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香港普华永道 也加入元宇宙

2021年12月29日

有一个元宇宙土地交易,
来自香港。

继香港房地产大亨郑志刚在The Sandbox购买最大的虚拟地块后,又有香港公司加入了元宇宙的行列。

这一次是全球四大审计公司之一的普华永道(PwC)位于香港的国际子公司,在给予区块链的游戏平台The Sandbox上购买了一块地,打算建立一个Web3资讯中心,以促进新一代的专业服务,包括会计和税务。

普华永道没有透露交易价格。

香港普华永道在区块链投资方面一直是先驱之一,在2017年11月就已经接受比特币支付咨询服务。该公司已经涉足区块链集数和加密货币资产已有一段时间。

普华永道香港合伙人William Gee指出,元宇宙能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价值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引入了与客户及其社区互动的新方式。

“我们将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就这一新兴的全球数字现象所带来的全方位挑战,为希望拥抱Metaverse的客户提供建议。”

The Sandbox则指出,像香港普华永道这样的专业服务公司,可以在元宇宙空间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不太熟悉Web3的公司扩大范围并保持创新。

迄今为止,The Sandbox已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包括阿迪达斯、雅达利、Care Bears和The Smurfs。

资料来源:搜狐新闻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这香港人买下元宇宙最大土地

2021年12月10日

元宇宙买地热潮,
已经蔓延到商界大亨了!

《中国基金报》报道,香港房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集团的总裁郑志刚,宣布在虚拟游戏平台Sandbox上购入最大的数字土地,据了解交易价高达500万美元(约2108万令吉)。

据悉,郑志刚会在这块虚拟土地上打造一个“创新中心”,展示大湾区10家特色新创企业的商业成功,包括诊断及基因检测开发商Prenetics、物流业独角兽Lalamove、科技配件品牌Casetify等。

这些公司都与新世界发展或是郑志刚的风险投资公司有连结或合作。

他还表示,这些新创公司将推出NFT、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娱乐。

在上月,Decentraland的虚拟平台上,一家叫Republic Realm的虚拟房地产投资和发展公司,以243万美元(约1028.25万令吉)买下一块虚拟土地,震惊市场。这家公司目前在19个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约有2500块虚拟土地。

但不到一周, Sandbox上一块虚拟土地以430万美元(约1819.54万令吉)售出,再度刷新元宇宙房地产交易价格的新纪录。没想到那么快,郑志刚又再破新纪录!

郑志刚指出,进军虚拟世界是为下一代提供一个能够创造创新的平台,尤其是数字世界不断进化,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元宇宙,方能站在这些变化的最前沿。

郑志刚是香港知名亿万富翁郑家纯的儿子,于2020年5月出任新世界集团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掌管该公司物业发展和投资项目的策略性方向。

早在2017年10月,郑志刚就创立了私人投资基金——C Ventures,专注于各种针对Z一代的品牌,已投资于美容网站Beautycon 和 Glore,以及奢侈品电商 Moda Operandi等。

近年来C Ventures也先后领投了机器人(10.130, -0.09, -0.88%)、NFT、智能芯片、数字建模、智能化渲染和智能计算等领域的公司。

Categories趋势

5折卖房 香港楼市真的变了?

2021年12月10日

劏房 vs 买不起的贵房,
是香港楼市的既定印象。

但香港楼市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吗?真的要达到“共同富裕”的理念了?

近日传出,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的新世界发展,率先响应政府“居者有其屋“的口号,将以成本价、非营利的形式,出售高品质又可负担的住房,售价低至市价的5折,也就是砍半!

据了解,新世界发展在第一阶段,捐出一块位于新界西的土地来试水温,计划打造300套实用面积在300至550平方尺的1卧至3卧单位。

若每个单位成本价约为270万港元(约146.26万令吉),如果以此价出售,约等同于市场价格的50至60%。

超低首付、分阶段贷款

该集团同时会推行“超低首付”,只要房价的5%就可以购买。

目前香港的情况是,只有买来自住的首购族,在购买低于800万港元(约433.35万令吉)的屋子时,才可以享受10%的超低首付优惠。

另一个创新的模式,就是“渐进式供款”,新世界发展让买家先以房价的50%(相当于市价的25%)来计算第一阶段贷款,另外的50%可在成交后的10年内,一次性或分阶段按揭供款。

这些“新款”的模式,目的是解决港人首付不足和普遍的供贷压力问题。

25-45岁优先申请

同时,新世界发展会开放让25至45岁的年轻人或家庭有限申请,现时居屋申请者均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兼首次置业人士,并须符合薪金和资产门槛。

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指出,这是响应官方号召,努力落实“共同富裕”的理念。

“共同富裕、兼顾公平在香港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作为主要发展商,新世界理应率先响应,倡行共享价值理念,摒弃追求利润最大化模式,把创新以及对社会的承担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第一财经

Categories趋势

港议员怼北京没出手解决劏房

2021年11月19日

“北京提出问题,
但没帮助香港政府解决问题。”

今年7月间,中国政府指示,在2049年前,香港必须告别劏房。

劏房,是把原本的住宅单位,分割成数个小单位再出租,已经成为香港的代名词之一。

根据资料,香港有21万人生活在9万多个环境恶劣的劏房单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对于中国政府的指示,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随后数次宣布,香港会有数项解决方案,包括预期在20至25年内,建逾100万个单位应市,以稳定当地楼市;过渡性房屋的供应量将增至2万个。

石礼谦

连任多届香港地产及建造界议员的石礼谦,日前在专访中总结议会生涯时,指名全国政协副主席夏宝龙,没有具体帮助香港解决劏房问题

“他们提出问题,但有没有考虑到政府怎样解决问题?有没有去了解为何解决不到问题呢?有没有帮助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香港政府去解决问题?只告诉你有问题、有问题、有问题。”

石礼谦在本月初宣布退下火线,不竞逐连任。

现年 76岁的石礼谦(原名Razack Ebrahim Abdul),1945年于澳门出生,于香港长大及接受教育,亦曾于澳洲短期深造及工作。1970年回港工作,2000年起出任立法会议员,为建制派政党香港经济民生联盟创会成员之一,其后四届均以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当选连任。

他是建制派议员中少有可与民主派议员沟通者,被部分强硬左派视为“不听话”

石礼谦补充说,除了房屋问题,香港亦有福利、医疗、教育等议题须一并处理。

这并不是石礼谦首次吐槽中国政府的言行。在2019年6月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初期,他率领其他5名高银金融的董事,在8人董事会中以多数票投票通过放弃当年5月以111亿港元(约60亿令吉)投得的九龙市区启德商业用地,原因是近期发生的“社会矛盾”和经济不稳定可能不利香港商业地产市场,但真实原因引起多方猜测。

相关报道:

中国要香港“告别劏房”
解决劏房?香港政府有信心!

Categories趋势

神秘富豪买港公寓 亚洲最贵!

2021年11月18日

香港豪华住宅市场,
有价有市!

香港位于港岛太平山顶最具标志性的高档项目豪华公寓——Mount Nicholson,近期出售了两个分层单位连同配套车位,由一名未标明身份的神秘富豪斥资约12亿港元(6.42亿令吉)购入。

港媒报道,其中一个单位是以6.4亿港元(约3.4亿令吉)售出,成为亚洲每平方英尺计算最昂贵的公寓。

据九龙仓集团控股和南丰发展指出,分别以每平方尺14万800港元(约7.53万令吉)的售价各出售了一套公寓。

公寓配有三个停车位,面积为4544平方英尺(442平方米)。

打破李泽钜公司纪录

9个月前,亚洲每平方英尺计算最昂贵的公寓纪录,还是由长实集团的波老道21号项目创下。

这家香港大亨李泽钜所持有的公司,在2月以每平方英尺13万6000港元(7万2704令吉)的售价创造这项盛举。

众所周知,香港是全球最昂贵的房地产市场之一,但这项最新的交易凸显了这座城市的豪华住宅市场继续走高。

据高力国际,截至今年6月的12个月内,交易总额为128亿港元(68.43亿令吉),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高力预估,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本土富豪强劲需求的推动下,高档住宅的价格将在下半年上涨3%。

发展商表示,这名神秘富豪还以5.61亿港元(约3亿令吉)购买了相邻的一套公寓。

Mount Nicholson是香港富人最抢手的超豪华项目之一。鉴于山顶的土地稀缺,在周边一带很少有新项目可供出售。

这区的买家包括已故大亨何鸿燊的女儿何超欣和何超盈,及当地发展商大鸿辉兴业创始人梁绍鸿。

Categories趋势

台湾忧香港资产被没收

2021年11月17日

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太三认为,
“这是假设性甚至过度臆测。”

曾高调声援香港2019年反修例运动的台湾政府,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可能招来麻烦?!

据媒体报道,台湾官方评估,台政府在香港的资产有被没收的风险。

《香港国安法》实施情势日益严峻,台湾政府在香港的资产备受关注。

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却认为这个假变“过度臆测”。

台政府在港有两笔财产

台湾媒体报道,他15日证实,台湾政府在香港有两笔财产。

一是在九龙半岛尖沙咀一座旧建物内的“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是陆委会委托海华服务基金会协助办理业务。

另一项是在新界,是由台湾教育部负责督导管理,并出租给香港浸会大学的荃湾校舍。

这座校舍是在1992年,依陆委会决议以4700万港元(约2520万令吉)购买,目前市值约新台币4亿元(约6000万令吉)。

邱太三补充,两岸情势变化快速,若法律面没有适时调整,会有“解释上的差异”。

他说,根据1969年制定的《国有财产法》第14条规定(台湾)境外财产由外交部来管理。香港1997年由英国移交给中国大陆时,台湾官方当时忽略了这项条例,《国有财产法》条文并未适时调整。

全力以赴保护在港资产

台湾财政部长苏建荣则指出,台湾在港财产,在法规上不属于外交部主管的“境外财产”,而属于《香港澳门关系条例》管辖的“第三地”,由陆委会主管,财政部及辖下国有财产署将尊重陆委会决定协助办理。

邱太三证实,陆委会已召集外交部、财政部国有财产署讨论,相信问题会迎刃而解。

“香港的两处资产不论出售或出租,我们都会往最好的方向讨论。”

之前,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邱垂正回应民进党立委王美惠咨询时说,香港情势一直在恶化,台湾在港资产确实有相当风险,强调政府会全力以赴保护在港资产。

Categories趋势

全球最贵租商业街 租金急泻

2021年11月12日

一场疫情,
购物天堂风光不再!

香港,全球著名的购物天堂。到香港旅游,除了一般的观光,大家肯定是不停地买、买、买!一个行李箱去,5个行李箱回!

从中环的置地广场、国际金融中心商场、金钟的太古广场,走走看看买买高档次、高价格的商品,再转战铜锣湾的时代广场、崇光百货、尖沙咀的半岛酒店商场、海港城、新世界中心、沙田的新城市广场,买个不亦乐乎!

最后,当然不能忽略油麻地、旺角一带,逛逛一些比较平民价的店铺,趁机扫货!

但,这都是几年前的景象了……

香港最主要的商业及娱乐场所集中地——铜锣湾,也是全世界租金最贵的地段,据说每年平方公尺可以达到2745美元(1.14万令吉),去年开始,受疫情的影响,往日繁华陷入冰封状态,最为明显的,便是铜锣湾商区的租金,已累计下挫约41.3%。

近日,香港高端商业街的业主们更被提醒,醒醒:月租100万美元(约415万令吉)的好日子已经结束。

房地产服务商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数据显示,香港三大高端购物区的租金接近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罗素街上业主的要价,较大约8年前的峰值打了近八折。

罗素街,在2019年的调查中,商铺租金是全球最高的。

今年年初,就有报道指,昔日在罗素街的全球知名护肤品牌Kiehl’s店铺,已变成了售卖手机配件;铜锣湾黄金广场的六福珠宝换成了一间口罩店……

有位地产中介的高管就说,“如果你在中环这样的核心地段有一家商铺,你不会想把它租给一家卖口罩的公司的。”

他补充说,目前奢侈品零售销售低迷,替代品寥寥无几。“业主必须接受现实。”

根据戴德梁行,九龙半岛的尖沙咀、铜锣湾和中环是2020年亚洲最贵前十购物区之三。出于疫情,该公司没有发布该年的全球报告。

Categories趋势

瑞银示警欧洲香港房市泡沫

2021年10月16日

还没复苏,
又现泡沫化

各国相继推出刺激措施,房市获得更大支持,各处现购房热,欧洲的地产泡沫风险在攀升。

在亚洲,香港的泡沫化风险快速上升。

报告指,德国法兰克福的房地产泡沫指数是欧洲城市中最高。

瑞银前天发布的“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显示,全球楼市最失衡的九座城市中欧洲占了6座,法兰克福居首。

而美洲的多伦多、温哥华楼市的泡沫风险也在加速上升;亚洲代表是香港。

冠病疫情期间扩大居住空间的需求激增,融资成本跌至谷底,全球房价过去一年更大涨。

报告说,平均而言,过去一年泡沫风险上升,但是随着防疫限制放松贷款政策出现变化,多数城市的房价上涨势头可能戛然而止。

“住房负担能力恶化、抵押贷款无以为继及房价房租加剧分化,历来都是房市危机的前兆。”

房价加速上涨至6%

在所有瑞银分析的城市中,2020年中至2021年中经通胀调整后的房价上涨速度加快至6%,为7年来最大涨幅。

但报告指,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不同的是,美国城市未进入危险区域;反观像莫斯科与斯德哥尔摩的风险升势最大,东京和悉尼风险也有增加。

各国研究或调查都显示,更多人倾向更大空间的房子,且对环境素质的要求也更高。

Categories趋势

解决劏房?香港政府有信心!

2021年10月15日

20至25年,
建100万个单位。

中国政府多次释放“解决劏房”的讯号给香港政府,对此后者预期在20至25年内,建逾100万个单位应市,以稳定当地楼市。

根据观点地产网报道,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在记者会上指出,香港土地政策必须要“持之以恒”,这100万个单位只是计算政府可以掌握的供应,还不包括私人市场的重建项目。

虽然100万个单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面市,但这相等于目前供应的约三分之一,而且香港的人口增速并不快,相信经过政府努力推动,能够解决困扰已久的楼市问题。

同时,林郑月娥指出,香港也正在探讨发展北部都会区,相信可以借由开拓新土地来取得资金的,加上发债等各种筹资方法,不会因为一时财政赤字而放弃未来发展。

“我们不会因而放弃明日大屿的计划,因其邻近中环地区,可成为第三个核心商业区,并争取2026年开始填海工作。”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香港发展商被中国施压

2021年10月6日

香港示威浪潮,
源头是房屋问题?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香港示威时,有许多大字报和涂鸦,都在抱怨香港的房子售价和租金太高,屋子面积却十分小。

根据BBC中文网,北京开始向香港发展商施压并非新闻,之前有消息指出,中国官员在一场非公开会议中,向香港发展商表明,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北京不会再容忍垄断行为,要求香港的地产商帮助解决当地的房屋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个内部会议明言,地产商左右香港情况的做法已经一去不复返。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7月出席公开活动时,说香港要告别“劏房和笼屋”,希望香港的住屋问题可以改善。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宣布将启动一个称为“土地共享”的计划,让发展商在它们拥有的土地兴建更高密度的住宅,同时需要让出部分作为公众房屋用途。

这一场角力,最后结果会是如何?

议价空间小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BBC中文访问时形容,这是中国“共同富裕”的政策,官方开始向民营企业争取资源,而在香港方面,切入点就是“解决房屋问题”。

在他看来,香港发展商的“议价空间”有限,因为现在的“对手”是共产党政府,不是香港政府。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锺剑华也认为,香港发展商过去有影响力,主要是因为北京政府的优待,但现在已经改变。

他受访问时指出:“北京与发展商洽谈,要他们识相、要回馈社会,我想第一步都是等这些发展商自动自觉,政府要发展的时候就不要动辄就提出司法覆核。”

如果发展商仍然不配合,那么北京当局可能示意香港政府利用严厉法律手段收回土地,到时候收地赔偿的数目就不是地产商说了算。

为何发展商成箭靶?

香港舆论过去一直有“地产霸权”一说,意思就是指发展商背后的集团同时涉足不同的行业,公共运输、零售、饮食都有它们的踪影。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他创立的长和系企业除了建房子,还拥有在香港提供电力的香港电灯、连锁超级市场百佳、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流动电话公司和记电讯等。

香港总劳动人口约380万,但根据福布斯最新资料显示,长和系集团总共有约30万名员工。

另一家发展商新鸿基的情况也差不多,由李兆基、郭得胜和冯景禧创立,旗下公司拥有香港巴士公司九龙巴士、连锁零售店一田百货、流动电话公司数码通等。

在选举上分量大

香港市民不论是日常生活、购物、外出乘车大都难不开当地发展商和它们的附属公司。

这些发展商过去在体制的影响力都十分大。2016年负责选出特首的选举委员会1200人中,有41人属香港五大发展商之一。选委会不少商界相关的代表,过去投票取态会倾向跟随发展商富豪。

不过,港府近期修改选举制度,选委会席数和立法会议席分别增至1500人和90人,但发展商的席位没有随之增加,间接冲淡其影响力。

发展商在香港的政治体制上普遍被视为建制派一员,但过去与北京的关系并不完全密切。

2015年李嘉诚的从中国撤资,被官媒点名批评;2014年“占领中环”云顶,大部分发展商是在新华社批评后才陆续表态,“集体沉默”的情况也发生在2019年的“反送中”示威浪潮。

在这场示威浪潮中,有涂鸦质问:“月租12,000港元(约6441令吉)换来120平方呎(约11平方米)的居住空间,你认为这没问题吗?”

这让北京当局认为,香港年青一辈完全没法负担房子是示威浪潮的社会深层根源。

买不起屋,谁的错?

不过,是否解决住房问题,香港青年就会没有政治诉求?

一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民主派政治人物对BBC中文表示,香港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来自自由被削弱,而非生活经济困境,而香港的土地房屋问题,政府也需负上一定责任,如果北京把责任放在发展商,那只是找错代罪羔羊。

香港有声音认为,可发展土地不足的成因,是政府近年不断卖地,但发展商买下土地后不作发展,待政府宣布地皮附近有发展计划时,令地皮升值的时候,发展商才建房子,并高价出售给消费者。香港社会称这个做法为“囤地”。

香港媒体的资料显示,恒基、新鸿基、新世界和长江实业四家主要开发商现时“囤地”约1.02亿平方尺,差不多占香港总土地面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