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房产巨擘: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2023年12月13日

展示中国特色竹结构自行车
鼓励更多人低碳生活

碳中和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全球议题,各领域和行业纷纷响应,房地产也不例外。

中国房地产巨头万科集团创始人兼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表示,在走向碳中和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他认为,房地产行业需要自觉地适应低碳发展趋势,加大减排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

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运营的碳排放量是主要问题所在,同时与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相关的企业也在气候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官方微博,王石在日前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受访时,这么说,

他表示,在2009年首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时,他和另外两位参会代表承诺五公里内骑自行车出行,而这个传统保持到现在。

王石还在现场展示一辆中国特色的竹结构自行车,鼓励更多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关新闻:

拆而不弃 旧建材新生

Categories品味

拆而不弃 旧建材新生

2022年03月15日

有些看似是该扔的废物,
但实际上确实宝藏!

旧厨房格局不适合了,拆;重新规划户外空间,旧棚顶拆;老房子要重建,拆…

装修或重建房子一般会找承包商,被拆下的建材事后也会一併由承包商处理掉。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拆下来的洋灰牆、砌得美美的马赛克或大瓷砖的牆面、旧但手工精美的老木门、已脱漆的窗户铁花、用砖和洋灰砌成的炉灶…其实可能还可以延续生命?

虽然大多数人还是倾向拆除再从零建造,但现存建筑结构再利用不再是新鲜事,也越来越多建筑师愿意尝试以拆除的瓦砾再融入新建筑中。

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

这么做,不光是节约和珍惜资源的表现,对减碳排也有助益。

建筑资讯网站ArchDaily 引述《2020年全球建筑和施工状况报告》报道,在2019年,民用建筑部门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材料、建筑和施工作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8%,达到历史最高值。

的确,涂料和其他使用砂浆镶嵌的材料,相对比较难再使用,但其他结构元素,像窗户门框和铁花等,只要适度翻新,再使用问题不大。

为了使建筑元素的再利用更加容易,近年来更多建筑材料再利用的公司和倡导,鼓励一切从零开始的建筑模式。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拆卸还可再循环的卫浴用品及大理石。
手工精美的老木窗户还可再延续生命。

线上售卖 呼吁业界重用建材

ArchDaily 报道,建筑师Natália Lessa和Pedro Alban,旨在简化材料再利用为使命,在巴西成立的公司和智囊团Arquivo,提各种相关服务。

这家公司会负责运输可再利用材料、再利用元素的销售、咨询和项目援助,还把回收的废弃建材整修或翻新,再放到网站上销售,如此一来也带动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一起加入重用旧建材的行列。

融合了许多再生材料,自制的创意吊灯。
1970年代的卫浴用品,各种美丽的色彩让浴室也充满活力。
比利时CBR大楼,70年代弧形的琥珀色玻璃格外显眼。

另外,2014年成立的比利时合作社Rotor DC,也在致力安排建材拆卸和销售中的再利用,同时还和政府合作制定指南和法规,鼓励将再利用作为建筑方式。

根据网站介绍,这家公司会从建筑拆除中回收各种建材和元素,例如洗涤盘、马桶、砖头、木板、瓷砖等,就连门锁、门臼、铁架等五金,以及家具、灯饰和饰物等等也会回收,清洁后再出售。

从战前老房子拆出来的复古式门与把手,浴室里的粉红色大理石原产于葡萄牙,以及烟囱上的灰色大理石“Gris Lido”,至今非常罕见。
1932年建成的圣伊丽莎白护士学校重建,将可再循环的瓷砖打捞出来。
旧建筑里大量用花岗岩和珍贵木材制成的墙面、门和灯具已被拆卸出来,等待修复及清理。
Categories趋势

这国家住房 比汽车更污染环境

2021年08月30日

房子比汽车更污染环境?
是真的,就在英国!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据英国全国住房联合会统计,英国普通家庭房屋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总和,竟然比全部车辆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数据显示,英国每年有2500万户家庭产生5850万吨二氧化碳;相较之下,该国 2700万辆汽车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还要少250万吨。

你觉得不可思议吗?这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英国全国住房联合会总执行长凯特·亨德森指出:“这一令人震惊的数据使我们意识到,住宅通风有多么重要。”

集中供暖和隔热性能差,通常是造成热量损失的原因。

“我们的住宅消耗英国35%的能源,还排放全国20%的二氧化碳。”

英国行业组织建筑商联合会已致函英国政府,敦促制定一项长期战略。

此外,英国有关部门将在下月递交提案——若政府想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应对使用燃气锅炉的房主征税,以资助发展氢气锅炉等环保替代品

资料 &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