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2022年12月25日

独家报道:李治宏、王康妮

升息通胀让国人吃不消
可负担屋成为首选

上星期探讨了整体产业市场明年的展望,这期开始,进一步和大家分析各个产业次领域,包括住宅、工业产业、办公产业及零售产业明年的可能走势。

住宅产业或房产,是整个产业领域的龙头老大,产业市场将近70%的交易和成交总值都来自这个主要次领域。

所以,房产领域的荣衰,很大程度上将是整体产业市场走势的阴晴表。

众所周知,国内产业市场,尤其是住宅产业,过去几年一直都面对供过于求,以至滞销的困局。

疫情、行动管控令(MCO),加上通货膨胀、利率扬升等因素的影响,国人收入增长也远远追不上通胀,令房产市场过去几年越来越偏向可负担房屋,或售价50万令吉以下房产的销售。

改用较低规格建材

再加上建筑材料飙涨,导致建筑成本的大幅走高,发展商却不敢动辄调高屋价,以免进一步打击原已欠佳的房产销售,促使不少发展商重新调整手上新房产项目的组合,趋向于推出建筑面积较小的房产单位,而这股趋势会在2023年延续。

符儒仁

产业顾问公司CBRE|WTW主席符儒仁就指出,随着建筑材料价格扬升20至50%,发展商除了改为兴建较小型的房屋,也调整新建房屋的规格和用料,改为采用较低规格的建筑材料。

“例如,过去向来使用符合欧美市场要求的建材,如今发展商改为使用中国或本地的材料,以尽量控制房屋价格,确保不会因为建材涨价而调高屋价,让房屋售价仍保持在可负担的水平。”

卢建颖

负责柔佛业务的CBRE|WTW董事卢建颖指出,基于建筑材料成本扬升,新山有地房屋例如双层排屋,价格已从60万令吉扬升至70万甚至80万令吉。

他说,由于当地市场无法负担这类价格的房屋,目前可以看到,发展商纷纷改为兴建较小型的房屋。

“例如,发展商过去推出很多建筑面积1500平方尺(20×75)的有地房屋 ,如今改为推出1170平方尺(18×65)的房屋,好让房价维持原有水平。

“这股趋势会延伸至2023年。”

白圣意

可负担价格VS可负担房屋

E|WTW另一名董事白圣意说,北马有不少发展商都暂停推出新楼盘,以及重新检视手上项目的发展细节,以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

换句话说,疫情期间购屋者寻求更大空间的房产,但如今由于建筑成本高涨,为了维持屋价,市场趋势已走向较小面积的房屋,毕竟房子建好了能卖出,发展商能获利,才是王道。

曾爱珍

针对这点,大马房地产中介师协会(MIEA)会长曾爱珍指出 ,如果新房屋的面积较小,最重要的是,价格是否也跟着处于可负担水平。

“当我们提到可负担房屋,一般是指价格可负担,但如果房子空间太小按每平方尺计算的话,其实并非真正的可负担。

“人们需先弄清楚,可负担价格和可负担房屋的区别。如果面积只有400平方尺或更低,这并非真正价格可负担的房屋。”

薛国龙

若外国买家回流更理想

产业代理公司Metro Homes执行董事薛国龙指出,2023年全国住宅市场还是深受供过于求的问题困扰,但只要外国人大举回流,市场展望向好。

他预期巴生谷房产市场走势明年会比今年好,槟城房市会回温,柔佛市场则依然仰赖新加坡人和在狮城工作的大马人的需求。

政府或也应重启拥屋计划(HOC),豁免印花税措施也有助为市场保温。但他强调,最重要是能吸引外资回来,没有外资,住宅市场难有太大作为。

“这是因为内销市场受制于国人收入增长太慢,须等经济好转,国人收入增加,才有望改善。

“希望新政府可以认真搜集市场的反馈,真正解决房屋市场的问题,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陈建明

多重因素致消费情绪疲弱

产业咨询公司大马永利行(Raine and Horne International Zaki & Partners)执行董事陈建明认为,利率持续扬升、通胀飙升、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原油价格持续上扬,导致消费者情绪疲弱,购屋者也可能变得犹豫不决。

共管公寓首当其冲

此外,建筑成本飙升、建筑原材料供应链中断和短缺,以及建筑工人短缺,将继续影响发展商的利润,导致他们在推出新项目时变得愈加谨慎。

他说,另一方面,市场上持续出现新的共管公寓或公寓项目,在供应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令购屋者有更多选择,这或将导致共管公寓/公寓的销量放缓。

“通胀导致生活费扬升,这或将影响购屋者尤其是中下阶层的买房计划,这或将令共管公寓/公寓的销售首当其冲,因为这市场领域更多是以中下阶层为目标客户群。”

大马利率相对偏低

曾爱珍说,尽管国家银行明年料将进一步升息,但其实我国利率仍然偏低,只是回到2019年的水平,因此购屋者无需过于担心。

她指出,当政治和经济稳定,就业市场回稳,市场恢复信心,产业市场走势也会相应回温,而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早前公布的今年第三季产业数据就已印证了这点。

“尤其是最近我国第15届大选后成立团结政府,新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在国会通过信任票一关,市场信心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们可看到人们对产业市场的信心已经回笼,明年产业市场的整体展望乐观。当然,我们仍面对一些逆风,例如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与日俱增,高通胀持续等。”

她认为,如果潜在购屋者仍基于种种考量而暂时不买房,那么其实租屋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不要永远都在租屋。如果你很喜欢租屋所在地区,可以考虑在当地物色和买下心仪的单位。”

巴生谷房市展望:经济好坏需求不变

薛国龙和符儒仁异口同声的强调,巴生谷是全国经济中心,人口稠密,也是国内最大的产业市场,无论经济好坏,房屋需求始终保持殷切。

符儒仁说,2023年巴生谷房产市场展望谨慎乐观,国人仍有很多储蓄,但目前最大的担忧是生活成本扬升及全球经济衰退。

“中国松绑防疫清零政策是一大好消息,因为大马依赖中国贸易、投资和游客。此外,与中国经贸、旅游往来密切的大马人将从中受惠,有更强的购买力。”

槟州房市展望:有地房屋保持强韧

白圣意说,2023年槟州房产市场展望谨慎乐观,因为房屋仍是人们的生活基本需求,大马人长期仍希望买房。

由于槟岛土地有限,有地房屋仍会保持强韧,中档房产则主要集中在威省。

高楼住宅仍有滞销,特定地区的高楼住宅供需失衡,新港、湖内等地区比较多新的高楼住宅项目,导致市场供应过剩,需要一段市场被吸纳。

有地房屋价格将企稳,高楼住宅方面,特定地区的高楼住宅价格会下跌。

柔佛房市展望:捷运助消化滞销单位

柔佛方面,卢建颖指出,柔州高楼房产是全国滞销情况中最严重的,但今年首9个月,高楼住宅成交量和总值都有所改善,滞销单位数量有所减少。

滞销单位90%都是价格50万令吉以上,而售价50万令吉以下的高楼住宅销售表现仍良好,相信2023年会维持同样态势。

如火如荼施工中的柔新捷运(RTS)是有利柔南房市的大好因素。

薛国龙指出,新山房屋市场获得过去2年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pent up demand)所推高,尤其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例如月薪4000新元者,折合马币就有1万2000令吉以上,过去两年防疫管控期间累积下来的这笔储蓄是一大笔钱。

所以今年4月国门重开时,柔南房屋市场表现不错,据悉一些发展商当时每月可卖出50至100间房屋。

曾爱珍说,柔州仍是全国房产滞销最严重的州属,尽管州内特定地区的房产销售不俗。

她认为,滞销问题根源在于供过于求,当局和发展商有必要回到问题的症结来解决,包括发展商在推出新的房产项目之前,进行更透彻的研究和市场调查,而非盲目乐观预见所推出的项目一定会有良好的销售表现。

“升级”住宅自住者趋增

根据PropertyGuru新加坡消费者情绪研究数据,尽管拥有住宅的成本越来越高,但约有54%的受访者表示,有意在未来两年内购买房产,尤其是在老年人和高收入群体中。

虽然2023年经济增长或将放缓,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仍处于紧张状态;由于较高的建筑成本,开发商的利润率有所缩减。与去年相比,2022年8月马来西亚半岛、沙巴和砂拉越所有建筑类别的建筑材料成本指数(BCI)增加了0.2%至22.0%,房产价格可能会保持不变。

王秀凤

大马莱坊(Knight Frank)执行董事王秀凤表示,根据观察,越来越多的购屋者都是自住业主,很少有人买房作投资,尽管政府在2020年及2021年推出了拥屋计划(HOC),但这些购屋者未必是首购族。

同时,也有不少业主选择“升级”住宅,因为他们发现呆在家的时间变多了,希望居住环境会更好。人民对于住宅要求有所提升,相信这有助于发展商参考,以便在未来推出房产计划。

曾爱珍指出,2023年将继续是置产自住买家的市场,仍不是一个投资者的市场。

换句话说,大部分购屋者买房是自住,而非买来投资。

她认为,整体而言,有地房屋将继续有很好的销售表现,高楼住宅则视地点而定。

梁海金

3大因素左右购屋意愿

本地主要发展商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就继续看好房产市场和专注推出可负担房屋,并锁定首购族和自住者为主要市场目标。

创办人兼集团董事经理丹斯里梁海金说,该集团将继续专注在符合市场需求且走势良好的M系列可负担房屋,其中包括城市地区的可负担高楼住宅和市郊可负担有地房屋。

他认为,优越的地点、诱人的价格、实用的装饰布局与设施,是购屋者尤其是首购族考量的3大因素。

2023年房市看点:

●宏观经济将影响微观因素;

●房产供需失衡现象将持续;

●有地房屋和售价合理的房产,需求将保持稳定;

●地点欠佳的已竣工房屋项目将继续滞销,售价料将下滑;

●随着大马人口老化,养老房屋的需求将增加。高楼住宅和首要地区的房屋价格料保持稳定,或只是稍微下跌;

●远离市中心、经济基础较小,出入不方便的有地房屋项目,销售表现料持续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