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品味

故宫地底藏15层金砖

2022年08月30日

【远古黑科技】系列3

皇上们踏过的地板,
真的犹如镀金!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也是目前世界保存最好最大的皇宫。

以三大殿为中心,建于公元1406年的故宫,住过24位皇帝和无数妃嫔,拥有大小宫殿超过70间,房间达到9000多间。

如此惊人规模,想想各宫各殿都配有精美牆身、雕花屋檐、青瓦屋顶…有多重,地面若是不够坚硬稳固,如何撑得住600年。

故宫得以屹立600多年,藏在地底下的秘密也是被封埋数百年后,才因为维修而意外发现。

永垂不朽故宫矗立600多年,其中一个奥秘就在大家脚下地砖,横竪共15层的地砖。

专家也啧啧称奇的工艺

紫禁城贵为天子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地位尊贵,没人敢随意撬拆来做研究,6个世纪以来只做过几次大修缮。

1959年,故宫迎来20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修缮, 之后在1974年和1998年,也分别进行了2次较大规模的修缮。

话说游客增加,太和殿广场有几块地砖破损,专家唯有撬开来修复。

结果一撬开才发现,一层下面还有一层……;如此惊人发现当然是招来专家探讨。

专家採用成像技术扫描探测,发现脚底下密密麻麻的地砖,竟然是纵8层横7层的方式,交叉舖迭了15层那么多。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金砖”冬暖夏凉,表面光润似墨玉。

古代人已经懂防水

稳固的“金砖墁地”佈局,加上榫卯和斗拱结构飞檐,起了力量分散平衡的保护,通过借力化力化解地震的能量,让故宫得以保存完整的风貌。

这些“金砖”不只是排列整齐,还採用了糯米汁液和三合土粘合,达到牢固和防水;古人在那个年代已经懂得防水,真不得不佩服。

“金砖”规格2尺2、2尺、1尺7的大方砖,产自苏州,工部尚书的合格标准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也就是敲打起来会发出铿锵有力的响声,但断裂却却看不出裂痕。

经过考古核查,这些“金砖”身世不凡,原料来自苏州,在当地烧制完成,经京杭大运河一路护送到1200公里外的北京。

“金砖”耗时3年制作,“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从苏州运送到1200公里到故宫安身。

光润似墨玉

制作 “金砖”,从取料到烧制成品,前后共需要720天,光是烧制就需130天。

烧制后,官员抽样检验成品,都必须敲出铿锵金属声方为合格,而且一窑如果超出5块不合级,整窑的砖都要作废;一窑最多能产7000块。

合标的成品之后必须泡在桐油内,让表面更光滑亮丽,这就是为何“金砖”表面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也不涩;泡过桐油还能延长“金砖”的使用寿命。

现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墁的都是“金砖”。

烧制“金砖”的御窑陆慕砖窑旧址。

一砖换一两金?

故宫的地砖被称为“金砖”寓意身价不凡,如同黄金般贵重。

这名字的由来,有3种说法,一是由苏州制造,送往京城,“京”和“金”同音,演化成“金砖”;有说是因为这些砖块敲击时会发出如同金属的声音而来。

另一种比较夸张但又非全无道理的说法是,在明朝时期,一块砖换一两金,所以被称为“金砖”。

但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烧造2尺2寸金砖,每块银价9钱1分,所以应该说是一砖一两银才对。

“金砖”要在窑内薰乾一个月,再烧超过3个月。

29道工序 光烧制就要130

《中国新闻网》报道,“金砖”造价不菲,制作过程要经历选泥、取土、制坯、阴干、烧制、出窑、打磨以及浸泡等,前后共29道繁锁工序。

每道工序都和24节气密切相关,且制作过程都要丝毫无差,只要一出错就全批作废,要求尽善尽美。

报道称,根据史料记载,光是烧制的部份,就要先用糠草熏1个月除潮气;接着劈柴烧1个月,整紫再烧1个月,最后用松枝再烧40天才能出窑,前后共130天。

原料取自阳澄湖边,土质颗粒细、杂质少、粘性强,使到“金砖”内料细腻紧密,还有挥发水份的功能,达到冬暖夏凉的功效。

据称,明朝和清朝初年,苏州、江宁、太仓等7府都有烧制“金砖”,但窑场在设在苏州,尤其是乾隆以后,苏州府变成唯一的产地。

“金砖”上印有御窑或不同年代皇号。

题外话朱棣金砖防刺客?

永乐皇帝朱棣推翻了侄子的统治后,迁都到燕京(也就是目前的北京)建立新政权;原有的元代帝王的宫殿已毁于元末起义军中。

朱棣在永乐4年,根据旧都壮丽皇宫的样子,建造了紫禁城,也就是故宫。

后人传说朱棣为了防止刺客挖地洞入内行刺,因而舖了多达15层地砖。

但专家探测结果,这层层迭迭的“金砖”砖并非产自同一时期,因为侧面印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字样,表示不同皇帝在位时都曾修缮或加舖。

又有传朱棣为了保守“金砖”的秘密,将所有烧制“金砖”的工匠毒哑;但这并没有史实考证。

世代制砖工匠金家团队複原古法“金砖”的烧制现场。

 题外话】金砖有幸重出江湖

很多远古技术都失传,甚至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无法複制, 古法“金砖”打破了这个厄运,2016年重新面世。

祖上世代制作金砖的砖瓦匠人金梅泉,在上世纪80年代初步恢复了“金砖”古法制造。

到了2006年,中国把金砖制作技艺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梅泉和女儿耗了2年搜索和整理史料,要恢复原味金砖。

但接下来数年都失败,直到2015年,国家陶瓷质量监测中心检测认为,复原工程基本成功,“部分规格甚至超越古代金砖”。

2016年初,故宫博物院颁发“合格”认定。

团队得到认同,让古法“金砖”成为少数得以重生的远古黑科技。

自此,古御窑可再燃起青烟,延续明朝点燃的香火。

资料来源:综合媒体&网上资料

相关系列:

Categories品味

602岁故宫没打一根桩

2022年08月26日

【远古黑科技】系列2

600年前的建筑技术,
就能造就一个“巨型手办”?

下个月,中国紫禁城或故宫就要庆祝602岁生日,这座至今世上最大的皇宫建筑。

建竣600年以来,到过故宫的人,无不讚叹这精美绝伦的建筑,从各宫佈局、牆壁大门、柱子到屋顶,甚至是飞檐上的雕饰都像鬼斧神工。

无论是大佈局和小细节都渗著浓厚文化底蕴,故宫各处都体了古人的建筑智慧体现,把古代璀璨建筑绝技,发挥得淋漓尽致。

撑起故宫600年的柱子,用的是金丝楠木,冬不凉夏不热,而且不怕虫蛀,抗腐蚀能力强。
后明初清时,楠木难寻,故宫这时期加建的部份主要用松木柱子。

挺过200多场地震

故宫在明成祖永乐4年,也就是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

600多年的风霜和战火洗礼,这座木质建筑经历24位皇帝居住和生活,还躲过200多场大地震,包括当年几乎把唐山夷为平地的大地震,至今依然坚挺著笑看风云。

建筑物能耐多久,地基要打得牢靠,再来就是防震和避雷设施。

但在久远的、科技落后的600多年前,这座世界文化遗产靠什么可以保存至今?别忘了,北京位于燕山地震带上。

到故宫欣赏这些神乎奇技的匠心雕刻,不妨也留意柱和樑之间的衔接,那才是隐藏的精华。

坚挺的秘诀:榫卯

故宫扛得住10级地震,但整座木建筑并没有一根筋或一颗铁钉,奥秘就在于古人建筑木结构的榫卯,搭配柱子建成斗拱的智慧和匠心。

最奇妙的是,如此偌大的建筑并没有打桩,承重的柱子底端只是“放”在地面,并非插入土裡。

这里说的“放”,也有人形容为“骑”;因此,遇到强大外力,这个结构可以通过拉移卸掉折断柱子的冲击力,所以建筑只会晃动,但不倒塌。

飞檐上的雕饰美崙美奂,屋顶又是另一种风光。

道家技术 立柱搭斗拱

无论“放”或“骑”,就是说建筑本身如同一个巨型的“手办”,如果有办法整个往上提的话,这整建筑随时可以完整的被搬到另一处“放”下,跟原本的没有两样。

古人利用柱子承重,在柱上利用榫卯来构建斗拱,再用斗拱建造屋顶。

那就是为何古人建房子,都必须先立柱,柱子一立下,就可以搭斗拱,然后从上至下构建,砌牆、上窗、加门等等。

如今,在一些偏远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部落,还在沿用著这个流传7000年的道家黑科技。

清乾隆《万国来朝图》的一部份,前为太和门,后为太和殿。

皇室才用得起的金丝楠木

当然,要顶得住这么重的建筑从屋顶到牆身等等,柱子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故宫用的是金丝楠木,纹理很直,结构细密,所以有耐腐、防虫的特性。

金丝楠木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可谓金光闪闪,触摸起来有温润感,而且还带有淡雅的幽香。

如此珍贵的木材,当时可是皇室专用,用以彰显皇室贵族的气派;另外,少数寺庙也会看到这顶好木材。

太和门前的太和殿里演绎着古今多少事?

艰辛万苦找佳木

但故宫的朱红大柱和蟠龙金柱,早在清朝重建中换成了松木。

可惜,金丝楠木已近枯竭,如今是深受尊崇的收藏极品。

据记载,南亚和中国都有金丝楠木的踪迹,在中国主要分佈在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北等原始森林险峻处。

朱棣皇帝要兴建故宫时,工部尚书宋礼还要亲自到四川监督採伐。

当时採伐的都是直径超过1米,长12至13米之间的老树。

如此壮大的树桐,要从南方运回去也很考功夫,宋礼某日从山洪爆发冲击大木中得到启发,之后选用水路,靠河流或运河运返北京。

採集到的上好木桐,经赤水河、合江进入长江,再经过京杭大运河,才抵达北京。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

【题外话】故宫为何如此抗震?

一座木建筑屹立600年,即使经历强大地震也没有倒塌,是奇迹,也是人类感兴趣的课题。

2017年,一个美国记者走访各国建筑专家,请教相关问题,但专家们都说不清故宫抗震的秘密。

于是,这个记者就决定实地调查,请中国专业木匠,按一比五的比例,打造一间迷你版的宫殿进行地震实验,想看看可以多耐震以及如何防震。

记者有备而来,手上拿著很多外国专家提供的意见,认为如此单薄的古建筑耐不住6级以上的地震。

这个测试每级会持续30秒,如果30秒内建筑倒塌,那就是它的抗震极限。

模碍室内的地震台从4级开始测试,之后再往上调;一直增强到8度,这个複制宫殿只是更加激烈晃动,直至强度达到最强的10.1级,却没有一点坍塌迹象。

测试结束,只发现古建筑的柱子偏离了原本的位子,但建筑本身却完好无缺。

这个测试结果,也掀开了古建筑神奇防震功能更深层的技术之迷:榫卯和斗拱。

资料来源:综合媒体&网上资料

相关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