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AI公司
比大马多10倍
报道:洪诗迪
众所皆知,新加坡的人工智能(AI)发展在东南亚区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虽说其他国家已在奋起直追,但因差距实在太大,单论AI公司的数量,新加坡就比大马多了10倍!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包括规模和深度都不如新加坡,所以要赶上新加坡的脚步相当挑战。
但,这不表示我们就此放弃,反而更该积极挖掘我们的优势与潜力,加强我国在东南亚区的竞争力度。
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浪潮,国内房地产业者们准备迎战了?
科技日新月异,国内房产领域未来将面对一场硬战,考验决策者对市场变化的调适能力,反应慢则输!
随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持续增长,各行各业向人工智能彻底转变显然已成不可逆的趋势;但以现阶段来说,国内大部分房产业者却看似仍未做好“实战”的准备。
对此,专门采人工智能高科技设备来增强业务的物业管理公司BeLive总执行长王鸿杰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深表认同,他说:“在我看来,我国房产业者并没有忽略,或否认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
“但说到要如何应用或执行,大部分人却仍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常常听人们谈论人工智能,说的都是人工智能‘可以’这么做,而不是说他们利用人工智能帮助自己的企业做了什么事,说明大家仍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此外,专门提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弘玑(Cyclone Robotics)区域总监丘伟宗则认为:“我国房产业者目前仅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对房产产生影响,但却还没真正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虽然已有一些公司尝试使用相关技术,但仍局限于创新公司,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化危机为商机
因此人工智能技术要在我国房产领域达到应用广泛的程度,路仍遥远,甚至跟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表现也不突出。
暂且不说房产,丘伟宗表示,正因应用不够广泛,目前缺乏数据提供;但从跨国产业顾问公司仲量联行(JLL)的分析报告中有关“全球AI公司分布”的数据便可嗅出危机。
其数据显示新加坡共有504家AI公司,反观印尼和大马则只有58家和51家,在这方面我国不仅落后新加坡和印尼,甚至越南和泰国也紧追在后,分别有39家和35家,若我们再不努力跟上,大马在东南亚的地位将受冲击。
但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正因应用仍不够广泛,这也成了众多房产业者的“机会”,正如王鸿杰说:“若你不想被市场淘汰,你就要尽快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有不少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平台皆是公开,谁能抢先从中挖到秘诀帮助业务上升,谁则争取到最大的竞争优势和收益。”
马星集团AI率先开跑
国内应用范围受限,尚未构建出新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房产领域中的应用已愈来愈广泛,正如丘伟宗说:“马来西亚目前的人工智能应用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应用范围也相当局限,几乎都集中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
确实,作为业界数一数二综合发展商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目前已尝试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处理重复性的客服任务,譬如信息咨询和文档处理等,同时也利用分析每月收集到的大量客户调查反馈或数据。
集团创办人兼董事经理丹斯里梁海金接受专访时强调:“目前一切都还在试验阶段,计划明年将展示我们的成果。”
说到聊天机器人,人们的印象仍停留在非常刻板的机器式回应,但王鸿杰表示:“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已非常人性化,很多人聊了大半天都没发现是人工智能。”
据他透露,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人性化地对答,甚至能精准分析客户需求,再从数据库中抓取并提供客户所需的资料。

人工智能缺乏情感
以国内最大的房地产租赁平台iBilik为例,在确认客户的租房要求后,其人工智能技术便会在数据库中找出相应的选择给客户,甚至是提供照片和影片等,待客户作出选择后,再进入房产经纪的行事历帮客户安排预约,最后的程序才由真实的房产经纪接手。
他说:“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达到人性化沟通,但始终是缺乏情感能力的工具,房产经纪的角色依然重要。
相较之下,东南亚领先房产科技公司PropertyGuru,正尝试启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案较多元化,包括个性化的房产推荐系统GuruPicks、能帮助代理商为房产设定合适价格的“小助手”、能自动审核房源图片的AIME、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视频广告创建工具,以及通过自动化定价、图像标记和生成非通用描述等任务,帮助代理商创建有效房源列表的工具等。
丘伟宗亦表示,这波改革急不来,“我们需要先打好基础,包括信息数字化和数据标准化,并在解决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问题后,才能进行创新并找到增值服务。因此,升级和转型需要耐心和时间。”

AI技术难用金钱衡量
成功个案比比皆是,难道人工智能技术真的如此无懈可击,无可挑剔?
对此,PropertyGuru大马区经理苏庆汉受访时指出了3大值得关注的弱点;
1. 决策存偏见——当管理不当时,人工智能模型可能会延续训练数据中存在的偏见,导致不公平或歧视性的结果,因此确保人工智能决策过程中的透明与公平性至关重要。
2. 技术问题——人工智能系统并非万无一失,可能会遇上技术问题或错误,在没有充分监督和应急计划的情况下依赖人工智能极可能会导致中断或不准确等问题。
3. 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确实引发了与数据、隐私和滥用等相关的伦理问题,因此各大企业如何制定伦理指南和实践非常重要。
丘伟宗补充说道,以国家层面来说,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法律和监管上的挑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管理相对不完善下,如何避免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行业或市场风险?
投资成本是否也是一大弱点?毕竟跟传统技术相比,人工智能的投资成本确实较高,梁海金表示:“其实投资人工智能技术不一定要高成本,它的挑战在于如何估算投资回报率,它在简化流程、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带来的好处,是很难用金钱来量化。”

别怕AI抢饭碗
每每谈及人工智能技术,人们都会担心“人类”终将被取代,引爆一场全球性失业潮。
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人工智能定会减少一些基础岗位的需求,特别是涉及重复性任务或大量数据处理的工作,但这些人员可被重新分配到其他岗位,譬如更需要人类互动、参与、分析和决策方面的工作。
王鸿杰:别忘了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仍然需要有人类操作,重点是你具备掌控相关技术的能力吗?
梁海金: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起步阶段,人们普遍认为,最先淘汰的会是低端服务业,但令人震惊的是,最先被直接影响却是白领或中层阶级的工作,包括知识型劳动者和创作者等。这表明需要大量人际互动的工作,例如销售人员和房地产经纪等,相对来说所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较小。
苏庆汉:人工智能能自动执行一些日常任务,并提供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让房地产经纪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更高价值的活动上,例如个性化的客户互动、战略决策及建立关系等,透过改变工作模式提升他们在服务上的体验和参与度。
丘伟宗:人工智能引领社会发展将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思考如何更好地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并通过培训等渠道提升相关人员的能力,使他们能持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而不是担心自己被取代而逃避。
向狮城政府取经
新加坡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关键,归功于政府“拔刀相助”。
为何新加坡的人工智能发展会跑赢一众东南亚国家,甚至众多亚洲国家呢?
很简单,除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之外,有政府的主导、积极推动与支持显得尤其重要,以下给读者列出几项新加坡政府作出的相关重要举措:
●果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AI研究与初创企业的发展,甚至于2017年成立专门负责推动AI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应用的AI Singapore机构。
●于2019年发布“全国人工智能策略”并投入大量拨款,去年底更已推出2.0版本。
●制定相对完善的AI相关政策与法规,确保技术发展的同时保障数据隐私与安全。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正与OpenAI商谈合作,若达成协议将成全球首例,超前布局亦彰显出新加坡引领人工智能浪潮的雄心与远见。
是否意味着我国政府在推动人工智能上不够积极?王鸿杰笑答:“嗯……这很难说,毕竟我国政府需要照顾的层面实在太多了。”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