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美商业地产陷危机 投资者忧心

2024年02月15日

商业地产重新定价

美国银行的国际业务主管伯尼·门萨和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称,美国一些地区性银行面临的商业房地产问题可能不会对更大范围内的金融业构成系统性风险。

门萨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上表示,许多商业房地产资产可能需要资本重整或重组。他说,美国银行对该行业的风险敞口“很小”。

“我不认为该行业有任何系统性(风险)——虽然话不能说得太满——可能是各种因素合力引发火灾,”负责这家美国银行业巨头国际业务的门萨表示,“美国房地产行业实际上相当复杂,有过繁荣,也有过萧条。”

商业和住宅建筑矗立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金融区。(彭博社)

渣打的温拓思表示,美国银行业处于有利地位,可以抵御商业房地产市场的任何动荡,因为它们的资本比上次金融危机前要多得多。

“美国市场形势艰难,”温拓思在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肯定会有损失。已经出现了损失,我们在美国已经看到了损失。但我认为这一切都非常可控。”

他们发表上述言论之际,投资者对商业地产价值的担忧在最近几周升温,因为纽约社区银行大砍派息并大幅计提损失拨备以应对该行业相关问题贷款。

冠病疫情开启了远程办公的新时代,导致办公楼入住率下降,加剧了对业主可能拖欠债务的担忧,对这个行业的仔细审查就已开始。美联储2022年开始激进加息,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这意味着,现有贷款到期时,再融资成本会更高。

数据供应商Trepp称,未来两年有超过1兆美元的商业抵押贷款到期。

门萨表示,商业地产重新定价,贷款价值比改善之后,他的公司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夹层贷款感兴趣。

Categories趋势

中国烂尾楼苦主 逾240万户

2022年08月18日

中国的“烂尾楼风暴”,
会重击中国金融系统吗?

中国房地产市场爆发“烂尾楼风暴”,供过于求的发展商留下了大量的烂尾楼,让买家遭殃。对此,不少买家“摆烂”,拒绝支付房贷来要求政府、银行和发展商采取行动。

根据中国房地产公司的数据,预计有超过240万户买家拒绝支付数百万人民币;中国大型发展商的新屋销售亦连续13个月下跌,市场对发展商的信任度大大打折。

更有分析员估计,这240万户家庭总计会拒绝缴付高达3700亿美元(约1.65兆令吉)的房贷。

发展商日子不好过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中国建商同季数据可看出,许多城市的房价经历长时间的涨势后今年纷纷下跌,主因是政府近年来主张“房住不炒”政策,试图打房减轻民众的购屋负担。

对银行而言,监管单位2020年限制建商贷款,因此银行决定抽走建商的银根。由于现金吃紧,不少发展商如中国恒大,都出现债券违约。

近几十年来,中国发展商超过八成的收入,都来自于承诺在1至3年内交屋的“预售屋”,因此预售屋款项就是发展商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今新项目销量暴跌,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债券违约。

中国房地产公司的数据,预计有超过240万户买家拒绝支付数百万人民币房贷。

拒缴房贷的“后续” 才是危机

美联储也估计,中国房产危机恶化,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系统,让经济情势更显严峻。

报道指出,分析员预估,烂尾楼买家拒绝支付房贷总额,应该大多数能由银行吸收损失,不太可能发生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但要担心的是,政府和土地信用双双降低,加上中国经济成长急速放缓,可能会导致另一场金融危机。

资料来源:奇摩新闻、NOWNEWS

Categories趋势

经合组织仅3国房价跌

2021年08月4日

这一轮全球房价飙升,
英媒称为“冠病刺激”。

《金融时报》分析发现,在经合组织(OECD)的40个成员国中,今年首季只有3个国家的实际房价下跌,这是自2000年编制此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数据,今年首季房价下跌的只有巴西、印度和芬兰。经合组织国家的房价按年增长9.4%,是30年来最快的增速。

国际货币基金(IMF)研究部宏观金融处副处长德尼兹·伊甘指出:“过去一年,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出现了强劲上涨。”

各国数据显示,房价飙升的趋势在次季依然持续。在美国,4月份房价以近30年来最快的年率上涨。英国、韩国、纽西兰、加拿大和土耳其等国的房价也保持强劲增长。

超低利率、因封锁期而积攒的存款,加上居家作业催生住房需求,助长20多年来全球最广泛的房价上涨趋势,几乎所有经济体的房价都飙升。

国际清算银行货币和经济部负责人克劳迪奥·博里奥警告,如果房价持续飙升,恐怕演变成一种不可持续的涨势,最终可能导致经济活动“逆转”,尤其同时还会面对信贷强劲扩张的情况。

这是泡沫吗?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亚当·斯莱特说,与长期趋势相比,发达经济体的房地产价格被高估了10%左右。

他估计,本轮房价上涨是自1900年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一,虽说其规模还远不及金融危机前夕。

不过他也指出,一些推高房价的因素是暂时性的,比如政府税收优惠和疫情导致的经济错配,包括港口交货延误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中断。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