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报道:游燕燕

世界首富马斯克
也只住进400平方尺微型小屋

面对房价高涨、房贷负担大的常年烦扰,微型房屋的趋势近10年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运动。

之所以被称为“社会运动”,是因为微型房屋能使人们告别房贷,找回生活的主权,而且还能为环保贡献一分力量。

对西方人而言,他们对微型房屋的概念是舍弃传统房屋,追求微型理念,享受简单生活,就像世界首富马斯克(Elon Musk)也只住进面积400平方尺的微型小屋!

但对东方人来说,多数人仍无法做到完全舍弃都市生活,可却对探索生态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

因此,属于生态旅游一环的“微型房屋”就此诞生了。

微型房屋的基本设备一应俱全。(Big Tiny提供)

当微型房屋变成旅游住宿,这在国内行得通吗?而它的潜能又有多大?微型房屋发展商Big Tiny联合创始人杨智昇将一一解答。

2018年于吉隆坡举行的世界城市论坛(World Urban Forum)上,Think City有限公司与吉隆坡市政厅携手展示了面积264平方尺和320平方尺的微型房屋原型,希望可以通过小房子促进更和谐的社区生活。

Big Tiny由3位创办人联手创立。左起为杨智昇、黄克伟和谢国嵘。(Big Tiny提供)

在我国,人们所认知的“微型房屋”概念似乎与源自西方国家的初始概念有很大出入。

这篇文所指的“微型房屋”并非吉隆坡市政局曾在2019年表示将推出的“微型房屋计划”(Micro Housing),通过改造现有的建筑物,以胶囊酒店为概念,只供睡觉和洗澡,不能煮食;也不是非政府组织为原住民建造的小房子。

说到近年渐渐崭露头角的微型房屋,则是与生态旅游息息相关的旅游住宿新选项。

这类微型房屋需与地主进行交涉,双方以租赁的利润分享制作为主要经营模式,展开互惠互利的合作。

不仅如此,微型房屋也可作为一种新的投资选项,成为被动收入来源之一。

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是微型房屋的特色之一。(Big Tiny提供)

不随意移动

从事产业发展者一般称为“发展商”,而Big Tiny则是“另类”发展商。他们的“房产”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建立在轮子之上,其用意在于“可移动”。

尽管作为旅游住宿,微型房屋不需要经常移动,但最起码延续了作为微型房屋的特色之一——移动自如。

在国外,拥有移动微型房屋意味着不再需要烦恼旅行或搬迁的问题,不管去到哪儿,都可以随身携带自己的“家”同行。

杨智昇表示,建立在旅游景点之上的微型房屋只有两大可能会被移动。

第一,移送到工厂进行维修;第二,坐落地点的出租率不理想,地主决定将之移走或转换地点。

Big Tiny与地主是以利润共享的模式达到互惠互利。(Big Tiny提供)

善用空置地增收入

新加坡Big Tiny公司整合生态旅游和微型房屋概念,致力于以环保、永续和高效的方式,打造与传统不同的旅游住宿、接待和住房空间。

该公司的微型房屋主要合作伙伴是地主。传统上,使用别人的土地需要支付租金,而他们与地主是以利润共享的模式达到互惠互利。

在澳洲考察初期,他们发现不少从事农业的地主拥有大片土地,但真正用到的土地只占20%至30%,其余都是空置地。

若是遇上雨季或旱季,也会影响地主的收入。于是,他们向地主们提出建议,是否有兴趣利用那些空置地赚取额外的长期收入。

他指出,在获得地主同意并签署合约后,他们才会把微型房屋建造在有关土地上。

微型房屋的最大特色是建在轮子之上,可移动自如。(Big Tiny提供)

逾400间分布全球

“我们会提醒地主向当地市政局确保其合法性,在不违反当地建筑或相关法律制度下进行。如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也会协助提供一些相关资料,让有关当局了解其中的操作。”

此外,地主也将负责其土地上的微型房屋清理工作,并可获得额外的清理费。一般私人用地最多只能盖2至3间微型房屋。

迄今为止,Big Tiny在全球拥有逾400间移动微型房屋,分别分布在澳洲、纽西兰、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洲国家如西班牙、瑞典及意大利等。

约两年前,该公司在彭亨州劳勿建造了两间微型房屋。据悉,该项计划是与一家从事“精致露营”(Glamping)的公司合作,以为游客提供更多住宿选择。

定期维修包括检查电器操作情况、粉刷、更换墙面等。(Big Tiny提供)

具备首要条件 拥大自然景观

微型房屋的另一特色是,远离喧嚣的城市,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而这也正好符合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

谈及建造微型房屋的地点条件,杨智昇指出,首要条件是风景优美。尤其是我国拥有许多大自然景观,非常适合建造微型房屋。

“其他条件也包括该地可进行休闲活动、邻近有可探索的景点如农场、酒庄、地主热情好客等等。

“微型房屋可创造不一样的旅游住宿体验,让游客更接近大自然的同时,也可享受舒适的住宿。”

微型房屋完全体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概念。(Big Tiny提供)

小而一应俱全

微型房屋完全体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概念,其标准面积一般不超过400平方尺,而Big Tiny建造的微型房屋介于100至300平方尺之间。

屋子外观看似很小,但屋内却比想象中还大,而且基本设施一应俱全。

屋内布局设有小厨房、浴室、一张双人床,也备有空调、热水器、洗浴用品、无线网络、微波炉、烤面包机、冰箱、炊具、餐具等。

价格方面,Big Tiny的房价主要分为两种,即按周日与周末定价以及按租客住宿天数定价。

使用寿命可达30年

微型房屋以生态永续为原则,强调节约自然资源,在满足租客需求的同时,也保护环境。

杨智昇指出,这类旅游住宿在亚洲地区较为少见,其优势是既能促进生态旅游业,亦能为环保出一分力。

由于微型房屋建在轮子之上,意味着无需砍伐树林,这可大幅降低对土地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跡。

微型房屋在材料选择和设计上都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元素。在材料方面,他们采用了再造木材。这种木材是由竹子和塑料制成,相比传统木材有很大优势,而且寿命可达25年至30年。

“传统木材容易受到天气、昆虫、裂缝、霉菌等的损害,而再造木材不仅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而且还具有阻燃、防水、整体保温和隔音的优点。

将厨余转化成堆肥

“从美观上看,再造木材有更好的质量控制,并且可以100%回收利用。”

为了把环保概念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微型房屋除了有安装太阳能板提供电力,还备有厨余处理器,把厨余转化成堆肥。

疫情后需求仍强劲

在冠病疫情后期,全国掀起一股“精致露营”热潮,连带微型房屋也深受欢迎,出租率一度大涨20%至30%。

杨智昇说,原以为那只是昙花一现,过了一段时间出租率可能会往下掉,没想到业绩线居然没有下降!虽然也没有大幅度上升,但至少可以维持在稳定的水平线上,趋向缓慢增长。

一间售价30万

除了租赁,微型房屋也可作为一种投资,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够成为微型房屋的主人。

“我们的微型房屋目前售价是一间30万令吉。屋主可选择把屋子租给我们2年或5年。签署2年合约者,我们将按屋子的原价支付一年8%租金;5年合约者则可获得一年10%租金。我们的利润来自住宿费。”

以一年10%租金为例,公司每年需支付的租金是3万令吉,每月支付给屋主的租金是2500令吉。

租期届满后,屋主可以延续租赁合约。若不想续约,公司也提供“购回”选项,以当初购屋的原价向屋主买回该微型房屋。

“购买微型房屋等同于购买旅行房车,购买合约就是‘房契’。每间微型房屋也会有一份资产认证书。”

公司将把房屋运送到其他国家的分布点,并协助进行在线行销管理和租赁事宜,免除屋主亲自管理的麻烦。

更受狮城人欢迎

他说,这个概念在大马还很新,新加坡于2018年推出该投资计划,反应不俗,毕竟在新加坡很难用30万新币买到房屋。

“目前很少会有新加坡人买来自己住,很多都是放置在澳洲或欧洲国家出租。屋主可以上网查询各大住宿出租平台,了解自己的房屋的租赁情况。”

3人3小时完成组装

杨智昇认为,微型房屋的发展潜能是很大,除了可用于长居,也可作为促进各地旅游业的特色之一。

凭着微型房屋的设计和模块组装技术,Big Tiny于2020年获得了“澳洲创新专利”(Australian Innovation Patent)和创新专利证书(Innovation Patent Certificate)。

一间6米大的微型房屋在3小时内就能组装完成,而且只需用到3个人。不仅如此,屋子也具有伸缩性。一般上,一间6米大的屋子需用4块模块板组成,如需扩展空间,可以使用更多模块板,这有助于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

“曾有租客指屋内没有足够空间放置行李,增加模块板扩大空间有助于解决此类问题。不过即使租客希望空间越大越好,我们也会秉持微型房屋的原则,以免导致整个概念失去了意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