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意见

张惟越 · 物业管理人/佳得楼宇管理有限公司
[email protected]
FB Page: 管你楼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nTeoPropertyManagement

 

物管公司如何留住聪明的员工

根据马来西亚土地局2022年公布的数据,大马半岛共管楼宇总数多达2万2898个,与2021年2万1254相比,足足增加了1644项共管楼宇,促使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激增。

科普一下,什么是物业管理服务,它属于房地产行业里的一种增值服务,日常除了提供建筑物内外的维修维护工作,也需要经营住户,带有监督规范业主在合规合理的情况下使用共有设备与资产,同时也需要时时规范家规,来约束违规违法的住户。

故在马来西亚,物业管理服务被规范成为专业服务,而有心经营物业管理服务的人,需向马来西亚估值师、估价师、房地产代理及物业管理局(Board of Valuers, Appraisers, Estate Agents and Property Managers” ,简称BOVAEP)考取营业执照后,才能执业提供服务。

可是,从2018年242法令修正,并在国会三读通过并生效后,到目前为止,国内物业管理服务却没有一套可广泛应用的服务级别目标( Service Level Objectives,简称SLO)。

尽管马来西亚物业管理标准(Malaysia Property Management Standard,简称MPMS)提供了11项标准来规范执业物管经理( Registered Property Manager,简称RPM),但现实中,又有几位合规的执业物管经理了解,并遵守马来西亚物业管理标准呢?

物业管理服务的服务指标也相当复杂多变,加上楼宇本身属于异质(Heterogeneous)的性质,每一座共管楼宇都相对的不一样。

管理拟11标准

马来西亚管理标准才拟定了 11个个别标准来管理执业物管经理:

1) 物管经理(The Property Manager)

2) 委任物管经理(Appointment of Property Manager)

3) 移交、接管(Handing Over / Taking Over. Of Property)

4)楼宇管理(Building Management)

5维护管理(Maintenance Management)

6)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7)行政管理(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8)保险管理 (Insurance Management)

9) 健康、安全、应急管理(Health, Safety & Emergency Management)

10)租户租约管理(Tenancy / Lease Management)

11)设施管理(Facilities Management)

所有一份完整的服务级别目标,可缺不了以上11项的细节。

物业管理服务的员工挑战,如何留住聪明的员工成关键。

据级别指数委物管

消费者(管理委员)委任物业管理公司时,所秉持的服务级别指数(Service Level Indicators,简称SLI)又是什么呢?

当雇主们都还没搞清楚什么是服务级别目标(SLO),又该如何衡量雇佣的物业管理公司是否提供了合理的服务水平呢?还有,因为缺乏清晰的服务级别目标,用户又能如何管理物管服务级别呢?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简称 SLM)

每一份SLM都是根据服务水平协议所制定的目标进行符合度预测、评价、展现和告示,实现企业级服务水平的分解和综合评价。

随着国内的共管楼宇数目持续增加,人多口杂的情况下,管理者该如何拟定评估指标,以便进行考核呢?

请记得,全国仅68个地方政府设建筑委员会(COB),并管理着2万2898个共管楼宇(高楼建筑物),笔者也发现,到目前为止,许多管理委员与物管服务业者都认为,建筑专员的服务效率低,以及缺乏法律背景和充足训练,使到共管楼宇的纷争及堆积如山的投诉无法获得妥善调解及处理。

如果连官方指标都还未到位,私人界的水平更是本难念的经。笔者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为“物管服务定标”,类似航空业那样按照服务水平定价。

个人认为,物管服务这蓝海商机中须一样得面对红海厮杀,因蓝海,故吸引众多眼球,而多数人惯性采用薄利多销这营销策略来换取委任状,但物管服务可行吗?笔者个人认为此路行不通!

凡是透过挤压人力劳力付出的薄利多销,就是工与酬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物管服务如果都是挤压雇员才能获得微薄有盈利,此路将坎坷曲折,最终还是业主买单。

上班族看重工酬

工酬虽不是企业唯一的择员竞争力,但上班族谁不要良好工酬待遇呢?

而且,客户都希望获得受过训练的雇员,但是却排斥物管企业聘请社会新手,谁说新手就不好呢?笔者个人的经验教训,与旧人比较新手反而比较容易按照指示做事。因为旧人很惯性的把“旧习”带来新公司!

旧习不一定不好,但就免不了要经历磨合阶段,而这阶段需要的时间,却因人而异,如何衡量合理的指标呢?

笔者也发现,管人的关键在于良性沟通而不是恶性批判,每每用词带有批判性,雇员就很容易进入自我维护状态,而不再是就事论事,往往就发展成对人不对事的恶性循环。

加上,物管服务水平期望( Expectation of Service Level)目前还没有市场定位,大众也无认知,更是加剧恶性循环肿瘤细胞的扩散比率。

物管合约套上责任枷锁

购买廉价舱的消费者清楚知道,抵达目的地才是是核心目标,过程不重要。

而对旅途过程有讲究的消费者,不会考虑廉价舱,他们可因自身条件,选择最高配套的头等舱或商务舱。预算不是太高,但又不希望旅程太委屈的,可选择经济舱。

可是物管服务呢?物管这类社会服务,经常被套上责任枷锁,仿佛一旦签订合约,协议开始生效后,就绑定一世人,这不是直接吓跑新手吗?

服务水平参考分舱级?

问:物管的服务水平认知是否能参考航空业那样分舱级呢?

物管服务公司应当锁定专属的战略,明智地避免与各大物管公司正面交锋,而另辟蹊径去占领别人不屑去争取,但却是潜力巨大的潜在用户。

如何开拓与众不同的物管服务竞争力? 试问能有有几家物管公司乐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雇用、培训和保留那些聪慧的员工。当物管公司的利润空间偏低,但不向员工队伍提供良好的福利方案,如何留人呢?

这时,管理委员需要思考,“想要” Vs “需要”:“需要”的,一定要纳入预算;“想要” 的,可公开让业主们参与选择,才能按照您可负担的预算,可接受的服务级别水平来管理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