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游燕燕
节前难掀“买房热”
买套房,好过年?!
每逢农历新年前后,大马房地产市场都会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变化。不过,买房有比像买年货般说买就买如此简单吗?肯定不是。相反的,节前一般都难以掀起“买房热”。
据业内人士的说法,今年“季节性变化”的节前购房活动会稍微放缓或无显著差异,而节后楼市或出现回暖,买家的成交意愿有望提升。
再者,自今年1月1日起,在政府的新政策下,首购族可享有最高7000令吉的房贷利息个人所得税减免。这一惠民措施会否激励买家节前购房,抢先喝“第一口汤”?
在面对政策变化和经济环境的波动下,农历新年是否会成为推动房产交易的催化剂?而买家需求和卖家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今期有锐鼎发展(RADIUM)集团董事经理拿督颜佳祥、大马亨利行(Henry Butcher)企业房地产营运总监特别助理龙仕权、房地产顾问刘泌光和傅玮蒖一一剖析解答。
农历新年文化的习俗同时也影响市场经济,新年前后成为国内人口流动最大的节点,也是促进消费提高的自然态势。
对于房地产来说,新年前后也相继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节前买房是一个机会点,同时也有部分人觉得节后再买房才是窗口期。
以大马节前的楼市情况来看,购房活动一般较为缓慢。

年前花费太大
龙仕权表示,尽管没有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节前的交易量和交易价值,但根据以往经验,相较于其他月份,一年中的12月到隔年的1月和2月通常是一个较为冷清的时期。
“主要原因是人们通常在年底期间享受假期,或者忙于为圣诞节、新年、农历新年以及新学期做准备。
“由于年底的花费相对较多,在这段‘分心’时间很少人会专注于购房,因此大多数房地产发展商会推迟新楼盘的推出,直到农历新年之后。”

傅玮蒖指出,如果说是为了投资而买房,节前一般都是观察期,投资者不会大展身手,反而刚需住宅的需求常年都有稳定交易。
“据我观察,现在节前的销量呈下滑,而房产价格则悄悄上涨,尤其是新项目。”
促销吸引游子带旺槟柔霹
话虽如此,一些发展商会趁节前、节间和节后开展促销活动,吸引外地(如吉隆坡)工作回乡过节的游子,创造更多销售机会,尤其是在槟城、怡保和柔佛。
龙仕权说:“这些促销活动提供特别折扣和优惠,以提升正在建设或已完成项目的整体销售。”
一般上,巴生谷一带的发展商不会在节间做促销活动,因为这段时间很多人外出回乡或出国度假。

房地产顾问刘泌光表示,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柔佛新山的楼市需求在节前仍保持一定的活跃度。
投资者爱节前交易
“随着购房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投资型买家往往会选择在节前进行交易,以便能在新的一年获得租金收益或资产增值。”
“再加上政策上的利好,如首购族房贷减免政策,房价整体可能会保持稳定,甚至部分区域会出现小幅上涨。”
至于改善型需求者,则更多表现为家庭购买更大或更适合生活的房产,尤其是在靠近学校或便利设施的区域。
“由于节庆因素的影响,改善型需求可能会相对增强。尤其是在柔佛,随着经济稳步增长,民众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也使得买家在选择住宅时更倾向于高质量的房产。”
另外,高端物业需求可能受到投资需求驱动,但相较于自住房子,通常买家需要更多的决策时间,因此高端物业在节前的成交量可能较为平稳。
春节后或降价套现
对于希望趁节前促成交易的买家,卖家会否趁机涨价,或选择调低价格皆大欢喜?
刘泌光认为,卖家的策略在节前和节后存在分歧。
“节前销售较为缓慢,部分卖家会选择降低价格吸引买家,从而完成交易。但也有一些卖家会等到节后,市场回暖后再出售,以期待节后需求上升。”
另外,降价与否也取决于卖家的财务状况。
傅玮蒖说,尽管有些发展商会在节间办促销活动,但二手市场的卖家除非是急于用钱,否则并不会在节前或节间降价卖房。
“直到节后,一些卖家可能会因为需要用钱想尽快促成交易,不惜降低房价以快速成交。”
二线城市渐受落
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缩小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农历新年前后,部分人群或对二线城市地区的房产感兴趣,但总体市场热度仍集中在一线城市。
刘泌光指出,在新山一带,节前最活跃的房产交易区域通常是靠近市区、商业中心以及新加坡边境一带。
“相比之下,较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房价的涨幅可能相对较低,成交量也会出现下降,而一些开发中的区域可能会出现价格调整。”
新加坡买家需求高
同时,他也提到新加坡买家或对新山的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在节前的购房需求可能较高,尤其是购买度假型住宅或投资型物业。
因此,新加坡买家的购买行为可能会推动某些区域的房价上涨,尤其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段。
颜佳祥称,雪兰莪和吉隆坡的城市地区仍是最活跃的市场,房价保持稳定。而郊区地区由于对可负担住房需求的增长,房价也出现小幅上涨。
退而求其次
“郊区市场吸引了那些寻求更大或有地房产且价格更实惠的买家;而对二线城市的兴趣正在上升,主要得益于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日益改善的基础设施。”
傅玮蒖认为,不少买家因经济能力问题选择退而求其次,购买二线城市性价比较高的房产。
“一般上,华人市场较偏向于投资二线城市的拍卖产业,而二线城市的需求和就业机会与人口比例息息相关。现今,很多发展商也陆续在二线城市投资进行大规模的发展项目。”
新年效应迎回暖潮
自2025年1月1日起,首购族可享有最高7000令吉的房贷利息个人所得税减免,这一政策或将可提振买家的情绪。

颜佳祥说:“许多首购族已在2024年成功获得贷款,但他们选择等到2025年才完成购房交易,以符合该税收减免条件。这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引发交易量激增。”
他称,此类政策将对市场行为有显著影响。然而,市场上对重新启动购房计划(HOC)的呼声依然强烈。
“此前,该计划免除了贷款印花税和房产转让契税(MOT),在刺激房产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若重新实施,预计将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刘泌光补充,较低的贷款利率也使得借款成本较为可控,刺激了购房需求。
他也预测,市场在节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新年效应”,迎来回暖潮,成交量和价格或有所回升。
“人们会在节后更积极地参与购房,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有所放松的情况下,许多人会在新的一年开始时重新审视个人的投资和住房需求。”
节后呈3趋势
颜佳祥认为,节后的楼市会出现3种趋势,分别是节后市场激增、持续需求以及市场韧性。
●节后市场激增:在假期结束后,买卖双方通常会重新评估计划,市场活动随之激增。
●持续需求:对于战略性地段和可负担房产的需求预计将保持稳定,这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持续进行的基础设施项目。
●市场韧性:被压抑的需求以及乐观的消费者情绪可能会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