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品味

以竹建屋 更亲近大自然

2023年12月1日


【人物简介:刘有仁】

毕业于英国布莱顿大学建筑系,曾在英国、澳洲和国内的建筑领域工作逾30年,是一位经验丰厚的资深建筑师。2015年的机缘巧合下加盟印尼建筑事务所IBUKU,身为首席建筑师的他参与了很多竹建筑的项目,从中累积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热忱,让已接近退休年龄的他有了新的职业目标。2018年透过自己创办的TENTEN Design事务所开启更多的竹建筑项目。

 

报道|洪诗迪
图片|受访者提供

从热烤箱到清凉屋
竹建筑的绿色奇迹

竹,作为建筑材料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可惜自全球工业化后便鲜少应用在建筑上,直到近年因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人们才开始重新探讨竹建材的“绿色发展潜力”。在讨论竹建材时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强调竹有多美多好,往往忽略了要重新让竹普及,多的是我们需要去瞭解的事。

竹在东南亚国家曾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材料,更被誉为是“穷人的木材”,正因就生长在居住环境周围,几乎是唾手可得的程度,所以原住民常会就地取材用竹制作各种物品,同时也累积了对竹的深度瞭解与应用技能。

以竹建筑著称的刘有仁说道:“城市化的关系也迫于商业化的压力,人们便逐渐淘汰竹建材改用混凝土、砖块和钢材等,所以像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都在渐渐失去了对竹的应用技能;只有印尼,或说我居住的峇厘岛保留并延续了这项技能,因为竹直到今天仍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竹。

被“竹”感动!逾50岁近退休年龄,刘有仁才“转行”致力推动竹建材普及化。

“甚至在马来西亚,虽然政府的出发点是为原住民好,将他们的房子改成混凝土制的,但在我看来这就像是把他们装在一个盒子里,我称这样的房子为‘混凝土烤箱’,实在太热了!他们根本就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毕竟是长期居住在森林周围,在那种自然环境中他们建造的房子才是最舒适的。”

持续发展受重视

这听起来确实是有点“讽刺”,因为可持续发展在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人们看见了竹的可持续性,所以原本被淘汰的旧建材便又重新成为了极具竞争力的“新兴建材”。

而刘有仁也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即将竹重新带回原住民的生活。

“我目前正与一家社会企业Epic Communities合作,他们已经为原住民建造了200多个家园,但他们用的都是钢结构,我却想要把竹带进他们的计划里,目前我已经与泰莱大学完成了一个原型,还有一个将在明年完成,希望届时能有所改变。”

2019年,刘有仁受邀在孟沙美术印务局(APW Bangsar)造了一座极具教育意义的竹亭。

竹建材为何推不动?

实际上竹建材在国内的推广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却似乎未有大进展,也许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基础设施体系。

很多人看见美丽的竹建筑都有冲动想要拥有它,但刘有仁却表示要用竹造房子,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先解决:

1、邻近是否有竹资源供应?当地是否有人懂得收割?竹子是否经过防虫处理?

2、是否有足够了解竹建材的建筑师能给你一个好的设计?

3、是否有足够经验的团队能帮你建造?

以竹取代钢结构并非不可能,前提是要有懂设计的建筑师,以及懂建造的建筑团队。

教育问题要解决

他坦承要建立竹建材的基础设施体系不容易,个中还牵涉到教育的问题,因为负责设计和建造的人都必须足够了解竹,知道如何应用它,这也是他正在致力推动的部分,而很多国家也仍然在努力建立这样的基础设施体系,要不然是很难让竹建材“普及化”的。

此外,他还提到了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即在国内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大型竹建筑。

“老实说竹建材在印尼的接受度较高,原因是那里不仅有足够的资源供应和加工厂,也对竹建材已有一套规范标准,重要的是,印尼也有足够多的竹建筑,能有效地影响整个大环境。”

带来革命性改变

除了印尼,刘有仁最近在菲律宾也接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对此他深感欣慰。

“我最期待的是一个坐落在城市中央商务区的项目,你能想象在一栋高楼大厦旁就是一座竹楼建筑吗?就好比在阳光广场(KLCC)旁有一座竹楼建筑,深信在它建成后必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人们会开始思考和讨论,继而推动竹建材的进步,我也希望在马来西亚能够引起这样的影响。”

确实,将竹建材带入主流建筑,将竹建筑带入城市中心,这是多少“爱竹人”正致力实现的目标,而成功实现将不只是对建筑师,亦是竹建材发展史中的一大里程碑,因此刘有仁也希望在马来西亚能有类似的项目,让他有机会在自己的出生地树立先例,以便能吸引更多人加入。

刘有仁在峇厘岛的乌布给自己造了一间竹屋,并以方言中的“Kamsia”(谢谢)取名,向自己奇妙的竹之旅与大自然表达感恩之情。

非所有竹类适合当建材

要让竹建材“普及化”,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部分,而不只是一味地告诉大众竹对环境有多好!

对此,刘有仁也非常诚实地说道:“竹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确实是一个对地球友好的建材,比起‘可持续’(Sustainable)我更想用‘地球友好’(Earth-friendly)这个词,因为‘可持续’ 对我来说有点超载;但竹不是‘万灵丹’,竹也有它的限制,它只是我们走向地球友好的其中一个方案。”

竹分类千品种

举例来说:竹有上千品种,但并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合用作建材。而我们都知道竹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不仅生长快速且在很多地方都能成长,但却不是每个地方的竹都适合用作建材,因为它们的尺寸和坚韧度都会不一样!

除此之外,也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适合用竹建造,因为声音传播、防火等级和准证等因素,尤其在马来西亚要获得批准并不容易。

这就是为何刘有仁一直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竹建材需要好的设计和建造技能去衬托,而好的设计和建造技能就需要对竹足够了解。

价格并不廉宜

“所以我们必须对建筑师和建造团队等进行培训,不是将常规建材的建筑知识直接套在竹身上,在‘普及化’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大的障碍要跨越,包括人们的心态也要有所改变。”

很多时候为鼓吹人们接受竹,会不断去强调竹的优势,选择忽视不好的成分,试图说服大众竹比常规建材好,譬如说性价比这一点,他却说:“若有客户问我竹是否比常规建材便宜,我会直接告诉他‘不会’,要么一样要么更贵,若你试图偷工减料就为了便宜,我宁可你不要用竹;而我所说的是未经过度加工的竹,过度加工的竹一点都不地球友好,用了没意思。”

总的来说,让人们真正了解竹的优缺点,并诚心接受它才是正确做法。

还记得2018年峇厘岛曾经历过一场6.8级地震,当时刘有仁的竹屋在剧烈摇晃下近乎毫发无伤,足见竹建材的坚韧。

临退休才转行

但此前在建筑界从没接触过竹建材的他,为何能够争取到这份难得的工作机会?对此他打趣说道:“我以前是在霹雳州的打巴和马六甲成长,从小的居住环境就被竹环绕,所以我经常会用竹来制作各种消遣物品;这大概就是我的其中一个优势吧,比起其他完全没碰过竹的应聘者,哈哈哈!”

“重置”建筑知识

当然,他这样说也不无道理,毕竟就如前文说的竹并非“常规建材”,多数的建筑师对它的理解近乎零,而作为建材,竹也远不如想象中的简单,所以对竹的基本认识多少会有点帮助。

对此刘有仁补充道:“像混凝土、木材或钢材等的资料非常多,要瞭解和应用它们并不难,但竹建材的资料却非常罕有,所以若要转用竹建材就必须‘重置’自己,就好比按下电脑的重置键。

“所以我很庆幸自己能拥有这珍贵的7年,它不只激发了我对竹建材的热忱,更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

这样的竹建筑完美体现出了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模式。

给自己造竹屋

在这7年中,虽然在东南亚各国留下了不少令人惊艳的竹作品,他心目中最具分量的却是给自己建造的竹屋,原因很简单,他说:“小时候的我用竹给自己制作消遣物品,长大后却能用它来做设计,看着它慢慢被建成一座完整的建筑物,甚至自己就居住在里面,真的感觉很神奇”,重要是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刘有仁在谈论和推广竹建材,乃至进行教学时都更具说服力。

他给自己建造的竹屋坐落在峇厘岛的乌布(Ubud),由于周围是宁静的大自然环境,他采用了无门窗的开放式概念,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与大自然建立紧密联系。他说:“与大自然共享空间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

此外,竹屋外观也让人们看见了它在设计上的无限可能,即竹建筑不一定要方方正正的。

Categories趋势

后疫情时代房子,怎么设计?

2022年06月20日

独家报道:王连贞、黎添华

【房子也要免疫力】系列3

如何设计后疫情时代的家?
在考验着发展商的能力。

一套单位能不能卖,很大程度取决于它多贴近民众的生活需求。这些住宅不仅是舒适和功能并存的地方,其设计在精良之余,更得具有实用的日常生活布局。

M Panora,Rawang——禅意乡居抚慰人心

本报就发现,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位于雪州万挠的M Panora项目选择了以低密度出发,其中396个有限单位满足了当前的市场需求外,其低密度社区更符合了疫情后时代家庭的需求——拥有更大的功能性家庭生活空间。

M Panora对准后疫情市场趋势。

这个以禅意生活方式打造的轻松舒适单位,对准了现代人在疫情后,对自然绿意的要求,同时也了解这样的设计助于应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达到缓解压力和焦虑。不得不提,M Panora设计特地面向西北和东南,以提供遮阳和防晒。

另外,该集团位于雪州雪邦的项目M Senyum也取材自乡村生活概念,让购屋者多体验大自然。

这无论对原本就紧张的城市生活,又或因疫情延伸的居家作业、隔离封锁来说都是最抚慰人心的贴心设计。

M Senyum

空间自由成布局焦点

集团首席设计总监刘世忠表示,冠病后“空间”和“自由”成为该集团在布局和概念设计中的首要关注点。

“当我们建造房屋时,我们心中有一个不变的目标:为居民增加价值,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创造一个和谐的社区。因此,我们努力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和建设,跟踪最新的市场趋势和需求,为购房者打造出更好的生活体验。”

设计理念遵循3C

他指出,疫情不仅带动全新房屋设计,更鼓励发展商打造出更永续且全面的城镇项目,其中该集团所有现在和未来的项目都遵循3C,即连接(Connectivity)、方便(Convenience)和公共空间(Communal space)的设计理念:

连接——除了连接房产的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集团还强调数字连接,以及即将到来的国家5G基础设施倡议。

方便——马星集团现有项目都位于成熟的社区,即使物业本身也有零售设施,包括专门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快餐,尤其是在行动管制期间。

公共空间——在公共区域内将有公共设施,如行动管控令期间可使用的共享工作空间和指定的‘口袋空间’、宽敞的开放式景观等。

设计细化紧贴需求

刘世忠坦言,过去2年来的疫情让业界上了宝贵一课,而这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设计细化过程中,马星集团研究和调查了许多关键的设计环节,如,指定投递包裹和食物区、运动区域,例如物业内的慢跑及单车径,以及更大的开放空间与内外的小型景观空间。这些细节都让现有及未来的项目紧贴市场需求。

他说,若项目打从一开始就设计得很好,将有助于节省施工错误,并最终提高成本。此外,良好的开发设计提高了开发的价值,最终有助于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信心。

“我们相信并应用蓝海战略,价值创新的应用将消除及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和创造价值。”

他强调,在后疫情时代,马星集团的理念不仅是“以产品为中心”更是“以人为本”为发展主轴,他们也更关注购屋者的需求与体验而不是市场的情绪。显然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房屋亦然,也唯有赶得上疫后变化的房屋设计,才能让房屋有面对疫后市场的韧性与实力。

相关系列:

Categories趋势

金务大置地 倡导大自然生活

2022年06月18日

【2022年世界卓越产业大奖】

履行“倾听大地之声”
金务大创造低碳绿色环境

【环保产业发展银奖】

位于巴生谷北部、占地810英亩的Gamuda Gardens,将生活方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一个真正全面修复和再生的成功故事。

曾经它是一个缺乏动植物、被废弃的单一橡胶种植园。如今它已转变为拥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繁荣城镇。

这一点,在2021年马来西亚产业大奖,以及2022年世界卓越产业大奖的环保产业发展类别中得到了印证和认可。

在寻求修复这个曾经被遗弃的橡胶种植园时,金务大置地始终履行其“倾听大地之声”的城镇建设原则。

独特与绿化的中央公园,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观景点,绿色环境非常适合骑行和慢跑等家庭娱乐活动。

Gamuda Parks执行董事卡丽扎解释道,无论是丘陵地形、河流还是茂密的湿地,金务大置地尽其所能保护和恢复大自然的特征,细心地将其融入社区设计中,完美结合大自然与人工,以提高城镇的宜居性。

金务大花园的中心是占地50英亩的中央公园,包括5个层叠的湖泊和两个雄伟的瀑布,其设计充分体现金务大置地“倾听大地之声”的发展原则,采取周密的措施恢复生物多样性。

有别于平整地形,金务大花园保留自然轮廓,让两个层叠的瀑布得以形成,同时扩大一条现有的河流近80%,加宽小溪,滋润公园内的绿植。

“我们已进行三项生物多样性审计,均显示城镇内的物种数量显著增加,包括小鸊鷉和白腹苍鹭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临绝种红色名录上的鸟类和候鸟。”

在公园内发现各种本地和非本地鸟类,图中所示的是棕腹地鹃。

公园含22种濒危植物

中央公园的8000棵树中有77%是本地树种,其中33%为具有保护重要性的树种,包括至少22种濒危植物,如大叶桂和浓脂树等。

卡丽扎自豪道:“金务大置地是大马首家采用综合科学方法来衡量其开发项目中生活环境质量的发展商,我们与大自然合作的方式已取得硕果,为所有居民和当地动物创造良好的环境。”

金务大花园的中央公园种植了8000棵树,旨在模仿双溪毛糯Valencia里的Miyawaki植树方法。

创造宜居低碳森林城市

鉴于不同植物对土地的养分供应、缺乏保护水土流失的地面覆盖物等潜在土地问题,欲恢复单一种植园并非易事,惟金务大置地始终有信心可扭转局面,并保护其独特自然地形。

卡丽扎透露,其主要策略为保留主要的绿色沟壑和起伏的地形,创建天然池塘及水道,在建立住宅区域前将中央公园打造成绿色网络。

为此,金务大与专家罗斯沃森合作,对土地进行雕刻,避免涉及大面积切割的传统土方工程活动,并采用宫胁昭种植技术作为恢复策略,成群结队地种植树木,以创造即时的森林效果。

在保留现有树木并力争在整个开发项目中至少有50%的本地物种的同时,金务大花园创造有助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宜居性和低碳的城市森林。同时在清理土地的过程中也收获表层土,以供未来开发使用。

3大“推力”加强生物多样性

专注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设素来是金务大置地DNA的一部分,是其核心发展原则之一,通过Gamuda Parks进行大部分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Gamuda Parks自2018年启动,负责管理和实施整个城镇的自然元素,包括至2023年#OneMillionTrees 种植100万棵树的目标。

为进一步恢复和加强金务大花园中央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利用了其生物多样性政策的3个“推力”。

绿色推力(软景观):将在拉贡山和康情等附近森林保护区中发现的类似物种引入中央公园区域,包括娑罗属、龙脑香属、樟属、鸡骨常山属和其他果树等,吸引森林保护区的鸟类和动物。

蓝色推力(水景):保护和加强现有水体,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创建湿地单元改善水质,使湖泊自净并改善土壤质量。

棕色推力(材料和自然资源):实施生物质处理计划,如重新利用金务大花园现有竹子,将其纳入场地的设计元素,并推广花园堆肥实践,将废物转化为生物肥料,减少碳排放。

符合可持续规划

金务大花园具有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包括为开发项目提供可再生能源的光伏面板,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站。

无车车道可减少城市交通排放,而综合绿化和景观设计除了降低环境温度,还能遮阳防雨。其商业项目Gardens Square使用风的流动力和太阳辐射分析,并以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为基准,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体验。

以上举措均符合2025年金务大绿色计划的第一支柱:建筑的可持续规划和设计的基准。金务大置地对其城镇进行精心规划,并致力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其他导致全球变暖的因素。

Categories贴士

长寿秘诀源自居住环境

2021年07月29日

除了生活和饮食习惯,住怎样的房子也很重要;
讲的不是房子有多豪华大气,
而是怎样的环境才能让人住得舒坦安心。

除了内部装潢和整洁,房子所处地段和社区环境,也有健康息息相关。

活得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响往,各国时不时都有研究单位针对长寿的秘诀,我们综合各种研究报告,为大家梳理出让你更长寿的居住条件。

沐森林浴增强免疫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绿色植物多,空气质量好,如果住在公园附近,噪音也低、空气湿度适宜,还可随时来一场“森林浴”。

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废气又可排出人类需要的氧气,有些植物还可以消除电子产品的辐射。

研究发现,“森林浴”有助改善身体的副交感神经,也就是自律神经系统的一部份,主管人体非意议的功能和节奏,例如呼吸、心跳、瞳孔放大缩小等等。

简单说,这有助控制正常血压,还会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这对抵抗疾病或感染有利,自然活得更健康。

此外,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自然界也更不容易生气、紧张或抑郁。

住在水边压力小

有没有发现,心情不好到海边散步或坐坐,马上觉得更轻松,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根据研究,这是因为海浪的声波频率大概是12赫兹,正好和人类平静的Alpha脑波相近,所以让人觉得更舒缓平静。

欧洲环境和健康中心之前的研究就发现,居住在滨海的人,身心状态比居住内陆的人更好更健康。

多接触水流会让大脑释出多巴胺,这种脑内分泌物有助减轻压力,让大脑放轻松,心情更愉悦。

同时,靠近流水,地区气候普遍比较潮湿,所以空气中的颗粒物或化学污染浓度相对会更低,有利健康。

离公司太远易得慢性病

在市区工作的上班族,很多会觉得住得远一点,房价更低又更轻易接触到大自然。

你有想过住得近公司好还是住得远一点好?这问题在专家眼中,也是足以影响健康的因素。

美国《华盛顿邮报》之前刊登一项研究报告,房子如果离上班地点太远,会大大增加患上慢性病的机率。

很奇怪吗?其实是因为通勤时间长,可能来不及吃早餐,下班又大塞车一轮才到家,晚餐变成太迟吃,没时间运动就便饱腹上床睡觉,如此日积月累,慢性病就会找上门。

临大街住不利心脏

住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旁,交通购物更方便,但如果每天被交通工具的废气和噪音污染包围,久了必对身体和心绪有害。

美国《血液循环》杂志之前刊了一项研究显示,房子远离主要街道超过1公里的心脏病患者相比,住在大道旁的人10年内死亡风险升高27%。

报告指,交通污染引起动脉斑块积聚,导致猝死风险加大。

专家建议,非不得已住在大马路旁,白天车流量大,尽量少开窗,减少吸入废气;有能力的话,可安装双层窗户,用更厚的窗帘,或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太近车站易发胖

离机场、火车站或捷运站太近,大家通常最先想到噪音问题,事实上,住太近车站的人更容易发胖。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发现,机场和车站的噪音会刺激人体压力激素升高,导致腰围变粗。

这个研究在机场附近抽样5156位居民做调查,结果显示,噪音每增加5分贝,受调查的居民平均腰围就会增加1.5公分。

住在其他车站或铁路边的居民,同样长期噪音影响,也有发胖的危险。

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就设法加强门窗密封或安装隔音来减轻噪声。

近快餐店中风机率高

快餐店越开越多,大家住处附近可能就有一间。

美国密歇根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住在快餐店密集区,缺血性脑卒中(或俗称脑缺血的一种)风险高。

该学院收集了得克萨斯州1247名这类病例的资料,根据每区快餐店从多到少的数量排列出来,结果发现排名前四份一的地区,发病率比后四份一的地区高13%。

原因是人都是贪方便,因为住得近快餐店,可能更常去快餐店用餐,而快餐和肥胖则是息息相关。

当然,这对自律能力强、可以抵挡快餐诱惑的人来说,这就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