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双威斥资6.5亿 槟开发工业园

2023年09月28日

峇都加湾是个
炙手可热工业区

双威(SUNWAY)通过持股70%的子公司——Umech Land私人有限公司(ULSB),与槟城发展机构(PDC)签署联合发展协议,斥资6亿4602万718令吉,以在槟城发展工业园项目。

根据文告,双威将向槟城发展机构支付6亿4602万718令吉的款项,取得峇都加湾区域558.96英亩土地的发展权。

双威有意在上述土地,开发一座名为“峇都加湾工业园2号(Batu Kawan Industrial Park 2)”的发展项目,但并未透露相关项目的预测价值。

双威地产即将在槟城峇都加湾开发最新的房地产项目。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槟城大桥约4公里,交通便利,距离岛屿仅 20 分钟车程,距离槟城港口仅 30 分钟车程。

双威指出,大马工业领域具备巨大的潜能和成长机会,而峇都加湾是个炙手可热的工业发展区,在此地开发工业园,可以吸引符合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愿景的工业前景。

该公司计划用8年时间,在上述土地发展有关工业园项目。

双威在今日闭市报1.99令吉,跌2仙或1%,成交量为457万股。

Categories趋势

像极了随风飞翔的候鸟

2023年04月16日

2021年产业市场已看俏
多家主要发展商信心满满

独家报道:李治宏

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个别龙头企业本身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

国内主要发展商之一的森那美产业(SIMEPROP,5288,主板产业股)尽管过去两年的产业销售大幅超越原订目标,但上月初却以多项利空为由,宣布今年采取保守策略,制定比较保守的销售目标。

但与此同时,其他多家主要发展商却信心满满,纷纷为今年订下更高的销售目标,跟森那美这个大财团的看法大相径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南洋商报》走访其中3家主要发展商,请他们现身说法,透露他们乐观的原由。

尽管发展商去年新推出的楼盘数目有所放缓,但在产业市场尤其是房产明显复苏的背景下,多家上市产业公司都写下亮眼的业绩。

主要发展商如森那美产业、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及百乐园(PARAMON,1724,主板产业股)2022年录得的产业销售额皆超越原订目标。

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UEM阳光(UEMS,5148,主板产业股)与实达集团(SPSETIA,8664,主板产业股)在去年推出的项目低于市场预期,但皆在今年设下激进的新项目目标。

16公司销售额料破150亿

事实上,早在2021年,上市发展商看好随着冠病疫苗开打,国内经济最坏时期已过,而纷纷设定更高的销售目标,结果有许多还在2021年实际业绩出炉时,超越原订的销售目标。

也因此,各大发展商今年看好产业市场前景下,再度订下更高的销售目标。

根据联昌国际投行研究(CGS-CIMB),其所持续研究的16家上市产业公司,今年预计可合共录得152亿令吉的产业销售额。

其中,马星集团及百乐园今年分别定下至少22亿令吉和12亿令吉的销售目标,比去年的目标高出双位数的百分比;双威和实达集团的目标则仅高于去年,主要由今年的新项目所支撑。

森那美背道而驰降目标

不过,森那美产业虽在去年录得高达37亿令吉的实际销售额,远超原订的26亿令吉销售目标,但今年的销售目标反而降至23亿令吉,趋向保守。

UEM阳光同样采取谨慎作风,在今年维持去年的15亿令吉销售目标。

森那美产业董事经理拿督阿兹米马力肯上月初在业绩汇报会上解释,该公司是基于劳动力短缺、建材价格高涨、6个州属今年内举行选举等因素,决定今年设定较低的销售目标。

“在劳动情况恢复正常,市况逐渐好转之后,我们才更有信心推出更多的新项目。作为发展商,我们需要与州政府进行交涉或申请相关批准,但预计因为州选举的相关事项很繁琐,可能(我们这里)会出现一些暂停或延迟。”

梁海金

马星:销售目标至少22亿

然而,其他发展商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挑战呢?

马星集团创办人兼董事经理丹斯里梁海金表示,这些因素是整个产业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因素对马星集团项目的影响是可控的。

他接受《南洋商报》书面访问时指出,尽管建筑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但已从去年2月至4月的高峰回落。此外,随着外劳逐渐回流,劳力短缺问题应会得到缓解。

“在强大的项目储备和所有项目强劲的销售势头的鼓舞下,马星集团为2023年设定了更高的销售目标,至少为22亿令吉。

“集团最近推出的M系列项目获得市场热烈反应,2023财年首季的销售势头非常令人鼓舞。 ”

他说,2023年首季,该集团推出了新山Meridin East项目的Erica West 首期单位、文良港M Astra的第二座高楼住宅单位,以及沙叻丁宜M Senyum的Rosalia,认购率皆不俗。

“其他即将推出的项目包括甲洞的M Nova、新山的M Minori、沙叻丁宜的M Senyum未来新房屋单位、新山的Meridin East、万挠的M Panora和万宜的Southville City。

集团预计今年推出的产业总值高达逾25亿令吉。”

朱绍彬

百乐园:产业项目增长25%

百乐园旗下子公司百乐园产业总执行长朱绍彬说,经济的重新开放提振了市场情绪,产业市场的整体反应情况良好,该公司2022年取得了11亿令吉的历来最高产业销售额。

他在书面答复中说道:“我想提出两个问题并回答它们。第一,在2022年推出总值12亿令吉的产业,此举是否非常勇敢? 第二,我们计划在2023年推出15亿令吉的产业,比2022年增长25%,这个目标是否有悖常理? 我对两者都说‘不’,因为市场很好,而且我们乘风破浪,像随风飞翔的候鸟。”

他说,2023年首2个月,百乐园的产业销售额就已比2022年首季1亿5500万令吉高出逾40%。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去年这个时候,由于疫情严重,国家经济仍未全面开放。

“事实上,截至今年3月27日,我们今年来已推出了总值3亿9770万令吉的产业,包括北马的服务式公寓和房屋(双层排屋和半独立式房屋)。

“截至今年3月27日,百乐园已推出的新楼盘包括槟城峇都加湾Utropolis Batu Kawan 的Savana服务式公寓,而在双溪大年的菩提岭(Bukit Banyan)推出了Senni 3A,其中包括双层排屋和Sierra 3A 半独立式住宅。这些推介项目是现有的 Utropolis Batu Kawan 和菩提岭项目的新一期房屋单位,这些项目获得市场的热烈欢迎。”

苏菲安阿都拉

UEM阳光:建材涨价压缩赚幅

UEM阳光则审慎看待市场前景。该公司总执行长苏菲安阿都拉说,劳动力短缺导致工程进度和营收延迟入账,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压缩项目赚幅。

他在书面答复中对本报表示,政治局势不明朗,可能会扰乱当局审批发展项目的程序,进而影响新楼盘的推介和销售/营收预估。

此外,隔夜政策利率持续提高,可能导致银行利率跟着升高,并加重购屋者的借贷成本。综上所述,加上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预计大马经济将放缓。

“我们要在2023年实现15亿令吉销售目标,因为我们相信,市场将在未来几年缓慢复苏。尽管当前经济形势欠佳和利率较高,但对价值驱动型房产的需求仍然很大,人们仍在寻找梦想家园。”

龙田泽

产业顾问:房市复苏慢

尽管各大发展商摩拳擦掌,准备在今年大展拳脚,但产业市场专家认为,如果市况突然逆转,不利于落实原订的全盘大计,一些发展商最终可能撤回部分原订今年推出的新楼盘。

产业顾问公司大马亨利行创办董事龙田泽形容,大马产业市场将持续复苏,但复苏程度将犹如“从慢跑减慢到慢走”。

他在该公司最新发布的《HBAdvisor》2023年第二季季刊中撰文指出,供应链紧缩和建材价格扬升,仍将会影响发展商的获利能力。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已表明,为应对成本扬升压力,其会员或将在今年调高房屋售价,除非政府能介入管控迅速扬升的建筑成本,或在合规成本方面提供回扣,以协助业者渡过难关。

“事实上,REHDA去年下半年展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产业市场今年上半年料将放缓,但有望在下半年渐入佳境。”

尽管如此,马星集团和百乐园乐观看待产业市场今年前景。

房贷批准额激增49%

梁海金指出,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 (NAPIC) 发布的2022年产业市场报告,2022年房屋贷款申请和批准额分别按年增长28.7%和48.7%。非住宅的产业贷款申请和批准也分别激增33.8%和92.8%。

“财政部早前宣布,大马经济今年预计可录得4.5%的温和增长。这个增长预估获强劲的基本面和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以及持续的政策支撑,以纾缓生活成本上涨的影响,并缓解长期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全球金融状况收紧带来的下行风险。

“国家银行也预计,在劳动力市场持续复苏和多年投资项目实现的支持下,国内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政府在修订后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概述的各种举措,预计产业市场将持续增长势头。”

他补充,宽松的政策、持续的政府支持、重新提呈的2023预算案各项措施良好执行,以及第12大马计划下的各项策略和措施的适当实施,预计将继续支撑产业领域。

他指出,该集团今年的销售目标约60%将来自新项目,其余40%来自现有项目。

“其中,高楼住宅和有地房屋将各占销售额61%和33%,其余6%来自非住宅产业。”

住宅销售超越疫前水平

朱绍彬说,国家产业资讯中心的数据显示,住宅销售不仅于2022年全面复苏,而且产业成交量和成交额更超越疫前水平,分别比2019年高出16%和30%。

“鉴于当前的市场情绪和韧力强稳,我们预计2023年需求将保持强劲。

“我们计划在今年内推出的住宅项目价格多样化,其中26%单位的平均售价为100万令吉,31%为售价介于50万至100万令吉的单位,以及43%为售价低于50万令吉的单位。”

苏菲安阿都拉预计,一旦在今年上半年推出THE MINH 和THE CONNAUGHT ONE,UEM阳光今年大部分销售额将来自新项目。

“今年的产业销售当中,预计有地房产占34%,高楼住宅占55%,商用产业占7%,土地销售占3%,以及非核心资产占1%。”

滞销产业剧减25%

随着房产市场的明显复苏,国内房产滞销情况已大为改善。

国家产业资讯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滞销房产数量从2021年的3万6863单位,剧减约25%至2万7746单位。

柔雪槟隆最多滞销屋

国内4大产业市场,即柔佛、雪兰莪、槟城和吉隆坡仍是最多滞销房产的州属和联邦直辖区。

朱绍彬指出,截至2022年第三季,雪隆柔城的数据显示,50至75%的滞销房产是在5年多前完工的单位。

“那些房产当时未能售出,5年后的今天还是卖不出,也不知道以后是否能卖出。这些产业一直无法卖出,可归咎于有关产业所在地点、质量和供需失衡问题所致。但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

他说,在全国完工不超过3年的滞销房产(截至2022年第三季)只有2629个单位(或仅全马滞销房产5万3222单位的4.9%)。在4大市场即雪州、吉隆坡、柔佛和槟城,滞销房产总和只有2122单位。

“因此我们认为,滞销问题已成过去,如今不再是一大课题。”

Categories趋势

巴生谷产业转型 展新力量

2022年03月21日

报道:李治宏

发展商蓄势待发,
房市赶搭好景周期列车。

在各种新趋势的涌现、新科技的运用,以及许多建筑物更改用途的推动下,巴生谷产业市场正在转型。

无论是住宅、工业产业、办公空间、零售单位及酒店,都在个别领域供需因素和疫情洗礼下,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变,有者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最新需求,有者则但求在激烈竞争下继续求存。

以下是巴生谷个别产业领域巡礼和展望。

房产:蓄势待发

房产市场的复苏,将取决于本地购屋者,他们是推动住宅市场的火车头。

因此,了解和迎合他们的需求,将是房市长期复苏的关键。

事实上,巴生谷房产市场目前正复苏,而可负担房屋和40%中产阶级(M40)预料将引领市场反弹。

纷收购优质地皮

多家发展商也在看好房市复苏前景下,纷纷收购地点优越、交通便利的地皮,填补公司地库之余,也抢先卡位,以适时坐上房市下个好景周期的列车。

其中,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就以8900万令吉,购入吉隆坡文良港云顶吉冷路5亩地段,命名为M Astra的综合产业发展项目,发展总值初步估计为6亿1800万令吉。

马星集团也以9500万令吉,向Nation控股私人有限公司(Nation)收购占地8.09亩的空地,发展总值超过7亿9000万令吉,命名为M Nova的综合产业项目。这也是该集团在甲洞的第三个发展项目。

双威(SUNWAY,5211,主板贸服股)以2亿3339万令吉,接手莫实得(BSTEAD,2771,主板工业股)位于吉隆坡葛京路(Jalan Cochrane)6.59亩永久地契地皮。双威计划在该地发展综合项目,包括服务式公寓及零售单位,发展总值至少11.5亿令吉。

双威也出资4200万令吉购买一块3.34亩,位于吉隆坡珍珠花园(Taman Mutiara)附近的永久地契土地,计划开发一个包含联排别墅、公寓的住宅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动工,2026年竣工,并从今年起对双威的盈利作出贡献。上述收购也是双威产业2021年第一项土地收购活动,因该公司有信心房产市场将迎来复苏。

UEM阳光(UEMS,5148,主板产业股)以1亿9700万令吉收购蕉赖康乐花园捷运站旁6.86亩土地,准备用作房地产发展,预计项目发展总值将达10亿令吉;首阶段发展计划将在2022年推出。

度身定制新楼盘

振兴产业(CHGP,7187,主板交通和物流股)则出资2亿6800万令吉收购81.9亩的土地,计划在巴生谷发展5项不同类型的产业项目,包括公寓、办公楼等,项目版图涵盖雪州双文丹、金銮镇,吉隆坡孟沙南城和赛城。

该集团正进行和未来规划的发展项目,去年和今年这2年内的发展总值将达37亿3000万令吉。

事实上,去年新推出的新房产项目有限,意味着今后两三年的新楼盘将相对大增。

一些规划中的新发展项目,是特地针对购屋者已改变的新需求度身定制。

有地房产仍主宰市场

在高档房产方面,发展商目前的策略是小量推出新单位,先试水温,而且是以购屋者预订方式推出。

不仅发展商看好新屋市场,即使是二手房屋市场,也已在去年明显复苏。

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巴生谷二手屋市场去年首9个月的交投已恢复疫情爆发前水平,更呈价量齐升势头,成交量和总值分别按年上扬13%和28%。

同样的,平均每间住宅交易价格也按年增长13%。

威廉氏达哈与王有限公司(CBRE|WTW)集团董事经理符儒仁指出,有地房产依然主宰市场,占总成交量63%,雪州八打灵县、乌鲁冷岳和巴生县是成交量最多的地区。

截至去年第三季,巴生谷现有房产供应量为197万间,比2020年同期按年增长2.8%。新落成单位按年增长12.2%,达30万8000单位,其中大部分是共管公寓和服务式公寓,占总数71.7%。

计划中的新高楼住宅减少,令巴生谷计划中的房产供应量放缓3.9%,但仍多达约18万5000单位,其中吉隆坡仍是巴生谷高楼住宅焦点。

相反的,计划中的有地房产增长8.4%,达4万9000间,而且大部分坐落在巴生谷南部,即雪州半城乡地区的瓜拉冷岳和雪邦两县。

由于大马国门持续封锁,去年底重启的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MM2H)收紧门槛,令外国人持有房产比重收缩,高档房产销售也日益依赖本地购屋者。

工业:一枝独秀

电子商务井喷式的增长,推动了货仓空间的需求,也带动了吉隆坡、巴生北区和莎阿南发展成熟工业区货仓的交易。

此外 ,企业和商家们对改善存货规划的要求与日俱增,以减低供应链中断带来的冲击。

员工宿舍是工业产业领域的新推手。疫情令员工宿舍的各种问题,包括空间拥挤、设施老旧和简陋不堪、卫生条件欠佳等缺点一览无遗,也令当局加强对员工宿舍的管制,刺激企业和商家们为符合防疫条件,兴建全新员工宿舍或改善与提升员工宿舍的需求。

沈颂能

交投升温租金率持稳

大马莱坊资本市场执行董事沈颂能认为,短期至中期内 ,大马经济重启及经济活动恢复正常,料将刺激工业产业需求,令该领域延续去年下半年的强劲走势。

他指出,就巴生谷而言,莎阿南和巴生发展成熟工业区的工业单位,今年的平均租金率料将持稳。

截至去年下半年,莎阿南和巴生特定制造业设施与物流/配送中心的平均租金率保持稳健,其中莎阿南有关产业月租估计保持2020年的每平方尺1令吉80仙至2令吉20仙水平,巴生则从2020年的1令吉30仙至1令吉50仙,稍微走强到1令吉30仙至1令吉60仙。

与此同时, 自去年10月11日放宽行动管控,重启经济后,工业产业领域的交投也于去年下半年升温,出现数宗重大交易。

这包括WCT控股以1亿2500万令吉,收购雪州双文丹一片占地382.76亩的工业地;大稳控股以3500万令吉收购巴生占地4亩的独立式工业建筑物,以及Greenway Links以4500万令吉收购八打灵县占地4.92亩的独立式工业建筑物。

回首去年上半年,八打灵县和巴生县继续占据巴生谷工业市场半边天,分别占这期间工业产业总成交量的24.2%和22.7%。

新工业产业巴生居冠

截至2021年6月底,巴生谷累积现有工业产业共有4万6316单位,兴建中的工厂和货仓共有1289单位,规划中的单位则有1716个。

同样的,大部分的现有工业产业坐落在八打灵和巴生两县,分别占31.1%和18.5%。

不过 ,在未来新增供应方面,巴生是巴生谷之冠,兴建中的单位为411个,规划中的单位则是934个。

屈居第二位的八打灵县兴建中的单位有302个,但没有任何规划中的工业单位。

沈颂能指出,这或显示八打灵县的工业发展已经饱和,未来可供工业发展的土地有限。

办公:提升体验

尽管经济已几乎全面重启,但办公市场预料仍将耗费一段时日,才能恢复疫前水平。

大马莱坊指出,这是因为一些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仍在评估未来的职场作业策略。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朝向混合式工作安排,即部分员工居家作业,以及部分员工回公司上班,提升实体办公体验非常关键。

符儒仁

共享空间更红火

符儒仁指出,共享工作空间(Co Working) 的供应与日俱增,它非但可根据企业租户的需求灵活调度,而且租约配套也是可以灵活调整,今后料将成为国内办公市场的的新趋势。

为了永续的经营,一些企业已设立替代的工作场地,并和居家作业方式整合。

莱坊同样指出,共享工作空间料将更为红火,因为它允许企业随时增加或缩减所需的空间,以及在有关空间作业的人数,无需被长期租约捆绑。

但莱坊认为 ,无论企业的员工工作模式如何转变,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协作,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那些讲求团队合作的职场更是如此。

因此,实体办公室还是可继续存在,但人们对办公环境的要求将会更高,提高办公环境素质,以及设施需更为齐全。

在个别领域租户方面,疫情以来一直表现很好的电子商务、物流、医疗保健与卫生、保险、科技和商业流程外包(BPO)领域今年料继续强稳,对实体办公空间的需求更大。

短期内 ,全马各地尤其是巴生谷办公楼的租金率和租用率料将持续下行。

双租料持续下行

由于许多企业在疫情期间缩小营运规模,或是搬迁到租金较为廉宜的办公空间,有更多的办公楼面临许多空置问题。

截至2021年下半年,巴生谷累计办公空间供应量约为1亿1260万平方尺。其中,吉隆坡市区特建办公楼的租用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67.9%,估计于去年底进一步下滑至65.5%,雪兰莪州则从75.8%走低至74.2%。

然而,吉隆坡市郊则相对持稳,租用率从去年上半年的85.9%,进一步攀升至86.1%。

目前是租户主导的市场,因此许多业主为了留住租户,保持办公空间租用率,更愿意和租户洽谈,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租约配套,这已导致巴生谷尤其是吉隆坡市区租金处于下跌趋势。

截至去年底,吉隆坡市区办公空间平均租金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每平方尺6令吉87仙,估计于去年底下滑至6令吉79仙。

吉隆坡市郊办公空间月租从每平方尺5令吉69仙下跌至5令吉60仙,雪州则从4令吉15仙走低至4令吉10仙。

然而,中长期而言,雪州办公市场相对持稳。

这主要由3大利好因素支撑,即:

(一)租户更多;

(二)租金和租约富吸引力;

(三)公共交通网络改善,继续推动市郊的办公空间需求。

酒店:适者生存

国门迟迟未全面重开,酒店业过去2年来只能全靠本地游客求存。

去年上半年,入境游客按年暴跌85%,只有区区5万人。

酒店业要继续存活,唯有削减营运开销,以及开拓替代收入来源,例如餐饮部门推出各种配套。

零售:见招拆招

地点优越,内部各类零售应有尽有的购物中心,仍保持良好的人流量。

商场内空间庞大 ,并进行小型展览和促销活动,已是购物商场的过去式,如今不再管用。

然而,商场却可善用这类空间,通过灵活租约扩大餐饮区和销售,来取得额外的营收。

 

Categories趋势

双威购6.59英亩永久地契地皮

2021年04月27日

双威(Sunway)以2亿3339万令吉收购位于吉隆坡柯克伦路(Jalan Cochrane)占地6.59英亩的永久地契地皮,准备扩大在柯克伦地区的势力,并奠定和巩固双威的实力和地位!

双威计划在有关地段发展综合项目,包括服务式公寓及零售单位,发展总值至少11.5亿令吉。

有关商业地皮位于策略性地点,位于双溪毛糯至加影航线的柯克伦捷运站对面,与位于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的敦拉萨捷运转换站仅“一站之遥”,乘搭单轨火车则可前往吉隆坡市中心,以及其他主要郊区如蕉赖和白沙罗。

随着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崛起,吉隆坡标志塔、保诚大厦和大马汇丰总部陆续完工,预料可吸引数千人的专业和高收入群体,预计新发展项目推出后,将会有强劲需求。

此外,双威在附近200米地段,早已发展占地23英亩地段的双威伟乐(Sunway Velocity)综合项目,该发展总值超过40亿令吉的项目,包括购物中心(拥有100万平方尺可出租面积)、酒店(拥有350间客房)、医疗中心(拥有240个床位)、双威大学、2座办公楼(建筑面积37万5000平方尺)等。

如今,双威也在毗邻占地8.5英亩地段,展开最新发展项目即,发展总值达20亿令吉的双威伟乐TWO。

双威产业董事经理谢燕蒂说,这项收购计划令人振奋,双威之前已开发和投资双威伟乐和双威伟乐TWO项目,如今这项收购计划可加强及巩固集团的地位,此外,该集团认为随着敦拉萨捷运转换站完工后,有关地区的未来发展更指日可待。

较早前,双威是通过子公司Sunway Rahman Putra私人有限公司,从莫实得间接独资子公司Mutiara Rini私人有限公司,以2亿3339万令吉价钱收购。这项收购计划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地皮收购计划,反映出公司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复苏的信心。

目前,双威在国内的总发展地皮达3339英亩,在未来15年的发展期,潜在发展总值达521亿令吉,铺平该集团的稳健增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