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九成港人买不起贵楼

2021年06月23日

“基层一瓦难求,新盘豪宅却抢购不断”
这句话是香港房市最佳写照。

香港楼价可能在2个月内再突破历史顶峰,面对无期上升的楼价,基层人士逐渐买不起房,全港只有不到9%的人,能负担得起价值千万的豪宅。

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资料,4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已去到390.8点,距离2019年5月的历史高位(396.9点)只差约1.5%。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推测,未来2个月楼价就会破顶。

但悲哀是,房委会公屋轮候时间在10年前为12.91万宗,平均轮候时间只需要2年;10年后的今天,有25.38宗申请公屋,需要等5.8年才轮到,轮候时间是22年来新高。

不过,新楼销售却是另一番”平行时空”的热闹景象,大围新盘录得过2.7万人入票、黄竹坑新盘一房户索价约1000万港元(530万令吉)。

假设透过按揭保险计划借尽80%按揭,供款30年及按揭利率2.5%,千万物业压力测试的月入需要7.78万港元(41.5万令吉),打开政府统计处网站了解一下,6万港元(3.2万令吉)以上月入的打工仔,占香港仅9%。

工资十年升58% 楼价升1.18

香港房价与社会普遍人士的实际收入已经脱节,金管局资料显示,去年第四季的房价与收入秘鲁攀升至19.3,而1997年的峰值为14.6。甚至有机构提到,港人要20.7年不吃不渴才能置业,为全球最难负担城市。

在10年前的2011年,那时香港打工仔的收入中位数是1.2万港元(约6400令吉),当时港岛区430方呎以下的小单位,平均售价在371万港元(169万令吉)。

5年前,港人月入涨25%至1.5万港元(8000令吉),不过单位房价已升了37.5%至510万港元(272万令吉)。

时至今天,港人的月入中位数终于有2万港元(1.07万令吉),比10年前增加了近67%,但别高兴太早,那个单位已升到745万港元(402.24万令吉),较10年前狂飙了1倍。

但可怕的是,楼价似乎并未有疲态,疫情下美国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加上市场憧憬日后与内地及世界各地通关所带来的资金流动,可预见往后房地产等资产价值会再上升。

《经济学人智库》公布的”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排名,统计了全球133个城市的生活成本,结果显示,疫情下香港生活成本继续排名全球第一,除了高楼价和高租金外,本港其他日常生活开支、用餐费用、食材价格都名列 世界前茅。

资料来源:星岛环球网

Categories贴士

置业投资,要趁年轻!

2021年04月1日

年轻人虽然可能身无分文,但胜在有时间,若投资失败有机会重来,购屋贷款可以拉长来供。因此,买屋要趁早,而且越早越好。

但刚出来社会工作,哪来的钱?除非家里有钱或父母帮忙垫着。

无论如何,年轻是你最大的本钱,尤其是单身一人的时候,没有什么负担。加上年轻,身强力壮,可以多干点活,身兼多职,再辛苦,也要竭尽所能尽早买(供)一间屋子。

纵是早婚,孩子也小,负担不重。

及早买房,把它当作定期储蓄或个人投资;20、30年之后,屋子增值,便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另外,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若21岁买屋子,20、30年后,你也才只是41、51岁,也还年轻、还有余力升级,再换一间更大更好的屋子;或追加,再买第二或第三间屋子,累积财富。

纵使不再买房,孩子长大到要升大学的时候,屋子也快供完了,可以将屋子再抵押给银行,再融资用作孩子的升学(教育)费,或者自己的创业资本。

买房抗通胀

由于通货膨胀,百物腾涨,钱也越来越不值钱,屋子越来越贵。

想想20、30年前,一间屋子才多少钱?但如今呢?加薪永远追不上物价,屋价持续上升,已经是以前的好多倍。

买屋,拥屋自住,可以边住边等增值,既是消费也可看做是储蓄,抗通胀。

只要不是投机炒作,量力而为,任何时候都是买屋的好时机。

能买就不要租

买得起屋子,何苦还要租房子?每月缴租金,为他人供屋子呢?

租房给了就没有得拿回。跟人租屋20、30年,长年累月仔细计算一下,这笔数目可能已经可以够自已买一间屋子了。

如果每月的租金足够供屋,为何不买屋或产业?毕竟产业还是抗通胀最好的投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