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意见


黄伟益
产业管理顾问

 物业管理的主核心业务

从2020年1月21日开始,我在贵报写产业专栏稿,如今终于要来到最后一期了。感谢贵报当时的副总编辑黄秋桦邀约,加上为了回馈《南洋商报》当年提拔我之恩情,我是在分文稿费未收的情况之下,在2024年7月21日刚好4年半的今天,为本专栏,以最后一篇文稿收官。

过去4年,我们经历冠病疫情的艰难时期,我们也见证过政坛的风起云涌,但我们在物业管理这领域,却极少会受到政治或经济方面的冲击。虽然我们从事物业管理,工作讲好听是以管理物业为主,但更多时候,其实所管理的反而是人本身。

这就是物业管理的底层逻辑!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我们的角色就是居中斡旋,进而达成最多人能认同的一套方案。否则,我们只会内耗,互相消磨彼此的热诚,最后反而让既得利益者笑到最后。

跟其他服务供应商如保安公司、清洁公司等不同,物管公司是一座高楼的管家,对上要面对发展商或管理委员会,对下则是数百到数千个住户,左右还要对准不同的服务供应商、相关政府机构,甚至不知名的外来者等。

若以公司的结构来形容,物管经理就是一家公司的总执行长,负责领导整个公司团队,以楼盘管理处作为业务基地,每天以服务人群作为工作的对象。他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执行发展商或管理委员会的决策,并以解决业主或居民的各种投诉、管理楼盘账目、规划各种设施的提升工作等,作为公司的主核心业务。

管住宅比商楼难

严格来说,物业管理是一年365天,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不间断运行的工作。若以不同类型的物业,包括住宅公寓、商业高楼、工业大楼作比较,其实最难管理还属住宅式公寓。能把商业高楼管理好的人,未必能胜任住宅公寓的管理工作。毕竟这些住在公寓的人,我们确实要面对他们24小时的生活作息。

也许是过去从政的经历,我很享受为选民服务的过程。从以前一个选区动辄超过5万人,到如今一个小区管理只不过数千人至整万人,我倒不觉得物管是困难的工作。我过去的选民服务不分选区,有时甚至跨选区甚至跨州提供援助,每次跟选民见面总希望能给他带来最有效解决方案。

以人为本 信任最重要

从事物管多年,我觉得物业管理最需要的,是信任两个字!这个信任包括管理委员之间的互信、管理委员会对物管公司及员工的信任、业主或居民对管理委员及物管公司的信心,还有物管公司对本身管理能力自觉的诚信。

最近主持吉隆坡蕉赖Prisma Perdana公寓业主的常年大会。这栋公寓是我公司在吉隆坡扩展生意的第一个桥头堡。我们是在2020年3月1日,即MCO实施17天前才接管这栋公寓,如今已为他们召开第四次常年大会。

追回5万债

从之前两批人马斗到天昏地暗,甚至还闹上法庭,到如今不多人愿意出席常年大会,甚至早前斗到不可开交的两位前任主席,都拒绝被提名重回管理委员会,最后只有3人勉强接受提名成为新届管理委员,这证明公寓的管理没有出现信心危机。

当年接手后,即使面对资金不足,我们还是通过重组债务与各种资金运转,为公寓挪出130万令吉全面粉刷一番。我们最近还通过冻结某位业主的银行户头,为管理层追回超过5万令吉债务。

即使是业主离世未留下遗嘱,我们还是想办法通过向法庭申请冻结令,确保遗产继承人将来须优先解决死者留下的债务。

职权要拿捏得当

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败。很多时候,当人还没坐上位子时,经常表现出多么正义凛然;一旦他坐上位时,便可能出现另一模样,甚至反过来处处与业主或居民作对。

就好像管理层有权针对不遵守管理法规者开罚,但这不代表管理层能什么事情都一律开罚200令吉。更多时候,罚款应是管理层的最后选项。

如果我们能先给予口头警告,对方重犯才开罚,即使罚款也可依情况先开罚50令吉,重犯罚款100令吉,如果屡劝不听则开出最高200令吉罚款,这岂不是达到开罚所要取得的社会教育目的吗?

杀鸡无需牛刀

我反对管理层针对业主到游泳池,未穿适当的游泳衣也要开罚200令吉。在公寓内违反交通驾驶方向,也开罚200令吉;甚至还有一种情况,针对业主或居民在屋外走廊放置障碍物,一样开罚200令吉。这证明管理层完全不了解管理法规,即使杀鸡也要用上牛刀,这就是管理层最要不得,唯我独尊的暴发户心态。

我很明白,管理委员会有时被逼要做一些不得人心的决定,但是,请不要丢了石头后,却把自己的双手插回裤袋里,然后摆出一幅事不关己的嘴脸。

是非对错固然重要,但这样不断的内卷,最终只会形成两者皆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