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连廊受力断裂
才能保高楼稳妥

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里氏8.2级大地震,强烈震感导致曼谷两栋高楼之间的连廊通道瞬间断裂。这一画面经媒体传播,引发网友热议,批评建筑质量堪忧,甚至指责为“豆腐渣工程”。然而,专业建筑师却指出,这种设计恰恰是为了降低灾害风险。

业内人士解释,这类高层建筑之间的连廊设计本就考虑到地震影响。当强震来袭,连廊会自动断开,从而防止整体结构受到过大应力,避免更严重的倒塌风险。如果连廊刚性连接并且未分离,建筑受力失衡可能会导致结构严重损坏甚至坍塌。因此,看似“脆弱”的设计,实则是一种“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的安全策略。

综合媒体报道,这种抗震法在部分地区并不普及。在某些国家,高层建筑多会配备专门的阻尼设备来减少震动影响,如安装减震器或制震支撑系统,以吸收地震能量,降低建筑晃动幅度。然而,东南亚国家受限于预算,对大地震的防震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不少建筑并未采用这类高成本技术,而是选择相对经济的“可分离连廊”设计,以减少极端情况下的结构风险。

此次缅甸地震,曼谷市区受到强烈波及,位于通罗区的高端住宅Park Origin Thonglor发生连廊断裂,大量碎片从高空坠落,场面惊险。该住宅群由三栋高楼组成,分别高达39层、53层和59层,之间设有连廊通道。网友拍摄的画面显示,地震导致建筑剧烈晃动,连廊受力撕裂并坠落。

针对此事,发展商迅速发表声明,澄清事故仅影响外部装饰包覆材料,建筑结构本身依然安全无虞。经过初步检测,三栋建筑皆未出现严重受损情况。

面对如此规模地震,曼谷市长差猜29日表示,市政府已接获超过2000起建筑受损报告,当局计划对700栋建筑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公共安全。

实际上,泰国的建筑业一直在“成本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由于地震频率较低,许多建筑的地基并不挖得太深,为减少施工成本,在地上建停车场。这种策略虽然在日常使用中经济实惠,但在大规模地震发生时可能暴露短板,凸显出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这场地震再次为泰国建筑业敲响警钟。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兼顾建筑安全与成本控制,将成为未来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