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预购组屋是婚姻陷阱?
如今,愈来愈多的情侣在婚前就做好未来规划,尤其“买房”更已经成了婚前准备的“标配”。但这种“先有房后有婚”的趋势,不禁引人深思,这究竟是在促进婚姻的稳定,或是反而埋下更多矛盾的种子,导致离婚率上升?
好比在新加坡,情侣在共筑爱巢的路上,往往会选择申请“预购组屋(BTO)”,此现象更已普遍到,有年轻人在求学期间便已提交申请。但那么早将婚姻与房产紧密捆绑真的好吗?会否让婚姻过早地承载了不应该有的压力,尤其房贷压力,最终导致离婚?
最近就有一项分析显示,提前申请预购组屋的确推动了早婚趋势,但也指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离婚风险增加。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3名教授在新书《Kiasunomics 3》中,深入探讨了预购组屋制度与婚姻关系之间的微妙关联。
通过1996年至2011年间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选择预购组屋的民众,平均结婚年龄比购买转售组屋的居民年轻了大约5岁。此外,两者之间的年龄差距也大,表明年轻夫妇更倾向选择预购组屋,而预购组屋制度可能也在无形中,促使他们更早地做出婚姻的决定。

离婚司法程序简化
另有一项数据显示,30至34岁女性的离婚率,从4%上升到了7.2%;35至39岁男性的离婚率,也从3.5%上升到了6.3%。
预计此数字将会不停上升,尤其新加坡在去年大幅简化了离婚司法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离婚率上升的趋势,恰好出现在结婚率数据的5年后,正好与预购组屋通常为期5年的最低居住年限(MOP)的时间节点不谋而合。
换言之,一些年轻夫妇可能在满足了最低居住年限后便结束了婚姻关系。
尽管预购组屋制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早婚,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在缺乏原生家庭的经济后盾之下,或将对年轻夫妇的婚姻关系构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