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产业领域有好康吗?

2023年10月22日

报道:陈美玲

产业人士多对预算案表示欢迎
但呼吁政府谨慎跟进

2024年财政预算案的焦点是减轻人民负担、刺激经济活动、优化补贴,使国家有更多资金巩固财政,以期在明年达到4%-5%的经济增长。

此外,政府分配了不少款项于基础设施,为发展商提供了机会,但服务税调涨至8%,以及即将落实的奢侈品税,则可能对零售业产生影响。

《南洋商报》搜集了产业领域人士的回响,大致上都对预算案表示欢迎,但是呼吁政府谨慎跟进,免得无法全面透彻落实。

大马仲量联行:改善投资环境

国际产业顾问公司马来西亚仲量联行(JLL)指出,预算案有推出一系列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预计物流和工业市场会受惠。

其中,团结政府推出的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目标是吸引950亿令吉总投资,创造330万个就业机会。

JLL认为,制造业可从中受益。制造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一直低过25%,为了突破,未来投资优先注重高增长高附加值(HGHV)的领域,这涉及高科技制造,因此料将惠及工业与物流市场。

另外,政府有意将大马打造为投资目的地,因此建议在北霹雳吉辇兴建高科技工业园,建立更广大的电子电气生态圈。

而投贸部及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的职责,也不再限于批准投资奖掖,而是扩展至从申请到实现投资。

“这将引入更多跨国公司,中期内对办公楼、工业和物流市场带来强劲的正面影响。”

办公楼有利好

官联公司(GLC)和官联投资公司(GLIC)将提供高达15亿令吉的基金,鼓励初创公司,包括土著中小企业开创高增长高附加值领域,例如数字经济、航空科技和电子电气。

大马有意将吉隆坡打造成东盟数字工业与初创企业中心,加快成立初创企业对刺激经济创新至关重要。

在产业界,这意味会兴起更多高增长高附加值的工业,进一步改变工业和物流市场。此外,鼓励初创公司还可以缓解办公楼市场长久以来供应过剩的问题。

沙巴与砂拉越分别获得66亿和58亿令吉的拨款。为了善用拨款,联邦政府授权沙砂的技术机构,负责实施价值低于5000万令吉的发展项目。

JLL指出,这将吸引投资者考虑将东马作为中国战略伙伴的潜在扩张地点。

“目前的资本主要流向柔佛、吉隆坡、雪兰莪和槟城。沙砂还有许多未开发的潜能。有了联邦政府的授权,希望有更多投资者愿意来开拓州内商机。”

挤压利润降税务成本

JLL指出,服务税从6%调涨至8%,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胀。但该公司认为,生产商和服务商可能会尝试稍微挤压利润,不完全将增加的税务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另外,政府将推出征收5%到10%的奢侈品税,这可能会降低了我国旅游零售业的价格优势,由游客驱动的销售可能会受到影响。

“拥有高比例奢侈品商店的购物中心,以后可能从这类商店获得较低的租金。”

该公司指出,一旦征收奢侈税,政府应该为游客提供退税计划,就像以前征收消费税,允许游客申请退款一样。

威廉氏达哈与王有限公司:预算案缺细节

产业顾问公司威廉氏达哈与王有限公司(CBRE-WTW)说,虽然政府笼统地呈现各种计划,欠缺细节,例如如何执行、何时、何地,但是该公司依然乐见预算案朝向正面的方向发展。

首先,政府有意减少分层产业整体出售的现行规定,以鼓励和促进重建老旧组屋和公寓。

“尽管没有标示强制整体出售的门槛金额或销售程序,但这与国际惯例一致。这是许多城镇复兴和重建的好消息。”

其次,政府会检讨及放宽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计划(MM2H)现有申请条例,将增加高档住宅的需求。

“外籍人士购买产业统一4%印花税,虽然会增加成本,不过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大部分允许销售给外国人的产业都超过100万令吉,已经吸收了4%印花税。”

部分对产业领域有利预算案:

1)重启之前取消的轻快铁第三路线(LRT 3)5个站,即丽阳站、莎阿南拉惹穆达、Temasya、巴生武吉拉惹和绿林镇,这将更新各界对这5区的发展兴趣,使巴生谷的公共交通网络更趋完善。

2)政府拨出10亿令吉担保基金,鼓励信誉良好的发展商重启废弃项目,有望增加可负担房屋的新供应。

3. 首购族的50亿令吉信用担保基金,增加至100亿令吉,并扩大给零工。

4)拨款1亿令吉给B20家庭修复破旧的廉价组屋。虽然拨款不多,不过当局终于看见老旧发展项目的惨况。

5)宽待中国与印度游客,允准发放落地签证和多次入境签证,促进旅游业。

6)为了促进有价值生态圈增长,政府通过特别税率或投资津贴,将柔州边佳兰石油综合中心打造成化学与石化工业发展中心,刺激高增长高附加值投资。

卡希夫

居外IQI:助可负担拥屋

亚洲产业科技集团居外IQI总执行长兼联合创办人卡希夫说,预算案推出的措施将帮助人民拥有可负担房屋,帮助普罗大众稳固财务,为未来经济成长铺垫基础,产业界乐见其成。

他点出,上述措施包括拨款24亿7000万令吉兴建人民组屋计划、拨233亿7000万令吉重启严重延工项目,涉及约2万8000间住宅、拨100亿令吉给房屋信贷担保计划(SJKP),以及拨超过10亿令吉维修人民组屋计划(PPR)、兴建可负担房屋、维修房子和改善房子基础设施、修理偏远地区弱势群体的产业。

新基建利房价

另外,产业转让的印花税将建立简化架构,受益人放弃权利并将财产转让给回教徒遗产继承法令(Fariad)或1958年分配法令之下的合法继承人,仅征收固定10令吉印花税。

“这意味着这项收费将脱离原有的复杂框架,不再依赖产业估值的来确定印花税多少。”

卡希夫指出,新的基础设施会对产业价值带来显著影响,在建设的地区带动新经济活动,例如柔新捷运。居外IQI的分析显示,到了2030年,柔佛将有5万名越堤族前往新加坡。

其他将会推高产业价格,并改变用途的基建项目包括衔接彭亨文冬和吉兰丹瓜拉吉赖的中枢大道,以及衔接沙巴、砂拉越与汶莱的泛婆罗洲大道。

另外,预算案的多项措施简化了外国学生、游客和投资者入境的程序,刺激外国人在本地开销。第二家园计划如今更吸引人,料将促进外国买家购买高档房产,还有投资者对短期住宿产业的需求。

罗斯里阿旦

产业消费者公会:善用拨款发展退休村

近期成立的非政府组织马来西亚产业消费者公会(MAPC),对于政府拨出10亿令吉照顾乐龄人士的福利表示赞赏。

MAPC主席拿督罗斯里阿旦说,我国乐龄人口偏高,部分拨款应该用于私人退休村发展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居住选择。

他也认为,预算案照顾到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每一层面,然而政府应该拨更多款项激励产业领域,在短期和长期推行各种措施支撑产业市场,改善经济。

MAPC建议政府推行奖掖,例如早前的拥屋计划(HOC)激励潜在买家。重启项目时,应请独立的产业顾问进行市场研究和营销策略,否则即使重启废弃项目仍缺乏买家,会再次陷入问题。

“政府通过地方政府发展部成立特工队解决废弃项目,是重要的倡议,可振兴产业市场的供应。”

谢尔顿费南德斯

PropertyGuru:鼓励潜在买家购屋

房产科技平台PropertyGuru马来西亚区经理谢尔顿费南德斯认为,整体而言预算案凸显了政府在支持人民和促进经济繁荣的承诺。

“政府宣布拨出5亿4600万令吉持续发展36项人民组屋计划,包括柔佛居銮的一项新计划,值得赞赏。可负担房屋的供应增加是让现有产业市场稳定的关键。”

该公司点出,加上增加房屋信贷担保计划加码获得100亿令吉,将惠及4万名大马人民,有助于鼓励潜在购屋者迈出第一步,实现拥房的梦想。

根据PropertyGuru研究的今年下半年消费者情绪调查,38%受访者表达需要更吸引人的可负担房屋选择。

由该公司编写的今年第三季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报告也强调,消费者的需求与产业价格不匹配。

莫娜伊莎

学者:接管大马城利民

学者指出,政府接管大马城,确保策略地点的土地得到最佳利用,有做到如预算案所所述的以人为本,为人民带来各种好处。

玛拉工艺大学(UiTM)建筑环境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副教授莫娜伊莎博士接受马新社采访时说,这项措施显示政府不仅注重商业价值,也关心人民的需要和福祉。

“大马城项目位于首都,可负担房屋都需要良好的位置,让居民可便捷地获得各种基本设施,例如公共交通。”

莫娜指出,如果房屋项目远离市中心,肯定对通勤的人们造成负担,增加其他成本。

另外,预算案也有考虑到联邦直辖区土著社群的利益,为退伍军人提供可负担房屋,以及为巴生谷居民提供公园和绿地。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产业领域盼甘露

2023年10月8日

独家报道:陈美玲、何燕羚、张洁莹

助民实现拥屋梦
发展商促政府改善政策

备受瞩目的2024年财政预算案,是团结政府提呈的首份预算案,不巧国家经济放缓、内需疲弱、令吉汇率败退,加上高通胀与生活成本,这一年商民着实过得不易。

产业领域向来是建设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推手,与之相关的行业多达200种,因此它对国家前景的影响相当显著。

《南洋商报》搜集了多家重量级产业发展商及相关业界的预算案愿望清单,冀望从业者眼光探查实况、了解心声,化身政商桥梁,下情上达。

各家发展商异口同声希望政府多发奖掖、重启惠民的拥屋计划、管控建材成本、稳固隔夜政策利率及优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的审查条件等,以加快产业领域复苏。

走过冠病疫情阴影后,正当我们满心欢喜以为市场会迎来真正复苏时,今年商民却饱受生活成本高涨冲击之苦。

即将出炉的2024年财政预算案,会否能帮助解决人民的生活压力烦恼,又是否会有更多措施帮助年轻人拥屋?

过去几年,产业发展商一直在面对建筑成本高居不下、人力不足等困境,团结政府又是否会有良策?

《南洋商报》访问了国内著名产业发展商和业界商会领袖,看他们对这一次预算案的期许和建议为何。

梁海金

马星集团创办人兼董事经理丹斯里梁海金:
简化首购族买房程序

我们希望政府推行更多措施帮助首购族,简化买房程序,加快产业领域复苏。
这些措施至关重要,足以对超过140个领域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对整体经济带来广泛激励。

另外,稳定的隔夜政策利率(OPR)将可给产业市场注入信心,而产业投资是抗衡通胀最好的对冲工具,我们对前景感到乐观。

我们因此也列出以下7点的建议,希望政府采用借以帮助人民、刺激产业领域及支持昌明大马:

1.重启拥屋计划(HOC),强化融资援助及协助首购族的措施,包括:

●重启HOC,提供奖励推动购屋者买房,减少房屋滞销,例如价格介于30万1令吉至100万令吉的房产,100%豁免印花税

●提供3万令吉一次性补助金给首购族购买最高50万令吉的房产,以及(或者)针对有资格的购屋者重启私人可负担房屋计划(MyHome Scheme)

●首购族购买最高50万令吉的房产,可享更低及固定的融资利率

●渐进式融资让中等收入购屋者在拥屋的前几年,有更多时间改善收入

此外,恢复最高40年代房贷期限,在审批贷款申请时,参照总收入而不是净收入。

2.兴建期间所偿还利息免税,为购屋者直接节税促进拥屋意愿。

3.是减少并统一外国人购买产业的门槛,目前各州的门槛不一,政府可检讨并全国统一门槛至最低60万令吉。

4.在大马第二家园计划(MM2H)纳入更多诱人政策,推广大马高级签证计划(PVIP),使大马更具竞争能力,吸引更多有资格的外国人来马居住和投资。
政府可考虑降低符合资格的最低收入、流动资产和定存,而非2021年修订的高门槛,并推行不同级别及客制化处理不同的外国申请。现有的MM2H签证持有人不应受新条例影响,签证期限维持10年。

5.免除或降低建材进口关税,直到价格稳定。
根据大马统计局,今年6月,除了钢与金属、胶合板,其他建材的每单位价格指数按年增长2.1%及8.4%,在通胀压力和经济不确定性之下,发展商倍感挑战。

6.为具有绿色特征的项目提供奖励。
冀政府扩大开发绿色建筑,考虑提供小拨款给发展商,借以鼓励业界采纳绿色特征和再生能源,例如安装太阳能板,以期在2050年成为碳中和国家。

7.奖励使用工业化建筑系统(IB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商。
特别是可负担房屋,借以鼓励更多发展商采纳这两种系统,建造更高品质的房产、减少依赖劳力、提高工地整洁和生产力。

蔡文怀

Aset Kayamas执行董事蔡文怀:
更多奖掖吸引外资

我们希望政府在来临的财政预算案,除了继续照顾B40和M40群体,能有更多促进经济发展的配套,吸引大型外资,从而带动国内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

市场过去几年受到冠病疫情影响,一直未招徕大型的海外投资者。

希望政府能拿出更多措施和奖掖引入更多外资,特别是会在我国设厂20年或30年的长期类型投资者,他们都会选择在本地置业,绝对有助推动国内房市发展。

我们在文化、语言、设施上都有优势,屋价也比周边国家廉宜,就是无法吸引海外买家的目光。

当政府成功吸入外资,将制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国人的平均收入亦有所改善,可一并解决国人“无法负担买房”的问题。政府一直采取现金援助,也并非长远之计。

吸引外资的同时,政府必须修改申请条件严格的大马第二家园计划,才能双管齐下拉动房市。

如果泰国第二家园的门槛仅需50万令吉,大马则需要200万令吉,海外置业者肯定首选泰国。

我国于2021年重新推行第二家园计划,但修改后的新条件非常苛刻,包括须拥有至少100万令吉的定期存款,以及须申报拥有至少150万令吉的流动资产等。

林福山

林木生集团执行主席丹斯里林福山:
奖掖降成本暂缓升息

除了希望政府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宣布拨款提供奖掖,降低建筑成本,我们也想呼吁政府继续暂缓升息。

前阵子一连串升息对国内经济构成压力,导致贷款成本提高,包括中等收入家庭、购屋者都受到影响;商家贷款及经商成本提高,可能会让他们喘不过气甚至破产。

一旦企业倒闭情况发生,还会面临失业潮等连锁反应,加上现在百物看涨,影响不可小觑,政府绝对要提出一些措施,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团结政府不管是要削减补贴、落实新政策,都应该要从各方面考量,以不加重人民负担、不影响消费能力为前提。

不过,好在马来西亚政治开始趋于稳定,我们对未来几个月经济走势保持乐观,并相信政府可以更全心专注于经济发展。

希望政府在来临预算案能考虑以下建议,以刺激励地产领域:

重启拥屋计划、延长印花税减免等措施,减低购屋成本,以减轻首购族的经济压力,提振市场整体买气。

2.降低房地产发展的合规成本,比如降低发展费用、土地拥有权转换税,简化各种申请的繁文缛节,加快审批速度等,从中省下的资金可用诸购屋者,让消费者以更实惠价格置产。

3.对环境、社会及监管(ESG)相关指标提供奖掖,以鼓励发展商往越来越受重视的绿色建筑发展,在发展项目中融入更多环保元素。

4.为采内工业化建筑系统(IBS)提供奖掖或补贴,鼓励发展商使用这个高效的系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及成本,让国人有机会以实惠价格购买到可负担的房地产。

林景清

林上海资本主席兼怡克伟士董事经理丹斯里林景清:
增设基建带来外溢效应

产业发展商兼建筑业者,我们清楚知道好的基建发展,让城镇更完善可以提高房屋价值,延伸的外溢效应不仅止于建筑及房地产领域,也可能惠及各个行业。

我们见证捷运以及淡江大道(DUKE)所带来的利好,尤其是交通更便利,连接上大道的周边城镇,产业释放更高价值。

倘若政府可以在2024年预算案公布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兴建捷运3(MRT3)或其他铁路和大道,将为国家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我也希望政府会有更多基建设施相关的宣布,并且考虑在大道和铁路交通系统完善的巴生谷一带,善用政府机构持有的土地,为首购族推出更多房屋计划。

目前巴生谷和槟城等国内主要城市的房屋需求仍强劲,若担心人民买不起“旺区”的房子,那政府应该考虑为私有土地提供发展费用奖掖,让发展商在本身发展项目中纳入政府的可负担房屋计划。

房价相对较低,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也会容易放行,从而刺激产业买气。

另外,倘若要协助首购族购屋,今年底将到期的印花税豁免或减免措施,可以延长至2025年。

童银坤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主席拿督童银坤:
改革国家财务降房价

REHDA对于2024年财政预算案充满乐观,相信这一次的宣布会再度把人民需求置于首位。

不过,我们希望政府能够解决国内房屋难以负担的问题。

雇员公积金局策略总监诺希山最近在采访中说,若要使房屋真正可负担,就应该彻底改革国家财务。

国家收入的95%来自某种形式的产业税,如土地转换费,因此在讨论可负担房屋时,改革国家财务至关重要。

我们也对此赞成,如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征收的费用减少,房价很有可能会降低到人民可负担水平。

目前,除了发展商必须采取交叉补贴来建造可负担房屋,另一个房价过高的主因是建材成本上升。

政府介入,例如暂时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无疑可缓解冲击。同样,土地成本上升也会影响房价。

另一方面,首相多次呼吁各级政府和官联公司务必处事公平及透明,我们为此受到鼓舞,希望可以加速批准过程,减低成本,从而让房屋更加可负担。

苏菲安阿都拉

UEM阳光总执行长苏菲安阿都拉:
设顶价补贴进口建材

我们希望政府考虑将部分原材料设定顶价,以及为进口建材提供税务补贴,助业者提供更多可负担房屋给市场。

原材料价格高涨,不仅业者的赚幅受影响,也导致一些工程被迫停工。

大马土著承包商协会早前也指,建材价格急剧上涨,已上涨至难以承担的水平,尤其铁价每吨上涨了约500令吉,导致一些承包商被迫推迟建筑工程。

因此,我们希望如洋灰、混凝土、钢铁、燃油等原材料价格,政府能设顶价。

另外,我们也建议政府再推行类似拥屋计划的振兴配套,通过让更多国人一圆拥有自己的房屋的美梦,带动国内产业市场。

在推动绿色建筑方面,政府可考虑多方的税务政策,包括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制造商和建筑工程,可享有所得税豁免、绿色建筑相关的机械与研发可得到投资税收津贴(ITA),及提供拨款做深度研发改善技术。

增加奖掖善用绿色建筑技术,将鼓励更多发展商在建筑工程上套用绿色技术,也同时可降低业者对劳工的依赖,减少外劳短缺带来的影响。

朱绍彬

百乐园产业总执行长朱绍彬:
放宽第二家园门槛

我们希望政府延长大马一家拥屋倡议计划的限期,及修改大马第二家园计划申请条件。

在i-MILIKI计划下,首购族可在贷款合约与产业转名文件上豁免印花税,有助纾缓首购族的购房压力,但豁免期将在今年12月31日结束,希望政府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上,延长此计划。

我们希望,政府能保持2022年所实行、5年后脱售房产豁免产业盈利税(RPGT)的税制,这有助推动房产投资,帮助国人累计财富和做房产升级,连带推高房产交易量。

马来西亚拥有上佳的基建设施、美丽的天然环境、美食等优点,许多外国人都希望在我国居住,政府在2002年也成功通过大马第二家园计划吸引很多海外投资者。

可是,申请条件在2021年收紧后,马上收到影响,我们别忽略了大马第二家园计划可带来数十亿令吉的经济效益,据报道,计划自2002开始创造了超过400亿令吉的效益。

大马第二家园计划衍生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是产业销售,也会惠及多个领域,例如酒店、旅游、医疗服务、教育、交通及金融。

陈建铵

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师协会(MIEA)会长陈建铵:
重启HOC续免印花税

希望政府重启拥屋计划(HOC),并延长年杪到期的大马一家拥屋倡议(i-MILIKI)豁免印花税措施。

印花税和律师费是购屋者的入场成本,而i-MILIKI的豁免期限即将到期,将之延长可激励首购族买房。

目前,律师费用是房价的1.25%,已有多个发展商吸收律师费来推销新房产。

基于奖励只限新产业,MIEA希望政府一并奖励二手市场和商业产业,如店铺和小办公室,降低印花税和律师费,在经济放缓时刻,需要适时协助商业产业。

国内某些地区的公寓过于密集,我们也促请地方政府重新规划,除了降低人口密集度也加入商业区,使社区平衡发展。

政府可以在吉隆坡外围建立卫星城市,如万挠、峇冬加里、丹绒马林及汝来,开发工业领域,创造工作机会,人们就不必每天来吉隆坡工作。

我们也希望政府减少繁文缛节,透明地降低建材、建筑与劳工成本,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房价高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