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雪隆区新楼盘 重燃生机!

2023年09月10日

雪隆区房产市场逆袭

雪隆区新楼盘今年上半年走势,比去年同期强劲一倍。

今年上半年新增43项房产项目,分别是雪州29项、吉隆坡14项,新房产项目数量与去年同期的21项(雪州15项和吉隆坡6项)相比,推出的项目翻倍。

按照新房产项目单位计算,雪隆两地的新住宅单位皆取得“戏剧性”增长,房地产市场已走出困境,重见光明。

根据跨国产业顾问公司大马亨利行,雪隆两地今年上半年产业界活动,已进入佳境。

以雪州为例,去年上半年仅推介了6642个新住宅单位,反观,今年上半年新住宅单位就录得1万2799个单位。

吉隆坡也从去年上半年3312个新住宅单位,激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万554个单位。

“今年3月录得13项新房产项目,也是今年推出最多新房产项目的月份,其次是2月(9项)和5月(8项)。”

去年上半年的报告,也显示3月是推介最多新房产项目的月份。

一般上发展商会在3月释出较多的房地产项目,然后采取“煞车”措施,直到各种佳节如圣诞节、元旦和农历新年之后再推出市场。

排屋项目最多

在新楼盘分类方面,今年上半年雪隆区共推出16项排屋或豪华排屋(指宽24尺或以上的双层排屋)项目,占房市主导的地位。其次则是11项共管公寓、8项服务式住宅或服务式公寓。

排屋或豪华排屋也同样在2022年上半年新项目中数量最多,达到8项。其次则是6项服务式住宅或服务式公寓,以及3项半独立式洋房。

由此可见,排屋或豪华排屋项目,仍是购屋者需求所在,稳居新增房产的榜首,非常受落。

高楼住宅重新受欢迎

雪隆区高楼住宅重回人们的视野。

3年多来的冠病疫情期间,购屋者随着不同的疫情,房屋需求趋势也截然不同,从购买面积较大的房屋,如今重回高楼住宅。

根据报告,今年上半年发展商推出的新住宅项目中,53%为高楼住宅共26项,其余47%则是有地房产共23项。

这项趋势与去年同期有着强烈对比。去年上半年57%为有地房产(13项),43%则是高楼住宅(10项)。

若以房屋单位计算,高楼住宅为今年上半年贡献了1万9773个单位,占整体房市的85%,至于有地房产则占15%,也就是3580个单位。

今年上半年有地房产数量也少于去年同期。

逾2000平方尺项目趋增

今年上半年新增的43项房产项目中,建筑面积三甲分别是801至1000平方尺(20项)、超过2000平方尺(19项)及少于600平方尺(12项)。

而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尺的项目也出现上升的趋势,令人倍感意外。

“相信是发展商早在去年上半年策划,希望在通货膨胀变得更棘手之前,赶紧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市场。”

百万元豪宅不再吃香

饱受疫情“摧残”下,售价百万令吉以上的房产风光不再,被售价介于80万令吉以下的住宅取而代之。

今年上半年,共有57%或28个项目的房产售价介于40万1000令吉至60万令吉,其次则是49%或24项房产售价节约60万1000令吉至80万令吉。

这股可负担型房屋的趋势从去年延续至今。

主要是售价介于40万1000令吉至60万令吉的房产,去年上半年也同样是排行最多的新项目,占整体新增房产项目的48%,即11项。

增19可负担屋项目

可负担房屋的指标,今年上半年有19项新项目(39%),每平方尺售价500令吉以下;而售价每平方尺501至750令吉的项目共有9项(18%)紧追在后。

其他房产包括6项(12%)每平方尺售价751至1000令吉;8项(4%)每平方尺售价1001至1500令;只有1项(2%)则是每平方尺售价超过1500令吉以上。

今年与去年的趋势类似,唯一例外的是每平方尺售价超过1500令吉以上的类别,去年更是捧“鸭蛋”,没有发展商愿意推出高端价格的房产。

另一方面,雪邦区新增房产最为活跃,今年上半年就推出6项新项目,其次是安邦、梳邦再也和双溪毛糯各3项。

与去年同期相比,实达阿南区推出2项房产最为活跃。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12家发展商 半数表现亮眼

2023年08月26日

【独家报道】苏韵鸰

交出亮眼成绩单
房地产界熬过疫情承压期

六成上市发展商交出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显示房地产界熬过冠病疫情承压期。

2015至2019年,国内产业市场处于低潮期,这5年内,大部分上市发展商皆遭遇市场逆风,但当中不乏逆流而上的实例。根据跨国产业咨询与中介公司亨利行(Henry Butcher)2020年7至9月发表的“发展商的活力与韧性”报告,21家发展商当中,仅有3家能稳健表现取得佳绩。

大马亨利行在今年7月底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HBAdvisor》报告中,再针对上市发展商于2020年疫情爆发后至今年首季的业绩表现作出研究,发现它所研究的12家上市发展商当中,有8家的营业额按年取得增长的成绩。

这项研究报告聚焦2020年起的表现评估,并非全面性的调查,但通过剖析这些上市发展商的业绩表现、财务状况、收入增长、净盈利对营业额比率和销售业绩,从中了解它们在疫情期间与后疫情时代的韧性。

报告所研究的12家上市发展商(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马星集团(MAHSING,8583 ,主板产业股)、金群利集团(MATRIX,5236,主板产业股)、绿盛世(ECOWLD,8206,主板产业股)、IOI置业(IOIPG,5249,主板产业股)、林木生集团(LBS,5789,主板产业股)、森那美产业(SIMEPROP,5288,主板产业股)、实达集团(SPSETIA,8664,主板产业股)、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旗下的双威产业、侨丰控股(OSK,5053,主板产业股)、百乐园(PARAMON,1724,主板产业股)、丽阳机构(TROP,5401,主板产业股)和UOA发展(UOADEV,5200,主板产业股)。

大型发展商如实达集团、森那美产业、马星集团和绿盛世集团,2019年的营业额比2020年疫情爆发那年的成绩亮眼,但这些集团迅速地在2021年复苏。

在盈利方面,12家发展商当中,有6家或半数的发展商,在过去3年期间的净利持续增长,表现胜于亨利行2020年7至9月“发展商的活力与韧性”报告的上一次研究结果。

大马亨利行指出,过去数年国内的产业市场,不仅要卯足全力应付疫情“后遗症”——现金流的难题,还要顾及建筑材料成本暴涨所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即将推出市场的新项目,成本的压力,造成发展商利润大幅下降。

产业发展属于中长期开发,依赖的是最具稀缺性的土地资源,当市场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笼罩,如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世界各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通货膨胀加剧、大马新届政府及可负担房屋的市场需求等,千变万化的房地产市场,迫使发展商的业绩表现显得极具挑战性。

不过,根据这次的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发展商的业务动态已“分成两派”。

“一派”是持续地推出产业项目,以确保每个季度的销售业绩达标。“另一派”则是谨慎行事,它们选择重新评估准备推出的新项目,并展延到下个季度才推出市场。

如此一来,发展商的财务报表,在不同的季度和时间点上,业绩也各自精彩。

好消息是,尽管受到行动管控令的限制与影响,但研究显示,大部分发展商都在疫情期间取得正面的净利。

马星集团每年持续增值

在众多的大型发展商中,过去3年的业绩参差不齐,但马星集团、实达集团、森那美产业和双威产业,这3年间营业额则出现不减反增的成绩。

从宏观角度来看,疫情阻挡不了马星集团的产业发展脚步,每年持续呈增值的表现。

2019年马星集团营业额达18亿令吉,2020年营业额小幅度下滑至15亿令吉后,2021年回升至18亿令吉的疫前水平,净利对营业额比率更是达到9.8%的巅峰。2022年延续涨势,创下23亿令吉的营业额成绩。

绿盛世表现超越预期

绿盛世集团2019年的净盈利对营业额比率是2015年以来最好的一次,达8.26%。

尽管面对冠病疫情高峰期的冲击,绿盛世仍取得回升的表现,于2020年和2021年的净盈利对营业额比率分别录得8.02%及8.95%。2022年的营业额达20亿4000万令吉和净利1亿5700万令吉,净利对营业额比率则稍微下滑至7.69%。

值得注意的是,绿盛世尽管连续3年的营业额有所增加,分别为2020年的20亿令吉、2021年和2022年的20亿4000万令吉,但仍低于2019年取得的25亿令吉成绩。

但,这也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冠病疫情带来一系列的冲击,影响整个产业市场的发展态势。绿盛世自2020年以来,取得亮眼的营业表现,超出市场的预期。

举例,2020年集团达到23亿令吉营业额,超出原先20亿令吉目标的15%;2021年录得35亿2000万令吉营业额,也同样比预期的28亿8000万令吉目标高出22.4%。

2022财年更是录得有史以来最高的销售记录,达到38亿4000万令吉,连续3次超越公司今财年原先的目标35亿令吉,比预期目标高出9.7%。

实达集团去年营收飙升

实达集团于2019年营业额为39亿令吉,2020年营业额下滑至32亿令吉,随后在2021年回升至38亿令吉,去年更是大幅度的增长至45亿令吉。

不过,实达集团的实际营业额与预期差距不大,2020年原定销售额达38亿令吉的目标,实际数额比预期少0.6%;2021年则放眼43亿令吉营业额,实际数额比预期少12.11%;而2022年原定41亿令吉营业额,与实际数额相比少2.8%。

净利方面,则从2020年亏损2亿4500令吉,2021年回升至净利3亿4700万令吉,去年的净利更是达到了3亿6400万令吉。连续3年的净利对营业额比率,只有2021年达到较佳表现9.2%。

IOI置业业务增长稳定

IOI置业2020年的净盈利对营业额比率达24%,2021年26.7%及2022年26.6%,业务保持稳定。这是得益于2020年取得21亿令吉的营业额,2021年25亿令吉和2022年更达到了26亿令吉。

净利方面,也从2020年的5亿700万令吉,连续两年上升,2021年6亿6300万令吉和2022年的6亿8800万令吉。

在今年首季,IOI置业实现5亿6500万令吉的营业额,1亿1700万令吉的净利,换句话说,净盈利对营业额比率录得12.4%的水平。

UOA发展营业额续走跌

以孟沙南城(Bangsar South)发展著称的UOA发展于2020年的净利对营业额比率录得47.33%、2021年41.7%和20222年49.32%,有史以来最高的比率。

营业额方面则持续下跌,从2019年的11亿令吉下滑至2020年的8亿4500万令吉、2021年的5亿4700万令吉和2022年的4亿5200万令吉。净利也呈放缓的趋势,从2022年的4亿令吉,前年和去年分别减少至2亿2800万令吉和2亿2300万令吉。

今年首季也延续跌势,营业额为8500万令吉,净利则录得4720万令吉,但净利对营业额比率取得55.34%强劲表现。根据之前的报告显示,UOA发展从2015年至2019年,每年营业额平均都突破10亿令吉大关,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侨丰控股3年营收波动

侨丰控股过去3年的产业营业额波动幅度不定,2020年营业额达7亿300万令吉,2021年却猛跌至3亿5700万令吉,去年营业额则回升至5亿3900万令吉。

2020年侨丰控股的净利录得1亿4900万令吉,净利对营业额比率为21.2%。

森那美产业疫后复苏艰巨

森那美产业于2019年录得32亿令吉营业额,这已是达到巅峰,疫情令业绩每况愈下,2020年业绩下挫至21亿令吉、2021年小幅度上升至22亿令吉,去年营业额再上升至27亿令吉。

然而,净利则从2020年亏损5亿1600万令吉,2021年损失有所缓解,亏损1亿6300万令吉,2022年亏损情况再增至3亿1200万令吉。

不过,2022年的净利对营业额比率达到了最高点,录得11.4%。

今年首季有望延续增长势头,营业额达6亿8500万令吉,净利达6120万令吉,净利对营业额比率为8.9%。

至于营业额方面,森那美产业一直以令人信服的幅度,超额完成目标。

举例,2020年原定营业额目标为14亿令吉,最终录得20亿令吉比预期达到42.9%;2021年实际营业额达37亿令吉,比原定24亿令吉目标超出25%。2022年也不例外,录得37亿令吉营业额,比预期的26亿令吉目标高出40.9%。

双威产业销售增净利减

双威产业按年实现业务增长,2020年5亿2800万令吉、2021年6亿9100万令吉和2022年14亿令吉。不过,在净利方面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20年2亿7400令吉、2021年1亿2200万令吉至2022年的1亿700万令吉。

永续发展产业与国家经济相关

永续发展产业,很大程度上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

随着政府推出“昌明经济”计划,以刺激房地产业发展的措施,同时也提升大马在区域和全球的产业地位。措施包括30万令吉以下房屋,首购族可获房屋信贷担保计划(SJKP)120%融资担保。

其他措施包括官联投资公司加码投资10亿令吉支持初创企业,助力国内资本市场。

不过,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巨大的成效则有待观察,大马放眼在10年内,成为全球首30名的经济体之前,也是让6州选举前注入经济活力。

相关新闻:

Categories趋势

零售业遇大挑战 商场未复元

2022年02月28日

独家报道:李治宏

疫情反复挑战多,
商场元气未复?

疫情再度反弹、持续的供过于求,以及业者仍未从过去2年的疫情打击中恢复元气,是2022年本地零售领域的3大挑战。

面临这些挑战,尽管2022年被视为是经济复苏年,国内各大购物商场自去年10月11日解除跨州禁令后也恢复往日人山人海的荣景,但商场营收还未恢复疫情前的水平。

商场已恢复人流。

马零售调查行(Retail Group Malaysia)董事经理陈海信指出说,自去年11月起,国内所有主要商场的人流已恢复往常,各大购物中心每逢周末更是挤满了逛街购物和堂食的人潮,这证明大马消费者已恢复疫前的消费行为和形态。

“自跨州禁令10月中旬解除后,那些依赖游客的零售业者生意已开始回暖。吉隆坡市中心、八打灵再也、白沙罗和双威镇的各大商场,吸引各州大批游客的光顾和消费。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市镇、旅游城镇和旅游岛屿的购物中心,也获得全马各地的游客光顾。”

陈海信

部分业者难再承受冲击

但他强调,国内疫情仍令人担忧,第四波疫情将再度打击零售商场和商店业主与租户,非必需品零售业者将承受不起再度被迫暂停营业的冲击。

陈海信也是亨利行零售董事经理,他是在产业顾问公司大马亨利行最新一期《HsBAdvisor》季刊(2021年第四季号),一篇关于零售业前景的文章中这么指出。

外国客大举回流需半年

陈海信指出,一旦国门重开,最快也要至少半年,才会看到久违的外国游客大举回流。

“现有的入境条件,不利于吸引外国观光客,这将对位于巴生谷、新山、槟城、马六甲、亚庇和其他许多旅游胜地的主要商场带来负面影响。”

高物价打击购买力

除此之外,许多日常用品和消费产品的价格自去年11月起显著扬升,不少餐饮业者也在通胀压力下调高他们的售价,这股涨势料将在今年上半年持续,生活成本的持续上扬,将影响国人的购买力。

马零售调查行预估大马零售业2022年可按年增长6%,一洗过去两年的颓势。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冲击下,本地零售业2020年业绩遭重创,按年萎缩16.3%,是1987年以来的最差表现,2019年则是增长3.8%。至于2021年估计可恢复增长,但增幅只有区区0.8%。

2021年大马零售销售与其他经济表现(%)。

疫情下商场“排队”开张

尽管零售业过去2年遭遇重创,目前也仍未全面复苏,但疫情期间加入战围的新业者大有人在,而购物商场虽然早已供过于求,未来几年仍有至少十多间购物中心排队登场。

大马莱坊就指出,单是巴生谷,今年上半年预计将有10间全新的购物广场和一间现有购物中心扩建部分将投入营运,合共带来逾662万平方尺的净出租空间。

它们分别是吉隆坡的三井购物公园啦啦宝都(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118广场、白沙罗柏威年广场和吉隆坡城中城(KLCC)新零售单位,雪州斯蒂亚旺莎 Datum Mall、士毛月Ecohill Walk Mall和巴生KSL Esplanade商场,以及布城IOI城市广场第二期。

大马亨利行则提到,另2间坐落在吉隆坡的新商场也预计将于今年新张营业,即吉隆坡市中心的8 Conlay和武吉加拉的Senada购物中心。

2022年巴生谷新张购物中心。

零售领域竞争更激烈

更多新商场陆续加入战围,无疑将令原已供应过剩和饱受疫情冲击的零售领域,竞争愈加激烈,而那些未能与时俱进的商场和零售业者,料将被淘汰出局。

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截至2021年第三季,国内购物商场的零售空间供应量(净可出租空间)已高达1687万5250平方米,其中雪隆地区合占680万2130平方米,或占全国约40%。

亨利行零售的数据则指出,截至2021年底,巴生谷(包括雪州、吉隆坡和布城)共有286间购物中心,合共提供逾770万平方米的净面积。

这包括2021年新张的2间购物商场(吉隆坡武吉加里尔柏威年广场及Permata Sapura Tower),以及1间原有购物商场扩充计划(雪州实达阿南实达城市广场第二期)。

其中,去年12月初开张的武吉加里尔柏威年广场,带来16万7225平方米净空间。

2021年巴生谷零售空间供需。

巴生谷新商场店面难填满

陈海信指出,事实上,雪隆地区零售领域占全国零售市场60%,因此在疫情冲击和供过于求下,巴生谷今年新开的购物中心,将在填满零售空间上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吸引长期租户,购物商场将需降低租金,或是给予较久的免租期;与此同时,商场也需要寻找短期租户来填满可出租空间。

无可否认的是,疫情已迫使许多零售产业业主们痛定思痛,聚集于如何令本身的业务进一步数字化。

数字化提升服务

这包括在全渠道销售(Omnichannel)购物体验的新常态下,数字设施(包括软体、硬体和人力资源)上作出更多更大的投资,好让消费者通过多元管道和方式购物和获取服务。

不仅如此,零售领域在付款方式(例如信用卡、挂账卡和电子钱包)和送货管道也不断增加和多样化。

符儒仁.

符儒仁:商场开拓线上
推网购得来速APP平台

产业顾问公司威廉氏达哈与王有限公司(CBRE|WTW)集团董事经理符儒仁指出 ,零售商场也进一步往线上发展,提供网购服务,信手拈来的例子包括双威e Mall、 PG Mall和升岭广场(StarHill)。

此外,商场也配合线上平台的使用,例如取货柜台和得来速(Drive-Thru),以及线上浏览商场的流动应用程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购物便利。

这类例子包括SunwayPal,以及双威伟乐广场、MyTown和吉隆坡柏威年流动应用程式。

他强调,尽管电子商务的运用与日俱增,但巴生谷购物商场仍是许多消费者堂食、采购服装、家庭用品和杂货的首选。

平均租用率2年连跌

疫情和多次的行动管控令冲击下,巴生谷购物商场的平均租用率从2020年的73.5%,于2021年下跌至72.3%。

其中,吉隆坡商场租用率从2020年的75.9%滑落至74.6%,雪州则从71%下滑至69.7%;布城商场租用率则持稳,保持为83.6%。

平均租金率微跌

巴生谷商场平均租金率则稍微下跌,从2020年的每平方米108令吉71仙,微跌至108令吉60仙。

不过,这个平均租金率不概括商场主要租户,例如超级市场、百货公司、电影院和保龄球中心等的租金;也不包括商场业主给予主要租户和特定租户的租金豁免或折扣。

平均租金率的下跌也不包括商场业主在多次行动管控期间,给予零售租户的各类回扣。

有关回扣旨在留住生意饱受疫情打击的租户,然而,只有财务较为稳健的租户,有能力接受重组后的租金配套。

疫情虽拖垮部分业者
更多商家进军餐饮业

有人“阵亡”,也有人投入沙场,更有家具店重投购物商场的怀抱!

尽管过去两年的疫情和多次行动管控令期间,许多零售和餐饮业者不支倒下,但仍有不少国人和公司在这时候进军各类零售业。

单在去年,就有许多新的餐饮业者,包括咖啡厅、餐馆、食摊、食品亭、餐车等。

购物商场也迎来许多零售与服务新租户,它们包括小型杂货相关商店、零食专卖店、即食便利店(如全家和CU),这类新租户纷纷进驻各大购物商场。

诸如Eco-Shop、SuperSave、Mr.Dollar、Noko、Tatsumaki等固定价格商店,也因为“价廉物美”,成为疫情期间许多消费者的心头好,而它们也同样大举“入侵”各大商场。

食物外卖催生云端厨房

疫情期间,食物外卖和送餐大受欢迎,催生巴生谷的云端厨房(Clout Kitchens),一些更进驻购物商场成为租户,这类例子信手拈来包括My Ghost Kitchen、Cookhouse、Kitchen Connect、Foodle、COOX、Foodlab等等。

陈海信指出,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也有一些家具业者重返购物商场,尤其是那些需要庞大空间,但租金相对较低的家具零售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