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中国地方政府购房
能否拯救低迷市场?

面对中国旷日弥久且看不见尽头的房地产危机,政府也不得不以“最后买家”的身份介入,推出迄今为止最大胆的拯救房市措施。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政府日前宣布的拯救房市措施,核心就是让各城市和地方政府“可酌情以合理价格”买下已建成未出售的库存房屋,将之转为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该计划还包括取消抵押贷款最低利率,以及减少潜在购屋族所需支付的头期款。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宣布一项再贷款计划,即向银行业提供3000亿人民币(约1945亿令吉)资金以协助国企收购库存房。

全国性购房需庞大资金

这样的措施看似很好,因既能解决大量烂尾或闲置住房的问题,又能帮助低收入戶家庭拥有经济适用房。

然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宣布措施时却没有提供计划何时启动或如何获得资金的细节,加上在地方政府债务累累的困局之下,外界忍不住质疑“购房资金要打哪来? ”

经济学家表示,由于中国未出售房屋数量庞大,庞大到足以容纳美国加州和纽约的所有家庭,因此全国性购房计划要收效就需要庞大资金,预计将要花费高达数千亿美元,而只有中国中央政府或中国人民银行才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支持这个全国性购房计划。

面对庞大库存房,中国地方政府购房计划能否奏效?(美联社)

债台高筑的中国地方政府

据巴克莱(Barclays)估计,中国的库存房规模有高达28兆人民币(约18兆令吉)。

加拿大研究机构BCA Research首席新兴市场策略师布阿瑟布达吉安(Arthur Budaghyan)则表示,需要向陷入困境的中国房市至少挹注5兆人民币(约3.2兆令吉)才能对广泛经济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并强调这笔钱必须迅速花完,而不是在3至5年内慢慢花掉。

除此之外,另一个大问题是,债台高筑的中国地方政府如何有能力吸收库存房?据香港大和资本市场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加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表外债务,截至2023年的总债务规模有高达101兆元(约66兆令吉)。

瑞士联合私人银行驻香港高级亚洲经济学家宣凯(Carlos Casanova)更直言,预计发行债券所得的部分资金将流向地方政府,为购入库存房屋提供资金,但购买库存房屋并不会让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夜之间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