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精致购物 “小而美”商场崛起

2024年01月29日

独家报道:林秀芳

小型商场正崛起成为城市购物的新明星

我国百货商贸近年再起革新,科技改变零售的简单买卖模式,城市化所带来的交通与连接便利,也让城区零售商场再度转型——回归“麻雀小,五脏全”的小型经营模式。

小型模式不禁让人想起过去在社区林立的传统杂货店,尤其临近农历新年,不免让人怀念起以往人们围绕杂货商店办年货的情景,然而,这种传统作业模式早在百货商店崛起后,就慢慢消失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对城市人而言,更是不可追忆的儿时回忆。

实际上,百货商场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我国市场至今,在短短50年光景里,就不间断给国内杂货商贸带来时移世易的局面。

近年,我们又再次见证多家大型商场的迁移,包括英国最大连锁超市特易购(Tesco)退出我国市场,巨人(Giant)霸级市场则关闭部分分店,NSK霸级市场则悄悄转型开启小规模商场等。

根据本报进行的一项针对城市及半城区市民的小型问卷及抽样访问调查显示,65.14%受访者倾向前往超市或高端超市购买日常用品,排行第二的是前往迷你超市,占58.72%,当中又以99 Speedmart为首选。

接着是霸级市场占53.21%,网上购物平台和传统杂货商贸各占34.86%及13.76%。

黄詝瀚

霸市渐没落
小商场越做越红火

Tradeview资本总执行长兼董事经理黄詝瀚指出,城市化带来的交通便利使然,促使城区零售商贸在过去几年也开始进行蜕变,尤其大型霸市商场渐渐走向没落,反观高端小规模商场却越做越红火。

洞悉国内零售商贸行业发展及关注国内数家上市零售商营运的黄詝瀚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表示,科技在悄悄改变零售商贸业的经营模式,让过去简单的买卖交易面临“起义”改革,尤其城市区商场通过与网购接轨,借此扩大经营市场版图。

他说,早年,国内零售业主要以霸市商场模式经营,让消费者可用实惠价格购买大量的商品,以作为数周的消耗量。

“随着城市化发展,在消费便利的大环境底下,人们更讲究产品的素质、对品牌也有更多的要求,甚至不惜选购外国进口品牌等。”

他补充,此现象主要是城市化所推动,包括家庭人口减少、基建交通发达,以及电商网购便利所促使。

“这也无形给高端连锁超市如Jaya Grocer带来商机,该商场规模虽小,但所卖产品却深得人心,尤其产品种类多元,品牌选择繁多,品质也符合现代人的购物要求等。”

他表示,以近期一些霸市退出市场、缩小规模为例,Jaya Grocer却能在2022年期间,用20亿令吉天价脱售业务给电召车营运商Grab的实力,便可见一斑。

Grab也觊觎商机

“有关脱售实际带来双赢局面,尤其Jaya Grocer的网购配送服务将在Grab助力之下,进一步赢得城市消费者的芳心,以此扩大其营运范围和规模,同时也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

他指出,生活素质的提升,也让高端化、规模小、交通便利的商贸零售店成为城市人的首选,此外,一些一向提供廉价、批发商品的霸级市场,比如NSK Mart也为迎合市场需求,开始转型走向小型模式经营。

他总结说,尽管如此,不是小规模就为王,业者也需提供符合城市人需求的服务和商品,否则,小商店也可能面对没有容身之处,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

半城乡仍是大商场天下

黄詝瀚也指出,实际上,我国零售业在城乡区是出现两极化发展局面的,城区零售商贸倾向小规模经营,乡郊区域则提供大型商场生存空间,至于当地小型杂货商虽有生存空间,但也需有居安思危远见。

他举例,永旺商场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吉兰丹是最佳例子,它已成为当地人周末闲逛的好去处。

杂货商须居安思危

“由于没有太多娱乐活动,大型商场便成为当地人们的周末休闲地点,至于该区传统小型商店还是有喘气之处的,只要他们没有遇上连锁超市或霸级市场进军。”

他说,对传统杂货商而已,乡郊区发展看似风平浪静,不过,一旦有对手进入,则容易遭霸市或迷你超市强攻市场,甚至遭到淘汰。

他以彭亨州的霸级市场Tunas Manja为例,其就在慢慢吞噬着当地小杂货商的市场。

“面对Tunas Manja这类大型市场的竞争,小杂货商主要劣势仍是成本效益不佳所致,至于Tunas Manja在彭亨的成功经历,也只因为当地未出现同类型的竞争对手抢滩而已,比如Segi Fresh之类等。”

方志民

城市外围更受欢迎
传统杂货店可生存

传统杂货店在大都市确实面临节节败退的窘境,但不代表业者已完全失去生存的空间。

马来西亚杂货商总会会长方志民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坦承,城市化所带来的交通拥挤、停车位不足、租金高企、以及消费模式改变等因素,确实将传统杂货商逼到墙角。

“城市化确实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尤其城区居民比较讲究便利,而且对购买日用品价钱也不太计较,以致传统杂货商在城区的市场版图容易遭到吞噬。”

城外仍有生存空间

他指出,不过,所谓“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传统杂货商在城外仍有生存空间,特别是经济不景气之时,消费者更喜欢到住家附近杂货店购物。

“城市外围区如甲洞、增江、双溪威等区,就给传统杂货店留下了经营的空间。”

他补充,根据公会会员统计,在经历疫情大难关至今,除了面对没有接班人,又或业者沾染恶习之外,就没有会员因经营不善而关门大吉的。

“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因为总会旗下会员都挺了过来。”

他分析说,尽管疫情时期,曾给杂货商贸带来一段赚钱的黄金时段,但必需品较后也面对货运流通受阻,在复苏时段遇上俄乌战争爆发,最终甚至引发至今仍未全面解决的物价上涨问题。

“由于经济不景气,城市外围区的民众更加精打细算,一些人为了节制购物,不逛大商场,反而选择到住家附近小商店购买杂货商品,无形也给传统杂货店带来了生机。”

如打不死的“小强”

方志民表示,经济不景气便是考验杂货商贸经营的时期,本身常言,大型超市及霸级市场犹如恐龙般,在缺乏大量营业额支撑之下,很容易消失在市场上,反观,传统杂货店就如“小强”般,在恶劣环境下更容易存活下来。

“回顾历史,杂货店在国内扎根至少百年,直至新加坡零售业者英保良(Emporium)百货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期间崛起后,杂货商几乎是每隔10至20年便会迎来一次的转型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早年杂货商提升为迷你超市如安装冷气、修葺亮丽店面,挂上显眼招牌,更新架子及讲究摆设排位等,还有批发商打开货仓展开现购自运(Cash and Carry)的经营模式等。”

他说,传统杂货商经历多次的改革之际,同时也见证很多大型商场如英保良、长城、大地、Kimisawa、八百半(Yaohan)、友谊商店、香港商店,以及近代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家乐福 (Carrefour)、特易购(Tesco)成为众人历史的记忆。

“巨人(Giant)则关掉数家分店,相对Jaya Grocer也易主了。

“由此可见,小商店还是有很大的经营韧性的,只是这次必须再次经历更大改革的提升,才能迎接未来的发展曙光。”

不革新将被淘汰

根据经验,传统杂货商必须求变革新,否则将会遭消费者唾弃。

方志民表示,就算不是城市化逼迫,传统杂货店也须与时并进,才不会因为没新鲜感而遭唾弃。

“以今天趋势来看,大超市会消失,是因为他们的经营费用高企,经不起经济不景气的打击,为此,他们就成为第一个被绊倒的对手,就如大树受不了狂风暴雨吹打,以致容易折枝,甚至被连根拔起而倒下。”

“相对,传统杂货店犹如小草般,就算外面风大雨大,只要弯腰回避,之后还是可以重新站起来的。”

他说,不过,历史也提醒我们转型才是生存的上上策,虽说郊区或新村仍可容下传统杂货商继续经营,然而,城市外围区的杂货店就不能安逸于此了。

“如果他们不求变,接下来也就会迎来一波又一波苦涩难熬的日子。”

价格是首要考量

根据本报进行的问卷及抽样调查发现,尽管人们选购日用品首要考量因素仍是商品价格,占46.79%,不过,购买地点的交通与上下货便利,还有产品品牌和品质也成为一些人的首要考量,分别占23.85%和17.43%。

参与本报问卷调查和抽样访问的109人当中,有32人或29.36%人将交通与上下货便利视为第二重要考量因素。而在第三重要考量因素是,又以交通与上下货便利及产品品牌和品质因素并重,分别占22.93%和22.02%。

虽然近年环境、社会与监管(ESG)理念成未来大趋势,不过,受访者却较少考虑所光顾零售商的经营模式是否符合环保/永续要求。

受访者反映,若面对急用日常用品,一般选择到附近迷你市场购买,否则就会前往超市购买。

他们会到大商场选购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品质及选择繁多所致,除非急需使用抑或该产品价格实惠,才会到附近迷你市场或杂货店购买。

针对商品价格对比,大部分人会货比2、3家商店,才决定是否购买,尤其在网络发达后,在网购售价曝光的情况下,让他们更容易对比价格。

人情味是卖点

多名选择继续到传统杂货店购物的受访者反映,他们是基于人情关系,从小到大光顾有关商店的缘故,所以至今都会继续前往购物。

询及店内产品价格、品质等是否是考量时,他们反映都不会做比较,主要是“支持”而已。

此外,这些传统杂货店一般都会销售华人传统佳节商品,这也是受访者认为值得保留的原因,否则往后节庆产品将难以购得,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产品。

针对近年一些高端商场也开始销售传统佳节商品时,受访者表示,货源始终不如传统杂货商的品质佳。

另外,也有受访者反映,他们不选择到传统杂货店购物的原因包括无法采用无现金付费,比如信用卡,该店也没有会员累积分数制度,产品选择不多等。

此次问卷及抽样调查特选居住城市区和半城区者参与,受访者年龄介于30岁或以下者占18.35%、31岁至45岁占42.20%、46岁至55岁占28.44%,以及56岁或以上占11.01%。

受访者收入状况分布如下月入3000令吉或以下者占24.78%、3001令吉至4000令吉占15.59%、4001令吉至5000令吉占15.59%,以及5000令吉以上占44.04%。

Categories趋势

冷链物流崛起 厂房抢手又吸金

2022年03月7日

独家报道:纪维新

“一枝独秀”的工业产业市场,
强劲势头还会“夯”下去吗?

自2020年爆发冠病疫情,我国同年3月18日起陆续落实各阶段行动管控令后,本地电子商务活动更加红火,并带动工业产业如仓库、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需求;“生鲜市场”和“速煮食品”也带动冷冻仓库的需求。

疫情期间我国也掀起一场“产业大革命”,例如有些工业产业被打造成品牌专门店、“云端厨房”(Cloud Kitchen),以及专为网购顾客配货的货仓 “幕后店”(Dark Store)。

马来西亚创业促进会(青创会)署理总会长马俊豪

因此,有者预言,过去两年来在国内产业领域“一枝独秀”的工业产业市场,这股强劲势头将“夯”下去!

从事物流行业已20余年,并打造“物流鸟神”品牌的马来西亚创业促进会(青创会)署理总会长马俊豪就指出,我国在冠病疫情落实各阶段行动管控令后,便掀起电子商务革变趋势,让这场疫情“危机”更创造“商机”。

马俊豪也是Freightnet Worldwide Sdn Bhd创办人,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我国遭受疫情重创初期,许多行业因行动管控令被迫停业或结业,造成房地产领域如商业单位或小型工业区,面对被搁置问题。

他说,在电商蓬勃发展带动下,物流领域有很大需求并迅速发展,许多快递公司开始物色策略性地点,以连锁方式入驻全国各州各角落,让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如“疫后春笋”般设立。

除了在大城市设立物流中心,也在二三线城市或偏远地区设立配送中心,以确保在全国各地可提供快递服务。

“至于快递公司设立配送中心非常简单,仅需在策略性地点物色理想店面后进行装修,装置无线上网设备,拥有物流平台或软件后便可设立,如今全国各地社区皆可看到快递公司配送中心的足迹。”

另外,许多饮食业者在行动管控令期间纷纷转型,在市场上掀起“速煮食品”热潮。

这类业者随即开始物色适合的工业产业,以进行生产和包装,惟其中最关键的是打造较大空间,作为储存“速煮食品”的冷冻仓库。

“此外,全马各地涌现多间连锁生鲜超市或便利商店,譬如Fresh Mart、全家(Family Mart)、myNEWS.com,在各社区物色适合商业单位营业,所售卖的生鲜和冷冻商品,也需要冷冻仓库设备,结果如今的冷冻仓库市场是需求大于供应。”

大集团建大型冷冻库

他举例,本身最近协助一家寿司店与日本投资商在雪州莎阿南设立大型冷冻仓库,有关冷冻仓库甫营业2至3个月,其仓库库存已满额,且冷冻技术可让冷冻食品保存2年时间之久。

“在拥有冷冻仓库设备后,业者在农业生产食品后送入冷冻仓库,避免未来面对食物短缺问题,且食物供应也不会中断。因此,许多大集团在发现冷冻仓库的前景后,已开始策划购置策略性地段,建设大型冷冻仓库,以满足冷冻食品市场需求。”

另外,他促请业者准备就绪迎接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国一旦落实这项协定,与其他协定国家或地区的关税废除或削减后,预料有更多外资入驻,并物色工业产业设立枢纽、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等,预料工业产业在未来发展更加“红火”。

槟州房地产中介联合会会长陈剑豪

排队抢购工业产业

“槟州的工业产业,从仓库类型拥有较高需求量后,如今已发展至任何类型工业产业,皆出现排队抢购的状况。”

在产业领域已拥有逾20年经验的槟州房地产中介联合会会长陈剑豪说,由于许多投资者在策略性地点寻找工业地段和厂房,造成策略性地点出现供不应求状况,预料工业产业仍拥有很高需求,预料在产业领域仍“一枝独秀”,并持续走高。

他说,由于州内工业地段和厂房供不应求,于是可获得不错租金,譬如在峇都加湾工业园一带的工业产业,其租金已可与槟岛工业产业媲美,于是许多投资者在购置工业地段或厂房后,还耗资重建厂房以更好的租金出租给投资商。

“现在很多投资者正在寻找位于策略性地点的工业地段,譬如超过10至15英亩地段可发展成中小工业区,至于逾3英亩地段则可自用或出租。多数本地投资商是购置工业地段后建立厂房,至于外来投资商则租赁工业地段或厂房。”

他说,槟州目前最有发展潜能的工业产业,仍属威南地区如峇都加湾工业园、华都工业园等,主要是槟岛地区的工业产业发展计划已经买少见少。

另外,陈剑豪希望槟州政府关注峇都加湾工业园租赁地契问题,依照原有租赁地契,仅少于5年期限才获槟城发展机构(PDC)更新租赁地契。

不过,这项举措可能导致厂主出售厂房时面对压价问题,而买家在购置厂房时,也不容易申请获银行贷款。

“因此,希望槟城发展机构仿效其他州属,检讨峇都加湾工业园租赁地契的举措,譬如厂主有意售卖厂房时,可随时申请延长租赁地契,惟必须依照租赁地契所剩期限缴付所需费用。”

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拿督斯里许廷炎

槟工业产业发展潜力佳

“槟州是面积不大的州属,涉及单位应捉紧机会继续发展工业,预料槟州工业产业在未来,将拥有很好发展潜力。”

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拿督斯里许廷炎说,槟州威省从北部甲抛峇底、中部大山脚至南部高渊,无论任何地方都没有很远的距离,于是任何地方都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造就各地工业产业有很好发展潜力,近2年的交易率持续走高。

许廷炎日前在出席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办的“槟城2030愿景交流会”时,促请槟州政府关注土地管理和地契等课题。

他在交流会上指出,货仓类型的工业产业需求量极大且出租率极高,有些外国企业愿意高价租下位于策略性地点的厂房,结果州内工业产业租金水涨船高,租金调高约10%。

“不过,我在交流会上向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反映后,首长表示州政府已作出调整,例如峇都加湾工业园的价格,比其他州属的工业产业价格算是合理。”

他说,槟州的工业领域发展蓬勃,州政府除了发展峇都加湾工业园外,也将发展威北柏淡地区。

Bricksmen Group创办人叶伟良

发展商应打破传统厂房

“由于槟州工业产业买少见少,在供不应求情况下,建议发展商关注工业产业的发展,惟必须打破以往‘1屋顶4面墙’厂房设计的传统,如今对工业产业的设备要求,须拥有仓库、办公室、展销厅等,于是发展商可考虑投资这类型的发展计划。”

担任产业投资导师的Bricksmen Group创办人叶伟良说,无论在峇六拜、北赖或峇都加湾工业园,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产业已开始走缓,至于以应用和服务为主的工业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若槟州可迈入金融服务领域,工业产业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如果在槟州准备投入工业产业,我建议2个策略性地点,其一是北赖工业区、其二是峇都加湾工业园。

“这2个工业园拥有很大的发展潜能。虽然有投资商将位于峇六拜工业园的厂房搬迁至峇都加湾工业园,惟峇六拜工业园仍值得再投资,惟是以应用和服务工业为基础。”

至于槟州工业产业的购买趋势,他说,本地投资购置工业产业的交易量则非常不错,以仓库类型的交易量为多。

CBRE|WTW集团董事经理符儒仁

峇都加湾是槟州工业亮点

威省将继续是槟州工业产业领域的焦点,尤其是威南的峇都加湾,更是槟州工业的最大亮点。

尤其是槟州政府大力推广的两大工业园,即占地1500英亩的峇都加湾工业园第二期(BKIP2)和占地600英亩的峇都加湾工业园第三期(BKIP3),料将进一步推动原已红火的槟州工业产业领域。

产业顾问公司威廉氏达哈与王有限公司(CBRE|WTW)指出,尽管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强劲增长,包括2019年写下历来新高后,槟州制造业投资额于去年进行盘整,但槟州工业领域的生态系统持续改善。

CBRE|WTW集团董事经理符儒仁说,虽然2021年槟州整体制造业投资放缓,但仍吸引3项重大投资,分别是全球最大印刷电路板(PCB)厂商之一的韩国半导体公司信泰电子(Simmtech)宣布在峇都加湾设立其于东南亚首间厂房。该占地18英亩的厂房首期将耗资5亿零800万令吉,预计今年就可投入生产。

台湾和泰电子(马)私人有限公司将斥资3亿令吉,在峇都加湾工业园进行第二厂房计划。该新厂房预计将于今年4月竣工。

英特尔(Intel)宣布计划耗资高达300亿令吉,在槟州和吉打居林扩充其制造业相关业务,进行先进的半导体包装科技业务。

3企业购地扩生产线

本地3家企业,如阁代科技(GREATEC,0208,主板科技股)、腾达科技(PENTA,7160,主板科技股)及UWC公司(UWC,5292,主板科技股)纷纷收购土地兴建新厂房或扩大生产线,以扩展业务。

槟州发展机构在2021年杪举行的本地工业再投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捷铵科技(JHM)与QES集团将分别在峇都加湾工业园 (BKIP)建立新厂,预计在未来5年内制造超过1100个就业机会。

捷铵科技(JHM,0127,主板科技股)总共投资1亿7000万令吉在峇都加湾工业园的9英亩地段设厂,建立一座两层楼高面积35万平方尺的建筑和设施,预计将在2022年末完工。

QES集团(QES,0196,创业板)的计划,是在峇都加湾工业园建设第二家工厂QES 2 @BKIP,该项目的估计投资约2000万令吉,包括土地、建筑、设施和人力。 “该工厂计划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建设,预计将在2023年竣工。”

许多外国企业在疫情期间,面对全球封国造成全球供应链及工业运作受阻,于是有感需在每个区域拥有供应商,尤其是欧美国家企业,在疫情后纷纷与本地企业寻求合作,也促成了上述扩充计划。

符儒仁指出,峇都加湾工业园吸引上述众多投资,归功于它拥有大片的工业地、基本设施良好、交通便利且透过槟城第二大桥和槟岛衔接、周遭有许多中小型企业提供支援服务、互联网和宽频便利。

Categories趋势

货仓工厂风水轮流转

2021年04月4日

独家报道:李治宏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全球产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令原已饱受冲击的传统零售业雪上加霜,但却令受惠于网购和电子商务盛行的工业产业,尤其是货仓和物流中心更红火。

各国在疫情期间封城锁国,促使人们纷纷转向线上购物,大量的零售买卖活动转往线上,迫使许多以消费者为最终销售对象的商家和企业必须转型求变,以便适应这个新营运环境。

短期内,线上零售只会更盛行,而在这个从线下(传统实体商店)过渡到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新风潮,也催生了一个方兴未艾的新趋势:零售商从购物中心转租独立货仓/物流中心,以更快的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上。

事实上,线上、线下和物流业务的无缝整合营运模式,早在多年前已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吹响号角。

消费者通过应用程式在线上下单,店内员工根据线上订单将所订物品全部放入纸袋,交由本身的外卖递送人员,在指定的极短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上。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商店。盒马鲜生的营运模式,是配合科技和数据,让消费者以盒马手机应用程式,在线上下单,店内员工根据线上订单将所订物品全部放入纸袋,交由盒马本身的外卖递送人员,在30分钟内递送到方圆3公里的消费者府上。

当然,消费者若是直接到盒马鲜生商店购物,除了可自己挑选店内的各种新鲜食品,也可在店内享用即煮即食的海鲜等食物。

简言之,盒马鲜生就是一家“生鲜食品超市+餐饮+电商+物流配送”多业态集合体;也可说是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首个展现市场,重构人、货、场的最佳例子。

国际产业顾问公司莱坊指出,阿里巴巴提出,通过盒马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这个“新零售”概念,很可能将于不久的将来在马来西亚搬演。

大马莱坊执行董事沈颂能说,事实上,盒马的上述营运模式,部分已在大马落实,但远远未达到中国当地的规模。

他接受《南洋商报》书面访问时点出,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甚至从购物中心转战独立物流中心,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的把客户线上下订的物品送到客户手上,是正逐渐成型的趋势。

租金低于购物中心

“无可否认的是,物流中心的租金低于购物中心,是越来越多零售商从购物中心转租物流中心的主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零售商把门店从购物中心转到物流中心,可让顾客直接在那里购买、取货,任何货物都可马上源源不绝的供应,可以解决来不及送货、有货没人送的局面。

“从购物中心到独立仓库/物流中心的经营转变,使零售商能调节营业时间和停车位,通过为购物者提供便利和灵活性,来让他们的购物体验变得更简易。”

沈颂能

提高品牌影响力
仓库冠名增知名度

零售商可在独立仓库或物流中心拥有建筑物的冠名权,提高该零售商的可见度和知名度,从中提高品牌影响力。

以著名电器与家具连锁商店Harvey Norman在联邦大道的第一家独立商店为例,消费者在开车途经该大道时,从远处即可清晰看到该公司招牌“高高在上”,这是一种有效的品牌塑造手法。

他续称,像Sports Direct这类大型连锁零售商,逐步把海外零售店从购物中心转到物流中心,这股趋势也已开始在大马发生。

“我们已看到大型零售连锁店经营本身具有仓库和零售功能的独立商店。例如,有多家来自家具和电子产品、家居和灯饰、服装等领域的大型零售业者,已在巴生谷设有独立商店。

“这些商店除了销售产品外,还提供多种活动,涵盖服务和维修、点击与收集柜台等一站式中心,来增强客户体验。”

此外,拥有库存的仓库,将便于让消费者在指定的特定空间取货和运送货物。

“独立仓库的另一个好处,零售商具备简化零售、仓库和物流流程的多功能性。”

除了国际品牌,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品牌零售业者,正陆续加入这个行列。

此外,作为“一站式平台”的家庭购物电视频道刚在大马起步,通过该平台,零售业者将可简化广告、仓储和物流,简化交货程序和减少人力需求。

沙古南

Aspen集团携手LOGOS
打造全马最大物流中心

在邻国新加坡上市的北马发展商Aspen集团早前就宣布,与亚太地区领先的物流产业专家LOGOS联手,在雪兰莪莎阿南打造全马最大的一站式物流中心。

这座耗资15亿令吉,涵盖永续综合物流、仓库与电子商务中心的一站式物流中心,坐落在莎阿南16区占地约71英亩的地段上。其总发展空间为74万5000平方米(801万平方尺),可出租空间为50万5000平方米(543万平方尺)。

大马莱坊董事经理沙古南指出,事实上,这也是LOGOS在全亚洲的最大型发展项目。

“基于LOGOS拥有在本区域9个国家开发与管理物流中心的丰富经验,我们相信,LOGOS此次进军大马,将引进开发优质货仓的先进技术与营运知识,将大马物流产业领域提升到更高层次。

“其设计灵活性可满足多位租户的需求,具备车道、坡道和交叉停靠功能,可提高物流效率和有效的交通管理。”

为雪州引资逾10亿

沈颂能指出,在疫情冲击各国经济之际,LOGOS在马来西亚的投资,印证了国际物流业者对大马工业领域的增长充满信心。

“通过这项联营计划,LOGOS预计将为雪兰莪州引入总额逾10亿令吉的外来直接投资,这不仅将进一步刺激巴生谷物流市场的活动,也将提振大马整体经济。”

他补充,在越来越多跨国企业探讨在大马设立区域配送中心之际,这个发展项目非常合时宜,将可攫取这方面的需求。

“随着政府聚焦将大马打造为全球供应链枢纽,再加上大马投资发展局致力于为针对区域配送活动的全球贸易中心提供税务优惠,我们相信这些都将是吸引更多外来直接投资进入大马的积极催化剂。

利用人口稠密区优势

“在策略上,这个发展项目已成为LOGOS物流设施网络区域链的一部分,为大马不断发展的物流市场提供了更多优势,以善用及攫取LOGOS建立的国际知名租户群。”

沈颂能指出,通过在莎阿南这个大型物流中心的重大新投资,我们可能会看到物流公司在发挥其策略物流网络的部分努力下,利用其邻近人口稠密地区例如莎阿南、巴生及梳邦再也的中心地点优势,取得更好的交付效率。

“这些大型物流枢纽为物流服务业者提供了灵活性和扩充业务的便利,因为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网购,对于更快捷和更廉宜物品的需求也相应提高,这推动电子商务/零售业务的增长,零售业者对物流空间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拥有大销售量的主要零售企业需与物流公司合作,通过后者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运输效率,从而提高营运绩效和生产力,并可能节省成本。

打造区域配送中心

大马在上世纪推行的“向东学习”政策,成功协助制造业神速增长,奠立我国工业化的基石。

到了2000年代初期,大马政府开始提倡策略制造业相关服务,例如国际采办中心(IPC)及区域配送中心(RDC)活动,而现任政府也继续优先贯彻这项政策。

去年11月公布的2021年财政预算案,就出台了多项政策与奖掖,以进一步推高跨国企业在大马设立区域配送中心的浪潮。

有关措施包括放宽自由工业区(FIZ)及执照制造仓库(LMW)可进行的增值活动限制,以及推介在大马设立全球贸易中心的各项新税务奖掖等。

已在大马设立区域配送中心的跨国大户,包括宜家(IKEA)的东盟区域配送中心、Zalora区域电子交易中心、Lazada电子商务区域配送中心、雀巢配送中心、宝马区域零件分销中心、福士伟根区域售后与零件分销中心、博世(Bosch)区域配送中心和博通(Broadcom)全球配送中心。

大马多项优势吸资

莱坊指出,这可归功于大马在产业租金率、基建设施完善、熟练与掌握多种语言的劳力市场,以及各项亲商政策与税务奖掖等,富有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东南亚线上零售
或有望追赶中韩

疫情促使亚太线上零售飞速增长,东南亚各国去年线上零售纷纷录得双位数增长率,更有望追上中国和韩国等亚太区线上零售大国。

莱坊亚太研究指出,2020年,亚太线上零售销售普及率平均按年增长14%,大马和菲律宾线上零售更估计齐齐按年增长17%,增幅冠绝东南亚,仅次于亚太经济强国日本和韩国(皆20%)。(请参阅表一)

反观线上零售普及率估计于去年底高达33%的中国,去年的线上零售按年增长率估计只有12%。

只有线上零售普及率排名亚太第二的韩国,去年的线上零售按年增幅同样可观,达到20%。

短租仓库成新趋势

因应季节性的假期销售旺季,零售业者短期租用仓库来增加库存,以应付骤增的订单,将成一股新趋势。

在美国,由于网购主宰了零售市场,加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产品需求越来越难预测,当地零售商灵活变通,改变过去与仓库营运商签署长期合约或租约方式,转为按需求短租仓库(或物流中心)。

以零售业长期龙头老大的大型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为例,近年积极拓展网购生意,电子商务生意取得一定成绩,而沃尔玛观察到市场变化,为应付网购配送方面的需求压力,早在2018年圣诞旺季率先行动,向外寻找仓库营运商处理短期仓库管理,其中包括聘请临时员工、配送和行政工作。

在旺季时按需求租用仓库一段短时间,便不用支付整年的仓库(或物流中心)租金。

这种短租仓库的做法,同时也可以推动美国工业地产市场发展,使用接近市区的工厂物业作为配送和仓库管理中心,意味送货到消费者手上的时间可更快和更易掌握。

大马或流行佳节短租

沈颂能指出,本地业主一般选择长期出租货仓,短租并非大马零售市场的传统惯例。

然而,这股在美国盛行的趋势,或将在大马逐渐升温,尤其是在农历新年、圣诞节、开斋节等购物旺季。

这是因为零售业者可在这类季节性的短期销售旺季期间,短期租用货仓,来应付瞬间激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