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品味

富人才住得起的茅草屋

2022年10月13日

这些茅草屋,
打破你的既定印象!

茅草屋算是建筑史上最早的民宅模样;古代,物资缺乏,建材都是从大自然取获,茅草作为屋顶的设计最平常不过。

發明石板或砖瓦等建材后,茅草屋在20世纪早期甚至被视为贫穷的标记。

现在世界拼着最高摩天楼,利用先进建材和技术,打造出的琼楼玉宇,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只是,蕴涵着千年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茅草屋,虽然已非主流,却并没有完全被遗忘。

过去,茅草屋是穷苦人家的栖身之所,但在一些地方,茅草屋承载的是传统价值,有钱未必买得到,物以稀为贵嘛。

童话般的居所

茅草屋并非只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常见,它其实在全欧洲都大受欢迎,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很独特的茅草屋,而且是富人的居所。

走进欧洲如瑞士、英国、法国等风景如画的乡区,依旧散落着不少古朴的茅草屋,散發着超脱的宁静美,配以田园风貌和元气绿岭,像极了童话故事。

有些茅草屋甚至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单,主人可以做内部装潢和改造,但必须保留房子外观,就像我们这裡二战建筑被列入保护建筑一样。

有些乡区就因为这些独特的风貌,变成观光热点,也有不少人将这些老宅改装成酒店、民宿或是spa,让旅客入住体验非一般的民俗和风情。

英国:乡野间百年古屋

注重传统价值和承传的英国,处处都是数百年的房子,绿草如茵的乡野间至今还有很多茅草屋(Thatched cottage),尤其是南部更为普遍。

可爱的茅草屋顶,和屋前的花园相映成趣,像极了童话故事。

这种源自青铜器时代的房子,如今在英国的多塞特郡、汉普郡、威尔特郡等地区相当常见;但虽然说是茅草屋,事实上取材主要还是看当地的天然资源。

见证世纪岁月的双层石头宅,顶着古朴的特色帽子,满满的乡野田园气息。

匠心打造 价值不菲

英国人对古老文化和老旧物品的锺爱可说是无人能及,住着茅草屋顶的房子,似乎就被民族的根、传统价值和文化包围着,那是一种难以取代的自豪和优越感。

茅草屋顶冬暖夏凉,製作工序繁杂,而且匠工罕见,所以身价不菲。

要舖一顶茅草屋顶,在英国大概需要3万英镑,而且约30年就要更换,并非一般家庭可以负担,所以如今反而成了财富和高贵的象征。

因为茅草屋顶的形状很像帽子,因此在英国也被称为英国独有的特色帽子;而受长期高湿影响,让这些帽子铺满了苔藓,有些甚至长出了小植物。

长期受潮湿空气影响,茅草屋顶常常会长满苔藓,而反让房子增添原始的朴素美。

茅草屋顶一般有30公分厚,十分扎实,捆绑的茅草会用钉子或木榫直接固定到房顶的木骨架上。

爱尔兰:仍可享受现代便利

爱尔兰和英国是同根,保留着倾情于古老传统风格的特徵;乡间也有很多老房子顶着褐色的茅草屋顶。

爱尔兰茅草屋宛如童话般别具风格。

在爱尔兰,上百年的老房子比比皆是,见证数百年风霜的古老民宅并不出奇。

这些老房子,外观保持原貌之外,基本建筑架构如石材牆身、橡木横樑和古朴家具,尤其带脚的浴缸、马赛克地砖等等,主人大多会尽可能保留下来,只是设备方面会做现代化,暖气空调、家电、热水等等设备一应俱全。

日本:传统建筑 冬暖夏凉

在日本,茅草屋是传统建筑,在古代的绳文时代就出现,主要採用像萱草或是芦苇之类的植物製造。

茅草屋也称为茅葺屋,至今还保留的都坐落在谧静山间,彷如仙境。

合掌村的传统茅草屋,不管夏天或冬天都是迷人风景线,是旅游热点,为日本赚取可观外汇。

这些百年老宅,主要集中在多雨或是豪雪地区,屋顶非常斜,以利排水或减少积雪压垮屋顶。

沉重厚实的茅草屋顶,通风性很强,又可以吸收噪音,还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变旅游景点

目前,日本现存的茅草屋多是建于江户时代中后期,而比较集中和有名的要数岐阜白川乡合掌村、京都美山町和福岛大内宿。

白川乡冬天降雪惊人,合掌村的屋顶特别厚实,斜度有约60度,宛如双手合十,合掌村因而得名。

复古的茅草屋集中地如今是旅游名胜地。

日本另一个茅草屋集中的是大内宿,这裡古代是一个驿站(日文称宿场),曾经繁盛一时,现在保留下来约50间的茅草屋,现在大多变成了旅游相关的零售和餐饮店。

 

Categories品味

都柏林彩虹门藏着有趣传说

2021年06月8日

穿梭在爱尔兰都柏林中产区,
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美景。

走在菲河以南的菲德威廉姆广场(Fitzwilliam Square)和梅瑞恩广场(Merrion Square)附近的社区,会发现大部份成排的砖屋和我们的排屋差不多,都是一款一式的。

但和我们很不同的是,这里每一扇门都不同色彩,缤纷得像彩虹一样夺目,只要你说得出的颜色,这里都有。

传统的乔治式建筑用红砖砌成,搭上颜色鲜艳的大门,让平静的街道更添生气。

红色可以有夺目的大红、热情的鲜红、高贵的枣红、浪漫的粉红……;蓝色又有天空蓝、粉蓝、海水蓝、灰蓝、紫蓝、靛蓝……;黄色可以从荧光黄到鲜黄,再到橙黄、灰黄和土黄……娇艳得让人舍不得移开视线。

话说17世纪,伦敦大火,之后就立法规定新建房子必须以砖取代木材,而且要建成排屋式,称为乔治式建筑(Georgian architecture),带有希腊神殿的意味,由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传入英国后而生,而这独一无二的大门也就称为“乔治亚门”。

以彩色门为主题的手工艺品,是很多旅人的最爱。

这些三或四层高的房子,供两户居住,内部格局一样但不互通;我们这里流行的townhouse,可能就是以此为范本复制而来。

两户共用门前的阶梯和门上的石檐,但大门的颜色、甚至是高度都可以不同,两旁石柱的装饰和形状也可依个人喜好来决定。

家家户户都视大门为个人或家庭标记,会花最大心思来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醒目大门。

这些色彩斑斓、造型多貌的大门,形成眼前一亮的风景线,如今更成为都柏林的旅游卖点,由36扇门组成的明信片“都柏林之门”最为有名。

蓝黄二色碰撞出来的层次感的绿,你喜欢哪个?

其他以“乔治亚门”衍生的周边产品,像画册、影集琳琅满目…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纪念品。

除了用色争艳斗丽,这里每一扇门几乎都有不同的装饰,壮柱、窗户的搭配、凋花、花纹,撞击出华丽、淡逸、高雅……让人不期然的猜度着这家主人长什么模样,联想他或她的生活态度。

这扇位于圣三一学院的大门,建于70年代,虽然没有缤纷的外衣,但整个用橡木制成的大门,有着很独特的凋刻。

住在排屋,环顾隔居全部一式一样,外墙尽是发展商漆上的灰白米,淡而泛味。

不想大装修,换上一扇独一无二的特色大门,让它每天恭送你出门和祝福你有美好的一天;晚上老远就向你招手,或是淡逸地跟你点头问安,不是挺好的吗?

乔治亚门的传说

“乔治亚门”主要秉承古典主义,讲究对称和谐,一般会有长方形凋花组成的图案,两旁有门柱,梁上有竖排的长方图腾或花纹,上方则是一个扇形的窗户。

菲德威廉姆广场附近的这些耀眼大门,大多建于1791到1825年间,但据说在那之前,这些门都是白色的。

原木门框配上有蕾丝图腾玻璃,这扇被誉为都柏林最美的大门,很有怀旧贵族的奢华feel。
正统的“乔治亚门”讲究对称和谐,门上和上梁都有凋花,两旁有门柱,上方还有一个扇形的窗户。

之后为何会变成缤纷耀眼?有个说法是作家George Moore和Oliver St.John Gogarty是邻居,Moore讨厌Gogarty喝醉老是拍错他的家门,于是把自己的门涂上夺目的绿色,Gogarty心有不甘,把家门涂上红色来提醒同样爱杯中物的Moore。

两人之后以家门换新装来赌气,路人被漂亮的门所吸引,全区纷纷仿效为自家门换上不同色彩,还花尽心思去装饰,渐渐兴起了一股潮流,延续至今。

镶上大小不一金属圆环镶,像是在窥探着外面世界的眼睛,这扇大门虽是白色却一点都不单调。
已有相当岁月的金属狮头门环,你觉得这家人是华裔吗?

另一个比较平民的说法是,这里十男九醉,聪明的妻子为了防止老公“借酒行凶”敲错门上错别人的床,把自家门涂上与众不同的耀眼颜色或画上各种图案作来区分。

除了缤纷色彩,沉静的宝蓝、灰黑或墨黑也是偶有的。

据称,都柏林的门一年会上漆一到两次,所以你任何时间到访,都不会看到被岁月洗礼后而淡化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