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趋势

不利因素挫三分一发展商收盘

2021年04月25日

解构被诅咒的房市梦魇(下篇)
独家报道:黎添华

从“买卖房屋不能收取订金”、“综合项目管理费划一”、“房屋管制处无权延长交屋期”这些标杆性判决,到 “限制法从6年期限延长至15年”的法令修改,无不被指将限制了发展商的工程进展,或影响销售作业流程, 甚至重挫整个领域。

业界就流传这样的说法,指若有关现象再不获得当局正视,我国至少有三分之一发展商将在压力下纷纷结束营业。

不过,当我们以为接二连三的震撼弹,看起来针对的只是发展商及房产中介时,殊不知他们不是唯一的输家,因为一场场的房市“诅咒”中,“殉葬”的还有包括你我在内的更多人。

符绩理

4种预见情况

1.赶工品质真的能保障?

随着法庭宣判房屋管制处没有权利延长发展商的交房期限后,换言之,早前获得该部门批准延长交屋期的项目首当其冲。

东盟建筑商联合会主席符绩理就表示,随着楼层越建越高、设计越来越新颖,加上材料高涨、政府献金、工人不足、以及地势险峻的关系,因此一些承包商已很难如期完工,若无法拉长建筑时间则让承包商更具挑战。

其中,不排除一些不负责任的承包商为了赶工而聘请不专业的外劳,例如才抵达我国不久便开工的菜鸟,或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

拟策一劳永逸解决

显然的,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因为一旦时间不足,随之而来的便是“滞纳金”,但,赶工出来的房屋会否有缺陷等也备受关注。

他表示,逾期交屋确实对购屋者不公平,发展商也理应赔偿,但一些工程在尚未逾期前提出延长交屋期或许值得商榷,尤其是那些早前就已获得房屋管制处批准延长时间的项目。

他强调,自己不是为承包商找借口,但却希望当局能看到目前的实际状况,以及了解业界遇到的局限,然后在这环环相扣的关系中,找出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2.影响市场运作

根据业界保守估计,目前全国因这项政策而受影响的项目多达500多个,而记者抽样访问的发展商就表示,随着多项法令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多项政策也降低了他们的利润,因此不少发展商都坦言过去5年越做越辛苦,甚至想转战其他领域。

理科大学经济系教授连惠慧博士就指出,尽管房产界受冲击不会重挫整体经济,但确实会对不少行业带来影响。

也是国内少数拥有“前沿教授”称号的她分析,建筑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到10%,然而却能推动下游工业以及其他连带的服务领域,如会计、律师等。

较早前,符绩理就表示,一旦屋业发展受阻,那么自然将影响到承包领域,以及下游的140多个相关行业。

高炳江

3.随意起诉恐蔚然成风

另一个让业界担心的隐忧是,诸多的标杆性判决会不会引发民众矫枉过正,掀起随意诉讼风气。

世界不动产联盟(FIABCI)马来西亚分会会长拿督高炳江表示,法庭捍卫真相、法律保障受害者是无可厚非的,而任何人也都有权提出法律诉讼,然而这也可能会为部分没有职业道德的律师提供机会,去刻意煽动购屋者提出诉讼,以从中捞一笔。

据了解,美国就经常出现动辙付诸法律诉讼,而一些律师甚至会主动献议,并提出免收费打官司,胜诉后才收钱来怂恿购屋者打官司。这不仅带动了不良风气,同时也对认真做事的发展商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以限制法为例,如今隐藏式缺陷的起诉年份从过去的6年增加至15年,但是据本报向马来西亚建筑公会了解,由于一般的隐藏式缺陷在3至5年内便会显现,因此延长年份后会否让人滥用有待关注。

其实,对高炳江而言,不负责任的发展商被对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最令他担心的莫过于随意起诉的风气会否对有志在房产界大展拳脚的年轻人纷纷打退堂鼓。

工程师责任大

在业界超过30年的高炳江指出,工程师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士需要承担的责任很大,而任何的诉讼也都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少人选择这一行。

“工程师及相关专业人士的薪水其实并没有很高,打滚10年薪水可能才6000令吉左右,但是在银行工作却能高过这个价码。他们压力又那么大,真的令人不敢干这行。”

他担心,随意起诉若蔚为风气,那么对业界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工程师等相关专业人士锐减的话,对我国整体房产界的发展也不是件好事。

4.屋价不稳定

本报也从一不愿具名的发展商处了解,其实若要发展商在工人少、材料贵,以及短促时间内赶工的话,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1)担心出现偷工减料,或2)成本提高,最终转嫁予购屋者,导致房屋价格攀升,得不偿失。

“这是很自然的,一些发展商可能会因为在限制法下,未来15年得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成本自然会转嫁予购屋者,屋价高企是可能的。”

再来,以滞纳金为例,若发展商最终需要给予的赔偿远远超出他们的预算,这将令发展商推迟下来的新项目、或取消新计划,最终让市场发展受阻。

“这不是威胁,但这是可以预见的情况。”

许文思

许文思:抵触业界运作
过时法令应修改

资深律师许文思指出,政府绝对不会贸然推出新法案,其中任何法律的制订、修订,都有其前因后果,如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或当年发生的一些案件,让政府推出这样的法案,因此不能说法令制订得毫无根据。

“房屋法令在1966年推出,正是因为当年很多发展商欺骗了购屋者。”

惟,拥有多年处理房屋诉讼案件的他认为,确实一些法令可能因为过时了,也跟不上局势的发展,因此出现与业界运作出现抵触的窘境,而这些尴尬确实需要通过修改法令来解决。

询及已经下判的标杆性案件是否能够重审翻案,他则表示上诉意义不大,理由不足,最恰当也最实际的做法始终是让政府去修改法令。

“法庭这个机构是相对‘保守’的,朝令夕改不是它的本质,因为这才能让民众对司法有信心,而且法官是依据法律审判的,而不是制订法令,换言之最关键的根本还是在法律。”

不过,他提醒,房屋法令是社会福利法令,一切还是会以保障民众为前提。

谢淑芬

谢淑芬:符合社会环境
法律随文化需求修改

资深律师谢淑芬有不同看法,她不认为现有的法令不符合现况,惟,法律是会随着地方文化、社会需求等因素不断更改。

“比如有些国家已经接受同婚,这是旧社会中不可能有的法律保障。”

她表示每个法案的拟定或修改必然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更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如,解决当时出现的某种问题,因此不一定就意味着这些法案有问题。

法律保障买家权益

她说,法律的首要宗旨是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弱者权益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其中之一要素,买卖房屋这件事,发展商跟买家之间本来就实力悬殊,因此需要法律介入保持平衡的权利,以便保障买家的权益。

较早前,她在与本报会面时就举例,严禁收取订金就是因为当时很多不负责任的发展商在收取订金后卷款走人,因此才有法令严禁订金。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我国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采取先建后售的政策,因此才导致发展商及中介需要以订金来保障自己的销售额,同时确保工程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以订金一事为例,她认为发展商的权益并不会在没有预先收订金下受损,因为都是谁先签约就卖给谁。再来,房屋发展法令第11(2)条列本来就列明发展商不允许在还没与买家签约前不允许以任何名义收钱(订金),反之在签约时发展商就可以依法依据合约收取10%的。

结语:

新法令潜力发酵
全民恐付出代价

社会的运作盘根错杂,谁都是彼此的命运共同体,明乎此,多宗标杆性判决以及因新法令而发酵在即的案件,看似协助了购屋者,但更多的后续隐忧却也开始潜伏,而其影响的绝对也不会只是发展商与中介,反之金融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乃至民众本身都会受到程度不一的冲击。

如果说,法律的存在旨在解决当时的某种社会问题,那么我国的房屋法律是否真的解决了各界的问题?还是它在协助解决购屋者的问题之际,也协助了房产界的发展? 尤其,若干年后这些法令是否还符合时代趋势,及现今的社会发展,这值得政府,尤其是房务部正视。

此外,我们的房屋相关法令是否在一昧关照民众之余,却忽视了房产界的发展?我们在制订法律之前,是否又曾与业界全面且有效地沟通?

若法令的制订建立在某一方坐在冷气房里头的一厢情愿中,那么不久后有关法令很可能又得因为不符合现实运作情况,而面对朝令夕改的尴尬。这样的局面只会让房产界沦落得宛如一个被诅咒的领域,届时恐怕不仅房产界受到重挫,全民也将付出代价。这,绝对不会是大家想看见的,只是我们可能还未意识到。

愿一切来得及纠正,一切从这专题出发,从我们追求理性双赢与长远发展的角度开始。

Categories问诊室

买第三间屋还能贷90%?

2021年04月23日

融资专家:史慧娴
iMoney总执行长
www.imoney.my

 

问:

我每月薪资是6000令吉,拥有两间屋子,贷款额分别是20万令吉和15万令吉。

我和新婚太太看中了一间50万令吉的公寓,想要联名购买。她的薪资是2800令吉,我们有机会拿到90%的贷款吗?

何先生


答:

何先生,您好!

在我国,如果你已拥有2项产业,与太太联名的是第三项产业,根据国家银行的政策,最高只能拿到70%的贷款额。

从你妻子的收入来看,是无法以个人名义来取得90%的贷款。

要减轻负担和提高贷款额度,可以考虑卖掉其中一个产业,这需要自行评估财务负担和目标,确保符合经济效益。

不然,你可以考虑将现有产业再融资,取得额外的现金流,来帮助你成功购屋。

Categories问诊室

买拍卖屋麻烦吗?

2021年04月21日

法律专家:张玮真律师
VALERIE CHONG & CO
vc@valeriechong.com

 

张律师,

你好,

最近拍卖屋市场很多机会,我也想在里面寻宝。

我主要想买公寓,但是一想到拍卖的公寓,一般上,上一手的屋主一定欠下很多管理费什么的,就很觉得很麻烦!

假如拍卖的是一间全新的单位,屋主甚至还没有钱拿钥匙。我去竞标的话,除了屋子的价格,其他要考虑到必须支付的费用是什么呢?屋主所欠下的所有管理费会到我身上吗?

叶小姐


叶小姐

你好,

一般有关于拍卖的屋子,普遍要都必须注意的款项有管理费、土地税、电费、水费和火灾保险。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地契上是否有土地冻结令。地契上如果有土地冻结令,将来可能会影响分层地契的发行。

一些情况下,银行愿意承担前屋主欠下的款项。因此,建议在购买拍卖产业前,先向银行查询有关未偿还的款项。

Categories贴士

如何衡量增值潜能?

2021年04月19日

所谓“危机就是契机” ,若你手上有一笔稍微客观的资金,可作为投资的筹码,这时候你会选择投资房产吗?

面对全球不明确的经济走势,但还是有许多人仍看好本地房地产市场,期望它可继续增长,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

有经验及成功的的投资者,不会把产业买下来后才希望它会增值,也不会一直等待好的时机才投资。

因此,购买产业作为投资用途,主要考量因素为产业地点和价格、社区规划良好和成功的城镇,而不是只贪图优惠。

投资产业时,最重要是拟定好投资取向。

若选择投资公寓,大多目的是取得租金回酬;投资有地产业则图个资本增值,由于供应量有限,有地产业向来具备比较良好的增值潜能。

不过,要注意,投资公寓可能取得零至稍微正面的现金流量,有地产业则会导致负面现金流量。

这两个都是正确的投资策略,惟投资者本身必须了解哪个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因每个人的投资和风险承受度都不一样。

另外,无论生活在哪里,交通都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交通便利的地方,越受人们青睐,而在这些“黄金地段”的房子,自然也就具有了投资价值。

Categories意见

HOC应否延长?

2021年04月18日

苏莱曼
Rahim & Co研究总监

 

 

行动管控令2.0(MCO 2.0)已于今年3月4日告一段落,然而,过后按7天平均数计算的数据却显示,国内2019冠状病毒病新增确诊病例仍以每日逾1000宗的速度增长,因此当局仍需采取预防措施及相关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以抑制疫情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在MCO 2.0还未结束之前,全国冠病免疫计划已于2月24日正式开跑,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成为首位接种冠病疫苗的大马人。

随着疫苗接种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人对我国抗疫成功的信心也逐渐建立起来。

对于产业市场而言,疫苗的施打也令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希望一扫之前冠病疫情席卷全球下,岌岌可危的市场情绪。

然而,疫前就已存在多时的各项挑战仍未迎刃而解,国内购屋者仍面临无力买房和生活成本扬升,尤其是各大城市生活水平偏高的窘境。

因此,从去年6月1日开跑,将于今年5月31日结束的2020/21年拥屋计划(HOC 2020/2021),是否应该获得延长?

刺激遭重创产业市场

政府是在去年公布短期经济复苏计划(PENJANA)时,宣布重启拥屋计划,以刺激遭到疫情重创的产业市场。

为复制2019拥屋计划(HOC 2019)取得的成功,2020/21年拥屋计划再度给予购屋者同样的利益和折扣,例如贷款合约免印花税,以及参与该计划的发展商给予特定产业价格10%折扣优惠。上述利益和豁免适用于售价介于30万至250万令吉的房屋。

在2019拥屋计划期间共售出5万7635单位的房产单位,这包括服务式公寓在内,涉及的总值359亿9000万令吉。

HOC 2020/21表现更好

至于现行的2020/21年拥屋计划,主要承办单位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杪,即该计划的首9个月内,共售出3万4354单位,涉及总值256亿令吉。相较于2019拥屋计划首9个月售出的1万9784单位房屋,表现无疑更好。

此外,过去数年持续增加的未售出单位数目方面,根据去年首季至末季的季度观察,走势也较为稳定。

若进一步分析未售出库存单位的数据,未售出但兴建中单位及未售出也未动工单位的库存都有所改善,但滞销(已建好但至少已9个月仍未售出)单位持续增加,但也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之间出现减少走势。

疫情对产业市场的负面影响,造成滞销单位于去年第三季增至5万7390单位,涉及总值424亿9000万令吉,但去年末季减少至5万5300单位,涉及总值407亿9000万令吉。

上述各项数据无疑令人鼓舞,而且至今表现胜于2019拥屋计划,而我们也须考量到一个事实,即2020/21拥屋计划期间,政府于今年1月中旬实行MCO 2.0,令经济活动和人民的行动受到一定程度的管控。去年3月18日初次实行的MCO 1.0期间,发展商的销售活动和展示厅被迫暂停营业,对产业销售产生负面影响,而产业交易在MCO 1.0解除后,于去年下半年明显改善。

因此,有关延长2020/21的呼声,主要正是基于今年初的为期约2个月MCO 2.0,可能影响该期间的产业交易活动。

盼延伸到二手屋

放眼未来,进行中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减少,改善了市场交投情绪,并有望进一步刺激市场信心。在我们致力于恢复市场疫前的交投水平之际,现阶段必须维持各项行之有效的奖掖及援助,不能过早的结束,这包括延长2020/21拥屋计划。

无可否认的是,该计划协助发展商减少库存,但与此同时,它也确实造惠购屋者,协助减轻他们购买理想家园的整体购屋成本,这是现有情况下刺激产业市场的一大关键。

我们期望看到的是,目前主要聚焦于新房产的各项“好康”,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二手屋市场,以更全面的刺激市场。

HOC不是房市问题解药

需要指出的是,HOC不应成为刺激住宅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和策略,因为它不是解决持续存在的住房负担能力难题的长久之计。

长远来看,这将需要一个更具凝聚力和整体性的解决方案,以克服现有的居者有其屋和未售出库存等问题。

房市问题错综复杂

在提出更永久性和综合的解决方案方面,发展商推出和兴建新房屋单位时,不仅须由公正不倚的独立顾问进行最新和全面的研究,也须配合政府和地方当局以及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努力,以及涉及需求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努力。

由于供需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整体发展成本导致的房价方面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同时面对购屋者负担能力与收入水平问题,令整个房屋市场的问题更错综复杂。

HOC也许已对产业交易和协助购屋者完成拥屋梦想方面产生正面影响,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此计划期间,国人真的有能力购屋,抑或只是种种扶持因素形成的假象?是否因为发展商提供种种折扣和财务奖掖,才令购屋者有能力购买房屋?

若它的确是上述人为因素下造成的一种假象,那么,国人负担不起房屋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房价和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仍出现一个鸿沟。

房产远景靠全套方案

尽管存在这样的争论,但现阶段,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复苏情绪。

旨在减轻购屋者财务负担的任何经济援助和奖掖措施,例如HOC提供的各种奖掖和优惠,加上现有的低利率环境,对于重振滞后的产业市场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仍需提醒大家一个事实,即住房负担能力的基本问题,不可能通过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加以解决。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仍需要一套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来让房地产市场实现永续的发展。

Categories趋势

房产界限制法恐成双刃剑

2021年04月18日

解构被诅咒的房市梦魇(中篇)
独家报道:黎添华

近年来,我国多宗标杆性判决无疑让发展商步步为营,但一些发酵在即的法案,更是让房产界提心吊胆。然而,这些忧虑,不是因为发展商有错在先,而是一些现实局限和挑战,让他们得承受“非战之罪”。

2018年修订的限制法案(Limitation Act)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个被誉为房产界“计时炸弹”的法案,随时将引发新一轮乱局,即使看起来保障了购屋者权益,殊不知其影响深远,甚至令购屋者本身都受波及。

本报就在了解这个法案之际,意外发现其背后牵扯出来的现象,其实是我国房产界长期面对的问题,只是它被政府忽视了。如果这些发展商遇到的问题不被正视,限制法充其量只能治标不治本,甚至最终带来更不堪设想的后果……

首先,让我们了解何谓 “限制法”。

过去,购屋者在交屋后的24个月(胥视发展商而定)内发现缺陷瑕疵可以立即要求发展商免费修复,而任何肉眼看不到的隐藏性缺陷(Latent Defect),则因为一时无法在24个月房屋缺陷责任期(Defect Liability Period)内,通过肉眼检查发现出来,因此根据过往的1953年的限制法指出,购屋者有权从缺陷发生之日起有6年的时间限制,对发展商提出法律诉讼。

可15年内对提出诉讼

不过,2018年4月,政府通过2018年限制法案(修订)则将6年延长至15年,即,缺陷在首次发生后超过15年,购屋者才无权对发展商提出诉讼。

显然,这对遇到发展商偷工减料的购屋者来说是一种保障,但是,对于负责任的发展商来说却绝对是一场梦魇,甚至对整体房产界带来一发不可收拾的灾难。

这项2018年修正法案中增订第6A条文、第24A条文及第29(2)条文,里头允许购屋者可在发现其单位隐藏缺陷日期算起3年内(24个月房屋缺陷责任期后)向发展商提出索偿。

其中,第6A条文允许购屋者还针对未涉及个人损伤的疏忽个案索偿。

有关法案更特别列出了一些例子阐明这项修订,如,例1:C在2000年向D购买房子,岂料却在2010年发现墙壁有一裂缝而造成严重损坏。

根据专家建筑报告显示,裂缝最初于2002年产生,那么C有权从2010年算起的3年内向D提出诉讼。

例2:C 在2000年向D 购买房子。2005年发现墙壁有一裂缝而造成严重损坏。根据专家建筑报告显示,裂缝是在2002年出现的,那么C有权从2005年算起的3年内向D提出诉讼。

产业隐藏性缺陷该如何鉴定备受关注。

对发展商带来压力

但是,若 C 在2000年向D 购买房子,岂料在2017年发现墙壁有一裂缝而造成的严重损坏。

根据专家建筑报告显示,裂缝是在2001年出现的,C也无权起诉D。这是因为问题出现开始至今已经超过15年期限,哪怕C入住第二年便已经悄悄发生这问题,但其限期早在2016年便结束。

不仅如此,发展商同样会面对共管机构或管理机构,就共管产业范围内,如走廊、大厅、泳池等空间的缺陷提出隐藏缺陷之索偿。

这一修改,看起来保障了购屋者的权益,但是无疑也对发展商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房屋缺陷不一定就是发展商所造成的。

依祖米

PAM:时间点未必准确

大马建筑师协会(PAM)主席拿督依祖米就向本报指出,结构性的缺陷基本上可能是建筑设计的问题、施工错误、人为疏漏、缺乏管理维修,以及天灾。

“确实也有可能是因为管理层的疏忽而导致这个可能。”

询及专家是否真的能检验出有关缺陷的确切发生时间,他认为,通过建筑剖析调查确实有可能分析缺陷的表征、原因,以及预估的事发时间,惟,在一些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准确地查出缺陷实际发生的时间点。

另外,他也强调,有关法令针对的是会带来结构性损坏的隐藏式缺陷,反之任何因为刻意破坏、磨损等损坏则不能在法令下受到保障。

法令针对施工纰漏

“法令针对的是哪些在购买后或检查时看不到的缺陷,尤其是施工纰漏,或偷工减料上的问题。”

值得留意的是,法律保障弱势群体是情有可原的,法庭捍卫真相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却可能需要考量几个显示面,如,是否符合现实的业界运作情况、会否导致购屋者索偿无度,肆意诉讼的风气、房产界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受到怎样的冲击,无不备受关注。

再来,延长至15年的话,其实对于部分不负责任而被谕令清盘的发展商而言,反而有机会逃脱法律责任,显然的,限制法似乎成了双刃剑。

高炳江

高炳江:环环相扣
房屋有瑕疵勿针对发展商

世界不动产联盟(FIABCI)马来西亚分会会长拿督高炳江表示,法令保障购屋者是无可厚非的,对付不负责任的发展商更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若要治标又治本的话,始终需要彻底解读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首先,偷工减料的发展商打造的房产自然会出现隐藏性缺陷,不过,对于负责任的发展商而言却可能是‘非战之罪’。

他解释,打造一个项目除了发展商外,更涉及了绘测师、工程师、建筑师、承包商,乃至于督工和工人,这环环相扣的背后,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隐藏性缺陷,因此将所有责任指向发展商,无疑有欠公平。

外籍劳工严重短缺

“即使发展商一心想打造完美项目、承包商没有偷工减料;而建筑师的设计更是精准无误,工程师也尽心尽力完成,但是却可能败在外籍工人的不熟练上。”

从事这行超过30年的他向本报指出,过去我国在到本地工人的施工下水平获得保障,然而,随着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事水泥工,加上受训练的外籍劳工严重短缺下,不少承包商被迫聘请语言不通、技术不高、经验不足,且缺乏专业训练的外劳,加上还因为无法获得延长交屋期,因而导致部分项目出现手工水平欠奉的窘境。

“过去20至30年来,我们很少出现这些问题,因为当时的工人都是本地人,再不就是训练有素的外劳。”

此外,过去也有不少本地人从事督工,但是随着社会普遍认为督工属于3D工作(肮脏、危险、艰难),以及薪水与工作压力不成正比后,有关工作目前多以外劳为主。

据悉,目前的督工薪水介于3000至5000令吉,但是承担的责任却十分大。悲哀的是,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工程师、建筑师,以及绘测师身上。

据高炳江发现,目前许多本科生都转往金融领域发展,其中原因就是因为责任与压力过大,和薪水无法成正比所致。

既定印象捆绑发展商

值得一提的是,高炳江也一针见血地点出,很多人在房产出现问题时,自然会将矛头指向发展商,反而忽略了上述的种种现实因素,就此,即使法庭惩罚了发展商,始终仍无法根治这个现象,因为问题的根本是种种的现实局限,而非发展商单方面所引起。

他表示,很多时候,房产界因为这些不负责任的害群之马而让人留下负面的既定印象,加上由于房屋法令向来是社会福利法,疑点利益一定都会归于民众,并以民众的权益为优先考量,因此工程师们往往会在法庭未下判前承受极大的压力。

“负责任的发展商被起诉的话,即便是赢了也只是免去堂费,但是缴付的律师费却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这还不包括冗长的审讯压力,以及信誉的损伤。”

发展商越做越沮丧

一名不愿具名的发展商也向本报指出,由于坊间对发展商的既定印象都是负面的,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就直接判发展商“死刑”,令他们越做越沮丧。

“如果不负责任的发展商被对付是应当的,但是对认真付出数十年的我们来说,却是很大的一种名誉伤害。毕竟,有时可能这不是我们刻意酿成,而是某些细节在工友那出错了。”

“我们的无奈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同情,他们只会认为我们赚很多,但这只是好看而已,一点也不好做。”该发展商如此说道。

关于这点,高炳江就语重心长地重申,违例犯法的发展商确实应该被对付,但是现有的法令会否更轻易被滥用?是否忽略了现实的局限与考量?如何处理才能真正杜绝有关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与业者们从长计议。

也因如此,他透露,该会将与房屋部做进一步的商讨,看看如何能在保障购屋者权益下,也能为发展商的发展取得一个相对公平,同时符合现今业界操作的方案。

据悉,结构崩裂的原因有几个,比如温度变化太大造成热胀冷缩、承压度与负载度不足、地震或土崩、建筑材料的化学反应等。

大马建筑师协会(PAM)主席拿督依祖米早前也指出,结构性的缺陷基本上可能是建筑设计的问题、施工错误、人为疏漏、缺乏管理维修,以及自然灾难,因此不一定就是工程师或发展商的问题,但法律诉讼却增加了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下篇预告:多宗标杆性判决,以及因法令而酝酿爆发的案件已经挑起了业界的神经,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影响最深的不是发展商或中介,而是另有其人……

Categories品味

网拍史上最贵 6.6亿别墅成交

2021年04月17日

高级豪宅和悠闲度假村般的生活,
任谁都响往;
住进名人密集的美国加州比佛利山庄,
任谁都梦寐以求。
这幢超级豪宅在2021年2月通过网上拍卖,创下拍卖史上单户住宅的最高价。

美国加州比佛利山庄举目皆是豪宅,一直是豪宅心动的家园落户处,这里最近特别吸引全球房地产市场目光。

因为这里最近有一栋豪宅,以天价1.6亿美元(约6.6亿令吉)挂牌出售,并通过网上拍卖成交。

这栋超级豪宅是占地9.87英亩的佛罗伦斯别墅(Villa Firenze),原本的业主是飞机租赁业的亿万富翁史蒂芬·乌德瓦·哈兹(Steven F. Udvar-Hazy)。

Villa Firenze是意大利式庄园风格的别墅,由建筑师William Hablinski设计。

别墅位于北比佛利公园(North Beverly Park),坐落在洛杉矶大道上方山丘上的日落大道和穆赫兰道之间,说是皇冠上的明珠,也是该区最大的豪宅。

负责销售的房地产拍卖公司Concierge Auctions,在2月时通过网上拍卖成交,买家和成交金额一直没有宣布,但市场相信这是拍卖史上最高价成交的单户住宅。

Villa Firenze是一栋意大利式庄园风格的别墅,史蒂芬在1990年代末委任建筑师William Hablinski设计别墅,1998年完工。

加那利岛棕榈树围绕,犹如一个绿意葱茏的隐世庄园。

从大门进入,两旁是加那利岛棕榈树,夹道欢迎来宾,宽敞的庭院足以停放30辆汽车。

庭院有一条小径,适合散步或慢跑,蜿蜒在庄园外围,还有花草修剪整齐的后院与喷泉、游泳池和室外网球场。

屋内设计豪华的拱形天花板、大理石和石材地板,整个一楼均採用从法国进口的石灰石制成。

想办一场盛大派对,户外景色怡人,要在室内办,可用两层楼的招待所。

屋内,抬头可见豪华的拱形天花板,四处可见顶级大理石,配以石材地板。

据介绍,整个一楼是采用从法国进口的石灰石制成,豪华的双楼梯与壁炉也在其中。

别墅有一间主屋,旁边还有招待所和两间客户平房,合共13间卧室、17个全套浴室、8个半套浴室。

Categories问诊室

别忘了为租金收入减税

2021年04月16日

融资专家:史慧娴
iMoney总执行长
www.imoney.my

 

问:

你好,

请问能如何减免租金收入的所得税?需具备条件?

胡小姐


答:

胡小姐,你好

根据2018年财政预算案,如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获得50%的租金收入所得税减免:

1.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大马公民;

2.每个住宅租金不超过2000令吉;

3.与租户之间必须有合法的租赁协议;

此减免适用于2018至2020税年。扣除了上述和其他维护产业费用,便可将最终金额添加到应税收入总额中,并享有相关税收减免。

Categories趋势

哪里豪宅最吸金?

2021年04月16日

国内住宅滞销情况令人担忧之际,
国际豪宅市场行情却一片向好。

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国际(Knight Frank)早前发布的《2021年财富报告》(2021 Wealth Report)显示,更多超级富豪正在或准备买房, 全球豪宅市场看高一线。

莱坊的调查显示,去年豪宅均价并没有因为疫情而下跌,反而比2019年的1.8%表现更佳,走高1.9%。

《2021年财富报告》涵盖的的国际豪宅指数显示,纽西兰奥克兰的豪宅价格去年笑傲全球,比前年上涨17.5%。

“纽西兰抗疫表现,加上超低利率和经济快速恢复元气,让原本就有限的优质房地产价格飙升。”

表现惊人的三甲亚洲城市同样取得双位数增长,这包括中国深圳(涨13%)、韩国首尔(涨12%)和菲律宾马尼拉(涨10%),这反映了亚洲顶级城市也受到全球超富的青睐。

如果以较大的洲来看,北美洲和大洋洲的豪宅价格上扬最快,各涨6.3%和4.9%。

报告提到,新冠疫情促使许多买家,尤其是北美买家到沿海地区、度假胜地或乡村地带寻找住宅。

反观正急速城市化的亚洲,城市豪宅的吸引力还是无法坚稳。

亚洲超富飙最快

过去一年,受到低利率和更多经济刺激措施激励,富人的身家反而飙升,身家达到3000万美元的超级富豪,再增加2.4%,达到52万1653人。

超级富豪最多的是北美,随之是欧洲和亚洲,但是亚洲的超富增加了12%,傲视其他地区。

反观,拉丁美洲、俄罗斯和中东超级富豪反而减少,主因是汇率走贬和疫情冲击当地经济。

未来,估计亚洲的超富增幅会更快,甚至达到39%。

报告预测,到了2025 年,亚洲的超富可能占全球高淨值人士24%,相对10年前只有17%。

和其他地区的超级富豪不同,亚洲超富买房的抉择,很大驱动力源自孩子的教育,更多人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前途,甚至会直接移民,当中伦敦是首选。

Categories趋势

超级富豪钱放那里?

2021年04月15日

学习要站在巨人的肩上,投资就要以富人为榜样。
现在富人正在或准备把资金转移到那里?
刚出炉不久的《2021年财富报告》(2021 Wealth Report)
给出的答案是房地产。

 

由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进行的调查,全球超过四份之一的富豪计划今年购置新房子。去年只有21%富豪准备投资房地产,今年跃升到26%。

莱坊每年对身家超过3000万美元的个人,也就是所谓的超高淨值人士(UHNWI)进行调查,看看这群举足轻重的高影响人士,接下来的动向,也是全球资金流向的指标。

这些富豪的部署对豪宅市场影响甚大,备受关注。

最爱乡区沿海

报告显示,可能是受冠病疫情影响,富豪更倾向远离人口稠密,人潮拥挤的城市,反而更希望搬到对身心健康更好 、可以有偌大户外活动空间的山间、湖泊或海边。

“其中最大的推动力是升级住宅,拥有宽父开放空间的房地产是这些富人追求的;可以看到乡村和沿海的房产需求正在上升。”

这现象在欧洲的豪宅市场尤其明显,例如法国南部和普罗旺斯以及意大利托斯卡纳等传统第二住宅市场,买气更为活跃。

居家作业诱发住宅新要求

莱坊国际全球住宅研究部主管Kate Everett-Allen表示,居家作业除了延长了富人在第二个家居住的时间,也诱发了对住宅的新要求,例如高速上网、家庭影院、庭园后院、健身房、虚拟现实系统(VR)和其他顶级设备要求更高。

如果把镜头放大到住宅以外,会发现这些富人对开发用地和物流相当感兴趣。

报告提到,虽然房地产去年整体吸金力下滑,但私人投资部署的资金还是比10年前高9%。