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万达急辟谣 否认裁员卖广场

2023年05月26日

万达连陷不利传闻
强调信息不实

综合外媒消息称,万达集团(Wanda Group)正在考虑出售内含江苏、浙江、上海在内的20家购物中心,旨在改善现金流问题,初估可套现160亿元人民币(约105亿令吉)。

但该集团在5月25日发表官方声明,强调信息不实,也辟谣此前大规模裁员的市场传闻。

据悉,万达集团正接洽包括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潜在投资者,讨论分拆位于江苏、浙江及上海的部分购物中心,均介7亿至8亿元,其中一座在上海的商场甚至高达10亿元,同时还可能依据投资者的需求出售更多购物中心。

截至2022年底,万达集团在中国共有473家购物中心。

万达集团在中国共有473家购物中心。

5月20日,针对网传万达大规模裁员,万达集团也通过官网发布声明称消息不实。

迟迟无法上市港股,是悬在万达头上的另外一把利剑。2022年10月25日,珠海万达商管曾经向港交所递交第三份招股书,但已于今年4月底失效。

Debtwire在4月公布的报告指出,如果万达在今年5月前不能赴港上市,有3笔总计13亿美元(约60亿令吉)的离岸定期贷款,施贷方可以选择要求提前还款。

据投资者透露,此前大连万达集团和银团参贷行在合约上的约定爲,若珠海万达商管未能在今年5月8日前完成赴港上市,万达作爲借款人需要尽快通知各参贷行,如果大多数贷款行按出资占比合计超过66.67%要求万达集团还款,则万达需要归还贷款存量本金及对应的利息。

万达集团已就该条款正式向所有参贷行发出豁免同意申请,将合约约定的上市日期调整爲11月30日,等于是往后延长约半年。

截至目前,这3笔银团均已有超过1/3的参贷行向代理行回覆同意豁免申请。这意味着万达不会被要求提前归还贷款,该条款已无触发风险。

Categories趋势

王健林买买买 真为江湖救急?

2022年04月21日

是人情,还是商业考量?
王健林的心,摸不透……

打造“万达王国”、曾取代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的王健林最近又回到媒体的镁光灯前。

他旗下的万达商管,据说将以轻资产运营的方式接手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蓝色港湾商业项目和位于海淀区的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

王健林以“白武士”的姿态回归,有者说是为了“江湖救急”,因为所收购的资产都是来自于他的老朋友和多年的合作伙伴。

王健林曾经公开讲过一个仗义的故事,有座城市让万达去投资,万达评估后认为不具备投资价值,不好直接拒绝,王健林提出了一个认为对方不可能答应的条件,“市政府搬迁”。没想到对方竟然答应了,万达只得去投资,意外的是最后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为了上市“更好看”

因此,不少人认为,他此举真的是“江湖仗义”。

但在商言商,难道在5年前忍痛“断臂求生”的王健林,就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吗?

《每日经济新闻》分析,万达商管近期“买买买”,似乎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该公司表明将会和合作方们推进更深入的合作。

最重要的是,万达商管的上市计划始终仍在,招股书即将失效,市场人士认为王健林此举,是为了在上市时有更多的在管面积,以期得到更好的估值,这和很多物业公司例如碧桂园服务、龙湖物业上市前的一系列操作如出一辙。

手头并不宽裕

根据招股说明书,万达商管上市前估值为280亿美元(约1191.26亿令吉)。在管建筑面积由2018年的4150万平方米,增加至2021年6月30日的5420万平方米,增速非常快。

无论是江湖仗义,还是为了上市“更好看”,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万达商管的手头确实并不宽裕。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6月30日,万达商管的负债净额为27.72亿人民币(约18.52亿令吉),资产负债率80.4%,并且在近年来一直维持80%以上。

手头不宽裕还依旧出手相救,或是未来更长远的发展,那只有王健林知晓了……

相关新闻:
隐忍5年-王健林出手了

Categories趋势

隐忍5年,王健林出手了……

2022年04月14日

忍了5年,
王健林要“回归“了?

打造“万达王国”、曾取代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的王健林,你还记得他吗?他还曾差点参与我国的“大马城”(Bandar Malaysia)计划呢!

5年前,万达深陷债务危机,而王健林断臂求生,以637亿人民币(约423.27亿令吉)卖掉万达76间酒店、13个文旅项目,并接着还清了数千亿的债务。

当时,大家以为这位大亨就此没落,没想到5年后,换成许多同行深陷债务危机,而王健林摇身一变成伸出援手的人。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网站,68岁的王健林突然以“白武士”的姿态,在短短的一周内,接盘了两家房企的商业项目。

先是3月28日,万达集团联手鑫苑集团,在商业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合作;紧接着4月1日,珠海万达商管又接下建业集团的全部商业项目运营权。

更早一点的2月份,万达商业集团还接管了一家山西房企田森集团的商业项目。

风水轮流转

建业集团是“河南地产一哥”, 其掌门人66岁的胡葆森和王健林私交不浅,当年王健林甩卖资产时,他曾站出来为他说话,指他是为了转型,还称“在中国房地产界,论战略执行力和战术纪律,王总当之无愧是排在第一位的。”

另外一家房企鑫苑集团,是首批赴美上市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老板张勇与王健林也曾是合作伙伴。

王健林此时出手,除了人情,背后的底气在于万达集团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不持有物业,而是向第三方项目提供管理和服务,并在这些年慢慢扩大版图。

因此,在此轮地产下行周期,地产同行纷纷甩卖资产,恰成为王健林扩张生意版图的好时机。

重出江湖

早年,王健林常把“借势”挂在嘴边。从甩卖重资产、还清债务,到轻资产转型,都顺应了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看准经济大势,顺着势做怎么做怎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