税率提高至3.2%。

由于房价高居不下,从2021年6月1日起,韩国综合房产税税率上调至1.2%至6%。

同时转让税税率也被调高,持有多套房子的业主将承担高达65%到75%的税率。

根据当地国会议员的数据,因为房价上涨和上调房地产税率,韩国民众有关房地产的税收负担增加进一半。2017年韩国民众缴纳的房地产保有税(综合不动产税+财产税)总额为12.3485兆韩元(439亿令吉),而2020年则为18.0417兆韩元(641亿令吉),上涨了46%。

类似的税务也在日本实行,当地称为“固定资产税”,属于市町村级税,由地方税务机构征收,征收对象包括土地、房屋以及折旧资产。固定资产税的标准税率在1.4%至2.1%之间,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日本为土地私有制,即使房屋过继给下一代,业主也需要终身缴纳固定资产税。

此外,日本的房东每年还需缴纳都市规划税,税率由市町村自定,但不能超过0.3%的最高限制税率。

Categories趋势

买房放钢琴 竟涨30倍

2021年10月13日

买房放钢琴,
琴越来越多,房也越来越多

为了收藏无处安放的钢琴,多年前买下数套房子,如今房价涨了30倍!

据报道,有 “琴痴”之称的退休乐器工程师陈恭,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走上音乐之路。

1840年后五口通商,福州是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引进了很多国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

福州成为中国文化的桥头堡,早年福州有很多教堂,里面有钢琴、风琴、唱诗班,也有很多外国人。教堂里传出的音乐激发了陈恭对音乐的热爱,他也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从那时起,陈恭就常跑到国外参观乐器博物馆,收藏一些老旧乐器,再将其修复。

现在,陈恭在中国福州拥有多家乐器博物馆,上千件中外乐器。

“钢琴给的回报”

陈恭称自己从国外收到钢琴回来后,家里只有几十平的房子,没地方存放钢琴,所以就买了房子,当时买的是那种最破旧的房子。

“买了一套摆放三四台钢琴,又不够放了,后来陆续买了很多套。

“房价现在涨了三四十倍,有的涨了二三十倍,至少也涨了十来倍,这是钢琴给我的回报,它是有血有肉的。”

资料: 券商中国

照片:视频截图

Categories趋势

澳人均拥屋值103万

2021年10月8日

30年来最快的增速,
库存年底可破10兆澳元大关。

澳洲房价正经历过去30年来最快的增速,住宅库存已达8.92兆澳元(约27.03兆令吉),年底就要突破10兆澳元(约30.4兆令吉)大关。

以该国人口计算的话,澳洲人均拥屋价值约达34万澳元(约103万令吉)。

地产研究机构CoreLogic数据指房价9月再攀升1.5%,今年迄今总涨了17.6%。

房价长红自然带动住宅库存总值居高不下,据澳洲统计局(ABS)最新数据显示,该国住宅库存总值在次季达到8.92兆澳元(约27.03兆令吉);这比2019年末季的7.21兆澳元(约21.84兆令吉),劲扬了23.7%。

房子总值逾4倍GDP

住宅总值差不多达到澳洲国内生产总值的4倍,且比澳洲证券交易所、退休基金和商业房地产价值的总和还要多1兆澳元左右。

REA Group的数据也显示,新州的Byron Bay最热,在这波涨潮中房价近乎翻倍,上月房价中位数近达280万澳元(850万令吉)。

另一个房价中位数近翻倍的是维州Mornington Peninsula的Somers,从一年半前的91.55万澳元(约278万令吉),在上月来到174万澳元(约530万令吉)。

接下来,业界还是预计澳洲房价会继续涨,但幅度和势头会稍放缓,而且短期有上行压力。

Categories趋势

香港发展商被中国施压

2021年10月6日

香港示威浪潮,
源头是房屋问题?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香港示威时,有许多大字报和涂鸦,都在抱怨香港的房子售价和租金太高,屋子面积却十分小。

根据BBC中文网,北京开始向香港发展商施压并非新闻,之前有消息指出,中国官员在一场非公开会议中,向香港发展商表明,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北京不会再容忍垄断行为,要求香港的地产商帮助解决当地的房屋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个内部会议明言,地产商左右香港情况的做法已经一去不复返。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7月出席公开活动时,说香港要告别“劏房和笼屋”,希望香港的住屋问题可以改善。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宣布将启动一个称为“土地共享”的计划,让发展商在它们拥有的土地兴建更高密度的住宅,同时需要让出部分作为公众房屋用途。

这一场角力,最后结果会是如何?

议价空间小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BBC中文访问时形容,这是中国“共同富裕”的政策,官方开始向民营企业争取资源,而在香港方面,切入点就是“解决房屋问题”。

在他看来,香港发展商的“议价空间”有限,因为现在的“对手”是共产党政府,不是香港政府。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锺剑华也认为,香港发展商过去有影响力,主要是因为北京政府的优待,但现在已经改变。

他受访问时指出:“北京与发展商洽谈,要他们识相、要回馈社会,我想第一步都是等这些发展商自动自觉,政府要发展的时候就不要动辄就提出司法覆核。”

如果发展商仍然不配合,那么北京当局可能示意香港政府利用严厉法律手段收回土地,到时候收地赔偿的数目就不是地产商说了算。

为何发展商成箭靶?

香港舆论过去一直有“地产霸权”一说,意思就是指发展商背后的集团同时涉足不同的行业,公共运输、零售、饮食都有它们的踪影。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他创立的长和系企业除了建房子,还拥有在香港提供电力的香港电灯、连锁超级市场百佳、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流动电话公司和记电讯等。

香港总劳动人口约380万,但根据福布斯最新资料显示,长和系集团总共有约30万名员工。

另一家发展商新鸿基的情况也差不多,由李兆基、郭得胜和冯景禧创立,旗下公司拥有香港巴士公司九龙巴士、连锁零售店一田百货、流动电话公司数码通等。

在选举上分量大

香港市民不论是日常生活、购物、外出乘车大都难不开当地发展商和它们的附属公司。

这些发展商过去在体制的影响力都十分大。2016年负责选出特首的选举委员会1200人中,有41人属香港五大发展商之一。选委会不少商界相关的代表,过去投票取态会倾向跟随发展商富豪。

不过,港府近期修改选举制度,选委会席数和立法会议席分别增至1500人和90人,但发展商的席位没有随之增加,间接冲淡其影响力。

发展商在香港的政治体制上普遍被视为建制派一员,但过去与北京的关系并不完全密切。

2015年李嘉诚的从中国撤资,被官媒点名批评;2014年“占领中环”云顶,大部分发展商是在新华社批评后才陆续表态,“集体沉默”的情况也发生在2019年的“反送中”示威浪潮。

在这场示威浪潮中,有涂鸦质问:“月租12,000港元(约6441令吉)换来120平方呎(约11平方米)的居住空间,你认为这没问题吗?”

这让北京当局认为,香港年青一辈完全没法负担房子是示威浪潮的社会深层根源。

买不起屋,谁的错?

不过,是否解决住房问题,香港青年就会没有政治诉求?

一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民主派政治人物对BBC中文表示,香港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来自自由被削弱,而非生活经济困境,而香港的土地房屋问题,政府也需负上一定责任,如果北京把责任放在发展商,那只是找错代罪羔羊。

香港有声音认为,可发展土地不足的成因,是政府近年不断卖地,但发展商买下土地后不作发展,待政府宣布地皮附近有发展计划时,令地皮升值的时候,发展商才建房子,并高价出售给消费者。香港社会称这个做法为“囤地”。

香港媒体的资料显示,恒基、新鸿基、新世界和长江实业四家主要开发商现时“囤地”约1.02亿平方尺,差不多占香港总土地面积1%。

Categories意见

首半年房市依然坚挺

2021年10月4日

潘荣德硕士
大马房地产推广大使
Ronaldpua19@gmail.com

 

产业领域上半年总成交量骄人,
显示政府祭出的各项惠民政策奏效。

踏入10月份,我国经济各领域已完全开放,预计在短期内就能跨州,更重要的是有望为我国旅游及酒店业带来新曙光。

笔者引颈长盼的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发布《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报告》,日前终于出炉了。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国内产业领域今年上半年总成交量达13万9754宗,涉及总值620亿1000万令吉,分别按年增长21%和32.1%。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今年上半年仍处于行动管控的封锁阶段,但依然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显示政府在疫情期间祭出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例如2021年财政预算案、短期经济复苏计划、国家复苏计划、疫苗接种计划及重开经济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加速产业市场的复苏。

报告显示,我国各类产业滞销单位达6万5309个,总值为492亿8000万令吉。

柔房产滞销仍最严重

其中,柔佛州各类房地产滞销情况仍居全国首位,高达2万5797单位;接着是吉隆坡及雪兰莪,分别是8159单位及7766单位。

若进一步分析,其实最令人瞩目的是,我国住宅的滞销单位从今年首季的2万7468单位,于第二季增至3万1112单位,增幅13.3%。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今年上半年,售价介于50万至100万令吉的住宅滞销最为严重,共占了整体的34.8%, 而售价超过100万令吉的房产滞销则仅占11.8%。但毋庸置疑的是,基于我国仍处于国门深锁的情况下,这一类高档住宅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丹屋价指数增幅最高

另一边厢,从我国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房屋价格指数看来,笔者认为,在疫情重创各行各业下,全国屋价平均指数按年只下跌1.2%,这个表现实属不易。

相反的,各州属的屋价指数当中,显而易见的是,吉隆坡的跌幅最为惊人,按年下滑了5.2%。当中原因包括了大多数的外籍人士因前阵子疫情恶化而纷纷回国,以及市中心的产业也出现了有价无市、难以出租和高空置率的窘境,甚至引发了市场的低价抛售。

其他较热门州属的屋价指数,如雪州与槟州则分别按年下跌1.6% 及1.5%。此外,笔者认为当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柔佛、马六甲以及沙巴的屋价指数,分别按年增长2.0%、3.3%及3.2%。不得不提的是,吉兰丹却成为这次疫情期间的黑马,竟取得8.5%的屋价指数按年增长率,成为这次报告的亮点。

第12大马计划成催化剂

令人惊讶的是,目前经济低迷及疫情冲击,今年上半年各经济领域正处于停摆之际,全国仍有1万6600新住宅单位推出,当中包括了有地住宅占了9517单位,而高楼住宅则占了7,143单位。

然而,整体销售增长仍缓慢,只卖出24.7%。无可否认的是,我国发展商须在接下来的日子,在销售策略及配套上多下苦功,以吸引更多潜在买家及投资者。

另外,随着首相日前提呈的第12大马计划订下我国于2025年成为高收入及高科技国家,除了积极推动国家经济复苏,振兴各领域发展,我国产业市场也有望加速复苏,重拾昔日光辉。

如今我国即将步入后疫情时代,产业市场的复苏必然是国内外投资者翘首以盼的。笔者认为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或将令国内发展商出现新一轮的洗牌局面。

下一期,笔者将与全国读者们深入分析2022年财政预算案房产部分的政策解读。

Categories趋势

狮城市中心拼命盖房子

2021年09月30日

新加坡市中心私宅,
近半住户是年轻买家。

尽管受冠病影响,新加坡房价在冠病期间仍表现强劲,去年的私宅价格上扬2.2%。

根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URA)在今年1月22日公布的完整房地产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价格上扬了2.1%,全年上升2.2%。

2020年发展商共售出9982套私人住宅(不包括行政公寓),而前年的销量为9912套。

去年的购房需求多数被新加坡买家推动,占整体私人住宅交易的82%。

“根据 URA Realis 的数据,这是自2001年以来新加坡人购买私人住宅的最高比例,当时新加坡人占总销售额的近 84%。”

四成买家是单身族

根据一名行家指出,近一半的市中心住户是年介20岁和30岁的年轻买家,有40%是单身人士。

相比之下,乌节路附近这一传统黄金私宅区,只有约四分之一住户年介20岁和30岁,较多是有孩子的家庭。

《联合早报》报道,根据戴玉祥产业研究报告,截至去年底,新加坡市中心共有1万1745个私宅单位,较5年前增长四成。

市中心私宅需求增加,带动该地区房价上扬。

由世邦魏理仕(CBRE)整理的资料则显示,市中心私宅的平均中位数尺价从2016年的2022新元(约RM6272),增至今年2566新元(约RM7960),创新历史新高,增幅达27%。

此外,同时期的市中心私宅成交量也从170个单位,增至804个单位。

乌节路区尺价非最高

资料也显示,一些项目如华利世家、风华南岸府(South Beach Residences)和Eden Residences Capitol尺价超过3000新元(约RM9300),足以媲美甚至高于乌节路地区的高档私宅。

戴玉祥产业研究和咨询总监蓝振文认为,市中心私宅市场增长归功于政府重振市区活力,增加该地区居住人口的举措。当中,政府推出多个白色地段,让发展商发展结合办公和居住用途的综合发展项目。

他说:“这类综合发展项目包含了商业、零售、餐饮等其他用途,给市中心居住注入更多活力和便利条件,扩大市中心生活范围。”

Categories趋势

中国有1.3亿套房空置

2021年08月14日

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

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但现在国内的住房,却能给34亿人居住。

而央行的数据显示,到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拥有率是96%,当中还有超过30%的家庭拥有2套住房,有逾10%则拥有3套房。平均而言,每个家庭拥有1.5套房。

中国华夏日报报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是21.4%,商品房空置数量和其它住房空置数量相加,2018年中国整体的空置房屋数量可能至少有1.3亿套。

2019年的一场论坛上潘石屹也提到过,全国空置房屋至少有1.3亿套。

从国际标准来看,空置率在5-10%是合理区间,10%-20%是危险区间,超过20%视为严重挤压,这也会影响信贷资源。

供应过多 房价却不降

该国目前的房屋空置率目前应是最高水平,超过许多国家。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虽然不缺住房,但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

照理来说,供应过剩应该会压抑房价,但中国房价也没有走软的趋势,由此可见供需已经不是主因,炒房才是最大原因。

这也是为何中国近期严格调控。市场猜测,空置税就是下一步。

市场上早有征收空置税的呼声,但一直未有落实,因为在界定空置房屋、空置税的税基、如何防止弃房断供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Categories趋势

悉尼破屋仍能卖千万

2021年07月3日

一间破烂屋子能卖多少?
在悉尼能卖千万百万元!

近来全球多地房价飙涨,澳洲也是其一。在悉尼,连墙壁摇摇欲坠、天花板开裂破损、浴室和厨房的装置已不复存在的陋屋,都有人抢购,成交价甚至高达数百万、千万元。

《联合早报》报道,悉尼西北部近来有一座废弃砖屋,以160万澳元(约498.19万令吉)的价格售出,让经手该交易的房地产经纪道林都惊呼:“这一价格“远高于我们的预期!”

房产中介网站上的照片显示,该屋地毯破损、卷帘残旧、厨房污垢斑斑。尽管房屋状况不佳,但因为占地面积达500平方米,还是受到买家青睐,打算拆除重建。

道林透露,买家看中这个地区,打算拆除房子重建,所以尽管房屋状况不佳,他们还是被近5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所吸引。

在悉尼东南部另一个令人向往的郊区,一栋没有水电供应的废弃房屋,本月以470万澳元(1463万令吉)的价格售出。

报道指出,澳洲房市市值高达8.3兆澳元(25.84兆令吉),全国房价较一年前上涨了10. 6%。在悉尼,上个月的房价中位数每天上涨约1200澳元(3736令吉)。

澳洲金融监管委员会对房市泡沫感到担忧,上周表示已有迹象显示银行在抵押贷款方面更为冒险。澳洲审慎监管局也指出,已致函要求银行“积极管理住房贷款组合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