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品味

这个村,是世界最长寿之乡

2021年08月15日

“世界长寿之乡”这名堂,
从2012年就冠在海南澄迈。

中国海南澄迈是公认的“世界长寿之乡”,而且是2012年以来就获得联合国颁佈认证,非常不简单啊!

去年底,联合国老龄研究所还重新认证,同时换發了新的标牌,也是中国首个获得重新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

有800年历史的古村罗驿,民房依水潭而建。

根据联合国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原野介绍,人口寿命和人居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所以“世界长寿之乡”这个殊荣并非永久性的,每隔5到10年就会重新认证。

中国共有10个乡镇获得联合国老龄所专家认证为“世界长寿之乡”;除了海南省的澄迈县,还有万宁市,而海南本身则获颁“世界长寿岛”的美誉。

澄迈2019年全县人均寿命79.9岁,有170人是百岁以上的人瑞,百岁老人占总人口,远远超过联合国制定颁佈“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

为何这裡的人这么长寿?除了餐食和其他生活习惯,还有哪些自然因素吗?

新华社之前就派员到访澄迈县前三名的罗驿村探访,看看这个800年古村的过人和独特之处。

报道称,这个位于白莲镇的古村,人口约3800多人,80岁到89岁的老人有126位,90岁以上老人有27位。

处处可见浓浓古代气息的建筑。

据史料记载,罗驿村建于南宋时期的1256年,也是古代琼岛西线的驿站,古称倘驿。

当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从澄迈老城上岸后,前往贬黜地儋州,就曾在罗驿落脚休息,村中还有一条“东坡路”。

据考察,村中南北两极各有水潭,水清如镜,民房就围着水潭而建,人民畔水而居。

毫无遭受污染的河流,是长寿的秘密吗?

 

罗驿所在之处正是琼北西部的火山岩地区,水土富含硒元素,而这裡的房子和36条小巷也几乎全是火山石板铺成。

据研究,硒元素可谓抗氧圣品,可以防止疾病、减缓衰老、强化免疫系统。

也就是说,村民世代就活在超级抗氧化的环境,他们吃着富硒土里种出来的粮食,喝着高硒水,住在富硒的房子,连脚下踏的都是富硒路。

用火山岩搭建的老房子,鳞次栉比排列村道两旁。

但如果直接问当地人,他们会告诉你,另一个要素是浓厚的孝道文化;罗驿村开村始祖李文英是位教书先生,从元、明、清三朝600多年间,村子出过3名举人、34名贡生,所以这裡自古就尊师重教,重视德礼,孝敬老人。

老房子的屋墙都是用不规则的火山石砌成。
罗驿驿道遗址,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古塔。

资料来源:新华社/海南网

Categories贴士

长寿秘诀源自居住环境

2021年07月29日

除了生活和饮食习惯,住怎样的房子也很重要;
讲的不是房子有多豪华大气,
而是怎样的环境才能让人住得舒坦安心。

除了内部装潢和整洁,房子所处地段和社区环境,也有健康息息相关。

活得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响往,各国时不时都有研究单位针对长寿的秘诀,我们综合各种研究报告,为大家梳理出让你更长寿的居住条件。

沐森林浴增强免疫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绿色植物多,空气质量好,如果住在公园附近,噪音也低、空气湿度适宜,还可随时来一场“森林浴”。

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废气又可排出人类需要的氧气,有些植物还可以消除电子产品的辐射。

研究发现,“森林浴”有助改善身体的副交感神经,也就是自律神经系统的一部份,主管人体非意议的功能和节奏,例如呼吸、心跳、瞳孔放大缩小等等。

简单说,这有助控制正常血压,还会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这对抵抗疾病或感染有利,自然活得更健康。

此外,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自然界也更不容易生气、紧张或抑郁。

住在水边压力小

有没有发现,心情不好到海边散步或坐坐,马上觉得更轻松,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根据研究,这是因为海浪的声波频率大概是12赫兹,正好和人类平静的Alpha脑波相近,所以让人觉得更舒缓平静。

欧洲环境和健康中心之前的研究就发现,居住在滨海的人,身心状态比居住内陆的人更好更健康。

多接触水流会让大脑释出多巴胺,这种脑内分泌物有助减轻压力,让大脑放轻松,心情更愉悦。

同时,靠近流水,地区气候普遍比较潮湿,所以空气中的颗粒物或化学污染浓度相对会更低,有利健康。

离公司太远易得慢性病

在市区工作的上班族,很多会觉得住得远一点,房价更低又更轻易接触到大自然。

你有想过住得近公司好还是住得远一点好?这问题在专家眼中,也是足以影响健康的因素。

美国《华盛顿邮报》之前刊登一项研究报告,房子如果离上班地点太远,会大大增加患上慢性病的机率。

很奇怪吗?其实是因为通勤时间长,可能来不及吃早餐,下班又大塞车一轮才到家,晚餐变成太迟吃,没时间运动就便饱腹上床睡觉,如此日积月累,慢性病就会找上门。

临大街住不利心脏

住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旁,交通购物更方便,但如果每天被交通工具的废气和噪音污染包围,久了必对身体和心绪有害。

美国《血液循环》杂志之前刊了一项研究显示,房子远离主要街道超过1公里的心脏病患者相比,住在大道旁的人10年内死亡风险升高27%。

报告指,交通污染引起动脉斑块积聚,导致猝死风险加大。

专家建议,非不得已住在大马路旁,白天车流量大,尽量少开窗,减少吸入废气;有能力的话,可安装双层窗户,用更厚的窗帘,或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太近车站易发胖

离机场、火车站或捷运站太近,大家通常最先想到噪音问题,事实上,住太近车站的人更容易发胖。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发现,机场和车站的噪音会刺激人体压力激素升高,导致腰围变粗。

这个研究在机场附近抽样5156位居民做调查,结果显示,噪音每增加5分贝,受调查的居民平均腰围就会增加1.5公分。

住在其他车站或铁路边的居民,同样长期噪音影响,也有发胖的危险。

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就设法加强门窗密封或安装隔音来减轻噪声。

近快餐店中风机率高

快餐店越开越多,大家住处附近可能就有一间。

美国密歇根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住在快餐店密集区,缺血性脑卒中(或俗称脑缺血的一种)风险高。

该学院收集了得克萨斯州1247名这类病例的资料,根据每区快餐店从多到少的数量排列出来,结果发现排名前四份一的地区,发病率比后四份一的地区高13%。

原因是人都是贪方便,因为住得近快餐店,可能更常去快餐店用餐,而快餐和肥胖则是息息相关。

当然,这对自律能力强、可以抵挡快餐诱惑的人来说,这就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