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盈利恶化 中国房企乌云盖顶

2023年02月14日

要重返旧日辉煌
还需一段时日啊

房地产企业盈利一再恶化,要想翻身非易事!

纵然中国已经逐步从疫情中解封,相关的监管单位也陆续祭出产业托底政策助力,但行业基本面仍在底部徘徊。

不仅如此,中国境内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去年盈利料也预计将进一步恶化,欲重筑市场的信心有待时日。

彭博汇总数据显示,在已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的60家A股房地产公司中,面临亏损扩大、由盈转亏或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有41家,恶化面占比约为68%。

中国境内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欲重筑市场的信心有待时日。

其中整体亏损的房企更有36家,占比60%,是2016年以来最高。当前预告亏损额最大的公司,为荣盛发展和蓝光发展。

尽管中国监管层连发“十六条”、“三支箭”等政策助力房企融资,但行业复苏仍缺乏需求端的配合。中国百强房企1月份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32.5%,显示房价下滑、收入降低令购房者却步。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行业整体盈利下滑,叠加市场仍在筑底,房企投资信心不足,因此拿地仍将较为谨慎。

不过,随着支持力度加大,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筑底回稳,或较2022年有所缓解,不过盈利压力还在。

Categories趋势

房市低迷 中国土地交易暴跌

2023年02月10日

土地交易积弱不振
中国部分城市财政吃紧

中国经济面临逆风,房地产市况进入寒冬,官方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土地购置面积1亿平方公尺,同比暴跌53.4%,土地成交金额9166亿人民币(约5734.66令吉),年减48.4%。

土地出让金是中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财力来源,房市销售低迷,房企资金压力沉重,寒意传递到土地市场,土地交易积弱不振,导致部分城市财政平衡压力骤增。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1至12月,土地购置面积仅1亿平方公尺,同比减少53.4%,土地成交价款9166亿人民币(约5734.66令吉),同比下跌48.4%。

中国房企资金压力沉重,寒意已经传递到土地市场。

在2022年土地市场上,中国地方城投购地金额大幅上升,是央企、国企之外重要的购地主力,这表明地方政府“左手换右手”,目的无非就是在民企淡出市场之下,城投必须撑住土地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江苏、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江西、安徽和浙江等省份城投佔比较高,超过20%,江苏城投购地金额佔比最高,达44.48%。

新闻来源:自由财经

Categories趋势

房企年末拼业绩 买一送一

2022年12月7日

房企楼市花式促销
又添“买一送一”新招式

年底抢收战看绝招,发展商祭出“买一送一”大招。

川系房企德商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帖文指出,至12月25日,购买德商全国指定房产,便会送出一套建筑面积约38平方米(约409平方尺)的普洱那柯里温泉度假房。

唯根据时代财经了解,能够享受“买一送一”优惠的只有成都德商的崇江天悦和武汉德商的光谷洺悦天玺两个项目,而且前者送出的仅仅一年使用权;而成都德商的崇江天悦,则需要买家以原价购买才可享有“买一送一”优惠。

年底冲业绩,房企高喊“买一套送一套”!

此外,参与促销活动的其余楼盘推出首付分期、赠送泊车位、家电或装修礼包等常规优惠。

然而,送出的普洱那柯里温泉度假房来自那柯里德商国际康养度假区,这项目对德商而言,具有多种意义,包括首个收购项、进驻云南的首个项目、国内首个康旅项目。

其实,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买一送一”并不是新鲜事,龙头房企亦曾推出买指定房产送一套公寓或商铺。但如今,更多的“买一送一”活动并非是送一套房子的概念。

资料来源:网易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恒大 月底前全面复工

2022年09月15日

中国中央的讯息非常明确,
“保交楼、稳民生”。

中国多地爆发“烂尾楼风暴”,购屋者拒绝支付未完工公寓的抵押贷款,从而让房地产和金融领域陷入危机。

当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之前爆雷、又是龙头老大的中国恒大。

中国恒大董事会主席许家印日前在每周例会宣布,要求相关地区公司在9月30日前全面恢复未复工的38个项目。声明中还指出,全国保交楼项目供706个,已经复工了668个项目。

据了解,其中606个项目已经达到正常施工水平,还有62个正在恢复正常施工过程,该集团要求9月30日前,全部都必须达到正常水平。

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愤怒的购屋者停止交付房贷月供,让资金紧张的房企更面临完工压力。

在下个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之前,购屋者的断供潮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习近平料将寻求第三个任期。

中国各地政府目前也正在拼保交楼、稳民生。河南郑州和山西太原都直接公告,要求当地的发展商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

在郑州,当地政府正在要求房企通过处置未开发土地和其他资产等方式,多管道筹集资金。对于资金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要果断接手。

Categories趋势

中国N房企等着亏百亿

2022年08月25日

中国发展商,
业绩轮流翻车……

政府开仓拯灾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中国发展商惨赔,半年亏上百亿人民币似乎变成新常态。

严打炒房再松绑救市,一轮拉锯战后,中国房市景气依然是哀鸿遍野,据统计,今年半年就有超过50家发展商严重亏损,介于20亿至60亿元人民币(约13亿至39亿令吉)不等。

综合各家发展商出炉财报和媒体报道,能够维持有赚不亏的屈指可数,盈利暴跌和亏上数十亿元计的大有人在。

不见过往风光

眼下,已有超过50家房企预期半年业绩翻车,即使最终不亏盈利也大不如前。这和过去凡搞地产都发到笑不拢嘴的景况真是天壤之别。

当中,之前引入河南国资入股的建业地产灾情严重,预期亏损50亿至60亿元间(约32亿至39亿令吉);去年同期净赚7.29亿元(约4.77亿令吉)。

据报导,四川房产龙头蓝光发展同样惨情,半年就亏了约46亿元;其他比较小型的房企,很多都出现至少20亿元的亏损(约13亿令吉)。

中国烂尾楼风球直刮,发展商已经遍体鳞伤。

烂尾楼危机 房市恐更糟

至于大型发展商碧桂园,公告则估计上半年可净赚45亿至50亿元(约29亿至33亿令吉),对比去年同期净利150亿元(约98亿令吉)。

虽然新一波的松绑措施,鼓励放贷和买房,但发展商已经遍体鳞伤,6月开始烂尾楼风球直刮,接下来灾情可能更严重。

据《第一财经》报道,目前发展商还面对的困境,主要是资金和买气;重债压顶又没有买气,资金紧拙,施工放缓,之后可能会影响交付规模等等。

房企目前最关心的是如何撑过去,活下来,拼业绩和增长都不是当务之急。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中国浙江要求 盖楼不能太快!

2022年01月7日

有时候,
速度太快不是件好事……

前些年,湖南长沙有一幢57层的摩天大楼仅用19天就建成,“中国速度”震惊了全世界,让网友们纷纷感叹中国“基建狂魔”名不虚传。

这主要是许多中国房企在建楼方面速度之快,有些甚至5天或3天就可以盖一层,但在这样的新闻背后,是许多人质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隐患。

根据《钱江晚报》,对此,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新规,明确规定从2约1日开始,“压缩工期超过定额30%以上、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周期少于7天/层的建设项目,加大对相应建设项目检查频次和力度”。

这也就是说,每一层楼,都至少要有7天的施工期。

过去,发展商为了“高周转”,而推崇快速施工,一些业者甚至可以做到拿地当天就出规划图,拿地3、4个月即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现金流回正,也因此要求建筑商赶工,快速盖楼。

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在商品住宅开发过程中,一些房产开发企业出于“快开发、快销售”的目的,存在压缩开发周期、减少工程成本的现象。“房企热衷于按照周期低限安排施工周期,容易出现质量通病。”

业界人士指出,一般来说,首层和顶层会比较费时,而中间标准层的整套流程需要7天,而且还是在施工水平较高的情况,常见也要10至11天。

若是少于7天,结构强度不达标,上端的楼层可能会导致后期出现混凝土开缝、渗漏水、掉块、炸模、外观缺陷等问题,从而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

Categories趋势

若少卖30% 中国1/3房企钱不够

2021年12月29日

收入少30%,
有三分之一房企有危机。

债务危机是中国房地产界今年最大的“黑天鹅”,在政府从“三条红线”开始重磅推出各种打房措施,房企的危机越来越深。

国际信评机构惠誉(Fitch)最近针对40家接受评等的发展商进行评估,发现若明年房屋销售收入减少30%,有高达三分之一的房企会因此陷入现金短缺危机。

如果下跌15%,那还是会有5家房企的现金流出问题。

随着政府喊出“住房不炒“的口号,重挫购房信心,11月的房屋销售按年下跌16.31%,已是连续第五个月下跌。

不仅如此,新屋价格还按年跌0.3%,是2015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不过,政府近期开始放松打房政策,并逐步放宽贷款,但中国许多发展商明年还有许多债券到期,恐怕明年还是会面临现金短缺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

Categories趋势

中国房企要员工出钱救公司?

2021年11月16日

“要求员工出钱救公司”,
是中国房市的一项传闻。

传闻中的公司是销售规模达2000亿人民币(约1302.71亿令吉)的房企中南置地,要求6级以上的员工出资30万人民币(19.54万令吉),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各区域、城市和部门需要认领“出资金额”,由下级单位分摊到6级以上员工身上。

传闻一出引起哗然,但根据《第一财经》查证后报道,这消息并不属实。

中南置地受访时澄清,并没有要求员工出资救公司,而是推出了内部员工营销方案,可以让员工享有折扣福利。同时强调改公司的营销情况正常,正在全力冲刺年底目标。

事实上,内部员工购房,一直是中国房企在年中或年底冲业绩时候的常用手段。当房市好时,可视为员工会;不过,当房市下行之际,有些房企要摊派指标,才能达成内部购房计划的目标。

根据报道,一名来自中南置地的员工透露,该公司确实给出了6级以上员工购房政策,包括包含那些项目和折扣,但身处总部的他并没有被强制要求完成多少指标。

对于其他区域的分公司,他预计会摊派任务,但没有强制要求,没有达到也不会被开除。

Categories趋势

国庆旺季 上海房企却赶客

2021年10月13日

别的地方拼死拼活,
唯独上海这些地产商高挂 “免战牌”。

今年十一长假,中国多地楼市纷纷上演降价、抢客戏码,而上海部分楼盘却高高挂起“免战牌” ,关闭示范屋,拒绝公众到访。

“示范屋?看不了。”

“模型有,今天不能看。”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海一个私人房屋计划—绿地海富·东上海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直接拒绝了该媒体记者作为买房人的来访。

当该记者表达如果不看房便无法确定认购意愿时,绿地海富·东上海表示,“全上海都是这样,认筹阶段就是看不到示范屋的”。

绿地海富·东上海位于上海康桥,10月5日,项目销售中心门外拉起了长长的红线,整个销售中心只接待认购者。

上海在十一长假期间关闭示范屋的还有静安区宝珀公寓。

为何在十一长假关闭示范屋?

宝珀公寓置业顾问称:“认筹已经结,有意向的客户都已经看过了,到现在还没看的也不会认筹,下一次开放示范屋可能要等月底开盘后。”

有网民跟帖表示,这是故意制造紧张氛围,其实没多少人看房。简单一句话,现在房价这么高,还有人买吗?被忽悠买房的人等房价暴跌的时候就明白了是被别人耍了。

上海一名地产市场分析师说,“上海长假楼市历来表现相对平淡,加之当前发展商和购房者的市场预期都有所降低。在整体降温的大环境下,发展商‘精准推盘’的做法或许是在试探市场。”

照片:《每日经济新闻》

Categories趋势

地产不好做 宁降薪也要转行

2021年09月4日

以前是“躺着赚”,
现在是“赶快走”!

中国有三大高薪行业,那就是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

但如今却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地产从业员宁可降低薪水,也要赶快转行,去其他新兴行业或稳定行业。

一名刚脱离房地产行业的前地产人,接受《第一财经》报道时无奈说:“我们就像风口上掉下来的猪,过去习惯了高薪,现在却要开始低头学习。”

近两年楼市调控越来越严厉,地产行业在政策裹挟下走得异常艰难。

而且,随着近三年地产行业下行,业界早就出现总裁、区域主管过剩的现象,各家房企也纷纷开启裁员,“有先见的人”则主动逃离地产圈。

最新数据显示,龙头万科的员工人数从13万的巅峰大幅下跌,公司近一年人员数量降了20%;合景泰富、富力、泰禾等房企员工人数一年大降超过30%。

已是夕阳行业?

从名校毕业的“95后”硕士叶小落(化名)最近选择从一家华东知名房企离职,回想2018年她成为该房企校招管培生时,当时研究生月薪起步就是两万元以上,还有很高的房补,管培生晋升通道明确。

但看似名利双收的坦途,经历了忙碌到无休息时间,以及各种办公室政治,却在2021年再也撑不下去。在她严厉,地产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了。

但她过去3年积累的营销经验和资源人脉,在其他行业几乎是毫无用武之地。曾经她在房企工作的年薪超过35万人民币(22.53万令吉),但她现在任职的创业公司,年薪仅有18万人民币(11.59万令吉)。

叶小落的情况到处可见,许多业界人士透露,近期很多人跳槽去了互联网、央企国企,就算降薪20、30万的也大有人在.

不仅人员大减,地产行业的薪酬也越走越低。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80家典型上市房企薪酬总量增速已经连续3年收窄,2020年人均薪酬首次出现下降,50分位值为每年18.3万人民币(11.78万令吉),高管薪酬按年下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