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建筑业末季合约靠私人领域

2023年10月6日

大型公共项目尚需等待至明年

由于州选带来延误影响和缺乏大型合约,建筑领域第三季合约总额按年按季大跌70%,同时末季料也难有大型公共项目合约的颁发。

丰隆投行研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第三季度已颁布的国内建筑合约总值为22.8亿令吉,按季大跌70%,按年下挫72%。

分析员认为,第三季度合约量连续正常化下降,主要是于8月12日进行的州选举影响,以及缺乏大型合约的推出,相比次季获得37亿令吉的填海工程支撑。

若剔除填海合约,第三季的合约按季收缩44%。

展望末季,分析员认为,今年最后3个月仍仅能靠私人领域合约支撑,大型公共项目尚需等待至明年。

报告指出,公共基础设施工程在第三季度仍然低迷,政府工程仅占总额15%。

但若看首9个月的表现,受到前两季度的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的填海工程和双威建筑(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一系列合约推动,相比去年同期合约仍高出35%。

续以私人领域合约为主

步入末季,分析员认为,合约流入将继续以私人领域合约为主,其中包括工厂和数据中心的合约。

但同时,分析员预计,最后一个季度也会看到来自柔新捷运(RTS)的部分合约配套。

其他潜在项目,包括防洪项目、再生能源领域的开发和机场扩建工程。

至于一些备受瞩目的,如捷运3号线(MRT 3)、槟城轻快铁和沙巴泛婆罗洲高速公路(PBH)等,可能会在明年才取得进一步发展。

因此,分析员预计,即将到来的2024财政预算案,政府应会对这些项目提供进一步的明确性。

综合以上,该研究倾向于对建筑领域采取更长远的看法,维对行业“中和”评级。

分析员表示,仍会优先选择在投标以及直接谈判项目管道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的公司。

首选股为金务大和双威建筑,主要归因于两家公司拥有多个合约获取手段,预计未来可维持或进入更强劲的盈利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