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独家报道:洪诗迪

避开阳光直射
调节室内温度

房地产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领导下,大马立下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宏伟目标。

为实现净零目标,“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宅”等成了炙手可热的全球性话题,甚至是未来建筑规划中的必然趋势,包括政府推行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中,也开始在积极探讨绿化的可能性。

于2012年打造的S11 House,堪称是大马首间获最高评级的绿色住宅。(档案照)

但在许多人心中,绿色住宅往往都被贴上了“高成本”、“高维护”等标签,让人们望而却步,不愿深入了解是否符合事实;实际上,绿色住宅不一定都是“高科技”、“高成本”。

这一说法并不是“空谈”,而是注册建筑师陈乐文亲身实践后得出的结论——“绿色住宅不仅成本可控,长远来看还能帮你省钱”。

不说废话,直接入正题,若是谈私人住宅,所需的“绿色基础设施”有哪些?所涉及的成本费用又是多少?

注册建筑师陈乐文

作为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指数(Green Building Index,GBI)”幕后功臣之一的注册建筑师陈乐文表示,很多人印象中的绿色住宅只关乎环保建材和绿植摆设,其实节约能源和水源才是更核心的要素。

但只要听见节约能源,很多人就会第一时间想到昂贵的太阳能电板(Solar panel),其实你不一定需要它。

举例来说,冷气是许多家庭的耗电大户之一,其制冷过程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上我国是全年炎热,让更多人离不开冷气,因此节能减碳的首要措施之一就是减少冷气的使用时间和频率。这时候,控制室内的温度就变得格外重要。

对此陈乐文提出了几项按成本高低排序的解决方案:

1. 零成本

近乎零成本的做法就是“控制建筑朝向”,尽可能让窗户或常用空间朝向南北,避开阳光直射,不仅能有效调节室内温度,无需打开冷气,同时能确保充足的天然采光。

2.低成本

比起普通油漆,若给住家漆上太阳热反射漆,室内温度会比室外降低3度或以上;但要切记别选择暗色,而是要浅色调才能有效反射热能。成本:普通油漆的价格,1毫升要20令吉起跳,太阳热反射漆则介于40至60令吉之间。

●选用变频式冷气(Inverter Air Conditioner),其他家电也尽量选用5星评级的节能版,据称能节省25%以上电源。

成本:以平价品牌1.5马力的冷气为例,变频式冷气平均要价2100令吉,非变频式则平均要价1800令吉,其实差距不大,大约2至3年省下的费用已足够补足差价。

用LED省电80%

●用LED取代一般照明,因发光原理不同,所产生的热量更少,不仅能节省近80%电能,寿命也比一般照明长,更换频率自然也更少。

成本:在一般超级市场,12瓦的LED灯泡要价13令吉左右,同等亮度的18瓦一体式荧光灯要价约12令吉,至于70瓦的白炽灯则是要4令吉。

3.高成本

若你住的是双层或三层住宅,必须给屋顶做隔热,因有70%热能是由屋顶进入。

成本:据专门提供屋顶隔热服务的商家报价,约22尺x80尺的双层住宅,价格介于3000至4000令吉,取决于规格与安装难度。

●除了节能设备,节水也不能少,若有更多的预算可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存起来用在灌溉植物、冲洗厕所和清洗车辆等用途。成本:在大马,雨水收集系统的价格介于1500至1万令吉,或更高,具体取决于系统的规格、用途和安装位置,包括安装也是额外的成本费用。

●当然,如果你有更高的预算,不妨投资太阳能电板。

成本:据国家能源旗下的全资子公司GSPARX去年透露,太阳能电板的价格因多种因素而异,范围一般介于1万4000令吉至10万令吉之间。

太阳能8年内回本

陈乐文强调,实际上太阳能电板的价格已较20年前降低近8倍,而且投资回报率不低,5至8年内便能回本,并开始享受免费电费,你甚至还能将所产生的多余电能卖给国家能源。

整体而言,除了低碳特征,绿色房产更应该是健康舒适与成本可支付,才能被市场广泛接受。

亲身实测 电费减半

也许你会觉得,建筑师都是纸上谈兵,总把贵的都说成不贵,但对陈乐文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他在2012年就给自己打造了一间屋子,堪称是绿色建筑指数的原型,更是大马第一间获最高评级的绿色住宅——S11 House。

当初想要给自己建一座绿色住宅,为的就是要亲身实测,以更有力的数据去推动绿色住宅。

其实不管是针对个人或是环境,绿色住宅都有诸多好处,先说大部分人较有共鸣的部分,昂贵的电费是最常让住户头疼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有冷气的家庭,而减少能源费用就是绿色住宅的一大优势。

陈乐文仍记得,2005年给客户设计房子时,基于安全考量,对方要求在房子周围安装很多的聚光照明灯,但在入住后,高达6000至7000令吉的电费让双方都深感吃惊;于是他给客户更换了荧光灯(当时还没有LED),成功将电费降至3000令吉。

而正是此经历启发他在往后的项目中更注重“能源使用”,在给自己建造S11 House时,他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板,将原本要1000令吉的电费,降低至少于一半,包括雨水收集系统也为他省却不少水费。

后期维护不昂贵

当然,正因是按照绿色建筑指数的评级标准去建造,所以S11 House可以说是高配版的绿色住宅,而一般人只需按自己的预算去打造低配或标配版的即可;此外,除了成本费用,另一个普遍对绿色住宅的误解,还包括高维护。

对此陈乐文说,其实跟普通住宅没多大差别,“我的房子已经有逾10年了,但太阳能电板几乎是不需要维护,而它的使用寿命能达20至30年。若屋顶没有生锈或破裂等问题,隔热层几乎是可以永久使用,唯一较麻烦的是雨水收集系统,因为需要每月清洗一次。”

注册建筑师林绅飞

但就因为刻板印象,认为绿色的成本和维护一定比传统住宅来得高,很多人就选择不做,对此注册建筑师林绅飞也深表认同,“所以一般上只有T20群体会考虑做绿色住宅,B40会觉得自己都吃不饱了还要花钱搞绿化,成本高之余维护又麻烦。”

窗帘不能隔热

甚至有人觉得,我国气候根本不适合绿色住宅,但陈乐文却不认同,“实际上是他们做了错误的设计,因为他们喜欢将窗户朝向东西方,喜欢落地玻璃窗,以为安装了厚厚的窗帘就能隔热。”

实际上阳光已从玻璃窗透射进屋,导致窗帘也变热,并没有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要从外面阻隔阳光进入屋内;若真的无法控制建筑朝向,植树遮阴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案。

只要做对了设计,以他的S11 House为例,一楼客厅的温度几乎都能维持在25度,10多年来只有一次提高到了26、7度,需要开冷气的几率极低。

政府须强制执行

正因公众意识不强,政策的支持力度也不足,总觉得我国建筑业的绿色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可陈乐文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目前在东南亚排名第一的是新加坡,因为他们的绿色建筑政策属于“强制性”,第二就是马来西亚,以非强制性的国家来说,我们已经是做得很好了。

绿色建筑须普及化

他继续说道:“但若要达到安华的净零排放目标,就必须要让绿色建筑‘普及化’,而要普及化并不难,关键在于政府的一个决定,那就是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政策。目前相关规划和标准都已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任何时候宣布强制执行都不成问题。”

尤其在绿色建筑指数官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绿色建筑清单,并根据清单上的内容去建造,就像食谱一样,“甚至是资讯我们这些顾问,所以根本没有借口不去做”。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绿色就只是一种建筑形式或风格,但对陈乐文来说却是必要的元素,“假如没有把绿色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你在未来会发现很多问题存在。”

高楼绿化挑战大

虽说要打造绿色住宅不难,但陈乐文坦承,建筑规模不同,其中的挑战也会有所不同。

私人住宅要绿化不难,原因是屋顶空间较大,比较难的是公寓或办公大楼,“因为楼体高、屋顶却很小,所以要运用太阳能电板的可再生能源会比较困难,但除此之外都不是问题,所以没有借口不做”。

避免沦为口号

但林绅飞认为在谈绿色之前,先要满足“基本的人类需求”,否则会弄巧成拙,原因是他看过不少真实案例,所谓的绿色建筑,最终都因居住者无法适应,反变得更不环保。

他说:“包括政府推出的人民组屋计划也曾探讨过绿化,但要实现真的不容易,因为它不是一个表面的东西,而要学会如何去管理,不能做了不管,让绿化沦为一个口号。”

因此陈乐文认为,私人住宅朝绿色转型会更成功,尤其政府取消或减少了补贴后,包括电力、燃料和汽油等成本都会升高,“很多人会意识到绿色住宅更加实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