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科技发展
为AI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报道:洪诗迪
虽然说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进步,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但相信很多房企仍踌躇不前的主要原因,是对“投资了能带来多少回报?”存有疑虑。
对此,跨国产业顾问公司仲量联行(JLL)在分析报告中大派“定心丸”,指目前在全球有逾500家公司,正在为房产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并在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两大层面取得一定程度的成果。
国际研究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资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约1兆4160亿令吉),其中美国和中国是两大资金投放国,占据超过60%,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东西两大强国的投资焦点,也衍生出大量房产科技企业,希望借此赢在起跑线上,抢夺市场主导权。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报告,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资规模按年取得20.4%的增长幅度,未来的投资力度料进一步扩大。
仲量联行的分析报告亦指出,仅仅美国的人工智能风险投资(VC),于2023年就达到527亿美元(约2488亿令吉),而风险投资是促进人工智能产品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所有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房产科技企业中,超过70%企业背后都有风险投资的支持。
此外,2014至2023年间,人工智能领域的风险投资融资额累计高达2341亿美元(约1兆1054亿令吉)。
知名数据库平台Crunchbase表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项目数及融资金额都在稳步增长中,显然美国在这方面正处领先地位。
明年投资破2兆
而美国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领先的原因,主要包括拥有强大的科技基础和人才优势、政府对人工智能研发的大力支持及活跃的风险投资市场。
未来,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人工智能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约2兆3599亿令吉)。
因此,若要追上世界的脚步,那我们就要向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学习与借鉴。
商业价值处处
AI如何在房产领域实现商业价值?
●美国房产科技公司Homebot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屋主监控房屋价值并提供再融资建议,据称其客户每年平均因此节省约2000美元(约9440令吉)的利息。
●美国房产初创公司Opendoor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让房屋交易速度比传统经纪人快上3倍,还能降低20%成本。
●美国房产信息网站Zillow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房屋估值、房源搜索和房屋交易等服务,其准确率高达99%!
当然,以上提及的商业价值只是一小部分,正如大马仲量联行研究与咨询部门主管尤利娅尼库利车娃在报告中称:“其实在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中,如OpenAI般的基础模型开发者就只是冰山一角,包括半导体硬件、云计算平台、模型中心,及应用程式开发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细分市场规模,皆不断增长。
“如果将预训练模型套在垂直领域中进行改造与应用,预计还将涌现更多新公司,并将为商用房产领域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机遇。”
昔日付出现享受成果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能为房产业带来怎样的实际回报?
仲量联行表示,最早采纳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企业,如今已经开始看见实际回报。
现如今,智能解决方案几乎已覆盖房产领域各个层面,包括投资管理、设计和施工、设施运营及项目管理等,而这都是由房地产科技(Proptech)的发展,为人工智能应用奠定下来的坚实基础。
以仲量联行开发或投资的平台为例:
1. 投资管理服务
平台:资本市场量化投资(CMQ)
功能:利用人工智能按过去20年全球125万多处房产,以及机构交易的数据,预测房产领域的变化和机遇。
实际回报:2023年第一季,全球所有资本市场潜在机会中,有5分之1是由这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所促成。
2. 租赁和物业管理
平台:EliseAl
功能:精准的人工智能会话助手,不仅为客户方提供服务,还能全天候帮助企业管理、追踪客户沟通过程并据此提供解决方案。
实际回报:将转换率提高112%、预约量可提高317%、每天节省2小时以上。
3. 能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平台:Hank
功能:由人工智能赋能的暖通空调端到端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自优化营运提高舒适度、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能耗。
实际回报:暖通空调能耗下降逾50%,并减少80%以上的驻场服务。
4. 建设项目/建造
平台:OPENSPACE
功能:人工智能驱动的施工视频和文件记录,可获取并分析施工现场全景可视化信息。
实际回报:实现100倍更完整的照片记录、节省2.5%建造成本。
5. 设施管理服务
平台:INFOGRID
功能:整合物联网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楼宇运营情况,产生由数据驱动的行动计划。
实际回报: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可节省45%人力。

房产需求料200万平方米
人工智能对房产的需求,预计今年底将达190万平方米,较2020年翻一番。
尤利娅尼库利车娃在报告中说:“人工智能公司及其附属基设将推动房地产需求增长。”
据仲量联行研究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对房产的需求,预计2023年底将达到190万平方米;而从地区看,目前的人工智能公司拥有特定的聚集偏好。
以美国为例,有42%的人工智能公司都集中在旧金山湾区,其次是波士顿、西雅图和纽约;而未来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预计也将继续集中在这些主要的科技中心范围。
此外,仲量联行的研究也表明,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正加速增长,自2021年初以来,相关岗位的招聘数量增加超过2.5倍;长远看,相关空间需求将集中在人工智能人才聚集的区域,包括成熟的一、二级科技中心、创新中心和大学等。
AI占用空间大
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推理需要计算硬件、高速互联网络、电力供应、云基础设施和数据存储等基础设施的支持,而这些基础设施都需要空间进行安置。
人工智能应用的持续扩展,也将推动电力、冷凝设备及数据中心的需求上升;而图形处理器(GPU)和网络交换机(Network switch)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将随之增长。
仲量联行表示,逾80%的房产租户、投资者和开发商都表示,他们计划未来3年增加房产科技领域的预算,而这些因素都会带来更多的空间需求。
AI与数据中心并行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爆炸式增长,正推动数据中心设计、选址和投资策略的变革浪潮。
据仲量联行发布的《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展望》指出,包括托管、超大规模和边缘数据中心市场也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张,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能力需求,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机架密度,预计将以7.8%的年复增长率增长。
“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选址标准,显然更看重较低的能源价格和土地成本;因此,具竞争力的能源价格和相对宽松的能源政策,便成了美国亚特兰大、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市场较不拥挤的增长优势。”
适应力要强
报告表示,虽然边缘数据中心依然是聚集在主要城市周围,但据观察,人工智能的附属基设在空间分布上却较为分散。
至于数据中心的设计需求,根据彭博社早前报道,Meta公司暂停了丹麦的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目的就是要重新思考其设施设计,以便能应对人工智能的工作负载,因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中心,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硬件需求,譬如更先进的液冷设备等。
*备注:此报告获大马仲量联行授权刊登
下期预告: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浪潮,我国房产业者都准备就绪?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