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推荐 趋势

内卷使人身心俱疲
大马成新移居热点

独家报道:陈美玲

许多身处政治动荡、经济不稳或高度竞争环境的人,都会视马来西亚为避风港。

自1999年起,大马不断在国际间打造“马来西亚:亚洲魅力所在”的品牌。

26年后的今天,这口号终于具象化,不仅游客前来体验包容的社会与文化氛围,大马也因政策开放、亲商环境、较少天然灾害、人民友善等因素,逐渐成为宜居地而吸引外籍人士移居。

近几年,不时耳闻为数不少中国人因国内太卷而出海,其中不乏到来大马。相比中国超一线和一线城市,大马确实因生活成本较低、节奏相对悠闲、气候与环境宜居、文化语言友好,被部分中国人视为移居目的地,有些甚至是来“躺平”。

大马是不是“躺平天堂”还言之过早,然而,不管是来此创业还是“躺平”,在一样具有市场竞争,但可在身心较为放松的地方打拼,终于可以在效率与生活之间,找到不那么窒息的平衡。

内卷使人身心俱疲,市场观察所得,早期确实有许多中国人因为这个因素,而透过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MM2H)签证移居大马,其中不少从事自媒体、内容创作者、资讯工艺(IT)等领域。由于工作灵活度高,不管身在何处,只需电源、电脑和互联网即能工作。

根据非官方观察,每当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或自然灾害之后,如日本海啸、台海局势升温、香港政治动荡等,来自这些区域申请MM2H签证的人数都会明显增高。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全国顾问公司协会(MM2HCA)主席刘荣发
刘荣发:大马的生活水平在线,消费确偏低。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全国顾问公司协会(MM2HCA)主席刘荣发告诉《南洋商报》,随着时局演变,这两、三年,来马的中国人群体转向教育领域,主要以学生和陪读妈妈为主,部分人士起初以学生签证和陪读签证留马,由于每年需花钱续签,便转而申请MM2H签证,以获取较长逗留期。白银级可得5年签证,黄金级15年,铂金级20年,特区级则是10年。

他举了一个实例,有位来自中国的客户反映,中国的教育制度偏重功课,长时间下来,小孩不仅缺乏运动,也局限了社交范围。他希望孩子快乐学习、养好身体,正好手上有一笔资金,就申请来大马。大马国际学校学费一年介于4万至10万令吉,尚不包括校外学习、才艺活动等,这是可观的开销。

另有东北客户反馈,在大马减少了很多置装费,因为这里常年如夏,无需购买冬衣。在这里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和费用,可在这里躺平,不需要再内卷。

前大马人回流

刘荣发说,大马的生活水平在线,但消费没那么高。以房产为例,吉隆坡属于一线城市,但是房价不在一线水平。再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生活和工作压力大,人与人之间会卷在一起。许多有国际视野和金钱能力的人,都选择出海。观察所得,出海来马的中国人,80%是有钱,20%是刚刚好。

“除了学生,来马投资的中国人占比也很高,退休人士则以香港人和台湾人居多,不乏是来投资房产。此外,许多已移民他国的前大马人,老了还是觉得故乡最好,也会申请MM2H签证回流大马。”

黄志伟和张雪怡定居槟城,今年3月生下二胎,收入完全能负担大马的开支。

花得少 住得大
过上理想人生

人离开原居地到海外定居的原因众多,不管任何理由,都属人生重大抉择。外国人移居大马可遵循多种途径,除了较为普遍的MM2H签证、学生签证、陪读签证和工作签证,还有创业签证、专业访问签证、配偶签证、数字游民签证及永久居民,各项签证对申请者有不同要求。

香港夫妻黄志伟(Ray)和张雪怡(Miki)刚过了三十而立年龄,使用“夫妻废片”账号在多个社交平台经营自媒体,他俩透过MM2H签证移居大马,目前与一对子女定居槟城。现时主要拍摄在大马的生活片段,同时帮客户管理自媒体,也经营中介公司。

之前在香港,他们住在600平方尺的租屋,月租1万8000港元(约1万402令吉),每月花逾1万港元(约5781令吉)养车,还没加上家用、保险费等其他开支。

“2019年我们决定移居,那时还没有社会运动,纯粹是觉得香港生活成本太高,特别是房价,很不合理,也想探索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还有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这些都是移居的原因。”

他们说,当年第一次来吉隆坡住了一个月,在安邦区租下一间700平方尺的爱彼迎单位,月租5000港元(约2890令吉),如果长租,月租只需逾1000令吉。单位又大又美,要知道在香港,700平方尺已算豪宅,但月租要2万港元(约1万1569令吉)。

港人喘不过气 搬家换人生

2023年5月,黄志伟和张雪怡带着儿子Eden定居槟城。移居的目的是要寻找一个既能降低生活成本,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地方,大马符合了这两项要求。

“大马与香港的生活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这里的房子大,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生活空间,房价和租金合理。我们从没住过1000多平方尺的房子,刚开始时,房子大到晚上都感觉到害怕。大马几乎每户家庭都有好几辆车,不仅出行方便,油价也便宜,大部分公寓都配备停车位,不需要额外支付停车费。”

在一个比香港放松的环境,2岁多的儿子上幼儿班也特别开心,不会抗拒上学。

张雪怡说,在香港,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已经要背恐龙种类了,兴趣班的收费也很贵,一堂45分钟课程需300至400港元(约171至228令吉),而大马只需大约50令吉。香港普通幼儿园学费,每月至少5000港元(约2851令吉),优质一点的学校收费8000至1万港元(约4562至5703令吉),因此他们的收入完全能负担在大马的生活开支。

今年3月,他们在这里生下了女儿,尽管生活开支上升,但在大马养孩子的成本远比香港低,连初生婴儿尿片和奶粉价格都比香港便宜一半以上。

马爱华和向莉因“买公寓可申请MM2H签证”,而开启移居生活。

换来孩子每天笑着上学

大马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如英国、澳洲和新加坡体系学校,为希望孩子接受国际教育的中国家庭提供了多样选择。然而许多学生是和陪读妈妈待在大马,爸爸则留在中国打拼。

来自北京的夫妻马爱华(David)和向莉(Alexis)是少有一起带孩子移居的夫妻,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他们直说,并不是因为内卷而移居大马,完全因为孩子喜欢这里的英式教育而来的。

获批10年签证

马爱华说,移居大马是无心插柳的结果。2017年以前,他们根本没有来过大马,那时有房产中介在北京推销吉隆坡的公寓,还说“买公寓可申请MM2H签证”,没想到获批10年签证。

2017年初,一家四口来马旅游8天,借机考察国际学校,从中了解办学理念和学习环境。当时,长女非常喜欢一所英式学校,希望在此求学,经过慎重考虑,他们一家决定加速移居大马,好让女儿可在4月顺利入学。

“现在长女已升上一所英式中学,幼女则在英式小学念书。10年签证将在明年到期,所以今年要办续签了。”

马爱华对两国的教育有感而发:“如果仅注重考试成绩,中国的学校会比大马好,不过论到思维度、对待问题的开放度、深度和自我判断,大马的孩子会更好。我们喜欢慢活,慢慢地陪伴孩子长大,培养她们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自驱力完成功课,也能快乐生活。”

大马不一定更便宜

许多中介在推广MM2H签证时,卖点之一是大马生活成本低,生活水平高,有人确实如此认为,有人却不以为然。

马爱华在这里生活了两年之后发现,生活费没有想象中低。

“有个朋友曾说,在大马一年的生活费、旅游和孩子教育费等,花20万令吉就足够了,来了两年发现并非如此,20万令吉根本不够,至少要40万令吉。”

向莉分析道,在这里最大的开支是孩子教育费,占总开销约50%。不过,选择大马的英式教育机构,是因为尽管是同一所分校,吉隆坡分校比北京分校的学费仍便宜50%。

食物方面,大马小贩中心和中国大排档的价格一样便宜,不过上餐馆吃饭的成本,大马稍贵,如果大马餐馆一餐花300令吉,北京可能只需人民币400元(约246令吉)。

“最近回了一趟北京,发现差距特别明显,北京超市的蔬菜、吃饭和酒,都比大马便宜。大马让中国人觉得便宜的是房子,买房租房都比一线城市实惠,而且有免费设施,如健身房、游泳池。”

国际学校五花八门

除了生活成本比预期高,马爱华和向莉发现了中介不告诉人的事。

虽说大马华裔跟中国人说的都是中文,基于文化背景和用词习惯有别,语言沟通还是有差异,尤其是工作上的沟通,偶尔会难以理解对方的表达。

另外,马爱华观察到大马的教育基本分四大类。

第一,尽可能原汁原味的西式教育,如美式学校和英式学校,老师和课程跟本土国家差不多;

第二,虽是国际学校,不过课程较少,老师也不一样;

第三,以国际学校的名字打广告,学费较低,课程跟国外不一样,却应付国外考试;

第四,则是本地学校。

“大马的学校多元化,只有体验才真正理解不同学校的落差,这是中介不会告诉你的,我们慎重选择孩子的学校,给她们在原汁原味的英式学校就读。”

异地重启人生

马爱华2017年抵马,突然从公司高管转为全职爸爸,这样的身份转变让他顿感失落,不能适应移居生活长达3年之久。直到2020年,他开始跑步和做运动、参加马拉松比赛,慢慢走出低迷,再次找回生活热情。

如今,他在隆市中心经营爱彼迎公寓,太太则全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

黄志伟和张雪怡的情况与马爱华不同,完全没有适应期,一来便融入了。

“我们没有什么适应期,槟城跟香港没有太大差异,衣食住行都很适合,沟通完全没有问题,主要使用普通话和英语交流,偶尔说粤语,唯一需要是学习马来语,因为很多政府部门需要使用马来语,目前是靠当地朋友帮助。”

不过,作为外国人,他们觉得大马的社会环境、政策和制度更倾向于保护本地人,以房屋政策为例,本地人可购买任何房价的房子,而外国人则有最低购房限制。

比如在吉隆坡市中心,外国人只能购买100万令吉以上的房产。外国人开公司的税收也比本地公司高,这是政府保护本地企业的方式。

大马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吸引许多想出海“躺平”或创业的人前来。

医疗成本高 退休未必安心

大马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吸引许多想出海“躺平”或创业的人前来,预计将会有更多人透过各种签证移居大马。

黄志伟说,大马非常适合“躺平”和创业,因为这里的生活节奏较悠闲,生活成本低,可以用较少的钱享受高质量生活,特别适合退休人士“躺平
”,如果是年轻人,就不建议来“躺平”,来创业是不错的选择。

创业成本低

“大马拥有丰富天然资源,商业机会多,创业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开启新事业。我们发现本地华人的饮食习惯和香港人非常相似,目前也有许多香港人选择在这里开餐厅,只要用心经营,一定能成功。”

不管是居住还是工作,黄志伟和张雪怡非常喜欢大马,计划长期在这里定居,直到退休。

不过马爱华和向莉会选择回中国退休。

“移居这里主要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老了还是要回中国去,这里的医疗费太贵,而且中国的医疗技术和经验领先大马。”

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向莉的母亲曾于2011年置换心脏二尖瓣,疫情期间她逗留大马,不幸二尖瓣损坏,需要进行微创瓣中瓣手术,大马多家医院都不愿接收这个病例。虽然上海许多成功病例,但是疫情回不了中国。后来他们查到新加坡有这项技术,尽管病例少,却是当时最合适的选项。

相关新闻:

第二家园受市场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