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柔新经济特区 激活新山办公楼

2024年01月1日

办公空间出租率达30%

马新两国将联手打造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预计未来数年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会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新山中心。

怡保花园(IGB Bhd)产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黄锦春(译音)指出,自我国在2022年4月重新开放边境及进入“地方病”过渡阶段,经济稳定增长,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一直上涨。

他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表示,企业业务增长,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以支持扩充业务,而某些行业可能会经历快速增长或变化,从而影响其办公空间需求。

“马新拟议设立柔新经济特区,加上柔新捷运系统(RTS)竣工后,预计将进一步促进人流和货物跨境流动,有望增加新山办公空间的需求。

柔新经济特区及柔新捷运系统(RTS)竣工后,有望增加新山办公空间的需求。

优先考虑租户

他透露,由于新的商业发展项目不断增加和面对激烈的竞争,该公司会致力于符合租户特定需求,优先考虑租户,确保他们能够在精心设计且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点保持良好的营运。

由该公司打造的新山谷中城已迅速崛起成为新山繁华的商业、休闲与活动中心。该商场的北大楼目前出租了约30%,净可出租空间约32万7000平方尺,南大楼则预计在明年第2季竣工。

Categories趋势

隆甲级绿色办公楼供应缺口

2023年11月15日

越来越多企业愿意接受办公空间……

各大企业对绿色工作场所的需求日益增长,惟大吉隆坡地区只有35%甲级办公楼符合绿色标准,需求量却接近45%,供需存在10%差距。

而且,这个差距正逐渐扩大,显示绿色办公楼供不应求,增长空间巨大。

目前,大吉隆坡甲级绿色办公楼的可出租净面积约为2030万平方尺,而需求已超越此数字,达到约2600万平方尺。

这归因于吉隆坡传统中央商务区的老建筑物都建于30年前,当时并没有纳入环境因素。

国际产业顾问公司大马仲量联行(JLL)与投资吉隆坡机构(InvestKL)今天联合发表题为“即将到来的绿色鸿沟:吉隆坡永续工作场所的供应短缺”报告,公布上述数据。

尤丽雅

办公楼过剩 绿色建筑难求

仲量联行研究与咨询主管尤丽雅说,大吉隆坡办公楼面对的另一项问题是供应过剩,但符合绿色建筑需求的新办公楼却寥寥无几。

香港也面临类似问题,有接近90%的建筑是老建筑,而高质量办公楼中,只有29%具有绿色认证。

狮城老建筑可翻新

新加坡、墨尔本及悉尼则有相当高比例的绿色认证办公楼,显示老旧建筑物是可以翻新或提升的,以符合永续要求。

根据仲量联行的研究,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已成为各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与金融机构看重的课题。

这些意见反馈有60%来自在吉隆坡设有业务的亚太区公司,另40%来自本地企业。

某些大型企业设下远大目标,要在2030年、2040年、2050年及以后实现第三层次(Tier 3)的零碳排放。

这意味着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供应商都应符合零碳排放水平。

自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实施以来,各国依据绿色原则建造绿色建筑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引入绿色特征翻新老旧建筑,作为资产增值计划的一部分。

亚太地区已有47%的主要办公楼获得国际或当地的绿色认证。

企业未来3年,办公空间永续营运5大关注:

1:进行产业的能源审计,以标示碳排放;

2:在获得绿色认证的建筑物内租用办公空间;

3:提升员工对实践永续工作场所的觉醒,例如减少纸张打印和使用一次性塑料;

4:投资有利于大自然的设计(室内植物),改善空气素质;

5:获取办公空间的健康认证,例如WELL认证。

亚太企业在办公空间永续营运5大挑战:

1:增加永续装修的投资;

2:ESG条例迅速改变;

3:增加实行ESG倡议的投资;

4:缺乏来自业主的ESG数据与透明度;

5:推行碳税或其他关于排放的罚款。

绿色建筑利润高

尤丽雅说,为了满足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发展商和投资者应兴建符合所有要求的新建筑。

基于各个企业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已存在,发展商和投资者能获得更高利润。

“现有的绿色建筑标准不足以让企业衡量碳排放的影响。我们预计未来会出现新的办公楼标准,那些对ESG有高度需求的公司将会遵守这些新标准。”

Categories趋势

隆商务区办公楼 疫后振飞

2021年11月1日

独家报道:李治宏

为何吉隆坡市中心仍然是不少企业的首选,
而非孟沙、白沙罗等市郊地区和雪州?

大马为抑制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于去年3月18日实施行动管控令,因此,无论是吉隆坡中央商务区/市中心,还是吉隆坡市郊和雪兰莪州等其他地区的办公市场都受到影响,明显下行。

然而,随着疫情开始受控,政府宣布大马疫情10月底从大流行晋入地方病阶段,进一步放宽各项管控,加上本月11日起允许已完成接种的国人跨州和出国,以及更多商业与经济活动恢复营运,大马经济正在重启,办公市场是否也已出现转机?

另一方面,尽管疫情重创经济,但为何仍有不少企业继续在租金最高的吉隆坡市中心或中央商务区(CBD)营运?

巴生谷尤其是吉隆坡市区的办公空间供需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将加剧市场原已激烈的竞争。

早在疫情爆发之前,巴生谷办公空间原本就已供过于求,而同时间,还有许多新的办公空间投入市场,令办公空间供应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郑扬建

大马莱坊企业服务部执行董事郑扬建指出,截至今年第三季,巴生谷的累计办公空间高达1亿1270万平方尺,其中吉隆坡市区就高占52%或5890万平方尺,吉隆坡市郊占2940万平方尺,其余2440万平方尺坐落在雪州。

另一方面,到了明年底,巴生谷预计将有额外约906万平方尺的新办公空间落成,其中吉隆坡市区将占约545万平方尺或60%。

他接受《南洋商报》书面专访时指出,自疫情肆虐以来,巴生谷办公空间的平均租金和整体租用率就一直面临下行压力。

在营运环境充斥各种变数和挑战下,企业纷纷搁置各项业务决策,尤其是涉及大笔费用的决策,以控制开销和管理现金流。因此,在需求疲弱下,有关租用办公空间的询问也普遍减少。

无论如何,基于疫情期间被压抑的积压需求,更多企业尤其是那些目前采取观望态度的公司将探讨各种机遇,预料办公市场将在今年杪或明年初有所改善。

尽管如此,为何不少企业仍选择在吉隆坡市中心设立办事处,而非孟沙、白沙罗等市郊地区和雪州?

郑扬建指出,根据大马莱坊的观察,吉隆坡中央商务区的办公租户主要来自金融、石油与天然气、资讯科技和其他专业服务领域的企业。

外国人较熟悉隆市区

“这些企业普遍选择在隆市中央商务区营运或设立办事处,是因为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与商务中心,隆市区提供一流的商业环境,周遭有无数的便利设施,并获得良好的连通性和可达性支撑。

“尤其是那些主要客户为跨国企业的公司,选择在吉隆坡双峰塔和周遭地区营运将获得许多好处,因为相对隆市郊和雪州,外国人对隆市区/中央商务区更为熟悉。”

况且,隆市中心拥有完善的陆路和铁路交通网络,这包括轻快铁、捷运、电动火车和机场直透快铁等,从巴生谷各大城市,包括从吉隆坡国际机场 (KLIA) 都可以轻松抵达这里,因此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很方便。

主要租户为跨国企业和大企业的首要办公空间,大多集中在隆市。例如即将落成的新地标建筑,如吉隆坡标志塔(Exchange 106)和吉隆坡118大楼(Merdeka 118),具有很高的建筑规格和功能——它们也是更大的总体规划发展项目的一部分,这些发展项目与其他附属建筑物,例如公园、商场、酒店、火车站等无缝整合。

基于现有和即将投入市场的办公空间庞大,隆市业主们大致上纷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租约配套,以吸引租户入驻。

“我们预期未来业主们将提供各类奖掖,例如更长的免租期和有吸引力的续订条款来招揽租户,这令潜在租户们可从中受惠,同时可继续租用优质的办公楼/办公空间。

隆市郊办公室也受欢迎

后疫情时代,跨国企业集中隆市中央商务区的趋势会否逆转?

郑扬建指出,每个地区/市场都有本身的优缺点,而企业也可能被隆市郊或其他地区的办公空间所吸引,发掘这些办公市场的各种机遇。
他以吉隆坡市郊为例,吉隆坡中环、孟沙、谷中城、吉隆坡生态城(KL Eco City)和孟沙南城经历过去几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发展成熟的地区,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办公地点,而且四通八达,可通过轻快铁、捷运和电动火车等公共交通网络,轻易和巴生谷各地连接。
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拥有各种便利设施,因此深受商界和办公市场租户欢迎。

地理位置双重优势

“举个例子,连接谷中城和吉隆坡生态城的人行天桥于2019年开通,增强了这2个综合发展项目的往来便利和整个生态系统。两地的办公空间租户得以有更多餐馆、休闲设施、杂货店、银行、健身房等供选择。”

他补充,就地理位置而言,这些主要的市郊地区拥有双重优势,既可以方便地前往隆市和雪州的主要卫星城市,又可以接触到庞大的人才库。

“与此同时,雪州的办公空间获得市场良好吸纳,尤其是拥有多媒体超级走廊地位的建筑物,如 1Powerhouse、双威镇、i-City和新落成的A级建筑 Imazium。

这些发展项目提供了相当大的楼层、综合开发项目内的充足便利设施,以及便利的公共交通。

办公市场需时恢复盛况

更多经济领域重启,办公市场会否恢复疫前情况?

郑扬建指出,随着更多经济领域恢复营运,办公市场将逐步恢复生气。

疫情期间积压的被压抑需求,将激励更多企业探索市场,尤其是那些目前仍静观其变的企业。

然而,基于许多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仍在评估未来的作业模式,即全面恢复过去所有员工都在办公楼工作,或是混合公司上班和居家作业模式,因此办公市场仍需一段时日才有望回到疫前时期的盛况。

不被居家作业模式淘汰

后疫情时代,被视为新常态之一的居家作业,是否仍将是主流?

郑扬建认为,这完全取决于整体商业环境和个别公司的企业文化。

“显而易见的是,自疫情去年初爆发以来,许多企业采取员工分批同时在公司上班和居家作业的混合作业模式。目前市场上的工作模式多样化,一切取决于工作性质或公司业务模式。

“尽管有些人发现,居家作业或远程工作会更有效率,但人类毕竟是群居动物,我们仍需要社交活动和协作,尤其是那些本质上高度讲究团队精神与合作的职场。

他补充,因此,实体办公空间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然,办公空间本身将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和持续升级,变得更先进和优质,并具备良好的科技工具,以适应远程工作。

“设备齐全的办公室肯定有利于支持人际协作和社交活动。毕竟,设备完善的办公室直接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用于团队创新或交流思想会议的协作中心,有时还有用于专注于个人工作和私下对话的个人空间区域。休息区、健身房等设施,可以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

“双租”下行压力沉重

巴生谷和隆市区办公市场租用率与租金未来走势如何?

面对持续供过于求的现象下,吉隆坡市区办公市场仍将挑战重重,令“双租”(租金和租用率)双双面临沉重的下行压力。

今年第三季,隆市区平均每月租金为每平方尺6令吉80仙,平均租用率只有65.4%。

至于隆市郊,由于优质办公空间的供应有限,“双租”料将保持稳定。

隆市郊平均月租为每平方尺约5令吉60仙,平均租用率则高达85.7%。

诸如吉隆坡中环广场、谷中城、吉隆坡生态城和孟沙南城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项目(TOD)内拥有多媒体超级走廊地位,并获得良好保养的建筑物,办公空间需求将保持殷切。

与此同时,雪州办公空间租户乔迁和入驻活动料将较为均衡,尤其是白沙罗上城(Damansara Uptown)最新落成的A级建筑物Imazium办公空间投入市场后,情况更是如此。

雪州办公空间平均月租约为每平方尺约4令吉10仙,租用率74.4%。

巴生谷办公空间租金指数

建筑设计将符防疫SOP

后疫情时代,办公空间设计将以符合防疫SOP要求为主导?答案是肯定的。

郑扬建预计会有更多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计划重新设计其办公空间,以概括更多的协作和重点空间,同时严格遵守各项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包括人身距离要求等),并将员工的健康放在首位。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业主们不断努力确保所有租户可以安全使用其建筑物的各项设施。

“根据我们的观察,不少业主如今不仅是提供基本的办公空间,还主动为租户提供各项便利设施。

“此外,随着租户们逐步的回到办公室,业主们也正努力确保他们的建筑物符合防疫要求,这包括使用紫外线系统对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将部分电梯按钮改为非手触式系统,以确保租户和访客们的安全。”

电商物流业需更大空间

巴生谷尤其是隆市区办公市场展望如何?

根据大马莱坊的观察,目前市场上较活跃的企业,主要来自电子商务、卫生保健、保险、科技、物流、业务流程外包(BPO)以及共享服务与外包(SSO)相关领域。
“我们预计,这些行业未来数年对办公空间将有更大的需求。”

至于隆市中心/中央商务区及其周边地区,即将竣工的综合发展/总体规划发展项目,如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吉隆坡118大楼和武吉免登城市中心(BBCC),将成为吉隆坡市区办公市场的催化剂。

“这些发展项目拥有独特的配套/互补元素,预计将吸引更多租户考虑这些地点。”

Categories趋势

疫情后 更多人爱这类住宅

2021年06月19日

危机中有生机,
疫情给住宅发展商带来什么机会?

2019冠状病毒病几乎席卷全球,让人们对办公空间和住家,有了新的定义。

高力国际董事总经理刘学龙接受台湾《联合日报》访问时指出,当居家作业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常态,人们对住宅要求也不一样,未来购屋会考量到具有办公智能科技的居家空间。

他认为,疫情虽是危机,但从台湾和其他地区过去一年的经验来看,居家作业和居家上课,引领了另外一波的“宅经济”发展,包括视讯教学及会议、远端办公、指尖消费、线上影音、线上运动或娱乐等。

“当居家上班成为另一种选项时,具办公智能科技设计的居家空间,可望在未来成为购屋新需求。”

同时,对房地产投资者来说,需求升温的仓储物流及数据通讯,仍然是今年投资人积极寻找的机会点。

目前来看,投资者现阶段还是以“防疫”为优先,会展缓投资决策,保持现金流。

Categories意见

疫情后的新需求

2021年03月10日


丹斯里林景清
怡克伟士董事经理
依斯干达海滨控股董事

 

行动管控令结束后,生活真的能够完全恢复到往昔的模样吗?

随着更多企业对员工居家办公采取更开明的态度,还有消费者更重视公共场合卫生和对外卖及网购服务的接受程度更高,市场似乎将出现显著的变化。

居家办公、按时订购外卖解决三餐、利用网购与外送平台购买生活用品,在公共场合与人保持社交距离等,预料将成为疫情之后的新常态。

尽管有些人建议远离市区等人口拥挤的地方,甚至搬迁到低密度的郊区居住,但事实上,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人口增长是势在必行的,而且这种做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在发展日益成熟的雪隆地区,可供人们选择的有地房屋非常有限,而且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单位,两者的价格都并非中下收入阶层所能负担。

而且,对于很多在市区工作的中下收入阶层来说,每天早出晚归地在郊区及城市两地往返通勤的生活方式,其实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带来的生活压力与健康影响也相当庞大。

因此,这些收入阶层的人们的最佳的选择应该是高楼住宅,尤其是那些结合居住、办公与生活三大元素的综合发展项目。

在这类三合一的房产项目当中,有住宅单位、办公空间还有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求的商场及店铺,所以在原则上而言,住户是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找到所有需要的元素,没有开车出门的需要。

此外,高楼住宅的保安程度也相较严密,而且可以有效控制人流,尤其是在检查体温和注册访客方面,住户只需在大楼的厅堂等几个重要入口设置保安,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所以,当一些类型产业的需求受到疫情的冲击时,这类综合发展项目反而将在疫情后变得更受欢迎,而这也是发展商需要更留意的一个趋势。

建筑增绿意降室温

在此情况底下,房地产业者应该如何调整本身的策略与思维,来应付这个可说是崭新的市场环境?

我认为,发展商如今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改变本身的思维和产品设计,来迎合疫情后的新需求。

其中一个需要探讨的层面,就是如何在项目内增加绿色空间,例如垂直绿化,从而提升项目的空气素质,并且降低室内温度。

垂直绿化的设计在很多国家都已经相当普及,像是美国、中国甚至邻国新加坡都已经采用。

追求更好室内生活

在人们追求更好的室内生活品质的当下,在建筑外观安装铝制建材或油漆等做法可能会逐渐受到淘汰,这不只是因为无法迎合时下需求,也是因为不永续环保。

事实上,许多企业无法撑过2019冠状病毒病的冲击,很大的原因是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浪费做法。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有些业者会斥资数以百万令吉,为旗下项目建造奢华讲究的展销厅与示范屋,试图吸引潜在买家的目光,也顺势营造一种值得信赖的形象。

然而,这样的做法其实相当浪费,因为在项目建成交楼后,这些展销厅或示范屋往往会被拆除。

而且,在新常态底下,相信很多潜在的产业买家在短期内都不愿意前往展销厅看房,因此,发展商必须要转型适应。

建筑模型数字化
足不出户可看房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商更应该进一步发掘建筑信息建模(BIM)的潜力,解决许多买家想要足不出户就能轻松看房的愿望。

所谓的建筑信息模型,其实是一种通过数字化科技,把建筑的虚拟三维模型建构出来的一种技术,因为它可以把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乃至寿命周期等信息都纳入信息库,因此呈现出来的虚拟模型跟实际成品的一致程度非常高。

用BIM把项目的虚拟模型展示给潜在买家,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也可以让买家了解到更贴近实际产品的发展概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借助智能系统
改善公共卫生

另一个可以研究的层面,就是房产项目的公共空间与设施。在疫情发生后,电梯按钮、门把与健身房的器具等都成了传播病毒的媒介,因此,发展商有必要改善这些方面,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卫生。

例如电梯按钮方面,可以通过感应器识别人声或动作来操作,而不是一贯的用手指来按钮,这样就能大大减低疾病传染的风险,也让人更安心地使用。

在房产设计方面,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发展商也要持续检讨和进行调整。

尤其在疫情后,相信许多人对于空气素质和通风程度会有更高要求,因此,未来的项目可以适当地增加窗户的覆盖面积,这样不但能够改善通风,也可以趁机采用更多自然光,达到一举两得的永续目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自我反思和检讨,尤其是在环境健康和永续环保方面,否则我们很可能将在下一轮的危机,付出更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