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城木制豪宅 显老祖宗实力
2022年09月30日
【远古黑科技】系列6
湖南鸡叫城,
让世人见识何谓建筑工艺!
房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但原来我们的老祖宗在近5000前就会打地基!!
中国湖南常德市澧县涔南镇,早前发现至今最大最完整的木豪宅。
鸡叫城里的木制豪宅F63,并非至今发现最早的房子,它其实比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建筑晚了1000多年。
但这栋面积达到630平方米的木制豪宅,採用的技术却打开了建筑史的新一页。

惊艳考古界
古代豪宅长什么样?
考古队复原了F63的细节,让这间名门居所展现世人眼下。
鸡叫城遗址项目负责人郭伟民之前在汇报会上指出,F63是木建筑,外形雄伟,屋顶是茅草。
据报告,F63呈公整的长方形格局,面积420平方米,如果加上回廊,整体面积达到630平方米。
F63之所以惊艳考古界,因为它让世人见识到古人的建筑工艺,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它地下的建筑基础。

石制或木制工具打造
据更早之前的发现,古人打地基都是先在地面打洞,把木柱或竹子插进去,并在基槽外侧立柱;之后为避免木柱下陷才在底部加上木板。
而鸡叫城的遗址,洞底下垫的是超大的木板,最长近8米,
根据科研结果,鸡叫城的地基先是挖出长、宽而深的基槽,并舖上长而宽的完整木板,宽度多在0.43米,厚多是约0.1米。
然后再把粗壮的大木柱立在这些舖垫的木板上,以此增加柱子受力面积。发现的木柱多数直径约55公分。
那个年代还没有金属工具,考古队估计鸡叫城的人是用石制或木制工具,加工出这些巨大的木材。

三环设计附灌溉系统
考古队指出,鸡叫城呈现三重环壕的聚落结构,在长江流域是首次发现。
这不光体现出有规模的建筑概念,而且当地还发现了稻田、灌溉系统、沟渠等结构。
包含城牆在内,这个城有15万平方米,而且是以功能分区。
报告指出,第一圈环壕以内是城的主体;第二圈以内是居住和生活区;二重环壕以外,主要用来种水稻。
鸡叫城遣址外围环壕与沟渠,还组成网状灌溉系统,再由稻田所构成的城壕聚落集群。
考古队还发现一处约80平方米的稻壳碎屑层,平均厚度0.15米,初步推算这米谷糠层相约2.2万公斤稻谷,按照一天两餐,每顿3两米的标准来计算,可供1000成年人吃46天。
专家估计,水稻田至少有100平方米,有数层水田迭压,疑似有犁痕、足印。
这谷粮数量在考古界上算是罕见,这印证了史前稻作农业文明以及鸡叫城当时的繁盛景象。

列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专家在1975年发现的鸡叫城村(原复兴村)遗址,历经近2年、前后4轮的发掘,出土大型建筑遗迹。
当中房佑约30多座,包括630平方米的豪宅。
这个遗址属洞庭湖区澧阳平原东北部,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今年3月更被列入中国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沉寂千年的老镇突然一鸣惊人。
综合媒体报道,鸡叫城距今约5300至4000年,是澧阳平原史前文明的重要代表。
考古团队出土的木构建筑中,年代最久的达到4800至4700年前,有主体建筑和外围廊道。
这也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第一次发现到保存最完整的高等级建筑,规模之大也刷新了中国木构建筑史上的发现。

相关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