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分配遗产 立遗嘱很重要!
2023年02月8日
没立遗嘱
继承房产没那么简单
生前有房产却没有立遗嘱,人死后,家人需耗时耗费处理产业继承事务。牵涉的不止继承人的利益,还有许多法律程序要履行。况且每一个法律步骤都要付钱,七除八扣之后,所剩的未必如当初那么多。
执业律师郑文祥表示,有立遗嘱,根据遗嘱办理继承手续是麻烦的。但是没有立遗嘱,法律程序会更麻烦。
在法律的定义上,遗嘱属于私人文件(private document),所以人死后,家属必须向法庭申请遗嘱认证,证明遗嘱的合法性,才可以后续处理分配房产。
谁有权继承产业?
到底人离世,留下的房产需转名,谁有继承权?
以上问题,有立遗嘱和没立遗嘱有很大的差别,大致上可以从四方面来理解。郑律师提供了以下图表来解释:
在我国,有几项法律可以在分配房产时,作为依据:
- 1959年遗嘱法令(1959 Wills Act)
- 1958年遗产分配法令(Distribution Act 1958)
- 伊斯兰法律(仅限穆斯林)
- 1959遗嘱认证和管理法令(Probate and Administration Act 1959)
- 1955小额遗产分配法令(1955 Small Estates (Distribution) Act 1955)

对于没有立遗嘱的个案,在进一步处理房产转名手续之前,必须厘清两个问题:
第一, 谁可以管理死者的遗产?
第二, 谁是遗产的继承人?
有两种方法来处理后续事情。
方法一:
家属必须向法庭申请遗产管理证(Grant of Letters of Administration)。由法庭委任遗产管理人,透过管理人转名给受益人。这是根据1958年遗产分配法令来分配的。
方法二:
若遗产总值不超过500万令吉,家属必须向土地局特设部门申请小额遗产分配。该部门将根据1958年遗产分配法令来分配,发庭令给家属。家属可以凭这份庭令到土地局转名。

郑文祥表示,每一个法律步骤都花钱花时间。要耗时多久,视个案而定。譬如,有些人生前立了遗嘱,但是有家属去法庭挑战遗嘱的合法性,这过程肯定耗时。所以家属在决定采取法律程序之前,应三思后行。
遗产分配法
若没有立遗嘱便离世,根据1958年遗产分配法令的分配法,主要分给三大类别的人:配偶、父母、子女,同时列出其他亲属供参考。
单身也要立遗嘱
郑文祥强调,无论是单身或已婚,应及早立遗嘱,摒除忌讳。
“不管单身还是已婚,只要拥有不动产,尤其是联名产业,就该立遗嘱。”
至于婚前立了遗嘱者,在婚后必须重立,而根据1958年遗产分配法令,婚后单身遗嘱将自动无效。
另外,单亲父母立遗嘱,一旦再婚,遗嘱也自动无效。
案例:带着儿女再婚的单亲妈妈离世,再婚后没再重新立遗嘱,而再婚前的遗嘱自动无效,因此她的产业必须分给第二任丈夫和前段婚姻的儿女。

应家庭变化 更新遗嘱内容
家庭状况会因时间推进而有所变化,为了避免遗产纠纷,郑律师建议立遗嘱人应需求更新遗嘱。譬如立遗嘱的时候,夫妻俩还没有孩子。等孩子出生后,就必须更改遗嘱内容。若成年子女结婚,生育下一代(孙辈),也应该适时更新遗嘱。其他情况例如离婚、配偶过世、拥有更多产业、遗产管理人或信托人去世,也需要修改遗嘱内容。
律师的劝告
一旦房产持有人过世,他的财产必须暂时冻结,不动产也不能变卖。这时候,能让家人动用的金钱,除了手头上的流动现金,就是保险的赔偿和公积金。郑律师劝告大众,若有公积金和购买保险,应尽早填上提名表格。天有不测之风云,在失去家人的时候,这两笔赔偿金可以暂时解燃眉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