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斯里林景清
怡克伟士董事经理
依斯干达海滨控股董事
林上海资本非执行主席
建筑业多难题?
用科技克服创永续!
自疫情爆发以来,建筑业一直面临劳工短缺问题,加上供应链中断,导致各种建筑材料价格大涨,很多业者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我国已在近期允许建筑业等领域从15个国家招聘外籍劳工,同时政府的建筑合约也把另11种建筑材料纳入价格波动(VOP)条款当中,以协助建筑业者应对这两大难题,但从更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更永续的方式,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
在我看来,当我国如今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原料价格高涨的危机之时,也是一个让建筑业更广泛地采用工业建筑系统(Industrialised Building System,简称IBS)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等科技的机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实现新时代的转型和升级。
对于建筑业来说,在营运环节当中更大程度地引入自动化的科技,能让业者在不降低建筑品质的情况下提高生产力,并减低对外劳的依赖。
事实上,这些科技更是我国培养新一代建筑与工程人才的一大契机,让更多本地人加入建筑业这个经济火车头当中,解决低技能外劳占取工作机会和造成外汇流失的问题。
同时,如果IBS在建筑业得到更广泛的接纳和应用,不仅可确保建筑材料的生产品质、速度和数量,更有机会通过量产模式来抑制材料价格上涨。
更重要的是,通过IBS和BIM等科技的应用,建筑业者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材料的浪费,让整个行业的运作变得更加永续和环保,符合环境、社会与监管(ESG)的原则。
在为业界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引导方面,大马政府的确付出了许多心力,近几年加入这个行列的业者也越来越多,但国内行业对这些自动化科技的应用依然不高。

资本较高成效需时
究其原因,往往是这些科技的投入资本较高,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收获明显成效,导致许多公司望而却步,尤其是资本不多和难以据此申请到银行贷款的中小型企业。
对此,我认为我国政府应在此时提供补助或者免税优惠,鼓励建筑业者采用IBS和BIM等科技,把行业的营运自动化。
以IBS为例,政府可以考虑为那些从国外购置IBS机械设备的企业,提供免除进口税的优惠,这样就能有效减少企业在这方面的科技投资成本。
政商合作推具远见计划
在我看来,想要在充满挑战的后疫情时代推动国家经济复苏和增长,必须仰赖政府与商界之间的紧密合作、因时制宜的亲商政策、具备远见的计划,以及更有效率的政府系统。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必须作出更完善和长远的规划,确保项目能在最短时间内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否则国家所投入的成本几乎形同浪费,甚至还可能成为沉重的债务负担。
以捷运(MRT)为例,如今的线路当中有着不少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站点,而这些地区大多是需要多年时间才会成形的大型房地产发展项目,短期内几乎无法为捷运的搭客量带来显著贡献。
参考伦敦香港公交蓝图
这样一来,如此不完善的线路规划就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导致捷运公司持续面临亏损。事实上,根据媒体报道,捷运公司在截至2021年12月底时,累积亏损达566.5亿令吉。
所以,我认为,大马应参考伦敦和香港等国际大都会的公共交通规划蓝图,这些地方的公交站点往往都是连接到现有的商场和办公楼等人口密集的建筑,为公交带来稳定的搭客量,从而确保项目的永续性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政府和商界的紧密配合,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
勿随意中断经济项目
随着朝野合作备忘录在7月底截止,我国下一届大选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对此,不管届时是否会出现政党轮替,我认为,执政者都不应随意把重要的经济政策和发展项目中断,尤其是单纯因政治考量而作出的决定,这都是应避免的。
这是因为重点政策与项目无法贯彻始终地推行,就无法为经济带来明显效益,同时也会让很多外资企业担忧大马政局不稳定,而不再选择到我国投资。
政治两线制应为我们带来朝野之间的良性竞争和监督问责,并非只为追求个别政治利益,而盲目打压和反对的恶性循环。
所以,我希望朝野双方都能在我国遭受各种内忧外患困扰之时,专注政府系统的改革,打造一个更有效率、更清廉和具备远见及执行力的政府,共同振兴马来西亚的经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